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大瑋
Yeh, Ta-Wei
論文名稱: 網路監督媒體機制之研究─媒體素養教育的行動策略
A study on media watch mechanism via internet-The action strategy of Taiwan'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指導教授: 陳炳宏
Chen, Ping-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媒體素養媒體監督行動策略傳播公民權媒體改革運動
英文關鍵詞: Media literacy, Media watch, Action strategy, Citizenship, Media reform mov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4年三月太陽花學運的出現,讓部分年輕人有感於主流媒體的失職,導致社會不同世代或相異政黨色彩之間的對立,於是在網路上成立相關監督媒體或反思機制,包含《全民除黴計畫》、《新聞小幫手》,透過不同的方式,共同目標皆是借助網路和群眾力量,結合個人的貢獻,改善主流媒體品質。

    從文獻中發現,過去台灣公民意識對媒體監督的概念並不強烈,然而透過本次學運激化,讓民眾自發性的進行組織化行動,其概念和意涵和媒體素養的終極目標不謀而合,是故,本研究從媒體素養教育根本的起始點談起,透過文獻整理,探討媒體素養發展的歷程和內涵。接著,試著爬梳太陽花學運前後,媒體監督的網路機制興起的背景及脈絡,以及如何形塑策略和方法,最後探討監督媒體網路機制在行動層面如何推動,達成培育公民意識的終極目標。

    研究發現,過去台灣的媒體監督行動,都是從專業媒體改革團體主導,再擴散到一般公民,而本次研究的監督媒體網路機制,其成員背景相異,反映社會中多元的公民特質,他們強調自身的公民角色,提供所有閱聽人平台監督媒體,希望結合所有人的力量,透過積極行動發揮公民意識。吾人對於媒體素養的想像可以更為多元,媒體素養不僅僅是侷限在學校內的教育,更可以透過行動一次到位,閱聽人未必要對媒體十分了解,才能發生,而是當公民有話要說,就要主動的表達,實踐媒體公民權。行動也不僅僅是上街頭抗議,而是有策略性的,建立目標、找到夥伴、耐心、謹慎而細緻,在過程中,就能漸漸穿透媒體所建構的迷障,不被媒體所左右,並進一步批判它,達到賦權和解放終極目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8 第三節、研究問題 9 第二章、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媒體素養教育的意涵 10 第二節、媒體素養行動策略之理論背景 31 第三節、各國公民參與媒體改革行動之概況 40 第四節、台灣網路監督媒體機制 44 第五節、研究範圍 57 第三章、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個案研究法 58 第二節、資料蒐集方式 60 第三節、參與觀察法 63 第四節、研究流程 64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65 第一節、監督媒體網路機制之建立背景及脈絡 65 第二節、監督媒體網路機制之現況及行動策略 68 第三節、監督媒體網路機制與媒體素養的培育 72 第四節、監督媒體網路機制未來之發展方向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9 參考書目 80 表目錄 表3-1:深度訪談對象名單 63 表3-2:深度訪談題綱 63 表3-3:參與觀察場域 64 圖目錄 圖2-1:媒體素養教育的內涵 26 圖3-1:本研究流程架構圖 65 圖4-1:除黴計畫介紹 72

    參考書目(中文)
    FreePress(2010)。《G0V零時政府》,取自http://g0v.tw/zh-TW/about.html。
    Sugizo(2012)。〈政府腦殘廣告懶人包,經濟動能推升、勞保、陸委會入列〉,《T客邦》,取自http://www.techbang.com/posts/11036-government-advertising-lazy-package-economic-boost-of-kinetic-energy-labor-protection-the-mac-take-your-posts。
    中華民國憲法(1947)。〈第11條〉,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7_2.asp?lawno=45
    王智弘(2007)。〈助人專業人員如何看待媒體〉,《台灣心理諮商通訊》,取自http://www.heart.net.tw/202-1.html。
    太陽花學運(2015)。取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9%99%BD%E8%8A%B1%E5%AD%B8%E9%81%8B。
    方念萱、林鶴玲(2004)。〈SARS新聞的網站媒體觀察經驗〉,取自「黃達夫基金會」網站http://dns2.kfsyscc.org/index.php?menu_id=255。
    尤柔淳(摘譯)(2010)。〈【國外媒改團體譯介】Free Press與Free Press的行動基金〉,《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資料庫》,取自http://mediawatch.org.tw/node/1322。
    成露茜、羅曉南(編著)(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
    朱其慧(2000)。《媒體素養社會行銷研究-以台灣主要推行媒體素養非營利組織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則剛(2005)。《加拿大媒體素養教育探討》,〈圖書資訊學刊〉,3(2):1-13。
    余陽州(2009.12.18)。〈閱聽人可不是一群魚…媒體識讀教育〉。取自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資料庫http://www.napcu.org.tw/2012/db82.html
    吳姿嫺(2014年6月)。〈生成觀點:論日常中的媒介使用〉,「2014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市士林。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辨〉,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頁 811-841。台北:巨流。
    吳翠珍(2008.10.03)。〈台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思〉。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97。
    吳翠珍、陳世敏(編著)(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原書Wimmer,. R.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California:Wadsworth.)
