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芳郁 |
---|---|
論文名稱: |
二十五史中聲情觀念探究 |
指導教授: | 潘麗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0 |
中文關鍵詞: | 讀、誦、吟、唱、 、聲情、吟誦、朗讀、吟唱 、語文教育、 、文氣論 、音樂語言 、因聲求氣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聲情藝術為我國一項絕學,聲情表達更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的鑑賞方法,為一種獨特的鑑賞手段,聲情鑑賞不僅為歷代文人學士所採用,而且引起不少文論家的注意,一直以來,論述聲情藝術的著作,對於聲情藝術技巧的定義模糊不清。本論文從歷史的角度入,藉著研讀史書的記載,來判別聲情藝術技巧中「讀」、「誦」、「吟」、「唱」這四種聲情念的演變狀況,並統整歷史演變,逐一依據「讀」、「誦」、「吟」、「唱」這四個技巧的內涵,給予定義,釐清多年來定義模糊不清的現況。並針對實際教學運用提供簡要方法,以玆教學參考本文共分為十章,以下簡要說明。
第一章:緒論。簡單說明論文寫作的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步驟、研究方法。有意從歷史的角度中來條析出聲情藝術的概念。
第二章:聲情藝術技巧「讀」的歷史演變歷程。專重於分析「讀」這個聲情表達技巧的歷史演變。從「讀」字在史書中使用的概念,來看「讀」與聲情表達技巧間的關係,並透過「讀」與聲音間的關聯,俾使能了解「讀」字聲情運用的手法。
第三章:聲情藝術技巧「誦」的歷史演變歷程。著重分析「誦」」這個聲情表達技巧的歷史演變。從「誦」字在史書中使用的概念,來看「誦」與聲情表達技巧間的關係,並透過關鍵辭彙的辨析,俾使能了解「誦」這個聲情表達技巧運用的手法。
第四章:「讀」、「誦」的區別。特別獨立一章討論「讀」、「誦」二種聲情藝術表達技巧的異同,透過對「讀誦」、「誦讀」、「講讀」、「講誦」這些辭彙的辨析,來解開「誦」與「讀」之間的異同。
第五章:聲情藝術技巧「吟」的歷史演變歷程。分析「吟」這個聲情表達技巧的歷史演變。從「吟」字在史書中使用的概念,來看「吟」與聲情表達技巧間的關係,並透過關鍵辭彙的辨析來解開「吟」與「誦」之間的相同與相異之處,俾使能了解「吟」這個字聲情表達技巧運用的手法。
第六章:聲情藝術技巧「唱」的歷史演變歷程。分析「唱」這個聲情表達技巧的歷史演變,從「唱」字在史書中使用的概念來看「唱」與聲情表達技巧間的關係,並透過關鍵辭彙的辨析,來解開「唱」與聲情歷史間的關係,俾使能了解「唱」這個字聲情運用的手法。
第七章:探討歷代吟誦觀念的演變。第一節探討聲情藝術的基礎意義及其層次。第二節探討聲情藝術與身份場合的關係。第三節探討聲情表現與詩歌語言音樂化的關係。第四節探討聲情藝術與文氣論的關係。
第八章:探討聲情藝術的時代演變分期。分為四期論述,第一節魏晉之前稱為理論矇昧期,第二節魏晉之後稱為理論建立期,第三節唐宋元時期稱為成型期,第四節民國之後稱為發展期。分期以理論發展的脈絡歸納而來,著重在理論實際運用的發展狀況來分期。
第九章:探討聲情藝術與語文教學的關係。第一節著重於聲情藝術與語文教學的關係,第二節談論聲情藝術運用於語文教育中的方法,第三節談論表現文章聲情前的準備步驟。
第十章、對通篇論文作一簡單扼要的結論。
一、 書籍部分
(一)、古籍著述
《史記三家注》,台北:鼎文書局,民74。
《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2。
《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民76。
《晉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宋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梁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5。
《陳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5。
《魏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周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南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4。
《北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4。
《隋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76。
《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6。
《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6。
《宋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6。
《遼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6。
《金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6。
《元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6。
《明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6。
《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民76。
(二)、現代著述
以下書目依作者姓氏筆劃先後順序排列。
王忠林、左松超、皮述民、金榮華、邱燮友、傅錫壬、應裕康等合著:《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台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7月。
王更生:《國文教學面面觀》,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90年5月。
王更生:《重修增訂國文教學新論》,台北:明文出版社,民86年。
王宗樂:《屈賦今誦》,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民59年2月。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文學講話》,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71年12月。
朱自清:李謝華瑛編《朱自清全集》,台南:大東圖書公司,民54年。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79年3月。
