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琦婷 |
---|---|
論文名稱: |
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初體驗—從電影關懷多元文化 |
指導教授: |
陳雪雲
Chen, Sheue-Y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4 |
中文關鍵詞: | 社區大學教師 、電影教學 、多元文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6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政府大力推廣終身學習概念,社區大學快速成長及傳播科技發達、媒體普及的今日,民眾在社區大學裡透過媒體學習的機會大為增加,嘗試批判性解讀電影內涵,或透過媒體自我表達,幾乎已成為當今公民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以媒體作為教學媒介的教師,其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在多元文化議題不斷升溫的今天,本研究以成為社區大學初任教師為對象,旨在探究其運用電影的教學實踐歷程及反思的過程,研究目的為:1.探究社區大學教師的教育認知。2.探討社區大學電影教學的教師如何在教學歷程中實踐其教育理念。3.論述社區大學教師運用電影輔助教學意涵,作為日後社區大學改進教學策略之參考。研究過程是採用質化研究取向的個案研究方法,深入個案教師的教學現場,以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以及文件資料為分析方法。個案教師的教學初體驗分別從其教育理念、對教學策略與情境的認識、電影教學實踐過程以及個人反思部分加以敘述及論述,並以多元文化與族群認同、電影與教師多元文化的教學觀等理論為分析研究結果的基礎,可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該教師注入個人經驗的課程規劃設計。
二、該教師形塑溝通民主式教室。
三、該教師將社區大學作為實驗性電影教學場域,感到有推行
不易之處。
參考文獻
Banner, J & Cannon, H著,陳文苓譯(2001)。希望工程的藝術。 北市:天下雜誌。
Edward W. Said著,彭淮棟譯(2000)。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新店:立緒文化。
Marc Ferro著,張淑娃譯(1998)。電影與歷史。北市:麥田。
James H. McMillan & Sally Schumacher著,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北市:師大書苑。
王政彥(2001)。有線電視與社區成人隔空教育。北市:五南。
王振寰(2003)。權力與政治體系,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北市:巨流。
王章娟(2003)。高中歷史教學與媒體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方永泉(2000)。談教育愛。教育學程通訊第14期,頁1。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北市:揚智。
江孟芳(1997)。族群運動與社會過程─當代「口葛瑪蘭」認同現象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江雪齡(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北市:師大書苑。
江雪齡(2000)。多元文化教育。北市:師大書苑。
林福岳(2002)。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李幼蒸(1991)。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北市:時報。
李德君等(2000)。影視人類學概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沈宗瑞(2001)。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通識教育季刊第8卷第4期,頁1-26。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但昭偉(2001)。細讀Alasdair MacIntyre「受教大眾的理念」(The idea of an educated public)一文兼論教育學術圈共識的建立,載於但昭偉編,弱者的聲音:環境、女人、兒童與教育學術社群,頁3-45。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北市:桂冠。
吳慎慎(2003)。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吳碧霞(2001)。電影教學之我見。南投文教第15期,頁53-55。南投縣:南投縣政府。
周樑楷(1996)。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當代第118期,頁8-21。北市:當代雜誌社。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研究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北市︰巨流。
洪泉湖(1999)。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公民訓育學報第8期,頁167-177。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所。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北市:洪葉文化。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學校教師專業的重構,載於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板橋: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北市:師大書苑。
陳雪雲(1999)。全球化商業化傳播科技衝擊下的隔空教育。空中教學論叢第15期,頁49-71。北市: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
陳雪雲(2001)。全球風險、知識與終身學習。社會教育學刊第31期,頁19-54。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陳雪雲(2003)。社會變遷中女性主義成人教育學~從現代到後現代主體,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頁281-314。北市:師大書苑。
陳瓊如(2000)。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及其定位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北市:五南。
許瓊主編(1998)。教學方法與教育手段成就大觀,載於二十世紀科技與教育成就大觀下卷。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章玉琴(1999)。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公民訓育學報第8期,頁343-370。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所。
黃乃琦(2002)。「影視史學」的教學分析。歷史月刊第170期,頁111-115。北市:歷史月刊雜誌社。
黃武雄(2003)。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載於台北縣永和社區大學92年度第九學期選課手冊,頁175-189。
黃宜雯(2003)。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實踐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政傑(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43-373。台北:台灣書店。
黃富順(1996)。如何進行有效的成人教學,載於蔡培村主編:成人教學與教材研究。高市:麗文文化。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北市:心理。
張守仁(2002)。原住民教育與「族群認同」課程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第102期,頁100-115。北市:教育研究雜誌社。
張芬芬(1996)。換一副透鏡看世界,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47- 70。北市:漢文。
張茂桂(1993)。「共同體」的追尋與族群問題—序論,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26。台北:台灣書店。
張茂桂(1996)。「去魅」族群問題:多面向理解與歷史思考,載於蕭新煌主編:敬告中華民國:給跨世紀臺灣良心的諍言,頁176-188。北市:日臻。
張茂桂(2000)。種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北市:巨流。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3)。社區大學的發展與困境,載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社會篇。高雄:復文。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北市:揚智。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北市:心理。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9-53。嘉義:南華教社所。
楊國賜等著(2002)。共同創思中遇見教育未來,載於國立空中大學主編:教育與未來。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第49輯第1期,頁63-94。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趙美聲(1995)。教學媒體在成人教育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及國立中正大學成教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北市:師大書苑。
蔡秀美(1996)。終生學習社會的成長與規劃,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教育改革,頁83-118。北市:師大書苑。
蔡秀美(2003)。全民終身教育思潮與臺灣社區大學發展的省思。成人教育雙月刊第76期,頁2-9。北市: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謝世忠(1987)。族內異觀與種族主義的族群關係:三種界定台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載於黃應貴、葉春榮主編:「王崧興先生紀念文集」從週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頁205-234。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謝世忠(1989)。中國族群政治現象研究策略試析:以「傣泐」為例的探討。考古人類學刊第44期,頁42-66。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謝世忠(1996)。神話解析與國家文化─中國少數民族神話詮釋的社會主義意識型態,載於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謝敏聰(2003)影視史學方法探微,載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人文篇。高雄:復文。
謝繼昌(2003)。文化、接觸與族群。現代化研究第33卷。北市: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現代化研究社。
簡光明(2002)。電影在文學教學中的運用,載於第一屆全國通識教育情意教學論文集。彰化:大葉大學共同教學中心。
簡成熙(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爭議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起,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北市:五南。
蘇裕玲(1995)。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台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2004.4.27中國時報
Bagnall, R. G. (1999). Discovering radical contingency: Building a postmodern agenda in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Banks, J. A. (1994)(3rd).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llyn and Bacon.
