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薇伊
Tseng Wei Yi
論文名稱: 民族樂器阮咸的發展、再造與省思
指導教授: 黃均人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阮咸刻板印象發展再造省思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1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族樂器「阮咸」具有特殊的發展歷程。自漢至唐,它先以「琵琶」之名被記載於文獻中,後卻將此名拱手讓給由西域入傳的「琵琶」而改稱「阮咸」,對後代史家而言,此一階段的歷史仍是具有眾多謎團未解的一段。阮咸歷經名稱與形制的改換,更在唐代與明清時期入傳鄰國,留下曾經輝煌一時的証明,但在中國本土卻逐漸沒落。新中國建立後,大同樂會的樂器改革計畫賦予阮咸新生,早期在樂團中的作用雖限於增添音響,但從此它在現代國樂的發展中佔有一席重要地位。
    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的影響,連帶將國樂文化移入台灣,並建立起一套體制,許多民族樂器得以在新環境中拓展自我市場。但阮咸發展初期並不若其他民族樂器來得順利,原因在於各面向無法銜接,如教育制度在招生上的限制,導致阮咸專業演奏人才的短缺,連帶影響演奏技巧在設計上的侷限,於是在專業與非專業領域下受到矛盾的對待,以致刻板印象的產生,造成其形象模糊;在知名度低落的情況下,其存在與定位一度受到衝擊與懷疑,減緩了阮咸的發展速度。
    在各方努力下,今日阮咸的地位已有所改換與提升,專業人才的培育與學習人口的增長營造了充實的展演活動,亦顯示了阮咸發展的榮景,但專業與非專業的認知差距依舊存在,社會中對於阮咸的陌生感也未如預期般消失。本文希冀透過探討阮咸的發展歷史、音樂表現與現今在台灣的發展概況等面向,為阮咸發展的面貌做一番見證,除了建立其專業形象與價值,提升其學術地位外,還企圖將樂器本身的定位與優、劣勢釐清,做為思考未來推廣阮咸永續發展的最佳基礎。

    “Ruǎn” is a kind of instrument in Han nationality and has particular developed process. It had named “Pipa” in ancient literatures, but gave the name to Lute from central Asia and changes its name to “Ruǎn” during Han to Tan dynasty. This historical process had many arduous problems for historians. “Ruǎn” had change its name and configuration, and ever disseminated to neighbor countries in Tan and Ming, even Ching dynasty. It had ever glorious but get disregard of mainland China gradually. After 1911, the new politic system in China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planning of instruments reforms from Da-tong music association had gave newborns to Ruǎn. In early Chinese orchestra, Ruǎn increased some acoustics merely; but it wa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music.

    Many Chinese instruments had craved out a new market in Taiwan. It resulted from the R.O.C. government removed to Taiwan and brings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usic. Nevertheless, Ruǎn’s development was not successful at first time, because it couldn’t connect with each aspect smoothly. For example,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system make lack of professional players of Ruǎn. Moreover, makes the limits of its playing techniques. This phenomenon resulted Ruǎn in the domains of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became a contradiction status and produced some mechanical impression to lead its status indistinctively. In this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ǎn becomes tardy.

    Nowadays, the status of Ruǎn has changed and enhanced result in each aspect’s effort. The cultivation and studying of professional player makes the performance activity substantial,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gnitions of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are still existence. The unfamiliar with Ruǎn in our society is disappeared yet until nowadays. This master thesis will make a study through the difference aspect of Ruǎn, for example historical process, musical phenomeno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Making the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Ruǎn, also establish its values of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status. Finally, though the recognized of Ruǎn as its pros and cons, to thinking of the future of Ruǎn’s business continuity, and become the basis of its development.

