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重宏
CHEN CHUNG-HUNG
論文名稱: 繪畫式廣告表現之創作研究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Illustration Advertising
指導教授: 王行恭
Wang, Hsin-Kong
林俊良
Lin, Chun-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廣告插畫插畫廣告表現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托爾斯泰(Tolstoy)認為藝術品可以讓觀賞者無需乎出於勉強,也無需乎改變自己的觀點與態度,便能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可見藝術充滿著某種程度的力量與影響性,若能與廣告行銷運用得當,相信將會對企業與其產品有不小的助益。
    亦如林俊良認為獨特的創意力與文化力是企業、投資者在商業上獲得商機的關鍵,而文化是一切生活的總稱、商業是生活消費的運作,由此更可幫助我們思考廣告行銷與視覺感受之間其實是可以相輔相成值得深入了解的。
    現代廣告圖形表現大致可分為攝影電修與插畫二大類。插畫表現與先進數位科技技術結合,創造出驚人的視覺感受與出人意料廣告效能的新風貌。本研究旨在針對2007-2008坎城廣告獎之得獎作品,經由文獻資料輔助與繪畫式廣告表現之相關作品做一表現方式探討。根據研究分析的結果,將繪畫式廣告表現作品之商品屬性分為理性與感性二大類別,再針對各表現訴求方式與運用技法與表現特色做一綜合分析,了解對於現今廣告插畫表現方式中,繪畫式的表現手法與企業商品及創意點之間的相互關係與影響,透過本研究之結果將其應用於實際案例「3M清潔系列商品廣告」、「我是大衛廣告公司形象廣告」、「NISSAN汽車系列廣告」、「全聯福利中心形象廣告」、「衛視體育台廣告」之創作研究,以為相關業界與學界應用參考。

    圖目錄 IV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1.1 研究動機 1 1.1.2 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名詞解釋 4 1.2.1「插畫」 4 1.2.2「純繪畫」 4 1.2.3「繪畫式廣告表現」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疇 7 1.3.1 研究方法 7 1.3.2 研究範疇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廣告相關理論 9 2.1.1 廣告的定義 9 2.1.2 廣告的種類 12 2.1.3 廣告行銷心理 13 第二節 插畫相關理論探討 14 2.2.1 插畫的定義 17 2.2.2 插畫的形式 18 2.2.3 插畫與純繪畫的差異 19 2.2.4 插畫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的相互關係 21 第三節 廣告插畫的意義與認知 23 2.3.1 繪畫對廣告表現的影響 23 2.3.2 插畫在廣告中的作用 25 2.3.3 廣告插畫與傳統插畫的區別 26 2.3.4 廣告插畫發展的設計準則 27 第三章 繪畫式廣告表現視覺傳達分析 30 第一節 繪畫表現作品之影響性 30 第二節 坎城廣告獎(CANNES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 32 第三節 2007坎城廣告獎繪畫式廣告表現作品解析探討 33 第四節 2008坎城廣告獎繪畫式廣告表現作品解析探討 48 第五節 綜合分析 63 第四章 繪畫式廣告表現之創作 64 第一節 創作理念 64 第二節 創作主題 64 第三節 創作表現與作品說明 64 4.3.1 以3M清潔用品系列廣告為例 64 4.3.2 以我是大衛廣告公司形象廣告為例 77 4.3.3 以NISSAN BLUE BIRD汽車廣告為例 84 4.3.4 以全聯福利中心形象廣告為例 93 4.3.5 以衛視體育台系列廣告為例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6

