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尤麗秋 YU, LI-CHIU |
---|---|
論文名稱: |
我國教師罷教權可行性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文政
Chen, Wen-C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5 |
中文關鍵詞: | 教師組織 、勞動三權 、教師工會 、罷教權 |
英文關鍵詞: | Teachers’ organization, the Three Basic Labor Rights, Teachers’ Union, Teachers’ strike righ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7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基於工會法第四條規定:「各級政府行政及教育事業、軍火工業之員工,不得組織工會。」我國教師因此長期無法成立工會,也進而爭取完整的勞動三權。
自從教師法公佈實施以來,教師可依教師法組織教師會,看似對於教師結社權已有一定之保障。但是一般結社權與勞動三權中之團結權並不能劃上等號,所以近年來,全國教師會便一再主張「開放教師組工會及罷教權」之訴求。
而教育主管機關及家長團體一直以來也都以「學生學習權受侵害」,作為阻止開放教師組工會及罷教權的理由,故教師組織就在學習權與憲法第二十三條公共利益的迷思下,使得最基本組工會的權利被剝奪了。
本研究試從教師罷教權之正當性基礎分析;美、英、日等先進國家教師罷教經驗之檢視;教師罷教權之運作模式;我國教師實施教師罷教權之可能困境;教師罷教權實施之可能途徑等面向,來討論教師應有組工會及罷教權之基本人權。
本文得出幾項結論:教師罷教權有正當性基礎;罷教權的賦予及罷教之實施,有其歷史意義及人權意涵;實施罷教權,有一定嚴謹的運作流程,發動罷教並不如外界想像的容易。
本文建議:為了兼顧社會輿論與教師人權,可分段開放罷教權;教師罷教權的實施應考慮「學生受教權」及「兼顧公共利益」;可將罷教權之議題透過修法途徑催生;也可結合選舉,提倡罷教議題公投,或是訂定教育政策公投法,讓教育議題可以透過公投方式,聆聽關心教育之國民的看法;或是透過聲請釋憲的程序,加速國會正視教師罷教權之議題;修改教師法及工會法,開放複數教師組織之多元化發展。
若未來教師組工會及罷教權能開放,可說是我國人權教育進步、校園威權解禁的一大重要里程碑。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Title of Thesis:A Study of the Feasibility of Teachers’ Strike Right in Taiwan
Student :Li-Chiu Yu Advisor:Wen-Cheng Chen Ph.D.
Abstract:
According to Article 4 of the Trade Union Law, teachers, government employees, and workers in munitions factories are prohibited from organizing unions. Thus, teachers in Taiwan are not allowed to organize Teachers’ Union, not even to fight for the Three Basic Labor Rights.
Teachers are allowed to form Teachers’ organization since Teachers’ laws was implemented. It seems teachers’ rights to organize have been protected. Though normal organization rights do not equal to rights to share Three Basic Labor Rights. Thus, the National Teachers’ Association keeps claiming to release Teachers’ Union and strike right.
The authority and parents’ group try to interfere to release Teachers’ Union and strike right for the reason of invading the right of students’ learning. Underneath the myth of learning right and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the Constitution Article 23, teachers are deprived of the basic right to organize Teachers’ Union.
This research tries to analyze the legitimacy of teachers’ strike right, including the inspection of teachers’ strike in America, England, and Japan. The mode, predicament, and potential accesses of performing teachers’ strike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above, the basic human rights of organizing Teachers’ Union and teachers’ strike right are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claims that teachers’ strike right has its legitimac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 significance and human rights. The Study emphasizes that it is not easy to launch a strike, it requires a cautions process which is based on deliberative discuss.
In consider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teachers’ right, this thesis suggests releasing teachers’ strike right step by step. Children’s right to study and public interests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issue of teachers’ strike can be produced by revising the Constitution, or by promoting the referendum with elections. We can set the referendum of educational policy, listening to citizens who care about education. To urge Parliament to look at the issue, modifying teachers’ laws and unions laws, releasing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by filing a plead for interpreting the Constitution.
If teachers’ right to strike could be liberated, it would be an important milestone of human right education and liberation of capus authoritarianism.
