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賈德琪 |
---|---|
論文名稱: |
清末(一八四二-一九一一)新女子教育之興起 |
指導教授: | 賈馥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畢業學年度: | 6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00 |
中文關鍵詞: | 清末 、新女子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綜觀清末新女子教育之產生,扼要分述如左:
一、就萌發力量言:五口通商後,西人來華設立女學,提倡女子教育,國人對女教觀念因而漸有改變;同時,西方思潮,如天賦人權、天演論及男女平等說傳入,引起知識份子對婦女觀念之改變,且引起婦女本身之人格覺醒,在諸多女子問題中,教育問題列為首要,視為富國強民之一道。
二、就新女教倡導言:可分為反對傳統女教與提倡新女教兩類。反對傳統女教者有陳端生、陳宏謀、袁枚、章學誠、李汝珍、洪秀全等人,分別以言論及行動表示。提倡新女教者,以(一)女學關係國家盛衰,且為教化指標。(二)男女平等,女學不宜偏廢。(三)民族自覺為由,主張首應袪除「女子無才便是德」之偏見、革除經足之陋習、避免早婚;然後以培育賢妻良母為目的,實施德、智、體三育。
三、就發展歷程言:傳教士來華設立女學,為我國新女教之教之濫觴。國人自辦女學,以民間首倡,而清廷之頒布女學章程,乃對既成事實之承認。女學初為單級制,漸增為二級制,以小學為基礎,而師範為最高教育層次。
四、就學生入學狀況言:教會初倡女學時,完全免費,且有供應,只有貧女、孤女為教會供給衣食溫飽而受教。及風氣漸開,家境富裕者漸肯送女入學,若干教會學校亦需繳費入學,致貧女須賴免費學額,始有受教機會,於是學生中來自中上階級者漸多。
五、就教育行政言:女學亦歸一般教育行政系統之管轄,地方官負有保護監督之責,而外人教會所設女學,則不受我政府轄制。
六、就學校種類言:以教育性質分,有普通、師範、保姆、職業、醫事及藝術等類。就經費來源分,有官立(行政稅撥助)、公立(地方自治費撥助)及私立三種,其中以私立最多,官立最少。
七、就學校經費言:女學並無固定經費,其經費有來自官款撥助者,有來自派捐,或產業收入及捐款者,亦有賴學費之收入者。至於學費之數額,各校不一,亦有不收學費者。
八、就課程科目言:各校除依性質設有不同科目外,多數以國文、修身、算學、體操、手工、家事為普通科目。至於教科書,則為民間自編,或採譯外國女學用書,經學部審定後選用,亦有間採男學用書中適於女生者。
九、就入學規定言:多數以不纏足、身家清白為條件,部份學校要求具結保證。至於學力、年齡、各校以女學初興,欲期教育普及,是以雖有規定,但不嚴格。
十、就訓育管理言:女學堂多定有校規,對於學期假期、學堂管理及學生服飾均有規定,以禮教為本,嚴男女之防。
十一、就學生活動言:當時女學生重要的活動,有開學典禮、畢業典禮、運動會、展覽會,且由於關心社會、國家,而有慈善活動與種種愛國行動。
十二、就師資言:女學初興,女子堪居師席者少,是以師資來源複雜,除聘用外人,部份學校間聘用男教習,唯以年高品端者為限。
十三、就留學教育言:女子留學,有助於師資之培育。留學國多為日本及美國,尤以留日居多。
十四、就特點言:其一為與傳統女教迥典,其二為未脫傳統禮教束縛,其三為女學設施以仿效日,本為主,其四為女學之興辦,以民間出力為最多。
然而女學初興,問題重重,其較大者有四:(一)經費困難;(二)師資缺乏;(三)課程欠完備;(四)男女共學意見之紛歧。
此期新女子教育於發展歷程中,為發展伊始,凡事皆屬草創,除有尚待解決之問題外,亦難免有流弊產生。但教育為文化改進與創造的因素,由於新女子教育的產生,方得日後之進步與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