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宣盈
Wu, Hsuan-Ying
論文名稱: 美食節目《一家一味》節目創作企劃分析
Analysis of a TV program production: the case of gourmet Series “A Taste of Home”
指導教授: 劉立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電視製作節目企劃美食節目商業模式
英文關鍵詞: TV production, program planning, gourmet Series, business model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79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美食節目《一家一味》為本研究者攻讀研究所期間所參與製作的電視節目,故以此為題撰寫技術報告。本研究以企劃的角度撰寫電視節目之前期創意、中期製作、後期行銷等層面,呈現美食節目《一家一味》的創作歷程與製作要點。這是一份集內容規劃、播放平台、版權行銷、數位轉型、新媒體融合、商機拓展等,多視角、多方位、多元化思維的分析報告。此個案分析的重點有節目創作企劃、節目製作與行銷、節目策略定位分析及節目製作技術分析等範疇。
    在《一家一味》美食節目產製完成後,本研究者認為《一家一味》節目已達成新概念美食節目的成效,並發現影響美食目之內部因素有「如何融合多元文化」、「扶植年輕料理達人」、「培養分眾收視人口」、「節控製播預算經費」、「摸索全方位美食」等;同時也需面對「勘景訪談工作不可或缺」、「收視與任務輕重衡量」、「保有獨特風格」及「營利為企業目的」等外部因素。因此在進行節目創作企劃分析後,除提出節目創作建議,並對美食節目未來的發展梳理出「美食節目與文創產業結合」、「美食節目播送平台多樣化發展」、「美食節目融媒體再生」等多個要項,並將此做為研究成果,俾利對節目產製工作進行關注時有效運用。
    現今影視文化環境較過往複雜需要以智慧去突破,本研究者在節目內容創作之外,尋思未來矩陣排列的格局,以及延伸商機的建構,希望能跳脫單純節目創作的窠臼,研討出未來節目內容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技能。因此本研究者在此論文中,對於美食節目新的企劃及產製技術做了較為深入的剖析,希望野人獻曝、拋磚引玉,提供未來節目創作參考,提升台灣影視產業發展的能量。

    The gourmet series A Taste of Home is a TV program that the researcher participated while studying in the research institute. So I decided to write a technical report on this topic.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itial creativity, interim production, and subsequent marketing aspects of TV program productions to showcase the crea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points of the gourmet series A Taste of Home. This analysis report has incorporated content planning, broadcasting platforms, copyright marke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new media integration, business opportunity expansion, etc.,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multiple directions, and diversified concepts. The focus of this case analysis includes program creation planning, program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program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alysis, and program production technical analysis.
    After the production of gourmet series A Taste of Home has completed,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e program has achieved the new concept effects of gourmet series. The researcher also found 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gourmet programs to include “How to Integrate Multiculturalism,” “Foster Young Culinary Experts,” “Cultivate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Control Broadcasting Budget Expenses.” Meanwhile we must also face th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indispensable scene survey interview work,” “weight measurement between ratings and tasks,” “preserving a unique style,” and “the purpose of for-profit enterprises.” Therefore, after analyzing the program creation plan, the researcher has proposed program creation recommendations and organized multiple topics such as “integration of gourmet series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gourmet series broadcasting platform,” and “fusion of gourmet series with media regener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is study can help facilitate evaluations for program production operations.
    The current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al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ex than the past and requires wisdom to overcome. In addition to program content creation, the research of this study has also contemplated the future matrix arrangement and the framework needed to exte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e goal is to overcome the pitfalls of simple program creation and explore the skills that future program content workers must possess.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has made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ew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ourmet series in hopes to identify the best protocols to serve as reference for future program cre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omentum for film and TV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aiwan.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節目創作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節目企劃思維與理念 8 第三節 節目企劃範圍與內容 11 第四節 節目製作流程與規劃 16 第五節 節目產製模式與市場行銷 19 第二章 資料蒐集與分析 22 第一節 各國美食節目製作型態 23 第二節 友台相關節目內容分析 29 第三節 節目策略定位分析 33 第四節 節目延伸性發展目標策略 37 第三章 《一家一味》節目製作策略與方法 39 第一節 節目執行規劃 40 第二節 節目各製作階段 43 第三節 節目類別佔比與排播分析 53 第四節 節目收視效果評估 59 第四章 《一家一味》技術分析 64 第一節 美食節目發想 65 第二節 節目製作企劃 70 第三節 節目行銷企劃 85 第四節 節目技術規劃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節目企劃成果與收視 95 第二節 節目創作建議 104 第三節 節目貢獻與限制 106 第四節 美食節目未來發展 110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119