    總目i 前言既致謝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章節目次v 圖例vi 表例vii 譜例vii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架構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文獻回顧 9 一、歷史部份 9 二、結合社會發展部份 12 三、音樂實踐部份 1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4 第一章 阮咸的生命史 19 第一節 中國音樂史料中的阮咸 19 一、發展期 (東漢至晉) 20 二、定名與興盛期 (隋、唐至宋、元) 27 三、衰落期 (明、清) 35 第二節 二十世紀後的阮咸形制發展 38 一、革新期 (1930-1988) 40 二、再革新期─「阮咸」傳統精神的傳承與體現 46 第三節 小結 53 第二章 阮咸在音樂中的實際運用與體現 58 第一節 阮咸的獨奏形式 59 一、大阮展演的開拓者─王仲丙與《引水上山坡》 59 二、第一首中阮獨奏樂曲的出現─林吉良與《贊歌》、《鳳凰花開》 61 三、中、大阮曲目流用的契機─寧勇與《絲路駝鈴》65 四、中阮技巧的昇華─劉星與其創作風格 69 第二節 阮咸在合奏形式中的實際運用之演進 74 一、阮咸在樂團中的地位 75 二、八首現代國樂合奏作品分析 80 三、小結 98 第三章 阮咸未來發展的探討與省思 100 第一節 阮咸相互關聯的各方發展 100 一、教育、展演與創作之關聯性 101 二、競賽的影響 106 第二節 發展思維的建立 110 一、三項危機 111 二、四項發展策略 112 第三節 發展目標、實踐與願景 121 一、四項發展目標 121 二、三項發展層面 124 結論 127 參考資料 132 附錄 143

    參考資料

    一、古代文獻
    [宋] 丁度等 編。《宋刻集韻》。北京:中華書局,2005第二版。

    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 編。《中國古代音樂史料輯要 (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

    [元] 托克托 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第二版。

    [梁] 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第二版。

    [唐] 杜佑。《通典》。台北:大化書局,1978。

    [唐] 房玄齡 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第二版。

    [宋] 耐德翁,[清]《武林掌故叢編》本。《中國風土志叢刊 48─都城紀勝》。揚州:廣陵書社,2003。

    [宋] 陳元靚。《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

    [清] 陳夢雷 編。《古今圖書集成‧樂律典》。台北:鼎文書局,1985。

    楊家駱 主編。《中國音樂史料》(六冊)。台北:鼎文,1975

    [北宋] 歐陽修 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第二版。

    [漢] 應劭 撰,[民國] 王利器 注。《風俗通義校注》。王進祥 編。台北:鼎淵文化事業,2004。

    [唐] 魏徵 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第二版。

    二、中文書籍
    Byrnes, William J.. 《藝術管理這一行》(Management and the Arts)。桂雅文、閻惠群 譯。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4。

    Durkheim, Émile.《社會分工論》(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渠東 譯。北縣:左岸文化,2002。

    Levi-Strauss, Claude. and Eribon, Didier.《李維史陀對話錄:思想的法則》(De pres et deloin)。陸俊傑 譯。台北:正中書局,1994。

    Nettl, Bruno.《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Theory and Method in Ethnomusicology)。沈信一 譯。台北:書評書目,1976。

    Throsby, David.《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張維倫等 譯。台北:典藏藝術 家庭,2003。

    人民音樂出版社 編。《音樂社會學:音樂辭典辭條匯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第三刷。

    日下公人。《無摩擦的輸出─文化產業的國際化之路》。倪心一 譯。台北:錦繡,1994。

    王子初。《樂器考古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

    孔穎達 疏。《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方寶璋、鄭俊暉。《中國音樂文獻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牛龍菲。《敦煌壁畫樂史資料總錄與研究》。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1991。

    甘炳光 編著。《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台北:五南印行,1996。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2003。

    余甲方。《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圖書,1997。

    吳劍。《追尋逝去的音樂蹤跡—圖說中國音樂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林 謙三。《東亞樂器考》。錢稻孫 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第三刷。

    胡登跳。《民族管弦樂法》。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第二刷。

    唐朴林。《民族器樂多聲部寫作》。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徐震。《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1994第二版第五刷。

    常任俠。《絲綢之路與西域文化藝術》。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

    孫星群。《西夏遼金音樂史稿》。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梁茂春。《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香港:三聯書店,1999。

    梁廣程、潘永璋編著。《樂器法手冊 (增訂本)》。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殷海光。《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出版,1980。