    中文書目:
    丁履譔(1986),《美學與藝術詮釋》復文書局,台北
    白析、楊狄(2002),《松下幸之助—教你學經營》方圓出版, 台北
    西村克已(2005),《圖解思考法 》商周出版,台北
    何耀宗(1974),《商業設計入門-傳達與平面藝術》雄獅出版, 台北
    呂清文譯(1975),《西洋美術全集― 原始.古代. 中世紀》光復出版社,台北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俊良(2007),《清氣乾坤 -海報設計虛白布局的東方觀點 》藝風堂出版,台北
    林磐聳、羅東釗(1991),《現代插畫》藝風堂,台北
    柳婷(1999),《廣告與行銷》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柳閩生(1990),《版面設計 》幼獅出版,台北
    徐桂峰主編 (1984),《藝術大辭海》 華視出版,臺北
    高橋正人原著,許和捷、康敏嵐審訂(1992),《視覺設計概論》藝風堂,台北
    張樹棟等著(1999),《 中華印刷通史》印刷工業出版社,台北
    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陳俊宏、楊東民(1998),《 視覺傳達設計概論 》金華科技圖書,台北
    楊中芬(1994),《 廣告的心理原理》遠流出版公司,台北
    楚戈(1980),《傑出針筆插畫家精選》百格圖書,台北
    詹揚彬(1990),《插畫新技》藝術圖書,台北
    賈德江1997),《從傳統走向現代― 二十世紀的中國插圖藝術》
    劉文潭(2004),《美學新鑰》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台北
    劉文潭(2004),《現代美學》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台北
    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于心如(2000),《 當代廣告:概念與操作 》學富文化,台北
    樊志育(1987),《廣告學》三民書局 ,台北
    蕭富峰(2005),《行銷廣告策略-創意顯學.出色智慧》御書房出版,台北
    錦繡出版(1998),《中國現代美術全集15 / 插圖 》錦鏽出版,台北
    賴治怡(2008),《2007年坎城廣告獎結案報告》小魚廣告網雜誌,台北
    賴治怡(2009),《2008年坎城廣告獎結案報告》小魚廣告網雜誌,台北
    錢玉芬(2007),《 傳播心理學 》威仕曼文化出版,台北
    羅文坤、鄭英傑編 (1993),《廣告學-策略與創意 》華泰書局,台北
    蘇振明(1998),《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出版,台北
    Bob Gill著 邱順應譯(2000),《不守規則的創意book》滾石文化出版,台北
    Claude C. Hopkins 著 顧淑馨譯(2008),《我的廣告人生-廣告巨人歷久彌新的行銷金律》圓神出版,台北
    118
    David Ogivy 莊淑芬譯(2007),《廣告大師奧格威-未公諸於世的行銷創意選集》天下文化,台北
    Erwin Panofsky(1955) 李元春譯 (1997),《造形藝術的意義》遠流出版,台北
    George Lois著 劉家馴譯(2004),《Lois廣告大創意》智庫文化出版 ,台北
    Hellmuth Benesch著 林敏雅譯(2009),《dtv心理學百科-臨床、應用與主會範疇》商周出版社,台北
    Ione Bell、Karen M. Hess、Jim R. Matison著 曾雅雲譯(1989),《藝術鑑賞入門》雄獅圖書,台北
    NTT Media Scope著 丁小艾譯(2005,《廣告管不住消費者!》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台北
    Steve lance 、jeff wall 著 陳系貞 譯(2007),《口袋裡的廣告聖經》究竟出版社,台北
    wolf-dieter dube著 吳介禎、吳介祥 譯(1999),《表現主義》遠流出版,台北
    期刊:
    王文雄,楊裕富(1997),符號學在視覺傳達上的運用-以商業廣告為例,設計:教育、文化、科技--視覺傳達設計,p 41-44。
    王鼎銘(2003)《網路科技對數位藝術發展的影響》Journal of Digital Art Education 數位藝術教育期刊 第四期。台北。
    徐素霞(1996)雄獅美術,第302期,p11。
    祝鳳岡(1995)「廣告感性訴求策略」之策略分析,《廣告學研究:第五期》,p85-112。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2004),插畫在文化創意產業應用研討會。台中: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
    產業遠景與趨勢(2001),多元可能性的圖像智慧財產與全球華文市場。網站取自:http://www.kung-long.com.tw/kl2000/asp/aboutus/about2.htm
    郭世謀,林加雯(1997),論圖像語彙的選擇對視覺傳達效果之影響,設計:教育、文化、科技--視覺傳達設計,p63-68。
    陳百齡(1995)《當記者本身也成為資訊來源-記者、美編與圖像,新聞學研究》 Vol.50 p61-73 。
    陳裕堂(1989 )雄獅美術,第219期,p 160。
    廖敦如(2004)從全球化的視覺文化觀點─探討「流行文化」為議題之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研究,p7,p55-86。
    薛媛、姜吉榮(2007)消費導刊,2007年11月第1期文化研究,p228

    學位論文:
    林慧雅(2005),《1987年至2003年信誼基金會以外台灣民間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與時代意義》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胡怡君(1991),《曹俊彥與台灣圖畫書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瑜(2003),《廣告行為 : 當下廣告的非成文規定、原則與文化臺灣的務實應用》中國文化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鈐濤(2008),《以商業倫理探討台灣的廣告倫理》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永宏(2002),《信誼基金會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分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北。
    黃美惠 (1997),台灣光復後至五十年之前報紙廣告表現風格研究,台科大工商設計所碩士論文。
    外文書目:
    《200 Best Illustrators Worldwide 》2009 , Austria
    《D&AD Annual 2006 - the 45th annual of the best in international design 》 (2006) , London
    《D&AD Annual 2007 - the 46th annual of the best in international design 》 (2007), London
    《D&AD Annual 2008 - the 47th annual of the best in international design 》 (2008), London
    《Lurzer’s Int’l ARCHIVE Vol. 2002》, Austria
    《Lurzer’s Int’l ARCHIVE Vol. 2003》, Austria
    《Lurzer’s Int’l ARCHIVE Vol. 2005》, Austria
    《Lurzer’s Int’l ARCHIVE Vol. 2006》, Austria
    《Lurzer’s Int’l ARCHIVE Vol. 2007》, Austria
    《Lurzer’s Int’l ARCHIVE Vol. 2008》, Austria
    《Lurzer’s Int’l ARCHIVE Vol. 2009》, Austria
    Arieh,Y.,& Algom,D.(2002) 《Processing picture-word stimuli: the contingent nature of picture and of word superior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8, 221- 232.
    Belch, G. E. & Belch, M. A. (1998)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Duncum, P.(2001)《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global culture and principles for classroom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 the Arts, 2(3)》1-32.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Mirzoeff, N. (1999). Diana’s death: gender, photograph and the inauguration of global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Routledge, London
    Schramm, W. (1971) 《How Communication work》 In J. A. DeVito ( Ed ) Communica-tion :
    120
    Concepts and processe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Sturken , M., Cartwright, L.(2001)《 The global flow of visual culture . In practice of look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pp.279-314)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