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孟澐
Wu, Meng-Yun
論文名稱: 憂鬱之於藝術的呈現-吳孟澐創作論述
The Artistic Way to Transform Melancholy-A Study of Wu, Meng-Yun,s Painting
指導教授: 宋曉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4
中文關鍵詞: 藝術治療憂鬱優癒自我療癒跨領域研究
英文關鍵詞: art therapy, melancholy, supreme therapy, self-heali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08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9下載:10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探討透過繪畫創作進行藝術治療的過程,經由研究作品中所隱含的憂鬱和優癒之間的拉扯、對抗、和解與對話關係,進而達到分享自我療癒經驗的目的。
    藝術治療是一門專精的學問,本論文雖然以它作為論述的理論基礎,但所研究的範圍並非醫學、科學或心理學,而是依筆者的親身經驗由果溯因,探究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並從中找到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首先,引言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接著,闡述筆者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尋找自我釋壓的良方,並以曾受到精神疾病所苦的藝術家為鏡,取經其長壽的祕訣,然後,筆者從第一人稱的身份中跳脫,嘗試以第三人稱的角色客觀地對作品的創作內容與方式作導覽。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是以自傳的方式導入正題,藉由事由、作品、心理分析等步驟進行自省與修正,最後達到優癒的目的。所謂「優癒」雖然是指調整情緒,使自我處於良好的狀態,但與痊癒畢竟有所距離,因此筆者僅以自身的經歷作探討,目標是自癒與分享,除此之外,筆者期許本論文能成為自己在未來結合藝術、靈學、心理學等跨領域研究的第一步。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art therapy through art creation. That is, the study relationship implying melancholy and adjusting the emotional situation between pulling & pushing, confrontation &compensation, conversation & dialogue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shar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inter.
    Art Therapy is a branch of advanced knowledge. Although the thesis is based on art therapy; however, it’s not the scope of medicine, science or psychology, but based on the true experience of the painter, tracing back to the stories behind the painter and trying to find one way to cure the painter.
    This thesis, first, cites the study of the motivation and the purpose. Then, expresses the way of the painter how to look for relieving herself and adopts the painter who suffers from mental illness as a mirror to realize the secret of longevity. Besides, the painter regards herself as the third person to guide creation content and art style objectively instead of the first person.
    The study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 to utilize autobiography directing the main topic through the steps of facts, works, psychological analysis etc. to proceed introspection & modification and finally reach the aim of so called “supreme therapy”, which indicates the modification of emotion. However, it is still different from melancholy.
    Therefore, the painter hopes that this thesis can become the first step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in the near future which combines art, psychology with parapsychology.