    陳照雄。《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高雄:復文圖書,1994。

    陳昭義 主編。《2003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辦公室,2004。

    楊家駱 主編。《中國音樂史料》。台北:鼎文,1975。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上) (下)》。台北:大鴻圖書,1997。

    曾遂今。《音樂社會學》。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劉東昇 主編。《中國樂器圖鑑》。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第二刷。

    劉東昇、袁荃猷 編撰。《中國音樂史圖鑑》。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第一版,1996第二刷。

    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1982。

    ______。《社會學》。台北:三民,1991第六版。

    樂聲。《中華樂器大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____。《中國樂器博物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 器樂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鄭德淵。《中國樂器學:中國樂器的藝術性與科學理論》。台北:生韻,1984。

    三、學位論文
    于惠蘭。〈中阮音樂的傳承與演變─劉星之中阮協奏曲《雲南回憶》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6。

    王傳煌。〈台灣區音樂比賽歷史探索與管弦樂合奏比賽曲目探討/交響樂團指揮畢業音樂會〉。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0。

    白維真。〈民國八十年代箏曲在台灣流行趨勢之研究—以台灣區音樂比賽自選曲為範圍〉。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3。

    史辰蘭。〈上古梨形琵琶再分類與中國梨形琵琶之探源─以歷史圖像為主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2。

    吳汪易。〈社會福利社區化中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福利服務之行為意向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0。

    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現與延伸—論國樂的產生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6。

    林靜慧。〈現代國樂團彈撥樂器的特性與應用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5。

    郭秀容。〈現代國樂團 (民族管絃樂團) 樂器改革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
    2003。

    郭曜棻。〈全球化下地方文化產業壟斷邏輯之實踐:以九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2003。

    孫沛元。〈傳統與現代之間:現代國樂發展過程中的觀察與反思〉。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6。

    陳俊吉。〈台灣國樂發展初期作品的分析(1949 ~1970年國樂作品的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陳婉妤。〈柳琴的歷史沿革與入傳台灣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黃筠茹。〈台灣二胡發展之研究 (1949~2005)〉。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5。

    黃天音。〈傳統器樂的當代探索:采風樂坊1991-200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游秀雯。〈政治文化環境下中國大陸民族管絃樂團管弦樂之發展探討 (1949迄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7。

    童信智。〈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 (1980、90年代)〉。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7。

    葉星吟。〈陳暘《樂書‧樂圖論》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5。

    劉曉蓉。〈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創意產業之策略研究—以交趾陶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6。

    賴麗巧。〈全球在地化理念下都市閒置空間再發展之研究:以台南市中山─中正路歷史性都市軸線街廓空間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4。

    謝家種。〈都市型態里鄰社區化之研究—以高雄市清豐 (里) 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4。

    四、研討會論文
    沈洽。〈論「雙視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樂學中的實踐和意義〉。《「音樂的傳統與未來」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00):481-507。

    吳綱立。〈從建構全球地方化之永續農村地景的角度論農村地景規劃的意涵及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機制在管理農村地景資源上的角色與功能〉。《台灣鄉村社會學會九十二年年會暨全球衝擊與鄉村調適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台灣鄉村社會學會,2003):101-123。

    陳其南。〈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研究所出版,1995):45-60。

    ______。〈文化產業與原住民部落振興〉。《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出版,1998):3-12。

    五、期刊
    王子初。〈此曲只應天上來 樂府東瀛遺正聲——日本奈良正倉院唐傳樂器巡禮〉。《藝苑》 No. 2 (2005):16-23。

    王仲丙。〈話阮〉。《樂器》No. 5 (1981):10-11。

    ______。〈話阮 (續)〉。《樂器》No. 6 (1981):9-11。

    卜大煒。〈龍聲華韻 琴人合一—記徐陽委約阮作品暨演奏音樂會〉。《人民音樂》No. 3(2008):26-27。

    于慶新。〈以獨特的風格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指揮家、作曲家彭修文訪談錄〉。《人民音樂》No. 10 (1995):12-17。

