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新全
論文名稱: 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危機管理之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遊進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9
中文關鍵詞: 憲兵群眾運動危機危機管理危機管理策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4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的危機管理,並以2006年至2007年總統府週邊相關群眾運動為對象,進行個案研究。首先探討我國憲兵在處理群眾運動所擔任的角色,其次探討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的適法性與獨立性,最後探討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的策略。
    本研究採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三種方法,蒐集研究所需之資料,期能從多元的角度來瞭解「群眾運動」的脈絡,進而解決「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危機管理」發現的問題。
    本研究依據上述所得資料的分析與討論,獲致以下結論:
    壹、憲兵是執法人員,協力警備治安
    貳、憲兵要鞏固國內治安、維護地區安全、保障社會秩序
    參、群眾運動處理的權責單位劃分多元,影響其獨立機制與運作
    肆、憲兵處理群眾運動危機管理採前、中、後程序步驟管理
    依據前述結論,分別針對主管機關、我國憲兵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壹、對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群眾活動事出有因,各級首長應發揮關鍵性的引領力量,化解群眾疑慮
    二、各級首長應建立危機管理意識,正視群眾活動潛存的危機
    三、要加強幕僚與編組人員危機管理與處理訓練
    四、要適時掌握能用的資源與人力,更新危機管理應變計畫
    五、要強化決策者的教育與訓練
    貳、對我國憲兵的建議
    一、反覆的修正與教育所屬失敗與錯誤的經驗
    二、要納編女性憲兵人員,協助處理群眾活動
    三、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爲民服務
    四、正視社會羣眾的權益,提供多元的窗口
    五、加強執法人員逮捕現行犯之訓練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擴大研究對象
    二、增加研究主題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義................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我國憲兵角色的演進...............11 第二節 我國憲兵的任務與功能..............18 第三節 危機管理相關內涵................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5 第一節 個案選擇....................45 第二節 研究者角色...................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實施過程....................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57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63 第一節 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的角色...........63 第二節 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的適法性..........74 第三節 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的獨立性..........83 第四節 我國憲兵處理群眾運動的策略..........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119 一、中文部份.........................119 二、英文部份.........................126 附錄.............................127 一、憲兵服務規程.......................127 二、憲兵令..........................128 三、憲兵勤務令........................130 四、訪談同意書........................133 五、訪談大綱.........................134 六、訪談紀錄舉隅.......................142 七、會議文件分析整理.....................209

    中文部分
    三軍大學編譯(1998)。美國國防部軍語辭典。台北:三軍大學。
    于鳳娟譯(2002)。Otto Lerbinger 原著。危機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編輯委員會(1979-1983)。中華民國群眾運動史事紀要(1906-1911)。台北: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編輯委員會。
    內政部警政署(2006)。警政署統計群眾運動年報-中華民國台閩地區。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王俊南(2003)。我國國家安全與兩岸危機管理機制之探討。台北:憲兵司令部。
    王興田(2001)。危機傳播。台北:揚智。
    丘昌泰(2002)。危機管理。台北:揚智。
    民主進步黨(2002)。國防政策報告書。台北:民主進步黨。
    安豐雄等著(2002)。軍事學導論。台北:揚智。
    成旭昇(1998)。從法、美憲兵及中共武警制度淺論憲兵展望。台北:憲兵司令部。
    朱堅章等譯。Chapman & Brian原著(1978)。警察國家。台北:幼獅。
    吳宜蓁(2000)。危機溝通策略與媒體效能之模式建構。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吳瑞良(2004)。我國建軍政策之研究-以憲兵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
    吳學燕編著 (1978)。英國警察制度。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李方譯(1994)。Gene Sharp 著。羣眾性防衛。台北:前衛出版社。
    李永然(2004)。常用小六法。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李邦哲譯(1991)。安川秋一郎著。危機管理。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李明哲(2007)。學習型組織理論危機管理實務之探討。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威成、譚溯澄合譯。Hilsti, K.J.原著(2000)。國際政治分析架構。台北:幼獅。
    李震山等(1992)。我國集會遊行法執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至柔(1951)。從建軍說到憲兵。台北:憲兵司令部。
    周治平(2004)。從戰前日本憲兵制度觀察我國憲兵之發展。台北:憲兵司令部。
    明居正(1998)。危機管理實務-上。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明居正(1998)。危機管理實務-下。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林文益、鄭安鳳合譯(2002)。W.Timothy Coombs 著。危機管理與傳播。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林文貴(2002)。三一八羣眾抗爭事件危機管理之研究。台北:憲兵司令部。