    Keywords: art therapy, melancholy, supreme therapy, self-healing ,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謝誌 i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表次 ⅶ 圖次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一、轉化情緒 5 二、自我療癒 6 三、經驗分享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一、憂鬱症 10 二、藝術治療 11 三、自我療癒 12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發想 13 第一節 從日常生活中尋找自我釋壓良方 13 一、靜物與風景寫生 13 二、人體寫生與速寫 17 三、生活隨筆 20 四、夢的記錄 24 第二節 與知名藝術家隔時空交流 28 一、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 28 二、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 1887-1986) 33 三、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1929-) 37 第三章 創作內容與方式 43 第一節 創作主體 43 第二節 符號與意象 46 第三節 創作技法與媒材應用 49 一、創作技法 50 (一)直接畫法 50 (二)挪用 51 (三)拓印 52 (四)轉印 52 (五)剪紙 53 二、媒材與色彩 54 (一)油彩 54 (二)壓克力彩 56 (三)蛋彩 56 (四)漆畫 58 (五)色彩運用 58    第四章 作品說明 63 第一節 夢非夢系列 63 第二節 異思與聯想系列 72 第三節 向畫家致敬系列 80 第五章 結論 89 參考文獻 92 一、中文書目 92 二、翻譯書目 93 三、期刊論文 94 四、網路資料94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成寒,《花.骨頭.泥磚屋-走進歐姬芙畫裡的世界》,臺北市:時報文化,2007。
    2.何政廣主編,《馬諦斯:華麗野獸派大師》,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7。
    3.何政廣主編,《現代藝術魔術師:畢卡索》,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1。
    4.何政廣主編,《歐姬芙:沙漠中的花朵》,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9。
    5.何政廣主編,《鄉愁與愛的畫家夏卡爾》,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6。
    6.李洪偉、吳迪,《心理畫—繪畫心理分析圖典》,臺北市:宇河文化,2011。
    7.侯俊明,《鏡之戒:一個藝術家376天的曼陀羅日記》,臺北市:心靈工坊,2007。
    8.侯鴻勛,《黑格爾》,香港:中華書局,1994。
    9春之霖、于小刀,《圖解・周公解夢1000問》,新北市:西北國際文化,2018。
    10.追夢螞蟻,《夢控師》,臺北市:凱信企管顧問,2015。
    11.許汝紘,《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西洋畫家及其創作》,臺北市:華滋出版,2016。
    12.陸雅青,《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臺北市:心理出版,1999。
    13.康耀南,《不一樣的色彩心理學》,臺北市:樂果文化,2016。
    14.陳淑華,《油畫材料學》,臺北市:錦繡出版,1998。
    15.盛正德,《以畫療傷》,臺北市:心靈工坊,2002。
    16.黎國雄,《生命歸宿與輪迴法則》,臺北市:希代書版,1994。
    17.黎國雄,《靈魂附體與精神療法》,臺北市:希代書版,1994。

    二、翻譯書目
    1.卡爾.貝克,《超自然經驗與靈魂不滅》,臺北市:東大圖書,1997。
    2.米蘭達・布魯斯、米特福德等著,《符號與象徵》,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0。
    3.貝蒂.伊黛,《靈魂出竅4hr》,臺北市:商周出版,2005。
    4.克里斯多福・索頓(Dr. Christopher Sowton, ND),《心理醫師幫你解夢》,臺北市:大是文化,2018。
    5.彼得・蓋伊(Pater Gay),《弗洛伊德傳》,新北市:立緒文化,2002。
    6. 草間彌生,《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2010。
    7.曾怡菱譯,《靈魂的旅程》,新北市淡水區:十方書,2003。
    8.黃文杰編譯,《西洋繪畫2000年(3)》,臺北市:錦繡,1999。
    9.黃文杰編譯,《西洋繪畫2000年(6)》,臺北縣:錦繡出版,1999。
    10.凱.傑米森,《瘋狂天才-藝術家的躁鬱之心》,臺北市:心靈工坊,2002。
    11.傑克・崔西德,《符號全書-解讀1001種圖文象徵》,臺北市:春光出版,2009。
    12.愛密麗.馬汀(Emily Martin),《憂鬱的文化政治》,新北市新莊區:蜃樓,2010。
    13.瑪格麗特・博瓦特(Margaret M. Bowater),《療癒夢工廠》,臺北市:時報文化,2018。
    14.Giuliana Zuccoli Bellantoni,《巨匠美術週刊19-夏卡爾》,臺北市:錦繡出版社。
    15.James E. B. Breslin著,《羅斯科傳》,臺北市:源流,1997。

    三、期刊論文
    1.廖玉芳,《凝視身體──女性身體的變貌與潛藏意識》,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2.鄭凱中,《再現生命的魔幻時刻-鄭凱中繪畫創作研究》,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3.賴佩君,《杜勒作品〈憂鬱Ⅰ〉之圖像學研究》,造型藝術學刊,2007。

    四、網路資料
    1.三月花語孤挺花-喋喋不休,江明輝,五夢網https://www.fivedream.com
    2.似曾相識電影blog.xuite.net
    3.阿部幸子,今日爆點xuehua.us
    4.科學人雜誌,https://sa.ylib.com
    5.草間彌生紀錄片《Infinity》,POPBEE https://popbee.com
    6.草間彌生www.wowlavie.com
    7.Rita's天使寫畫ritamandala.blogspot.co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