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志忠 Chen Chih-chung |
---|---|
論文名稱: |
不同握法對拔河運動最大拉力及持續拉力之比較研究 Comparisons of the Different Grips on Maximal Pull Force and Endurance in Tug of War |
指導教授: |
林正常
Lin, Jung-Char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5 |
中文關鍵詞: | 歐式握法 、日式握法 、最大拉力 、持續拉力時間 |
英文關鍵詞: | Europe grips, Japanese grips, maximal pull force, endura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39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目前國內拔河隊所使用的握繩法有歐式握法與日式握法,本研究目的在比較歐式握法與日式握法,在個人及團體的最大拉力及持續拉力時間之差異。以獲全國冠軍之國中女子拔河隊選手9名(平均年齡14.4±0.88歲,平均身高160.4±4.47公分,平均體重52.2±4.23公斤)為受測對象,分別以歐式及日式兩種握法在中姿勢與低姿勢測量個人、團體狀態下拉力的表現。使用拔河訓練機模擬進攻與防守狀態,以電子拉力計及攝影機擷取拉力值,最後以Microsoft Excel 2000及SPSS 12.0加以統計分析。所得結果經相依樣本t檢定分析、探討比較後得到以下結果:在拔河進攻拉力方面,以個人中姿勢、低姿勢以及團體隊型實驗結果,歐式握法的最大拉力、平均拉力以及拉力效率均顯著優於日式握法(p<.05)。在拔河防守持續拉力時間方面,歐式握法在個人及團體隊型表現均顯著優於日式握法(p<.05)。因此,本研究結論為歐式握法與日式握法在最大拉力與持續拉力時間的表現,歐式握法顯著優於日式握法。建議國中女子組拔河選手在訓練或比賽時採歐式握法。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ake comparisons between Japanese and Europe grips on maximal pull force and endurance in Tug of War. The subjects were members of a 9-player tug-of-war team (age 14.4±0.88; height 160.4±4.47; weight 52.2±4.23).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Europe and Japanese grips with different positions (central and low positions mainly) to evaluate the various pull force performances of individuals and a team. The use of the training machine simulated both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tates. Load cell and videotape recorder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of the pull force. The result was assessed with SPSS 12.0. The measur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paired-t tes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Europe grips resulted in higher maximal pull force, minimal pull force and average pull force of individual low and central positions than Japanese grips. Europe grips also did better on average pull force of a team than Japanese grips. They also came with higher efficiency as well. As for the time of endurance, both individuals and teams had better endurance with Europe grips than with Japanese grips. The findings concluded that Europe grips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Japanese grips. Europe grips should be strongly recommended in training the girl tug-of-war team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ug-of-war contests.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金成(1998)。拔河靜態姿勢下肢伸展肌群蹬力之彈性模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7-2415-H-003-004,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金成(1999)。拔河最佳姿勢之彈性模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8-2413-H-003-027,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峰偉(2005)。八人制室內拔河國家隊選手進攻動作-「歐洲後退步」與「日本後退步」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任 海 (1994)。中國古代體育。台北市:商務書局。
朱文光(1981)。拔河姿勢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慶祝建國七十年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台北市。
李再立 (2000)。2000世界室內拔河錦標賽作戰時間統計表。拔河運動簡訊,創刊號,6。
沖繩觀光會議局(台北事務所)。「那霸祭」萬人拔河。93.12.24,取自旅人創遊館。
http://www.ylib.com/travel/inf/data/data_jp04.htm
林 琳(2001)。拔河的起源和唐代拔河運動。載於四川省文史研究館,文史雜誌,5,62-64。中國四川。
林良俊(2004)。八人制拔河後退步動作之不同步頻與步幅對團隊拉力的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金良遠、高明峰(2003)。拔河不同握繩姿勢對拉力的影響。2003年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年會暨國際體育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集,12-113
