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婉琦 Chen, Wan-Qi |
---|---|
論文名稱: |
是教育工作者還是教育勞工?從異化和壓迫的觀點看代理代課教師的困境 Education Workers or Educational Workers? On the Dilemma of Supply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from the Viewpoint of Alienation and Oppression |
指導教授: |
許殷宏
Hsu, Yin-Hung 黃柏叡 Huang, Bo-Ruey |
口試委員: |
楊洲松
Yang, Chou-Sung 陳淑敏 Chen, Shu-Min 許殷宏 Hsu, Yin-Hung 黃柏叡 Huang, Bo-Ruey |
口試日期: | 2021/07/0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異化 、壓迫 、代理教師 、代課教師 |
英文關鍵詞: | alienation, oppression, supply teachers, substitute teachers |
研究方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24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5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異化的四個層面與壓迫的五個面向呈現代理代課教師的困境。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的問卷與六位目前在國中代理代課的教師進行深度訪談。經由訪談與資料分析過後,除了呈現代理代課教師可能出現的異化與壓迫現象,包含了工作、親師生關係的維持、與同事的相處以及教師本身類本質的異化現象;也呈現代理代課教師遭遇剝削、邊緣化、無力感、文化帝國主義以及暴力等不同面向的壓迫。
本研究分析後得出了以下結論:(一)代理代課教師工作是種扭曲的現象;(二)代理代課教師受到全面性的壓迫而形成次等的身分;以及(三)結構性的異化與壓迫導致代理代課教師無法翻身。期待透過本研究的分析能讓代理代課教師的處境能被看見與同理。最後本研究提出兩方面的省思。首先在理論方面,對於理論適用性方面,雖然並非所有代理代課教師都會受到每一種壓迫與異化的現象,但是每一位代理代課教師可能都會受到不同形式的壓迫,異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針對研究對象方面,由於每位代理代課教師的背景不同,所以遭遇到的異化與壓迫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後續的研究可以再增加不同階級、年齡、性別、學歷背景等等的面向進行更多元性的探討;此外,社會脈絡層面的變動可能也會形成新的問題,如同新的政策可能也會加深到代理代課教師的困境。另一方面的省思則是屬於實務層面,本研究最後提出希望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代理代課教師,除了指出代理代課教師在工作層面的困境外,也認為代理代課教師需要被尊重。
This thesis is to present the dilemma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alienation and five dimensions of oppression. The researcher utilized In-depth Interview with 6 junior-high-school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to reveal the alienation and oppression of their daily life in school. The alienation situation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includes: the alienation of work,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he getting along with colleagues and the alienation of teachers themselves.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are oppressed from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exploitation, marginalization, powerlessness,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violenc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thesis are: (1) The work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is distortion. (2) The status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is lower than ordinary teacher. (3) Alienation and oppression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There are two discussions of this study: (1) Theoretically, not all situation of oppression and alienation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are the same, however, each of them may subject to different forms of oppression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alien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each situation, future studies may carry out diverse discussions on other aspects, such as: different classes, ages, gend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so on. Social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may create new problems. For example, policy transformation may deteriorate the situations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2) Practically,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from the traditional way. Not only the works but the dignities of supply teachers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should be respected.