朱光潛:《談美》,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4月。
任半塘:《唐聲詩(上、下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
月。
杜草甬編:《葉聖陶論語文教育》,中國、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
杜草甬、商金林:編《葉聖陶教育文集》,中國、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
呂叔湘:《呂叔湘論語文教學》,中國、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
何三本:《語文教育論集》,台灣:台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82年。
吳戰壘:《中國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82年11月。
邱燮友:《品詩吟詩》,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
邱燮友:《美讀與朗誦》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林文寶:《朗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78年3月。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板橋:駱駝出版社,民國76年6月。
周振甫等著:《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民國78年11月。
倪寶元:《語言學與語文教育》,上海市:上海教育,84年。
洪 深:《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中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2年11月。
孫 潛:《文學作品的朗誦》,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6年10月。
容宜燕:《詩詞朗誦》,香港:齡記出版公司,1968年12月。
夏丏尊、葉紹鈞合著:《文章講話》,台灣:開明書局,1985年。
唐作藩、李行健、呂桂申等合著:《王力論語文教育》,中國‧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高 蘭:編《詩的朗誦與朗誦的詩》,中國、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7年10月。
徐中玉主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專題資料叢刊:文氣、風骨編》,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再版。
陳少松:《古詩詞文吟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0月。
許 明:《美的認知結構》,中國、花山文藝出版社,1993年11月。
張隆華:《中國語文教育史網》,中國、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
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中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10月。
張思齊:《六朝散文比較研究》,台北市:文津,86年。
郭紹虞:《郭紹虞說文論》,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華諾文學編譯組:《文學理論資料彙編》,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74年10月。
莊嚴出版社:《中國文學散論》,台北:莊嚴出版社,民國70年9月。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等合著:《中國文學理論史--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曾祥芹主編:《文章學與語文教育》,中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
曹明海主編:《感應與塑造-語文審美教育論》,新世紀語文教師發展叢書中國、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傅庚生:《文學賞鑒論叢》,中國‧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董兆杰:《口語訓練》,北京:語文出版社,79年。
湖北省教育廳編:《漢語文學教學經驗彙集》,中國‧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2月。
葉聖陶:《葉聖陶教育文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72年。
楊蔭瀏、李殿魁等著:《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5年3月。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76年4月。
漢寶德等著:《中國美學論集》,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民國76年11月。
廖志強:《六朝駢文聲律探微》,台北:天工書局,80年。
語文出版社編:《張志公語言和語文教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3年7月。
蔣 凡、郭信和編:《郭紹虞論語文教育》,中國、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廣西語文學會:《語言文學論文集》,中國、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
潘麗珠:《雅歌清韻-吟詩讀文一起來》,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劉大杰:《校訂本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7月。
劉有元、羅選民等譯:《藝術與詩中的創造性直覺》雅克.馬利坦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91年10月。。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湖南省:中國社會科學,74年。