Key words:Teachers’ organization, the Three Basic Labor Rights, Teachers’ Union, Teachers’ strike right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海捷(2006),〈教師罷教與學生受教權孰重〉,《現代教育論壇》,14期,頁276-291。
中央日報(2005),〈教部回應:教師組工會,需法制規範〉,2005.5.2,版13。
方彩鳳(2002),《中小學教師會集體協商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日教組(1997),《日教組50年史》,東京:日本教職員組合。
台北縣教師會(2008a),《台北縣教師會會訊》,36期。
台北縣教師會(2008b),《台北縣教師會會訊》,35期。
台北縣教師會(2008c),《台北縣教師會會訊》,38期。
台北縣教師會(2008d),台北縣教師會電子報,2008.4.16。
台北縣教師會(2009a),台北縣教師會電子報,2009.3.23。
台北縣教師會(2009b),台北縣教師會電子報,2009.2.27。
台北縣教師會(2009c),台北縣教師會電子報,2009.3.27。
台北縣教師會(2009d),台北縣教師會電子報,2009.6.6。
台灣立報(2008),〈北縣英語活化教育部糾正〉,2008.12.18,版1。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2a),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3930號,中華民國91年4月20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2b),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4233號,中華民國91年5月29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2c),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4440號,中華民國91年11月6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2d),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5033號,中華民國91年5月28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2e),院總第977號政府提案第8606號,中華民國91年5月8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7a),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7268號,中華民國96年1月3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7b),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7616號,中華民國96年4月11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7c),院總第977號政府提案第10826號,中華民國91年5月2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8a),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7889號,中華民國97年4月2日印發。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8b),院總第977號委員提案第8161號,中華民國97年5月21日印發。
石文傑(1994),〈請客觀公正看待教師罷教權〉,《教師人權》,55期,頁15。
田冠玉(1996),〈教師是否享有罷教權〉,《教師人權》,74期,頁16-20。
申慧媛(2007),〈教育部籲教師,放棄罷教權〉,《自由時報》,2007.6.3,版A10。
民眾日報(1999),〈社論--從教師人權到教師會〉,1999.2.11,版2。
全國教師會(2002),《全國教師會快訊》,15期,版7。
全國教師會(2005),《全國教師會會訊》,24期,版9。
全國教師會(2006),《全國教師會—教師工會問答集》,台北:全國教師會。
全國教師會(2008),全國教師會電子報,2008.10.02。
全國教師會(2009),全國教師會電子報,2009.03.27。
成台生(2003),〈論教師爭取組織權及罷工權之立法意涵--兼論美日兩國對我國教師之啟發〉,《人文與社會學報》3期,頁237-271。
沈春生(1998),《中美日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春生(2005),《美日兩國教師組織工會化發展與運用之研究》,國立濟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
李雯琪(2006),《美國教師組織在教師爭議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雄(2006),〈教師罷教權與學生受教權之探討〉,《現代教育論壇》,14期,頁239-252。
吳忠泰(2008),〈教師組工會 權利、義務如何兼顧?〉,《國語日報》,2008.7.21,版13。
吳庚(2007),《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10版,台北:三民。
吳鳳玉(1994),〈保障教師權即保障學生受教權〉,《教師人權》,55期,頁28-29。
吳靜芬(2005),《中學教師對組織工會的認知及參與意向》,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荃(1994),〈不用怕罷教權〉,《教師人權》,55期,頁26-27。
林大鈞(1994),《勞工政策與勞工法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水木(2006),〈從教育權概念探討受教權與罷教權之爭議〉,《現代教育論壇》,14期,頁253-275。
林怡婷、李名揚(2005),〈教師組工會?杜正勝:不能盡享好處-學生團體支援教師〉,《聯合報》,2005.1.18,版C8。
林斌(2003),〈我國教師組織工會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12卷4期,頁97-138。