    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
    汪振軍(2013)。〈電視娛樂化的陷阱—讀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與《童年的消逝》〉。取自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9期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3/1114/c371501-23541578.html
    周韞維(2003)。《媒體素養教育現況調查(九十二年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振宇(1998),《候選人競選策略之研究-1997年新竹縣長選舉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臺北:弘智文化。〈原書Yin, R.K.[1994].Case study Research [2nd ed]. CA:Sage〉。
    林子斌譯(2006)。《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台北:巨流。(原書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林子儀 (1993)。《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月旦。
    林孝信(2004)。〈社區大學可以改變電視品質〉,《社大開學》,19:1。
    林朝億(2014)。〈「與媒體對抗」一個相當具規模的獨立媒體監督網站〉,取自「台灣獨立建國聯盟」http://www.wufi.org.tw/%E3%80%8C%E8%88%87%E5%AA%92%E9%AB%94%E5%B0%8D%E6%8A%97%E3%80%8D-%E4%B8%80%E5%80%8B%E7%9B%B8%E7%95%B6%E5%85%B7%E8%A6%8F%E6%A8%A1%E7%9A%84%E7%8D%A8%E7%AB%8B%E5%AA%92%E9%AB%94%E7%9B%A3%E7%9D%A3%E7%B6%B2/
    林福岳(2004年12月)。〈媒體素養教育中的「公民」意涵〉,「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E社會的公共倫理、公民德行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85:1-30。
    邱偉(2007)。〈臺灣媒體素養教育的困境〉,《東南傳播》,取自 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1001822447
    金惟純(2005年4月19日)。〈「說故事」:一堂代價逾億的經營課程〉,《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40419businessweekly/01.htm
    柯華葳、戴浩一、劉子鍵、辜玉旻、曾淑賢、曾玉村、周育如(2010)。〈公民語文素養指標架構研究〉,《國科會研究案成果報告》。NSC 982511S008010。
    高世威(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 (1997) 。〈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
    翁秀琪(2005年4月16日)。〈關機的歷史意涵及關機以後〉,《中國時報》,言論廣場版。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張宏源、蔡念中(編著)(2005)。《媒體識讀:從認識媒體產業、媒體教育,到解讀媒體文本》。台北:亞太。
    張毅民(2000)。《非營利組織運用議題管理協助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富邦文教基金會「媒體素養公民教育」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台北:正中。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張錦華、黃浩榮(2001)。《監督媒體DIY》。台北:法蘭克福國際工作室。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Habermas, J. [1990]. 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urgerlichen gesellschaft. Frankfurt am Main: Schurkamp Verlag.)