    林立君(1997)。憲兵執行勤務相關法令修訂之芻議。台北:憲兵司令部。
    林吉郎(2002)。危機管理與溝通策略。台北:憲兵司令部。
    林紀東等編(2005)。新編六法全書-參照法令判解。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敏等譯。Strategy & Force Planning Faculty原著(1998)。戰略與兵力規劃。台北:國防部。
    林逢慶編(1993)。知識份子與反對運動。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惠明(2004)。淺談危機管理。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漢堂(1997)。聚眾活動及其相關名詞之概念探討。台北:憲兵司令部。
    邱 毅(1998)。面對危機的因應和對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邱伯浩(2004)。我國警備力量變遷研究–從秦漢到清末。台北:憲兵司令部。
    邱志淳(2002)。危機管理與應變機制。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邱華君編印(2000)。各國警察制度概論。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侯博文(2007)。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警察組織處理紅衫軍倒扁行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珮菁(2003)。災變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因應納莉風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唐明華(2000)。群眾運動對憲兵勤務之影響。台北:憲兵司令部。
    孫雄飛(1952)。社會問題與憲兵勤務。台北:憲兵司令部。
    秦登魁(1988)。羣眾事件防處政治作戰之研究。台北:憲兵司令部。
    馬貴鳴(2003)。危機管理對情報通報系統運作與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信疆、楊青矗編(1988)。走上街頭。高雄:敦理出版社。
    國防部(1984)。軍制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0)。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3)。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2)。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3)。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4)。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5)。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7)。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2002)。一九九0年代美國國防規劃之檢討。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防部憲兵司令部(1998)。中國憲兵簡史。台北:憲兵司令部。
    國防部憲兵司令部(2000)。憲兵蒐證手冊。台北:憲兵司令部。
    國防部憲兵司令部(2002)。軍司法警察勤務教範。台北:憲兵司令部。
    國防部憲兵司令部(2003)。國防部憲兵司令部精進案宣導資料。台北:憲兵司令部。
    國防部憲兵司令部(2003)。憲兵處理聚眾活動研究。台北:憲兵司令部。
    國防部憲兵司令部(2003)。憲兵處理聚眾活動教範。台北:憲兵司令部。
    張建邦總策劃(1998)。2020年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公司。
    張起厚(1995)。中共公安部系統調查研究。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張瑞鈴(2006)。集會遊行法執行態樣研析。憲兵學術季刊,75,12-15。
    張豪傑(1997)。憲兵勤務執行方式調適之研究。憲兵學術季刊,56,89-91。
    梁永安譯(2004)。Eric Hoffer 著。狂熱份子。台北:立緒文化公司。
    梅可望(1994)。警察學原理。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許文義譯。Gunter Kratz等原著(1993)。西歐各國警察制度。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許 昌(2000)。中共快速反應部隊發展對台北衛戍區安全之影響。憲兵學術季刊,60,23-27。
    許董利(2004)。警察處理集會遊行之研究-高雄市案例之分析(2001-2005)。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如容(2005)。危機管理中政府、媒體與民眾之危機溝通。南華大學公共行政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俊卿(1998)。憲兵處理聚眾活動反制暴力行為之研究。憲兵學術季刊,58,29-31。
    陳重見(2002)。憲兵勤務法源之探討—論憲兵司法警察與軍事警察。憲兵學術季刊,63,30-31。
    陳蒼多譯(1995)。Irvine Shiffer 著。領袖與我。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陳銘政(2005)。傳播媒體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儀、邱天欣譯(2002)。Jeffrey R.Caponigro 著。危機管理。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
    傅凌譯。Alvin Toffler & Heidi Toffer原著(1994)。新戰爭論。台北:時報文化。
    彭華泰(2004)。組織因應危機之策略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鈕先鍾譯。J.F.C. Fuller原著(1958)。西洋世界軍事史Ⅱ。台北:軍事譯粹社。
    黃戡生(2004)。我國警察處理聚眾活動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漢青、陳衛平譯(1987)。Elias Canetti 著。羣眾與權力。台北:駱駝出版社。
    黃維章(2004)。道路交通事故危機管理運作效能之研究—以金門地區為例。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讚松(2002)。我國憲兵的角色。憲兵學術季刊,64,49-51。
    黃讚松(2002)。軍事安全的守護者–憲兵。憲兵學術季刊,64,59-63。
    黃讚松(2002)。國家安全與憲兵任務:從保護性武力理念探討憲兵展望。憲兵學術季刊,64,22-23。
    黃讚松(2006)。憲兵任務概念與變革趨勢之探討。台北:憲兵學校。
    楊玉齡譯(2005)。James Surowiecki 著。羣眾的智慧。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葉連祺(2005)。危機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36,116-145。
    董天龍(2003)。中華民國憲兵演進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台北:聯經。
    廖文中(1998)。中華民國憲兵角色之研究。憲兵學術季刊,50,112-135。
    廖文中(2000)。共軍現代化建設對臺灣安全之影響。憲兵學術季刊,62,72-75。
