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萬淑宜 Wan Shu-yi |
---|---|
論文名稱: |
海峽兩岸國中自然教科書之內容分析比較-以牛頓力學為例 Comparison of Science Textbook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Using Newton Mechanics As Example |
指導教授: | 譚克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學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7 |
中文關鍵詞: | 教科書 、牛頓力學 |
英文關鍵詞: | textbook, Newton’s Mechanic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2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以及中國大陸初中物理教科書對牛頓力學處理方式的異同,至於教科書版本的選擇,臺灣方面是採用康軒的國中自然教科書,中國方面則採用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科書,並針對牛頓力學部分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所採用的方法為內容分析法,分析的範圍包括兩岸對於牛頓力學相關主題的課程目標與課程理念之異同,另外還包括牛頓力學在兩岸教科書中陳述方式的異同、實驗活動在探究層次與過程技能的異同、編排方式的異同、圖表功能的異同和輔助教材內容的異同。
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以康軒版教科書而言:該版本對科學概念的描述較深入,實驗部分較注重變因的判別,內容編排方面較能顧及學生學習概念時所需之先備知識,圖表種類較多元化。惟在實驗部分多採食譜的方式呈現、對科學現象背後的原因及現今科技議題著墨較少。
以人教版教科書而言:該版本在科學概念的廣度上衍生較多的應用,包括在科技上的應用,實驗部分則著重引導學生建立假說、設計實驗、分析和解讀數據以及推論實驗結果,輔助教材方面的題型多元化。惟課程編排順序較無法兼顧學生的先備知識,而且相關圖表較為單調,教學功能不大。
此外,兩版本對於科學過程技能與科學概念的描述差異不大。
對於臺灣自然科教科書未來改版時,本研究根據結果提出如下建議:
(1)在課文描述方面,能提供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章末「延伸閱讀」可多增加科學史的介紹。
(2)增加現今科技的議題,使學生更能掌握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3)增加讓學生練習畫力圖的機會,並增加每小節練習題的題數。
(4)實驗方面建議減少以食譜式介紹實驗的方式呈現,並逐年增加讓學生提出假說、設計實驗、分析資料與推論結果的機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between science textbooks from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on Newton’s Mechanics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evel.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resources, only the Kang Hsuan(康軒) version of integrated science textbooks from Taiwan and the People’s Education (人教) version of physics textbook from Mainland China will be used for comparison.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syllabus in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idea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The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are also includ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syllabus in the presentation of textbook,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inquiry and process skill in the activity of experimen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function of diagrams,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students.
The research findings were as follow:
The Kang Hsuan edition had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cience concepts. In general, i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scernment of factors in its experiments. It als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ior knowledge that was necessary in its content arrangement. Moreover, the diagrams appeared in more varieties that served different functions in the Kang Hsuan edition. However, its experiments were delineated more in a fashion similar to a cookbook. It touched less neither on the causes of scientific phenomena nor on applications of science to modern technology.
The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had a broader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science concepts to technology. Its treatment of experiments was oriented towards guiding students to raise hypotheses, design experiments, analyze and interpret data as well as draw conclusions. Its exercises had more variation of item types. However, its order of content arrangement paid less attention to the prior knowledge of students. Moreover, its diagrams were more monotonous with limited pedagogical functions.
Nevertheless, the two editions did not differ much in terms of their presentation of science process skills and discussion of science concepts.
As regards improvements that can be made in future editions of Taiwan’s textbook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1) The content materials should be rendered in such a way so that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hink more independently for themselves. Relevant events from science history can be included in the extended reading section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2) Coverage on modern technology should be increased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science can be applied in our daily lives.
(3) More practices should be included for students to draw force diagrams. In general, more exercises should be provided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4) The presentation of experiments in a cookbook manner should be kept at a minimum. Instead, presentation in terms of students generating hypothesis, designing experiment, analyzing data and drawing conclusion should be included. The latter format should become more prevalent in upper grades.
