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尉翎
Yang, Wei-Ling
論文名稱: 童年印記的反思—楊尉翎繪畫創作論述
Reflection on Childhood Memories—The Painting Discussion by Wei-Ling Yang
指導教授: 孫翼華
Sun, Yi-Hua
口試委員: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吳恭瑞
Wu, Kung-Jui
孫翼華
Sun, Yi-Hua
口試日期: 2023/12/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7
中文關鍵詞: 人格發展心智生成童年環境內在自我當代水墨
英文關鍵詞: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ognitive Formation, Childhood Environment, Inner Self, Contemporary Ink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觀察研究現象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0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3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幼年早期經歷幾乎控制著人們往後的行為模式與生活應變能力,或許我們成長過程中那些能夠回憶起的兒時經歷屈指可數,但它並不是不重要或是遺忘,而是將那些事件與記憶存放至潛意識中。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極為獨特,即使隨著人年齡的不停增長,面容與身體不斷變化、衰老,固有的內在兒童並不會因此改變。然而,兒童時期的經驗,烙印在人們過去、現在和未來。經歷上一代的教育、生活環境或外在因素等等,是造就並形塑自我的行為、意識與價值觀的關鍵因素,同時內在思想於幼兒時期因不同的生活經驗,決定自身獨有的樣貌。

    本創作研究分為五章節進行:第一章緒論,說明筆者透過兒童玩物和草做為創作主題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以及方法;第二章為學理基礎、文獻探討推敲遺傳基因和個體發展、外部環境造成之影響;第三章提出對筆者創作媒材、思想層面具有影響的藝術家以童年主題進行創作的含意,第四章為作品內容分析與創作方法,作品分成《塑造》、《驟變》、《追尋》三個系列,在此章闡述作品的理念,以創作方式堆疊出自我生成;第五章為總結,透過此次的藝術創作與研究,重新連接個人內心,理解自身內在感受,並且總結出對話、研究心得。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ten heavily influence people's behavioral patterns and adaptability throughout their lives. While we may only recall a few specific childhood memories as we grow older, it is not that these memories are unimportant or forgotten; rather, they are stored in our subconscious. Every child's childhood is highly unique, and even as we age, our inherent inner child remains unchanged despite the physical changes and aging of our appearance and body. However, childhood experiences leave an indelible mark on ou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xperiences such as educatio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xternal factors from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play pivotal roles in shaping one's behavior, consciousness, and values. Additionally, inner thoughts formed during childhood, influenced by various life experiences, contribute to one's unique identity.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outlining the author's motivation, purpose, scope, and methodology for using childhood toys and grass as the theme of artistic creation. Chapter Two delves into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genetic inheritance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s. Chapter Three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creating art with childhood themes, considering how artists and their ideas have influenced the author's choice of medium and conceptual aspects.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rtwork content and creation methods, categorizing the works into three series: "Shaping," "Abrupt Transformation," and "Seeking."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on the concept behind the artworks and how they contribute to self-generation through the creative process. Finally, Chapter Five provides a conclusion that reconnects the author with their inner self through this artistic creation and research, understanding their inner feelings and summarizing 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 dialogue and research.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目次 IV 圖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0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06 第二章 童年人格與藝術發展關係 09 第一節 潛移默化下的人格藝術 10 第二節 心智與藝術之關係 13 第三節 內心世界在藝術中的投射 19 第三章 創作者筆下的童年意象 23 第一節 多重拼接,堆疊童年 23 第二節 故事蘊藏,童年過往 27 第三節 看見生活,想像世界 30 第四章 〈童言˙絮語〉 創作分析 35 第一節 創作理念 36 第二節 媒材使用與創作形式 43 第三節 個人作品解析 50 第五章 結論 83 參考文獻 85