林斌(2006),〈中、美、英教育部門集體協商僵局解決制度之比較研究—以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案(ADR)為核心〉,《當代教育研究》,14卷3期,頁169-204。
侯志翔(2003),《我國公立中小學教師勞動基本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禎塘(2001),〈英國教師會組織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14期,頁257-296。
姜添輝(2000),〈美英兩國三個主要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分析〉,《八十九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姜添輝(2003a),〈英國教師組織的政治特性〉,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頁25-82。
姜添輝(2003b),〈英國教師組織的政治特性〉,《南師學報》,37卷1期,頁55-81。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主編。。
姜添輝(2004),〈各國教師組織發展取向與教師專業發展〉,《現代教育論壇》,10期,頁498-522。
俞詠瑄(2007),《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罷教權看法》,私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元龍(1989),〈我國教師組織工會之省思〉,《勞工研究》,94期,頁60-68。
高有智(2007),〈教師可組工會 口角中混亂闖關〉,《中國時報》,2007.3.23,版A6。
高有智、江慧真(2007),〈教師可組工會 罷教權不開放〉,《中國時報》,2007.12.6,版A6
高義展(1998),〈中、美、英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教育研究》,6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頁223-241。
振鐸學會(1994),〈教師法『設限罷教』立法始末說明〉,《教師人權》,55期,頁12-14。
翁美玲(2007),〈教師勞動基本權之探討〉,《台灣勞工雙月刊》,8期,頁54-63。
教育部「教師與教師團體之定位與合理協商、協議權」工作小組(2002),《教師組織工會問題之研析》,台北:教育部。
國立編譯館三民主義大辭典編審委員會(1988),《三民主義大辭典(下)》,台北:幼獅。
許敏溶(2005),〈教師組工會 學生用力挺〉,《自由時報》,2005.1.18,版21。
許禎元(2004),〈教師兼任導護工作與適法性析論—1993年教改實施後的觀察〉《學校行政雙月刊》,32期,頁115-128。
許禎元、徐庭儀(2002),〈我國教師結社權之研究—以政治社會角度的探討〉,《政策研究學報》,2期,頁53-70。
許嘉倩(2007),《我國教師組織立法規劃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經營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慶雄(1991),《社會權論》,台北:眾文。
陳文政(2006),〈憲政主義結構內涵之體系分析〉,《師大政治論叢》,6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文燦(1997),《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教師會組織之態度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秀苓(1994),《中日兩國教師組織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恆光(2004),〈全教會30日與教部商勞動三權〉,《中央日報》,2004.9.26,版13。
陳恆光(2005),〈逾七成民眾反對教師罷教權〉,《中央日報》,2005.1.15,版14。
陳彥良(1994),〈勿剝奪教師罷工權〉,《教師人權》,55期,頁29-30。
陳曼玲(2005a),〈教師組工會拉鋸〉,《中央日報》,2005.1.19,版14。
陳曼玲(2005b),〈教部回應:教師組工會,法制規範〉,《中央日報》,2005.5.2,版13。
陳添丁(2006),〈我國教師適用勞動三權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42期,頁121-138。
陳隆志主編(2006),《國際人權法-文獻選輯與解說》,台北:前衛。
陳隆志主編(2006),〈歐洲社會憲章〉,《國際人權法-文獻選輯與解說》,台北:前衛,頁582-590。
陳隆志主編(2006),〈歐洲人權公約〉,《國際人權法-文獻選輯與解說》,台北:前衛,頁544-553。
陳隆志主編(2006),〈美洲人權宣言〉,《國際人權法-文獻選輯與解說》,台北:前衛,頁627-631。
陳德(2006),《台灣教師人權保障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如(2004),《台灣教師人權運動的興起與政策影響—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丁熒(1998),〈教學〉,《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頁207-250。
郭丁熒(2001),〈「教師社會學」的研究範疇及其概況〉,《初等教育學報》,國立臺南師範學院,14期,頁1-50。
郭諭陵(2006),〈教師組織的社會學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4卷4期,頁45-56。
郭諭陵(2007),〈各國教師組織的概況及其政治性〉,《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卷1期,頁127-152。
梁忠銘(2003),〈日本教師組織型態發展之探討〉,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市:高等教育,頁367-395。
張曉蕙(2002),《中英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瓊月(2005),《我國教師罷教權法治爭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舒緒緯(2002),〈臺灣地區教師組織專業權運作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7期,頁43-73。