壹、中文部分
Karl Marx和Friedrich Engels (2014)。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中共中央編譯局譯:2014]。五南。(原著出版年:1848)。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師大書苑。
王等元(2018)。我國標準本位師資培育政策論述分析:以師資培育白皮書為中心。師大書苑。
王禮福(2005)。師資培育政策轉變過程之研究-從「流浪教師現象」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所,臺北市。
伍振鷟、黃士嘉(2002)。臺灣地區師範教育政策之發展(1945-2001)。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頁1-28)。學富。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8)。代理教師權益政府視而不見,全教總啟動問卷調查,請問縣市長候選人:你給代理教師一年聘期嗎?!全國教師工會會訊,26。(2019年10月23號)http://www.nftu.org.tw/MemberInfo/MemberInfo.aspx
吳宜蓉(2014)。「流浪」教師的形成、現況與困境: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高雄市。
吳承紘(2017)。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月熊。
吳建源(2011)。國小代理教師對教師專業認同、工作滿意度及離職意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專班,新竹市。
吳昱慧(2014)。國民小學代理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臺北市。
李文惠(2007)。學校中的臨時工/吉普賽人--國中代理代課教師工作處境及專業認同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李奉儒、吳芝儀(譯)(1995)。M. Q. Patto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
李倩慧(2015)。國民小學代理/代課教師的工作價值觀和工作壓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研究所,臺北市。
Alisa Quart(2019)。著。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李祐寧譯]。八旗文化。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高教。
姚宛柔(2015)。國小代理教師自我效能、專業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姜添輝(2006)。K. Marx:衝突理論的先驅大師。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頁1-31)。高教。
施建任(2016)。教育界的遊牧民族:一位國中代理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嘉義市。
柯佳伶(2010)。以異化觀點探討國小教師之工作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臺中市。
段菀翠(2014)。國小代理教師對烙印覺知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苗栗市。
洪雅苓(2011)。國民小學長期代理代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資訊科學系,屏東市。
孫中興(2010)。馬克思「異化勞動」的異話。群學。
徐聖堯(2004)。流浪教師論述的形成與發展。教育社會學通訊,57,3-8。
馬元德、孫均島、劉本鑒、劉旭文、張金言、高銛、吳永福(譯)(2018),Leszek Kołakowski 著。Marx主義主要流派:興起、發展與崩解(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Its Rise, Growth and Dissolution)。聯經。
高強華(2000)。學校重建與學校革新。師大書苑。
張至芬(2012)。幼稚園代理代課教師甄試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張季蓉(2011)。國中代理代課教師任教歷程及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臺中市。
張宜君(2018,6月5日)。好工作不見了嗎?從工作機會變遷談青年就業困境【部落格文字資料】。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6/05/changyichun/
張若荃(2015)。校園中的吉普賽人:流浪教師的灰色天空-一位流浪教師的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班,嘉義市。
張家榮(2011)。被出租的年輕人:高學歷青年派遣勞工的勞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臺北市。
張晏華(2011)。小學長期代理代課教師生涯抉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臺中市。
張靜怡(2008)。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生命出口-中學長期代理教師之生涯觀及生涯調適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彰化市。
教育部(2005)。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19年9月10號)http://www2.inservice.edu.tw/Download/Edu-paper94.pdf
教育部(2017)。落實合宜生師比—教育部自107學年度起逐步調降高級中等學校班級人數。(2019年9月10號)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4804258EEA62D582
教育部(2019)。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20年12月18號)http://www2.inservice.edu.tw/Download/Edu-paper107.pdf
教育部(2020)。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2021年5月23號)http://www2.inservice.edu.tw/Download/Edu-paper108.pdf
許夢芸、陳育含(2012)。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韋伯文化。
郭丁熒(2005)。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更新。載於吳和堂(主編),教育薪傳與成長-林生傳教授榮譽退休紀念集(頁1-17)。復文。
郭木山(2009)。國小教師教學生活世界的宰制與覺醒(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系,臺南市。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Tom Bottomore。(1994)。Marx主義思想辭典(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陳叔平、王謹、曾憲生、顧海良、史南飛、辛仲勤譯]。河南人民。
陳宓佂(2014)。國小代理教師壓力與生涯抉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臺北市。
陳冠宇(2018)。臺灣「流浪教師」現象的歷史觀察(1994-2018)(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臺北市。
陳奎憙(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3,171-195。
陳姿婷(2014)。國小代理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嘉義市。
陳羿蓁(2009)。教師信念與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以中等學校代理代課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市。
陳展宇、劉正 (2019)。代理/代課教師「製造甘願」之形塑經驗:臺南市某國中之個案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9(1),43-89。
陳淑津(2012)。流浪教師生涯阻礙與生涯抉擇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高雄市。
陳慧淑(2011)。代理代課教師生涯發展與生命意義感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高雄市。