魏 怡:《散文鑑賞入門》,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民國78年11月。
魏子雲:《教國文》,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5年9月。
魏子雲:《詩經吟誦與解說》,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7年9月。
魏 怡:《散文鑑賞入門》,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78年11月。
韓經太:《詩學美論與詩詞美境》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簡鐵浩:《朗誦研究論文集》,香港:嵩華出版事業公司、波文書局、天天圖書發行公司,1978年10月初版。
顧黃初、李杏保:《二十世紀後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成都:四川教育,89年。
顧黃初主編:《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百年事典》,中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二、 期刊論文
王恩保:《吟誦文化漫議》,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夏之卷,總第20期。
王光福:《得聽清吟至絕眠餐-蒲松齡對吟誦魅力的文學闡釋》,《聊齋誌異》研究。
伍清安:《論語文教學中的朗讀》,中國、河南: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0年9月‧第12卷第3期。
任 岩、來繼文:《《中華百貨詩詞吟唱》評介》,中國:中國選程教育,2000年6月。
李樹吉:《由《典論‧論文》簡論曹丕的文氣說》,農墾師專學報,1994年第4期。
李 凱:《蘇轍文論的價值及地位-兼論古代“文氣”說》,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1月。
李春青:《“吟詠情性”與“以意為主”-論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的兩種基本傾向》,中國、北京:文學評論,1999年‧第2期。
岳 泓:《從《詩經‧周頌‧有瞽》看上古音樂文化的傳播》,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總第52期。
吳惠娟:《略論唐宋詞聲情相諧的美學特徵》,中國: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12月‧第5卷第6期。
吳麗琳:《我學吟詩的心路歷程》,台北:國文天地,民國88年8月‧第15卷第3期。
周艷華:《“行氣為文章文第一義”--曾國藩文氣論初探》,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3卷第6期。
洪澤南:《大家來吟詩》,台北:國文天地,民國88年8月‧第15卷第3期。
姜小青:《“文氣”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姜 青:《論南朝詩學對“吟詠情性”說的改造》,中國:齊魯學刊,2000年第3期,總第156期。
孫清武:《古代詩歌教學八法》,中國‧湖南: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6月‧第18卷第3期。
徐 梓:《歷史類傳統童蒙讀物的體裁和特徵》,史學史研究,1997年‧第1期。
華 鋒:《也談七言絕句的吟誦-與白山老商榷》,中國:中州學刊,2000年7月‧第4期,總第118期。
陳少松:《“因聲求氣”說與古詩文吟誦》,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陳少松:《讓傳統走向現代--宏揚古典美文吟誦藝術斷想》,中國:中國韻文學刊,2000年‧第1期。
張幼軍:《我的朗讀課》,中國: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02年4月。
陶水平:《王夫之詩學“聲情”論析要》,中國‧山東: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總第170期。
章業昕:《詩歌藝術的感染力》,中國:東岳論叢,1994年第4期。
郭紀金:《“誦”字的音義辨析與楚辭的歌樂性質》,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月‧第17卷第3期。
張壽康:《文章學導論》,台北:新學識,79年。
張麗君:《《古詩詞曲文誦讀本》評介》,中國:教研天地,2002年5月。
黃 欽:《語文早讀不容忽視》,中國: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02年4月。
普 慧:《齊梁詩歌聲律論與佛經轉讀及佛教悉曇》,文史哲雜誌,2000年第6期,總第261期。
葉嘉瑩:〈談古典詩歌中興發感動之特質與吟誦之傳統〉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十一期。
雷業洪:《關注詩歌應用之必要性芻議》,文藝評論,1999年2月。
夢俊華:《寫作中的“走馬觀花”現象》,中國:教研天地,2002年6月。
劉毅青:《文氣說藝術鑑賞論》,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9月,第20卷第3期。
潘麗珠:《從多元智慧理論-談關漢卿〈閒適〉的吟誦教學》,台北:國文天地,民國88年8月‧第15卷第3期。
潘麗珠《古典詩歌聲情藝術及其美學義涵》,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學報30期,民國90年6月。
謝桃坊:《關於古典詩詞的吟誦》,文史雜誌,2000年‧第5期。
韓經太:《詩學美論的詩詞美境--宋詞與宋世風流》,中國: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顧耿中:《音樂與詩詞》,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
三、 博碩士論文
張春榮:《姚惜抱及其文學研究》,民國77年5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王更生教授。
吳淑惠:《聲響與文情關係之研究》,民國68年5月,國立台灣師範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陳新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