    陳世敏 (1992)。〈新聞自由與接近媒體使用權〉,翁秀琪、蔡明誠(編),《大眾傳播法手冊》,頁219-240。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姿伶(2005)。〈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個案研究法〉。取自http://www.extension.org.tw/book/02_92-1.9.doc 。
    陳炳宏(2011)。〈媒體公民養成〉,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742
    陳炳宏、廖志恒、葉大瑋、郭旭棋(2014)。〈媒體素養教育之課程設計與理念實踐〉,師大通識教育中心(編),《博雅與匯通─師大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頁229-26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陳順孝(2007)。〈Web2.0時代的媒體素養教育策略〉,《通識在線》,取自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57&Sn=474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台灣傳媒再解構》,頁239-276。台北:巨流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
    陳萬淇(1985)。《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陸曄、卜衛、李月蓮、吳翠珍、劉雪雁、 陳世敏、潘忠黨、陳韜文主持、陳俊美整理(2009)。〈媒介素養的國際發展與本土經驗〉, 《傳播與社會學刊》,7:1-24。
    曾允盈(2014)。〈傳統媒體失靈 網路「新媒體」時代來臨〉,《看雜誌》,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5182。
    曾春榮(2014)。《臺灣與德國中學生媒體素養之比較研究--以福營國中與Unterrieden中學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兒童》。台北:巨流。(原書Buckingham, D. [2000]. 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 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 Cambridge: Polity.)
    東海劈腿事件(2005)(2009)。〈新聞倫理資料庫〉,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wordpress/?p=41。
    賈馥茗(主編)(1990)。《教育大辭書》。台北:國立編譯館。
    廖漢原(2014年2月22日)。〈台媒缺國際觀 美媒批腦殘新聞〉,《中央社》。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2220016-1.aspx
    管中祥(2008)。〈非「專業」媒改團體的媒體改革策略與行動意義:以「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新竹:交通大學。
    管中祥(2008)。〈公共電視的新媒體服務:PeoPo公民新聞的傳播權實踐〉,《廣播與電視》,29:85-112。
    管中祥(2009)。〈民眾抗議媒體小撇步(三):公民團體抗議媒體行動整理〉,取自《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資料庫》http://mediawatch.org.tw/node/1407。
    管中祥(2010)。〈傳播公民權之改善媒體行動〉,教育部(編印),《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教師參考手冊》,頁192-213。台北:教育部。
    管中祥(2012)。〈誰在建構媒體中的精神障礙者圖像?-精神障礙者新聞的產製分析〉,「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中:靜宜大學。
    劉屏(2014年2月23日)。〈美期刊批台媒:把大眾變僵屍〉,《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277-26011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鶯鶯、徐永年、林永隆(2003)。〈參與行動研究:921地震後中嵙社區健康營造研究案例〉,《新聞學研究》,77: 23-65。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 Marshall McLuhan,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盧郁佳 (2014年1月27日)。〈謊言:「電視爛是因為收視率,歸根結柢是觀眾爛」〉,《Yahoo奇摩新聞社會觀察專欄》。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E8%AC%8A%E8%A8%80%EF%BC%9A%E3%80%8C%E9%9B%BB%E8%A6%96%E7%88%9B%E6%98%AF%E5%9B%A0%E7%82%BA%E6%94%B6%E8%A6%96%E7%8E%87%EF%BC%8C%E6%AD%B8%E6%A0%B9%E7%B5%90%E6%9F%A2%E6%98%AF%E8%A7%80%E7%9C%BE%E7%88%9B%E3%80%8D-093105825.html
    蕭昭君譯(2007)。《童年的消逝》。台北:遠流。(原書Neil Postman, [1994].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New York : Vintage.)
    蕭蘋(1999)。〈介紹國外媒體監督組織FAIR和Media Watch〉,《新聞學研究》,60:151-163。
    賴祥蔚(2005)。<從言論自由到傳播權>,《台灣政治學刊》,80:127-158。
    賴祥蔚(2007)。〈媒體素養與言論自由的辯證〉,《新聞學研究》,92:97-128。
    賴慧玲(2009)。〈媒體素養教育新階段—從幼兒教育開始新視野〉。取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211
    簡妙如譯(1999)。《大眾傳播媒體新論》。臺北:韋伯文化。(原書 Taylor, L.& Willis A.,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關於零時政府(2015)。《G0V零時政府》,取自http://g0v.tw/zh-TW/about.html。
    羅介妤(2012)。《廣告識讀與公民身份實踐- 以世新大學媒體識讀課程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2012)。〈媒體改革,此其時矣:北美媒體改革運動與會議考察見聞〉,《新聞學研究》,95: 213-238。
    羅世宏譯(2004)。《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原書 Werner J., Tankard Jr., James W., [2000] Communication theories : or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 4 th ed. London: Longman.)