中文部分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2009)。物理(九年級),中國: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資源分社(2009)。新教材新學案-物理(九年級),中國: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2009)。物理(九年級)-教師教學用書,中國: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天下雜誌(2010)。2010年教育特刊:21世紀生存必備的能力-科學教育,決勝未來,臺北,天下雜誌出版社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a)。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1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b)。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85)。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石番(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彩芬(2004)。我國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內容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凱(2004)。美國課程標準之評價標準的比較、評價與借鑒。比較教育研究,164(1),38-43。
江明(2000)。關於大陸地區中小學教材的編審制度。載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117-130。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江新合、許榮富、林寶山(1991)。我國學生自然科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之研究;(1)中學生浮力相關概念發展及其相關迷思概念的分析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江慶育(2011)。國三學生在浮力情境中對作用力辨識與力平衡理解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檢索日期:100.2.5。http://edu.people.com.cn/BIG5/4547065.html
余秀麗(2003)。探討國三學生對於重力概念之了解及心智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呂達(2000)。大陸中小學教材改革回顧與展望。檢索日期:2010.02.17。網址:http://www.trd.org.tw/upload/files/
呂文靜(2005)。國小各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光的概念之內容分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扶志凌(2005)。教科書內容多元化與意識型態關係的探討-以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二冊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吳昆勇(2002)。阿基米得原理與引導式發現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浮力概念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邱玉如(2003)。國內大專用書「自然科學摡論」之內容分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亞斯(2006)。巴林王國與中國初中物理課程研究比較。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南京。
林陳涌(1995):從經驗證據和科學理論之間的關係來探討自然科實驗教學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 184,1-15。
林楷植(2002)。發展二段式紙筆測驗探討國中學生「力與運動」之迷思概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市。
林俊義(2002)。國二學生浮力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彰化市。
林碧珍、蔡文煥(2005)。TIMSS 2003 台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 285,2-38。
周祝瑛(2003)。從一綱多本看教改迷思。教育研究月刊,112,4-13。
金一鳴、唐玉光(2004)。中國素質教育政策研究。中國:山東教育出版社。
姚珩(1994)。實驗教學法淺論。中等教育雙月刊,45(2),22-35。
馬文蔚、唐玄之和周永平(1995)。物理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新竹:凡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馬雲鵬(2001)。基礎教育課程發展政策的反思。載於袁振國(主編),中國教育政策評論,142- 153。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施懿珊(2002)。國小一年級教師對生活教科書內容屬性意見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施勳珍(1998)。國中生活科技教科書之適切性評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段曉林(2002)。科學學習心裡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柯淑瓊(2004)。中日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之比較研究。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論文,新竹市。
高奇(1996)。新中國教育歷程。中國:河北教育出版社。
高文芳(2004)。臺灣、中國大陸、日本國小自然科動物相關概念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高嘉徽(2007)。兩岸小學教科書審定與選用制度之比較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徐淑慧(2009)。海峽兩岸國中國文教科書編選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郭重吉(1989)。利用晤談方式探查國中學生對重要物理概念的另有架構之研究(Ⅰ)。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郭長江(2005)。新課程物理教與學。中國:福建教育出版社。
郭怡立(2002),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川木(1996)。孩童學習概念與課程設計。科學教育月刊,27(2),149-157。
張國揚,王立心(2010)。中國大陸教科書及學術圖書出版制度,出國考察報告(國立編譯館),臺北市。
張銘秋, 謝秀月,徐秋月(2009)。PISA科學素養之試題認知成份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20。
張芬芬、陳麗華和楊國揚(2010)。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教科書研究,3(1),1-40。
張廖佩宜(2006)。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光學概念及其呈現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市。
張淵菘(2004)。國民小學教科書自由化之政策網絡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張英琦(2007)。:以多面向之概念改變架構融入5E探究式教學策略發展轉動與力矩單元探討國三學生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陳明印(1998)。教科書圖表設計的理論基礎與運用,研習資訊,6,56。
陳明印(2000)。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評鑑規準及權重之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陳黎枚(2003)。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圖解設計類型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雲林縣。
陳俊宏、楊東民(200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精裝本)(第二版),臺北市,全華出版社。
陳琮仁(2004)。九年一貫課程之教育論述分析。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陳書瑩(2000)。高中生活科技教科書版面編排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甲辰(2001)。我國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許雅婷(2008)。臺灣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探究式教學內容分析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許嘉哲(2009)。海峽兩岸小學自然科學教科書之生命科學相關單元內容及課文結構比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月刊,170,23-36。
許良榮 李田英(1995)。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179,15-27。
莊仲仁(1982)。字距、行距對中文閱讀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24(2),121-126。
崔允漷、張俐蓉(2003)。我國三套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比較。載於課程教材研究所(主編),課程改革借鏡篇, 1-10。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康瀚文(2002)。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選用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康軒文教事業(201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二下),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201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三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201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備課篇(二下,第一本),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201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備課篇(三上,第一本),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201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活動記錄本(二下,第一本),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201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活動記錄本(三上,第一本),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詹正信 (2000)。臺灣教科書選用制度之探究。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與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208-224。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黃丹鳳,趙中建(2008)。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指南針”-美國TIMSS研究的特點和影響分析。比較教育研究,2,1-6。
黃榮村(2002)。「國中小課程教科書相關問題之檢討與因應」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五屆第二會期報告。
黃榮村(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教育部
黃政傑(1995)。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7)。中小學教科書的審查與選用。教師天地,88,22-29。
黃政傑(1998)。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6。
黃秀珍(2003)。高職學生功與能概念瞭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忠敬(2003)。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歷史、特點與趨勢。課程教材教法,1,1-8。
曾火城(1996)。教科書評鑑歸準研究-以國中美術科為建構、適用實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曾郁庭(2003):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內容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靳玉樂、王牧華(2001)。新中國中小學課程教材建設五十年。中小學教育,2,31-35。