馮朝霖(1999),〈啟蒙、團結與責任--論教師組織之實踐理性〉,《教師組織之發展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1999.2.1。
曾美惠(2006),〈勞動三法修正,全教會批:做半套〉,《台灣立報》,2006.10.18,版3。
曾鴻儒等(2009),〈民生行業 應有冷卻期〉,《自由時報》,2009.03.21,版A8。
單小琳(1994),〈審慎考慮罷教權的給予〉,《教師人權》,55期,頁27-28。
黃以敬(2005),〈教師組工會,未必有利〉,《自由時報》,2005.1.18,版21。
黃坤錦(1993),〈中華民國的教師組織-教師專業的觀點〉,《教師組織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17。
黃嘉晉(2007),《我國教師勞動基本權開放與限制之研究-兼論我國教師依工會法組織工會應有之配套措施》,淡江大學公共行政所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越欽(2001),《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
黃程貫(1984),〈勞資爭議法律體系中之罷工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法律結構〉,《政大法學論叢》,39期,頁175-222。
傅瑜雯(1993),《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嘉文(2009),〈解決勞資爭議 罷工條件法制化〉,《聯合報》,2009.3.21,版A4。
隋杜卿(2003),〈教師應該擁有完整並受憲法保障的「勞動三權」〉,《國家政策論壇》,春季號,頁236-297。
楊昭瑾(2005),〈教師組工會,北市訴訟案敗訴—教師會將提請釋憲,全教會力挺,吳清基堅持反對立場〉,《國語日報》,2005.9.1,版2。
楊昭瑾(2007),〈會務假,一年要付百億代價〉,《國語日報》,2007.3.23,版2。
楊桂杰(1993),〈教師罷教權之探討—制訂教師法之爭議問題研究〉,《立法院院 聞》,21卷1期,頁81-97。
楊深坑(2003),《各國教師組織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
楊惠芳(2007),〈教師會法草案 排除罷教權〉,《國語日報》,2007.5.3,版1。
楊惠芳(2009),〈政院拍版—教師可組工會,不可罷教〉,《國語日報》,2009.4.17,版2。
楊 瑩(1992),〈英國教師組織的現況〉,《臺灣教育》,500期,頁34-50。
葉郁婷(2006),《台南市立國中小教育人員對罷教權看法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經建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1989),《勞工爭議相關法規之研究》,未出版。
廖俊仁(2006),《台灣教師人權運動1987-2005》,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未出版。
鄭彩鳳(2003),〈美國教師工會之發展:兼論對台灣組織教師工會之啟示〉,《教育政策論壇》,6卷2期,頁21-41。
劉梅君、羅德水(2005),〈讓教師工會引領進步〉,《中國時報》,2005.1.21,版A15。
蔡清華(2003),〈美國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關係之研究〉,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頁83-113。
衛民(1999),〈從勞動三權觀點論公共部門教師會協商權與罷工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卷2期,頁265-299。
衛民、許繼峰(2001),《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聯合報(2002a),〈教師有罷教權惹爭議。全教會:罷教權形同安全氣囊〉,《聯合報》,2002.3.30,版6。
聯合報(2002b),〈教師罷教權 反對聲四起〉,《聯合報》,2002.3.30,版18。
薛化元、黃居正中譯(1989),〈關於教師地位及建議書〉,《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頁169-192。
謝文全(1987),〈美國教師組織簡介〉,《中華民國教育》,1期,頁22-25。
謝國清(2008),〈學生受教權要顧,反對罷教〉,《國語日報》,2008.7.21,版13。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增訂版,台北:文笙。
蘇素鸞(1991),《中學教師對參與工會及罷教的態度》,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嚴文廷(2007),〈教師勞動定義,教部立院不同調〉,《台灣立報》,2007.5.3,版1。
嚴文廷(2009),〈教師可組工會不得罷工〉,《台灣立報》,2009.4.17,版1。
羅德水(2006a),〈積極迎戰教師法修法—兼談立法程序與國會遊說(上)〉,《台灣立報》,2006.11.29,版8。
羅德水(2006b),〈積極迎戰教師法修法—兼談立法程序與國會遊說(下)〉,《台灣立報》,2006.12.6,版8。
羅德水(2008),〈小班公投的兩個意義〉,《全國教師會電子報》,2008.11.12。
顧美芬(2003),〈罷教權公聽,贊成反對兩極角力〉,《中央日報》,2003.4.8,版13。
權明姬(1992),《中韓兩國中學教師對參與工會及罷教的態度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 英文部分
AFT internet(2008a)Who we are. from http://www.aft.org/about/index.htm 【2008/11/8】
AFT internet(2008b)Misson Statement. from http://www.aft.org/about/index.htm 【2008/11/8】
Banks , O. (1976).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Batsford.
