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秀潔
Chou Hsiu-Chieh
論文名稱: 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
The School Adjustment of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 Teacher's Perception and Reaction
指導教授: 張建成
Chang, Chien-Chen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
英文關鍵詞: Foreign Spouse's Children, School Adjust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6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從教師實際的教學工作現場,瞭解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情形,包含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表現、同儕關係、師生互動與親師溝通。並且透過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情形的覺知與應對,分析外籍配偶子女教育關懷上可能的困難與盲點。
    本研究採取質性的個案研究方法,訪問台北縣一大型國小中的六位班級導師,低、中、高年級各二位,此六位導師在研究期間,班上均有一位以上的外籍配偶子女。透過訪談與文件分析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與詮釋,以達成研究目的。
    研究發現如下:
    1、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情形與一般學童並無不同。
    2、學校適應問題源於家庭經濟與氣氛的複合作用。
    3、外籍配偶子女身分並不影響教師的實際對待方式。
    4、相關教育行政措施隱含外籍配偶之污名化標記。
    5、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有待重新評估。

    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1、應破除「外籍配偶」與「外籍配偶子女」的污名印象。
    2、應加強親師溝通管道的彈性與語言輔助。
    3、避免以外籍配偶子女的單一身分做為政策標籤。
    4、有關未來研究的建議:應將重點置於瞭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的原委,而非強調問題的嚴重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school adjustment of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based on school teachers’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study looks into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class, relations with classmates,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and parents–teacher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way teachers perceive and deal with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that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 are facing. The researcher then analyzes the possible difficulties and blind spots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mixed-nationality marriage family.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design and has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 6 home-room teachers– working in a large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Each of these six teachers had in class at least one student from mixed-nationality marriage fami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s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hool adjustment of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nd of regular students.
    2.Problems in school adjustment are the results of family’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its atmosphere.
    3.The identity of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does not affect teachers’ actual attitude towards them.
    4.The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imply negative tagging of foreign spouse.
    5.There is a need to reevaluate of the issues of education for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The study has come up with the following four suggestions:
    1.There is a need to break the stigmas of “foreign spouse” and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2.There is a need to enhance the flexibility and language assistance for teacher–parents’ communication.
    3.There is a need to avoid simply using the identity of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s a political tagging.
    4.For future studies, the focus should be placed on examining the actual causes of educational problems confronted by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 not on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problem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6 第三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學校適應相關理論………………………………………11 第二節 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議題探討……………………………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37 第三節 資料處理…………………………………………………42 第四節 研究倫理…………………………………………………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7 第一節 學校適應圖像……………………………………………47 第二節 教育對待方式……………………………………………61 第三節 教師對學校適應問題的解讀……………………………72 第四節 外籍配偶子女的實際教育問題…………………………82 第五節 綜合討論…………………………………………………96 第五章 結論與省思………………………………………107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建議與省思………………………………………………114 參考文獻…………………………………………………119 附錄………………………………………………………129 附錄一 訪談大綱…………………………………………………129 附錄二 訪談時間表………………………………………………131 附錄三 訪談細節溝通……………………………………………132 圖 次 圖2-1 社會階層化影響教育成就的理論模式………………………18 表 次 表2-1 結婚登記人數表………………………………………………23 表3-1 大和國小受訪教師資料表……………………………………39 表3-2 大和國小外籍配偶子女基本資料與概況表…………………40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2005a)。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05年6月4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0930617.html
    內政部戶政司(2005b)。臺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05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9-93.xls
    內政部統計處(2004)。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三年第六週。2005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內政部統計處(2005)。內政統計通報九十四年第五週。2005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sid=2&sid2=4
    王光宗(2003)。我是外籍新娘,我也是一個母親-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孩子入學後初探。南縣國教,9,29-31。
    王光宗(2004)。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柏元(1999)。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87NTNTC576024。
    王雅萍(2004)。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TMTC0205012。
    王鍾合(編譯)(1980)。E. B. Hurlook著。兒童發展。台北:天河。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台北:高等教育。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9WCJC0655006。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雅玲(2004)。新台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441,13-16。
    李宛真(2004)。高雄地區國中學生家庭文化資源、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NKNU0332036。
    沈惠君(2004)。花蓮地區原住民國中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林志成(2004,7月10日)。九月起,外籍新娘子女優先就讀公幼。中國時報,A2版。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文化。
    林倖妃、韓國棟(2004,7月13日)。少生說惹禍,周燦德致歉。中國時報,A10版。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NTTTC576020。
    邱天助(1993)。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佳美(2004)。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NCYU0658008。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台北:心理。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4PCCU0164003。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95-139。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婉玲(2004)。多元社會中的群育。人本教育札記,178,38-41。
    翁翠萍(2004年,11月24日)。杜正勝:國人對東南亞與中國都有必要多瞭解。奇摩新聞。2004年11月24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41124/43/16wbb.html
    高泉錫(2004,7月8日)。移民政策兩級化:菁英出走,低素質者湧入。民生報。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台灣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2004年5月27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354001/2003/discuss/2003index.htm