    羅慧雯(2015)。〈媒體。諸神的戰爭〉,《這不是太陽花學運》,頁200-263。台北:允晨文化。

    參考書目(英文)
    Anderson, J. A. & Ploghoft, M. E.(1993). Children and media in media education. In G. L. Berry & J. K. Asamen (Eds.),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Images in a changing sociocultural world.(pp. 89-102). Newbury Park, CA: Sage.
    Aufderheide, P. (Ed.). (1993). Media literacy: 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media literacy. Aspen, CO: Aspen Institute.
    Barthes, R. (1980). From Work to Text. In J. V. Harari(ed.):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 in Post- Structuralist Criticism (pp. 73-75). London: Methuen.
    Bazalgette, C. (1997). An agenda for the second phase of media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R. Kubey (Ed.),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p. 69-78).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uckingham, D.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33–43.
    Christ, W. G., & Potter, W. J. (1998). Media 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 5-15.
    Clay Shirky(2014). Opening Keynote g0v Unconference 2014. Retrieved April 10, 2015, from https://g0v.hackpad.com/Opening-Keynote-g0v-unconference-2014#Opening-Keynote-g0v-Unconference-2014.
    Danny Jorgensen(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Eisenhardt, Katheleen M.(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4), 532-550.
    Gutierrez, L. (1994). Beyond coping: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on stressful life events.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21(3), 201-219.
    Hackett, R.& Carroll, W.K. (2006). Remaking Media: The Struggle to Democratize Public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Hall, S. (1973).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CCS Stencilled Paper no. 7.pp.1-20.
    Hartley, J. (2002). Communicatio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London,UK: Routledge.
    Heins, M., & Cho, C. (2003). Media literacy: an alternative to censorship. 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1,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fepproject.org/policyreports/medialiteracy.pdf.
    Heins, M., & Cho, C. (2003).Media literacy: an alternative to censorship.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1, 2014). Retrieved from NYU School of Law, 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 Web site: http://www.fepproject.org
    Kubey, R. (2003). How media education promotes critical thinking,democracy, health,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2,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academics.smcvt.edu/mjda/Global%20Comm/Kubey-MEDIA%20EDUCATION.pdf.
    Lewis, J. & Jhally, S. (1998). The struggle over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109–120.
    Livingstone, S. (2004). Media liter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on Review, 7(1), 3-14.
    Masterman, L. (1985). Teaching the media. London, UK: Comedia Publishing Group.
    Masterman, L. (1992). A distinctive mode of enquiry: Towards critical autonomy. In M.Alvarado & O. Boyd-Barrett (Eds.), Media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pp. 102-103). London, UK: British Film Institute
    Masterman, L. (1998). Foreword: The media education revolution. In A. Hart (Ed.),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vii–xi).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McLuhan, M., & Fiore, Q.(1968/1997). War and peace in the global village. San 41 Francisco: Hardwired.
    McQuail, D.(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6th ed.).London, UK: SAGE.
    Morsy, Z. (Ed.). (1984). Media education. Paris: UNESCO.
    Potter, W. J. (2004). Argument for the need for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dia literac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 266–272.
    Potter, W. J. (2005).Media Literacy. New York: Sage.
    Semali, L.M., & Watts Pailliotet, A. (1999). Introduction: What is intermediality and why study it in U.S. schools? In L.M. Semali & A. Watts Pailliotet (Eds.), Intermediality: The teachers' handbook of critical media literacy. Boulder: Westview.
    Share, J. , Thoman, E. & Jolls, T. (2005). Five key questions that can change the world: Classroom activities for media literacy. Available (consulted January 2,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medialit.org/five-key-questions-can-change-world
    Thoman, E. (1999).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6(5), 50-54.
    Thoman, E., & Jolls, T. (2004). Media Literacy: A National Priority for a Changing World. Available (consulted January 2,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room/media-literacy-national-priority-changing-world
    U. N.(1948).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30,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org/Overview/rights.html.
    U. N.(1986).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Available (consulted December 30,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hchr.ch/html/menu3/b/74.h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