    毛繼增。〈阮和王仲丙〉。《中國音樂》No. 1 (1987):88。

    阮仕春。〈胡琴傳統藝術與環保—香港中樂團 “樂改” 的創意與實踐〉。《藝術科技》No. 3 (2007):3-7。

    李瑾。〈關照現代國樂的文化面相─「兩岸國樂交響化研討會」綜述〉。《人民音樂》No. 2 (2001):16-17。

    林儒忠。〈樂改結碩果—介紹一支有特色的柳琴室內樂團〉。《藝術科技》No. 3 (2000):
    37-38。

    林 謙三。〈明樂新考〉。王耀華 譯。《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No. 3 (2006):32-51。

    林振春。〈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No. 69 (三月號,1995):25-39。

    金湘。〈民族樂隊交響化爭議─在「98全國當代旻岳創作研討會」上的發言〉。《人民音樂》No. 3 (1999):19-21。

    孟文濤。〈“琵琶”之為名是外來詞音譯的考證〉。《中國音樂學》No. 2 (1991):106-112。

    孟建軍。〈晨陽徐徐升起時—訪阮演奏家、教育家徐陽〉。《樂器》No. 3 (2008):76-79。

    ______。〈名家聊阮〉。《樂器》No. 5 (2008):57-61。

    周菁葆。〈阮的由來〉。《北市國樂》No. 216 (二月號,2006):15-17。

    高文。〈我國最早的弦鼗圖像〉。《音樂探索》No. 2 (1998):16-17。

    高曉琪。〈宋詞所見的琵琶及其意涵探析〉。《東方人文學誌》No. 4 (六月號,2005):107-128。

    張子銳。〈簡述傳統阮的恢復與系列阮發展的經過〉。《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No. 3 (1993):53-55。

    陳正生。〈也談大同樂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No. 3 (1999):44-47。

    陳建中。〈泉州南安豐州六朝墓群出土“阮”紋磚及其學術意義初探〉。《東南文化》No. 3 (2007):37-41。

    陳淑卿。〈全球化與在地性〉。《當代》No. 187 (三月號,1993):40-43。

    梁茂春。〈論民族樂隊交響化〉。《人民音樂》No. 2 (1998):14-17

    ______。〈阮創作的豐收—評“徐陽委約阮作品暨演奏音樂會”〉。《人民音樂》No. 3 (2008):23-25。

    莊壯。〈唐代 “武氏阮咸”〉。《中國音樂》No. 4 (1990):37。

    童忠良,〈從先秦編鐘樂隊到現代交響化民族樂隊─兼論中西管絃樂隊音響的「點、線、面」特徵〉,《人民音樂》No. 7 (1997):6-9。

    趙志安。〈漢代阮咸類琵琶起源考〉。《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No. 4 (2001):70-77。

    趙咏山。〈劉星與他的中阮協奏曲《雲南回憶》〉。《人民音樂》No. 1 (1989):26-28。

    寧勇、林吉良。〈談阮定弦規範化的問題〉。《樂器》No. 1 (1984):8-9。

    寧勇。〈阮史漫話〉。《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No. 2 (1985):38-43。

    ____。〈中華阮樂技藝史探蹤〉。《華南師範大學學報》No. 1 (二月號,2001):91-99。

    ____。〈出谷新鶯咽洞泉—阮藝新考〉。《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 2 (2001):24-30。

    ____。〈再談阮定弦規範化問題〉。《星海音樂學院學報》No. 4 (2003):89-90。

    ____。〈絲路情長 吟唱古今─阮曲《絲路駝鈴》(上)〉。《樂器》No. 2 (2005):24-27。

    鄭祖襄。〈“弦鼗”研究的爭議與討論〉。《中國音樂學》No. 1 (2005):65

    漢寶德。〈城市文化的產業化〉。《國家政策論壇》No. 2: 5 (5月號,2002):111-115。

    臺建群。〈敦煌壁畫阮的研究〉。《敦煌研究》No. 1 (1995):60-64。

    黎大祥。〈武威出土的唐代樂器〉。《樂器》No. 2 (1991):32-33。

    駱少偉。〈樂器改革 “獨行俠” 阮仕春〉。《中華兒女》No. 7 (1998):50-52。

    劉慧。〈華夏阮樂,再現新聲—談阮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天津音樂學院學報》No. 1 (2005):78-84。