    專書
    七田真、綱溯陽二合著, 洪介貞譯,《胎內記憶好,寶寶EQ高》,臺北市:商智文化,2000。
    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陳筱宛譯,《社會性動物:愛、性格與成就的來源》,臺北市:商周,2012。
    孔憲鐸、王登峰,《基因與人性》,北京市:北京大學,2009。
    巴巴利亞(Diame E˙Papalia),張慧芝譯,《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11。
    方漢文,《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臺北市:心靈工坊,2011。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李政文、魏大海譯,《藝術中的精神》,北京市 : 中國人民大學,1993。
    申荷永,《充滿張力的生活空間:勒溫的動力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2001。
    池川明,連雪雅譯,《媽媽,我記得你》,臺北市:採實,2015。
    艾倫.溫諾(Ellen Winner),陶東風等譯,《創造的世界》,臺北市 : 田園城市,1997。
    李夫˙維高斯基(L˙S˙Vygotsky),李維譯,《思維與語言》,北京市:北京大學,2010。
    李夫˙維高斯基(L˙S˙Vygotsky),蔡敏玲、陳正乾合譯,《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上海市:上海三連,2000。
    李利,《蒙台梭利解讀兒童敏感期》,北京市:化學工業,1999。
    奈沙˙卡雷(Nessa Carey), 黎湛平譯,《表觀遺傳大革命》,臺北市:貓頭鷹,2016。
    施旭升,《藝術即意象》,北京市 : 人民,2013。
    約翰˙鮑比(John Bowlby),萬巨玲等譯,《分離焦慮》,新北市:小樹文化,2020。
    埃馬努埃爾˙阿納蒂(Emmanuel Anati),劉建譯,《藝術的起源》,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2007。
    埃塞尔˙珀森(Ethel Spector Person),張秀玲等譯,《論佛洛伊德的「創造性作家與白日夢」》,臺北市:五南,2010。
    宮崎駿,《出發點1979-1996》,臺北市:臺灣東販,2006。
    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 竺培梁譯,《拓撲心理學原則》,北京市:北京大學,2011。
    高全喜,《自我意識論》,上海市:學林,1990。
    張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
    張堯均,《隱喻的身體》,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2006。
    梅錦榮,《神經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1981。
    陳娟娟、王怡又、陳若琳,《人類發展學》,臺北市:起英文化,2005。
    傑森˙瑟瑞爾(Jason Surrell),林欣怡譯,《迪士尼的劇本魔法》,新北市:稻田,2011。
    勞拉˙柏克(Laura E. Berk),谷瑞勉譯,《鷹架兒童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市:心理,1999。
    塞莫˙薩基(Semir Zeki),潘恩典譯,《腦內藝術館》,臺北市 : 商周,2001。
    奧修(Osho),林群華譯,《孩童,作自己的自由》,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2009。
    瑪格莉特˙保羅(Margaret Paul),蘇晴譯,《你愛自己嗎?》,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1999。
    瑪莉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李田樹譯,《童年之秘》,臺北市:及幼文化,2007。
    瑪爾格特˙瓦戴爾(Margot Waddell), 林晴玉、呂煦宗合譯,《內在生命 : 精神分析與人格發展》,臺北市:五南圖書,2008。
    瑪麗˙路薏絲(Marie Louise),李田樹譯,《榮格心理治療》,臺北市:及幼文化,2007。
    齊效斌,《人的自我發展與符號形式的創造 》,北京市 : 中國社會科學,2002。
    劉耀中、李以洪合著,《榮格心理學與佛教》,北京市:東方,2004。

    論文
    陳郁盛,〈幻化自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23。
    羅婕,〈潛藏的童年意識幻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8。

    網路資源
    染瀨直人,〈指尖奏響色彩的旋律〉,引自
    https://www.nippon.com/hk/views/b00106/?pnum=2(2023.07.12瀏覽)
    當代藝術新聞,〈潘信華 年華一瞬 夢沉書遠〉,引自
    https://cansarts.com/contemporary/magazine/cover-story/%E6%BD%98%E4%BF%A1%E8%8F%AF/(2023.07.10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