    教育部(2004a年,11月5日)。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教育部電子報,79。2004年11月2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79/important.htm
    教育部(2004b年,12月)。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分析(九十三學年)。2005年2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report/son_of_foreign_93.htm
    莫藜藜、賴珮玲(2003)。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莊明貞(1984)。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宏儒(2004)。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1。
    郭丁熒(1988)。教師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3)。P. Newman & B. Newman著。兒童發展: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郭靜晃、薛彗平(2003)。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116-132。
    陳佩足、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教育,35,68-75。
    陳俞余(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奎(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秉聖、黃雅芳(2004,6月)。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6-91),嘉義。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2NTNT1096002。
    陳源湖(2003)。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述外籍配偶教育之實踐。成人教育,75,20-30。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2NTCN0709004。
    喬彗玲(2004,7月12日)。學者:外籍新娘夫家,應包容異文化。中國時報,C5版。
    曾清一(1999)。教師教學信念、學生主觀知覺對學生學校適應之預測模式研究—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木蘭(2004)。為弱勢族群撒播希望的種籽。師友,441,20-25。
    黃玉枝(1991)。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光雄(主譯)(2002)。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黃純敏(2000)。從多元文化主義論臺灣的語言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43-61)。台北:師大書苑。
    黃迺毓(1998,3月)。由生態系統理論探討父母教養方式之影響因素。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暨家庭教育中心舉辦之「全國家庭教育研討會會議實錄」(頁73-88),台北。
    黃琬玲(2005)。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3NTPTC576020。
    黃毅志(1994)。社經背景與地位取得過程之結構機制:教育、社會資源及文化資本。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213-247。
    黃毅志(1998)。教育與社會階層化。載於陳奎(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335-356)。台北:師大書苑。
    楊艾俐(2003)。台灣之子: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5-99。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遠見雜誌,114,94-102。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NTPTC328015。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祐彰(2002)。鄉鎮原住民學童文化參照架構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歐陽儀(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6NTNU0328009。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6)。台北:高等教育。
    蔡玉瑟(1996)。國小高成就與低成就資優兒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學習行為、生活適應、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0,525-567。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CCU00142041。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9-240),嘉義。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投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2NTNT1284004。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4NTNU0261008。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藍校威(2005年,5月11日)。中國大陸外籍配偶大調查 多項發現顛覆刻板印象。大紀元新聞。2005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4/6/16/n570649.htm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心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0NCYU0658012。
    顧瑜君(譯)(1998)。H. F. Wolcott著。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

    貳、外文部份
    Bernstein, B. (1971). Social class, 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 In B. Bernstein (Ed.), Class, code and control (Vol. 1) (pp. 170-189). London: Routledge and K. Paul.
    Bourdieu, P. (2004).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A. Bank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nd ed.) (pp.46-5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hin, T., & Phillips, M. (2004).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child-rearing practices: Social class, children’s agency, and the summer activity gap.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7, 158-210.
    Ericson, F. (1993). Transformation and school success: The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n E. Jacob & C. Jordan (Eds.), Minority educ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27-52). Norwood, NJ: Ablex.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erring, R. D. (1992). Biracial children: An increasing concern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ounselor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27(2), 123-130.
    Herring, R. D. (1995). Developing biracial ethnic identity: A review of the increasing dilemma.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23(1), 29-38.
    Jacob, E., & Jordan, C. (1993). Understanding minority education: Framing the issues. In E. Jacob & C. Jordan (Eds.), Minority educ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3-14). Norwood, NJ: Ablex.
    Johnson, R. C., & Nagoshi, C. T. (1986). The adjustment of offspring of within-group and interracial/intercultural marriages: A comparison of personality factor scor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279-284.
    Lareau, A. (1987).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 73-85.
    McRoy, R. G. & Freeman, E. (1986). Racial-identity issues among mixed-race children. Social Work in Education, 8(3), 164-174.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Ogbu, J. U. (1993). Variability in minority school performance: A problem in search of an explanation. In E. Jacob, & C. Jordan (Eds.), Minority educ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83-112). Norwood, NJ: Ablex.
    Ogbu, J. U. (1998).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A cultural-ecological theory of school performanc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29(2), 155-188.
    Phelan, P., Davidson, A. N., & Yu, H. C. (1998). Adolescent’s worlds: Negotiating, family, peers, and school. NY: Teacher College.
    Phinney, J. S. & Rotheram, M. J. (Eds.), (1987).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California: Sage.
    Stephan, W. G., & Stephan, C. W. (1991). Intermarriage: Effects on personality, adjustment,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two samples of stud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241-250.
    Wardle, F. (1992a). Supporting the biracial children in the school setting. Education & Treatment of Children, 15(2), 163-172.
    Wardle, F. (1992b). Biracial identity: An ecological and developmental model. Full text from ERIC, ED385376.
    Yogew, A., & Jamshy, H. (1983). Children of ethnic intermarriage in Israeli schools: Are they marginal?.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965-97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