    劉新芝。〈你賦阮樂多少精彩—記中央音樂學院阮教育家、演奏家徐陽〉。《音樂生活》No. 5 (2008):7-11。

    樂聲。〈千年古阮發新聲 (一)〉。《樂器》No. 9 (2004):42-43。

    鄭祖襄。〈漢代琵琶起源的史料及其分析考證〉。《中國音樂學》No. 4 (1993):43-48。

    ______。〈“弦鼗”研究的爭議與討論〉。《中國音樂學》No. 1 (2005):58-66。

    韓淑德。〈琵琶發展史略〉。《音樂探索》No. 2 (1984):41-50。

    ______。〈琵琶源流再考〉。《音樂探索》No. 4 (1986):60-65。

    六、樂譜及演出節目冊
    人民音樂出版社 編。《阮曲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

    中華國樂會。《國樂指定曲總譜 (上冊)》。台北:生韻,1982。

    王乙聿,《弦二協奏曲》總譜。台北:台北市立國樂團,2006第三刷。

    王直 主編。《中國民族樂隊合奏曲選集 (第五冊)》。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李英。《層疊II》總譜。台北:台北市立國樂團,2007。

    何訓田。《達勃河隨想曲》總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徐陽 編著。《阮必學教程 (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劉長遠。《抒情變奏曲》總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劉星。《中阮─現代技巧運用》。台北:黃鐘,1999。

    寧勇 編著。《阮演奏教程 (技巧與練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關迺忠,《豐年祭》總譜。台北:台北市立國樂團,1995。

    《2008柳琴‧阮咸藝術節》節目手冊,2008。

    《第二屆香港胡琴節》節目手冊,2009。

    《柳琴名曲之美─懷舊/現代篇》節目單,2009。

    七、網路資料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官方網站〉http://music.ner.gov.tw/SEH/history/history.htm. 摘錄於18 April 2009。

    黃俊傑的個人網站。〈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http://huang.cc.ntu.edu.tw/east_asia.html. 摘錄於 25 January 2009。

    國民教育社群網。〈課程綱要〉。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_new.php摘錄於2 February 2009。

    國立教育資料館,〈終身教育學習理念〉,http://3d.nioerar.edu.tw/2d/longlife/outline/outline_0101.asp. 摘錄於5 may 2009。

    蕭青陽。〈SHOUT〉。http://blog.yam.com/shoutstu. 摘錄於 25 January 2009。

    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張連昌老先生生平〉。http://sax.org.tw/html/in_4.htm. 摘錄於5 May 2009。

    阮仕春,〈香港中樂團-樂器改革-彈撥樂器改革研究報告〉,http://www.hkco.org/Big5/learning_inst_2b_1_tc.asp. 2004;摘錄於24 March 2009。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系。〈系所沿革〉。http://www2.pccu.edu.tw/CRMACM/profile.htm 摘錄於5 May 2009。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系所沿革〉http://www.ntua.edu.tw/~cmusic/history_new.htm. 摘錄於5 May 2009。

    八、報紙
    〈中國樂器巡禮7 ─ 阮咸月琴一家人〉。《中國時報》,1989.08.15,第21版。

    〈史考特玩中阮 獨創東西風樂團〉。《中國時報》,2007.06.13,A8版。

    九、訪談
    阮仕春老師專訪。曾薇伊 訪問。2009.03.15香港。攝影、筆記。香港阮仕春樂器工作室。

    十、光碟資料
    呂鈺秀。《國畫 古樂—故宮藏畫中的音樂呈現》。台北:東吳大學,2003。互動式光碟。

    十一、外文資料
    Geiringer, Karl. Instrument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Hornbostel, Erich M. von and Sachs, Curt. “Reference Aid 3: Classifica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New Grove Handbooks in Music: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Ed. Myers, Hele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2.

    Tugendhat, Ernst.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determin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8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