洪嘉文(2001)。推展各級學校八人制拔河運動成功因素。學校體育,第67期,4-9。
前島伸年(2000)。拔河運動團隊須知,拔河運動協會會訊,3,8。台北市。
涂瑞洪(1997a)。拔河之源由及基本力學姿勢。臺灣省學校體育,7(2),51-56。
涂瑞洪(1997b)。拔河靜態姿勢下肢伸展肌群蹬力之彈性模式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涂瑞洪、王金成 (1997)。拔河靜態姿勢下肢伸展肌群蹬力之彈性彈性模式探討。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六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涂瑞洪(2002)。八人制室內拔河最佳隊形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涂瑞洪、王金成、蔡三雄 (1997)。拔河靜態姿勢下肢伸展肌群蹬力之彈性特徵探討。師大體育研究,3,137-150。
陳江圳、葉雯華、王鍵慰、許惠明(2004)。國中男生參與拔河運動力量訓練之效果。2004 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手冊。385-392
郭昇、林良俊、陳膺成、謝和龍 (2001)。八人制體重順位與出賽排位之分析~以2000年亞州盃第一階段選拔賽為例。中華民國體育學會九十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大會手冊。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郭耿舜(2002)。拔河不同啟動姿勢與動作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黃永旺(民89)。教育部八十八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拔河比賽感言。拔河運動簡訊,2,5。
黃國義。(1969)。古今拔河考。國民體育季刊,9 (12),32-33。
黃翠華(1998)。握持姿勢、握持物體重量對握力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新竹市,台灣。
黃家耀 (2001)。萬福國小拔河選手在不同靜態拔河姿勢下之不同身體屈伸長度對水平拉力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翁梓林(2003)。八人制拔河團隊坐地後輪流起身之類神經網路模式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湯銘新(1996)。奧運百週年發展史。台北市: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58-144。
劉 宇 (2001)。人體多關節運動肌肉控制功能的生物力學分析。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劉 宇 (1998)。Biomechanical Insights into Motor Control of Human Movement。亞洲體育與運動科學學術研討會手冊,臺北。
蔡三雄 (2000)。現況探討—迎戰第三屆亞洲盃拔河錦標賽。拔河運動簡訊,4,6。
鄭德相、李慈賢(1995)。姿勢對拉力能力之探討。南臺工商專校學報,第21期,51-57。
鄭德相(1996)。人體靜態水平拉力之研究。技術學刊,第11卷,第4 期,521-528。
鄭德相、李慈賢(1996)。影響人體靜態拉力能力因素之研究。工業工程學刊,第13卷,第3期,249-256。
鄭德相(1997)。人體推力與拉力能力之研究。工業工程學刊,第14卷,第4期 ,377-384。
謝和龍(2001)。室內拔河運動生理反應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台灣。
日文部分
山本博男、東章弘、橫川慎二(1992)。綱引競技靴摩擦力研究。綱引競技科,10,64-66。東京:日本綱引雜誌社。
山本博男、濱田直貳、溝上智士、保板(1999)。背筋肉力最大引張強探求。綱引競技科,38,42-45。東京:日本綱引雜誌社。
山本博男、中神尚人、庭野統弘、遠藤哲也(1996)。性最大牽引力特。綱引競技科,23,42-47。東京:日本綱引雜誌社。
山本博男、中螐芳邦(1995)。綱引競技動作探求用意。綱引競技科,8,22-24。東京:日本綱引雜誌社。
山本博男、足立純治、渡邊健一 (1999)。手使慣違法極握強力探求。綱引競技科,30,38-42。東京:日本綱引雜誌社。
山本博男、保、剛田直行、佐藤正志 (2001)。綱引運動模擬。綱引競技科,45,38-42。東京:日本綱引雜誌社。
井田勝行 (2000)。際化綱引運動探求。綱引競技科,39,60-62。東京:日本綱引雜誌社。
英文部分
Berger, R. A. (1966). Leg extension force at three different angl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37, 560-562.
Campney, H. K. & Wehr R. W.(1965).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rength differences associate with varying angle of pull. Research Quarterly, 36, 403-412.
Clarke, H. H., Elkins, E. C., Martin, G. M. & Wakim, K. G.(1950). Application of muscle power to movements of the joints. Archive of Physiology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31, 81-89.
Hoy, M.G., & Zernike, R.F.(1986). The role of inter-segmental dynamics during rapid limb oscillations.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 867-877.
Komi, P. V. (1992). Strength shortening cycle. In P. V. Komi(Ed.), Strength and power in sport, 169-179.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Miles, D. S., Owens, J. J., Golden, J. C. & Gotshall, R. W.(1987). Central and peripheral hemodynamics during maximal leg extension exercise. Europeo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56, 12-17.
Van Mameren, H., & Drukker, J.(1979). Attachment and composition of skeletal muscles in relation of their function.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2, 85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