    翟大強(2007)。我國憲兵處理聚眾活動危機管理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傳恆(2004)。國防組織兵力精減目標下憲兵戰力轉型方向與策略之研究。大葉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順政(2004)。大都市的災害管理機制研究─臺北市搜救隊組織結構設計原則
    劉夢雄(2002)。組織再造–以國軍精實案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
    蔡 衡(2000)。各國憲兵制度比較-論我國憲兵未來走向。憲兵學術季刊,62,32-35。
    蔡 衡等著(2003)。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大解構。憲兵學術季刊,69,81-85。
    蔡英文譯(1989)。Jose Oretega Y Gasset 著。羣眾的反叛。台北:遠流出版。
    蔡英文譯(2002)。John Gray 著。自由主義的兩種面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進雄(1998)。組織危機管理策略。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義雄(1989)。德意志統一運動之研究(1850-1871)。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 衡(2002)。中共國家安全支柱–人民武裝警察。憲兵學術季刊,65,91-95。
    憲兵司令部(2001)。工作簡報。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2002)。工作簡報。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2003)。工作簡報。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2004)。工作簡報。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2005)。工作簡報。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2006)。工作簡報。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編印(1955)。43年度憲兵年鑑。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編印(1953)。51年度憲兵年鑑。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編印(1979)。67年度憲兵司令部沿革史。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編印(1980)。68年度憲兵司令部沿革史。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編印(1988)。76年度憲兵年鑑。台北:憲兵司令部。
    憲兵司令部編印(1989)。77年度憲兵年鑑。台北:憲兵司令部。
    盧仁發等(1994)。羣眾抗議行為之類型與違法之界定及防制。台北:台北地方法院檢查署。
    盧明燕(1988)。危機管理的案例討論。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霍士富編譯(1995)。危機管理與公關運作。台北:超越企管顧問公司。
    戴明旭(1992)。就羣眾戰觀點論現階段羣眾心理與社會變遷的關係。憲兵學術季刊,56,95-98。
    戴國仰(2002)。地方政府重大災害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華航大園空難及桃芝風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謝佑珊等(2006)。危機管理的案例討論。台北:漢文。
    謝青宏(2004)。政府危機傳播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SARS危機傳播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韓應寧譯(1988)。Steven Fink 著。危機管理。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公司。
    魏永松(1999)。聚眾活動發展趨勢之研究。憲兵學術季刊,56,37-38。
    蘇千祿(1988)。處理聚眾事件法律適用之研究。憲兵學術季刊,58,22-23。
    蘇育平(2002)。國家安全與憲兵任務從保護性武力理念探討憲兵展望。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育平(2002)。憲兵制度的先驅者-法國國家憲兵。憲兵學術季刊,64,11-13。

    英文部分
    Astley, W. G., & Van De Ven, A. H.(1983). Central perspectives and debates in organization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8, 245-273.
    Becher, M. & J. Partrick (1986). Crisis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Frederick A.
    Bluedron, A.C. (1982). The theories of turnover: Causes effects and meaning.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 35, 135-153.
    Dubin, R., Champoux, J. E, & Porter, L. W. (1975). Central life interest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worke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 411-421.
    Ettlie, J, E, & Reza, e, M. (1992). Organizational iintegration and process innovation . Academy Management Journal , 35(4), 795-827.
    Fink, S. (1986). Crisis Management. New York:Library of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JGreenberg, J. & M. Liebman(1990). Incentives:The missing in strategic performance.The Journal of Bussiness strategy, 23, 8-11.
    Johanson J. & J.E Vahlen(197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siness Studies, 23, 23-32.
    McClelland, D.C. & J.W. Atkinson(1948). The Projective expression of needs :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the hunger drive on perceptio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5 , 205-222.
    Parker, I. (1989). The crisis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Routledge.
    Richardson, L. J. (1994). Crisis diplomacy-The great powers since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ge:Cambrige Univeristy press.
    Uriel Rosental (1986). Crisis decision making in the Netherlands. Netherlands Sociology, 21, 122-13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