    一、中文部分
    王丹(2014)。舌尖上的流行形態——全球熱播美食節目綜述。首播,8,97-98。
    吳守從、林浩立、張景棠(2012)。美食節目收視行為及其對消費意願影響之探討。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20,85-96。
    吳杰(2013)。美食類電視節目構成元素分析。東南傳播,4,80-82。
    吳冠瑾(2015年1月6日)。陸劇熱銷至非洲 親情打動觀眾。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06001045-260308?chdtv
    吳美觀(2018年1月1日)。2018笑不出來!這數字揭密:台灣被南韓狠甩。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01003101-260410?chdtv
    何貽謀(1992)。廣播與電視。台北:三民。
    周凱(2012)。微電影的發展特徵詮釋及前景探討。寧夏社會科學,5,138-140。
    林東泰(1978)。閱聽人生活方式與其使用大眾傳播媒介之關聯性。新聞學研究,20,79-103。
    林維國(2012年4月19日)。媒體數位化契機,關鍵在「收視質」調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取自https://www.npf.org.tw/1/10636
    林維國(2013)。新媒體與民意: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胡正榮(2019年7月11日)。媒體融合與智慧全媒體生態系統。傳媒頭條。取自http://www.cm3721.com/m/view.php?aid=6685
    洪賢智(2005)。電視新論。台北:亞太。
    莊克仁(2014)。圖解電視節目編導。台北︰五南。
    陳春花(2019年11月28日)。數字化將是企業的分水嶺。北大國發院。取自https://finance.sina.com/bg/experts/observe/sinacn/2019-11-28/doc-ifzrhrrq1330099.shtml
    陳雪霞、吳武忠(2005)。台北市電視烹飪節目觀眾收視動機與收視行為之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1,83-113。
    張淑玲(1989年11月)。節目製作專才何處尋。傳莘雜誌,8,171-173。
    張錦華、陳清河、林維國(2014)。建立電視收視質指標研究報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之研究報告(編號:NCC-48-103-2)。台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雲合數據ENLIGHTENT(2018)。2018年Q1中國短視頻行業發展&傳播分析報告。知乎。取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36872738
    黃海星(1980)。電視製作手冊。台北:聯經。
    黃靖萱、洪綾襄(2016年8月10日)。眼球戰爭再起:境外OTT大軍壓境,傳統電視台決戰新媒體。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5998
    經濟部統計處(2018年8月15日)。餐飲業持續成長,營業額可望再創新高。經濟部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s://www.moea.gov.tw/Mns/dos/bulletin/Bulletin.aspx?kind=9&html=1&menu_id=18808&bull_id=5345
    趙萍(2015年8月17日)。新媒體崛起 傳統電視面臨6大危機。廣電獨家。取自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120515/keyword_id/-1
    劉立行(2012)。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
    劉新白、陳清河、沈文英(2003)。電視節目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新圓(2016年11月1日)。韓流、韓劇,以及南韓的文化產業政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取自https://www.npf.org.tw/2/16277?County=%25E5%25AE%259C%25E8%2598%25AD%25E7%25B8%25A3&site=
    謝章富(1996)。電視節目設計研究。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
    謝章富(2003)。電視節目企劃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曾傑(2016年5月22日)。影劇明星工廠的生產線:韓劇的血汗經濟。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0318

    二、英文部分
    Cantor, M. G. (1994). The role of the audience in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Apersonalresearch retrospective. In J. S. Ettema & D. C. Whitney (Eds.), Audiencemaking: How the Media Create the Audience (pp. 159-170). London: Sage.
    Eastman, S. T. & Ferguson, D. A. (1997). Broadcast/Cabl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5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Eastman, S. T., Head, S. W., & Klein, L. (1989). Broadcast/Cabl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Hamelink, C. J. (1983). Cultural autonomy in Global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Longman.
    Hilliard, R. (1989). Television Station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Boston: Focal Press.
    Katz, E. & Foulkes, D. (1962). On the Use of the Mass Media as “Escape”: Clarification of a Concept.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6(3), 377-388.
    Mackintosh, J. D., Berry, C., & Liscutin, N. (2009). Introduction. In J. D. Mackintosh, C. Berry & N. Liscutin (Eds.), Cultural Studie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n Northeast Asia: What a Difference a Region Makes. Hong Kong: HKU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7/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