Barber , M.(1992). Education and the teacher union. London:Cassell.
Burke , V.(1971). Teachers in Turmoil. London:Penguin.
Burrup , Percy, E(1972).The teacher and public school system. 3red N.Y:Harper.;Constitution of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AFT-CIO.Washington. D.C.:The Federation,1990.
Cooper , B.S(1992). Labo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Havighurst , R. J., & Neugarten, B. L. (1975). Society and education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essup , D.K(1985).Teachers, union and change. N.Y.: Praeger Publishers.
Gresswell , Murphy & Kerchner(1980).Teacher, un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public education. Burkerly, Calif. : McCutchan
Gosden , P.H.J.H.(1972)The Revolution of A Profess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NASUWT internet(2009). http://www.nasuwt.org.uk/homepage.asp?NodeID=42710 【2009/2/11】
NEA Handbook(1990-1991)Washington,D.C.:The Association, 1990;Robert W. Richey,Preparing for a Career in Education. N.Y.:McGraw-Hill, 1974.
NEA(2006),”The National Euducation Association Vision, Mission and Values”, in NEA Handbook, Washington,D.C.:NEA.
NEA internet(2008). http://www.nea.org/aboutnea/index.html 【2008/11/8】
NUT internet(2009). http://www.teachers.org.uk/ 【2009/2/11】
Ota , H.(1985). Political teacher uionism in Japan. In Law, Mation(Ed.). The politics of teacher unionis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78-108. Washington,D.C.:Croom Helm.
PFT internet(2008). We stood our ground, we protect our rights. In PFT Report, Philadelphia:PFT , 2000.
Ryan , K., & Cooper, J. M. (2001). Those who can, teach (9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Sadke , M. P., & Sadker, D. M. (2005). Teachers, schools, and society (7th ed.). NY: McGraw-Hill.
Sugeno, K.(1992).Japanese Labor Law.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Spring , J.(2004).American Eudcation. Boston : Mcgraw-Hill.
Troop , A.(1957)The school Teachers. London:William Heinemann.
三、 網路資料
人民聲請解釋Q&A動畫一(2009),司法院大法官internet,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6_02.asp 【2009/4/27】)
工會法(2000),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N0020001&KeyWordID=1974&KCDate=2008-12-30&FL= 【2008/12/30】
中央社(2009a),〈教育部:不反對教師組工會 但須同步修法〉,《聯合新聞網2009.4.14》網路新聞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847797.shtml 【2009/4/15】
中央社(2009b),〈全教會:組工會是人權 贊成公投決定〉,《聯合新聞網2009.4.14》網路新聞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414/1604949.html
【2009/6/2】
中華民國刑法(2008),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C0000001&KeyWordID=556&KCDate=2008-12-30&FL= 【2008/12/30】
王介村、孟昭權(2008),〈高雄市投票率5.35% 小班公投案失敗〉,公視新聞網(網路新聞),2008.11.15,http://www.pts.org.tw/php/news/view_pda.php?TB=NEWS_V2&NEENO=101569 【2009/4/25】
公民投票法(2006),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D0020050 【2009/4/20】
公務員服務法(2000),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S0020038 【2009/4/26】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2008),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20058 【2009/4/12】
司法院internet(2009),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裁判書 -- 行政類,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 【2009/4/27】
司法院大法官(2009),司法院internet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 【2009/4/27】)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1993),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30159 【2009/4/20】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釋字第308號(1992),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1A.asp?no=2D&N1=釋&N2=308 【2009/4/26】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釋字第373號(1995),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1A.asp?no=2D&N1=釋&N2=373 【2009/4/26】