勞動部(2018)。107年青年(15至29歲)就業勞動狀況。(2019年9月20號)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39475/
曾雅雯(2014)。代理代課教師是否影響國、高中學生學習表現?(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新竹市。
黃千葵(2018)。教師甄試法律問題之研究—以公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甄試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文教法律碩士班,臺北市。
Karl Marx、Eric Hobsbawm、Friedrich Engels、林宗弘(2014)。[黃煜文、麥田編輯室譯]。共產黨宣言(完整導讀版,林宗弘導讀)(The Communist Manifesto)。麥田。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心理。
黃嘉莉(2006)。1990年代後臺灣教師證照制度發展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2(1),63-92。
黃嫣柔(2015)。國小長期代理教師之生存與生涯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新竹市。
黃銘祥(2015)。派遣制度與合法剝削—以宜蘭地區公立就服機構勞動派遣員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宜蘭市。
楊嘉雯、李麗日(2013)。國小代理代課教師壓力與壓力影響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4,137-165。
楊錦英、肖磊(2018)。馬克思分配理論新探。財經錢線文化。
萬毓澤(2018)。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聯經。
葉欣怡(2017)。「流浪」順「勢」承接與拆解: 一個代理教師主體的生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市。
解惠婷(2002)。臺灣國小師資培育制度與其課程演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廖鴻家(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工會與教師會組織之認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2015)。教師敘薪法規講解與實務案例探討分析。http://www.tc.edu.tw/m/69
劉宜芳(2020)。代理教師再聘機制之研究—以臺南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南市。
劉欣宜(2009)。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未出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梅貞(2011)。我不代課了:女性國小代理代課教師生涯轉換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Guy Standing(2019)。著。不穩定無產階級:一個因全球化而生的當代新危險階級,他們為何產生,造成什麼問題,社會又該如何因應?(The Precariat: The New Dangerous Class)[劉維人譯]。臉譜。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鄭景澤(2006)。一路走來何必如一—教師異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賴韋婷(2014)。國民小學代理代課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嘉義市。
謝宛廷(2013)。國中代理代課教師壓力、生涯韌性、工作滿意度、工作投入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羅鈞議(2014)個人與組織契合度、職場友誼與工作敬業-代理代課教師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班,彰化市。
蘇映儒(2015)。從角色辯證觀點看親師溝通的角色矛盾與管理策略-以國小代理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ogdan, R.,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Allyn & Bacon.
Bottomore, T. (1983).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Hoboken NJ: Blackwell Malden.
Chiang, T. H. (1996). Primary teachers in Taiwan: A study of professional autonomy.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Wales, Cardiff.
Choi, P. L., & Tang, Y. F. (2009). Teacher commitment trends: Cases of Hong Kong teachers from 1997 to 2007,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5, 767-777.
Dahrendorf, R. (19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rickson, F. (1986). On work and alien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1), 1-8.
Guba, E. G. ,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05-117). Sage.
Josselson, R. (2007). The ethical attitudes in narrative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ities. In D. J. Clandinin (Ed.),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Mapping a methodology (pp. 537-566). Sage.
Kalleberg, A. L. (2009). Precarious work, insecure workers: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4(1), 1-22.
Kerckhoff, A. C. (2000).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 T. Hallinan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453-474). Springer.
Lukacs, G. (1971)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R. Livingstone, Trans.). Merlin Press.
Mosley, L. (2007). Racing to the bottom or climbing to the top?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ollective labor right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0(8), 923-948.
Quart, A. (2018). Squeezed: Why our families can't afford America. ECCO.
Rallis, S. F., & Rossman, G. B. (2003).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Strauss, A. L., & Corbin, J. M.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Sage.
The Economist (2010, June). ‘Too many chiefs’ Inflation in job titles is approaching Weimar levels. The Economist, 2.,72
Torres, C. A. (2017).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Routledge.
Wendling, A. (2009). Karl Marx on technology and alienation. Palgrave Macmillan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