楊玉林(2003)。現行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宗榮(2010)。臺灣與新加坡國小自然科教科書生命科學相關概念與插圖比較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論文,臺中市。
楊國揚(2006)。台灣地區教科書審定制度評述。載於國立編譯館主辦之「教科書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67-78,台北市。
楊耀焜(2005)。國民中學教科書中生活科技課程之內容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臺北市。
楊其安(1989)。利用晤談探究國中學生對力學概念的另有架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楊之明(2005)。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摩擦力概念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董正玲與郭重吉(1992)。利用晤談方式探究國小兒童運動與力概念的另有架構。科學教育,3,93-123。
葉立群(1997)。課程教材改革的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葉文琦(2010)。國中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以電學與磁學概念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鄭文光(2003)。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天文教材之內容分析-以「月亮」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鄭茹芬(2002)。國中學生在力學課程後對力與運動概念認知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鄭兆珊(2010)。我國與芬蘭國小階段教科書中電學教材之內容分析及教師意見調查。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劉蔚之、彭森明(2008)。歐盟「關鍵能力」教育方案及其社會文化意涵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1(2),51-78。
劉昭宏、郭重吉(1995)。教科書在國中理化教學中的應用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6,89-112。
蔡昆諭(2006)。國中學生力與運動的迷思概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蔡春來(2002)。探討國中生對摩擦力的迷思概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歐用生(1996)。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1997)。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29-253。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8)。從教師專業自主談教科書開放。載於歐用生、楊慧文: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2)。如何選擇教科書?。康軒教育雜誌,46,8-15。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潮興兵(2004)。初中物理教材內容結構的比較及其調查研究。西南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炳輝(2007)。以迷思概念的發現為基礎發展國中力矩與轉動的教學單元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臺北市:前衛。
謝佩珍(2010)。臺灣與中國國中數學教科書之內容分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謝安邦(2000)。大陸教科書選用制度研究。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與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主辦),「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190-207。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簡順永(2000)。高二學生力概念的運用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魏國泰(2006)。教科書的重要性,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7期(2006.10.15),檢索日期:100.02.17。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41.htm
藍順德(2003b)。教科書開放政策的演變與未來發展趨勢。國立編譯館館館刊,31(復刊號),3-11。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25 。
藍順德(2006)。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羅倫斯、姚伊美(1996)。圖形效益與互動式多媒體教學。視聽教育雙月刊,37(5),25-29。
外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1993).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9180.
Armstrong, J. & Bray, J.(1986). How can we improve textbook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2208.
Biemer, L. (1992). The textbook controversy: The role of content. In J.G. Herlihy & M.T. Herlihy (Eds.), The textbook controversy: Issues, aspects, and perspectives (pp. 17-25).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mpany.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Ill: Free Press.
Cartwright D. P. (1953).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materials. In L. Festinger & D. Katz (Eds.).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Beharioral Science. (pp.421-470).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ollette, A. T., & Chiapperttra, E. L. (1989). Science i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lumbus Ohio: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Dane, F. C. (1990). Research method. Belmont,CA: Brooks Press.
Debolt, G. P. (1992). Consumers of textbooks:Concerns from the classroom. In J. G. Herlihy & M. T. Herlihy (Eds.), The textbook controversy: Issues, aspects, and perspectives.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mpany.
Duke, C. R. (1985). A look at current state-wide text adoption proced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n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English spring conference, March 28-30, Houston, TX.
Garrison, J. W., & Lawwill, R. S. (1993). Democratic science teaching: A rol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terchange, 24(1 & 2), 29-39.
Herron, M. D. (1971). The nature of science enquiry. School Review, 79(2), 171-212.
Kauffman, G. B.(1991). History in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In M. R. Matthews (ED.).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cience teaching: Selected readings (pp.185-200). Toronto & New York: OISE Pres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lopfer, L. E., & Watson, F. G.(1957).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he Science Teacher, 10, 264-265.
Mikk, J. (2000). Textbook:Research and writing. New York, NY: Peter Lang.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2010). 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21st century skills-A workshop summary, 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icol, C., & Crespo, S. (2006). Learning to teach with mathematics textbooks: How preservice teachers interpret and use curriculum material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62, 331-355.
Porter, A.. C. (2002). 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instruction: Us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7), 3-14.
Reys, B. J., & Reys, R. E. (2004). Why mathematics textbooks matt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1(5), 61-66.
Rehage, K. J. (1989). From Socrates to software —The teacher as text and the text as teach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ecker, H. P. (1992). The paradigmatic change in mechanics: Implication of historical processes for physics educ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1(1), 71-76.
Schmidt, T. (1981). Textbook selection criteri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252956).
Schmidt, W. H., Raizen, S. A., Britton, E. D. (1997). Many visions, many aims: A cross-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curricular intentions in school scienc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chmidt, W. H., et. al, (1999). Facing the consequences: Using TIMSS for a closer look at U.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chmidt, W. H. , et. al, (2001). Why schools matter: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taer, H., Goodrum, D., & Hackling, M. (1998). High school laboratory work in Western Australia: Openness to inquiry.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8(2), 219-228.
Stake, R. E., & Easley, J. A. (1978). Cas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II: Design, overview and general findings. 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Weiss, I. R. (1993). Science teachers rely on the textbook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Yager, R.E., & Penick, J. (1983). School science in crisis. Curriculum Review, 22,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