世界人權宣言(1948)http://hre.pro.edu.tw/download/basic_doc-ch-10-1158738385/世界人權宣言中文版.doc 【2008/8/16】
世界教育組織(EI)「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宣言(2001)http://www.csjh.kh.edu.tw/adm3/jiang/normal.htm 【2008/8/16】
台北縣教師會(2008b),《台北縣教師會電子報》,2008.04.28,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file/w/wungin/20080428153516.html 【2008/12/31】
台灣立報(2009a),〈立院初審教師可組職業工會〉,2009.5.20,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0745 【2009/5/21】
台灣立報(2009b),〈軍公教機關勞工 禁止罷工〉,2009.5.20,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0759 【2009/5/21】
台灣立報(2009c),〈活化課程硬上 補助面臨扣減〉,2009.3.22,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29193 【2009/3/25】。
全國教師會(2009a)internet http://tpctc.tpc.edu.tw/ 【2009/2/6】
全國教師會(2009b),98update教師增能資訊網,http://www.nta.org.tw/98update/【2009/3/14】
林永富(2009),〈罷工條件鬆綁 爭議大 待協調〉,《台灣醒報》網路新聞,2009.3.21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333【2009/3/22】
侯承旭、李開菊(2008),〈小班教學 全台首宗地方公投〉,《自由時報》網路新聞2008.07.30,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1652875&option=recreation 【2009/4/19】
高雄市教師會(2008a),〈支持小班制公投 讓民主與教育雙贏〉,高雄市教師會新聞稿,2008.11.10,http://new.coolloud.org.tw/node/29795 【2009/4/22】
高雄市教師會(2008b),〈市府應正面看待「小班制」公投案!〉,高雄市教師會新聞稿,2008.07.29,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23468【2009/4/22】
高雄市選委會(2008),〈高雄市地方性公民投票案第1案各區投開票所投開票報告表〉2008.11.19,http://kh.cec.gov.tw/files/Z081119184823/20081119-1.htm 【2009/4/25】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2008)http://hre.pro.edu.tw/ 【2008/8/16】
教育部(2005),〈教育部對於「2005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大遊行」全國教師會有關「開放教師籌組工會」訴求之回應新聞稿〉2005.05.01,取自:http://www.edu.tw【2008/8/16】
教育部internet(2009),〈教育資源--教育統計:96學年度各級教育現況(2007-2008)〉,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870【2009/2/6】
教師法(2006),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H0020040&KeyWordID=527&KCDate=2008-12-30&FL= 【2008/12/30】
國立教育資料館internet,〈教育輿情剪報〉,
http://data.nioerar.edu.tw/mp.asp?mp=4 【2009/2/6】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09),網路新聞〈教團反對教師組工會後 福利、權利一把抓〉2009.4.14,http://magazine.sina.com.tw/article/20090414/1605048.html【2009/4/14】
國家賠償法(1980),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 ,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I0020004&KeyWordID=646&KCDate=2008-12-30&FL= 【2008/12/30】
國際教師組織(EI)(2009),http://www.ei-ie.org/en/index.php 【2008/8/17】
國際勞工組織(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 ILO)internet ,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 【2008/8/18】
曾鴻儒等(2009),〈民生行業 應有冷卻期〉,《自由時報》網路新聞,2009.3.2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21/78/1gfmw.html 【2009/3/21】
馮昭(2009a),〈軍公教禁罷工 水電燃氣和醫院有條件罷工〉,《中央通訊社》網路新聞,2009.3.20,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20/5/1gf1r.html【2009/3/21】
馮昭(2009b),〈勞委會:罷工權不等於罷工 罷工目的是談判〉,《中央通訊社》網路新聞,2009.3.20,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20/5/1gf1r.html【2009/3/21】
勞資爭議處理法(2002),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N0020007&KeyWordID=1311&KCDate=2008-12-30&FL= 【2008/12/30】
團體協約法(2008),全國法規資料庫internet,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N0020006&KeyWordID=2815&KCDate=2008-12-30&FL= 【2008/12/3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8),UNESCO internet,
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084&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200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