Bell, L. A., S. Washington, G. Weinstein, and B. Love (2003). Knowing ourselves as instructors. In A. Darder, M. Baltodano, and R. D. Torres (eds.) The critical pedagogy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pp.464-478
Cunningham, P. M. (2000). A sociology of adult education. In A. L. Wilson, and E. R. Hayes (eds.)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pp.573-591.
Core, J. (1993). The struggle for pedagogies: Critical and feminist discourse as regimes of truth.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udge.
Delanty, G. (2003). Citizenship as a learning process: Disciplinary citizenship versus cultural citize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2(6), 597-605.
De Vos, G.(1982). 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G. De Vos & L. Romanucci-Ross (E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pp. 5-4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ills, J. (1993). Film in higher education. In M. Alvarado, E, Buscombe and R. Collins (eds.) The screen education reader: Cinema, Television, Culture, pp.81-94, UK: Macmillan.
Eriksen, T. H.(1993).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Pluto Press.
Field, J. (2000).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new educational order. Trend, UK and Sterling, USA: Trentham Books.
Freire, P. (2003). ‘From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in A. Darder, M. Baltodano, and R. D. Torres (eds.) The Critical pedagogy reader, pp.57-68.
Fraser, N. and L. J. Nicholson (1990). Social criticism without philosophy: An encounter between femi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L. J. Nicholson (ed.). Feminism/postmodernism, pp.39-62.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Gay, G. (1977). Curriculum for multiethnic education. in Klassen, F.J. & Gollnick, D.M. (eds.) Pluralism and the American teachers: Issues and case study. Washington, DC: NCTE.
Gazetas, A. (2000). Imagining Self: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film narratives, and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Grant, C A., & Ladson-Billings, G. (1997). 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hoenix, AZ: Oryx Press.
Hager, P. (1998). Lifelong education: From conflict consensus?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17(4):323-332.
Jansen, T. and van der Veen, R. (1992). Reflexive modernity, self-reflective biographies: Adult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risk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1(4), 122-135.
Jansen, T., M. Finger and D. Wildemersch (2000). Reframing reflectivity in view of adult education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D. Weldemeersch, M. Finger and T. Jansen (eds.) Adult educ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pp.239-250. Europaischer Verlag det Wissenschaften: Peter Lang.
Johnston, R. (1999). Adult learning for citizenship: Toward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purpose trad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8 (3), 175-190.
Keyes, C. F.(1976). Towards a new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group. Ethnicity, 3:202-213.
Kymlicka, W. (1996). Three forms of group-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 in Canada. In S. Benhabib (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 pp.153-170.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 Press.
Levine, H. B. (1999). Reconstructing ethnicity.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N.S.) 5:165-180.
Martin, I. (2003). Adult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and citizenship: Some ifs and bu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2(6), 566-579.
Mitchell, B. M., & Salsbury, R. E. (2000). Encyclopedia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Murphy, M. (2001). The politics of adult education: State, economy and civil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0(5), 345-360.
Nieto, S. (1996).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ethnic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Ranson, S., G. Rikowski and M. Strain (2001). Lifelong learning for a learning democracy. In D. Aspin, J. Chapman and Y. Sawano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pp.135-154. Great Britai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leeter, C.E. (1996). Multiethnic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USA: Albany.
Spicer, E.(1981). Persistent cultural syste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dentity system that can adapt to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Science, 174:795-800.
Taylor, C. (1995).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 Press.
Usher, R. and R. Edwards (1994). Postmodern and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Usher, R., I. Bryant and R. Johnston(1997).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van der Veen, R. (2003).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citize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2(6), 580-596.
Weedon, E. (1997). A new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distance learning. Open Learning, 12(1), 40-45.
Welton, M. (2000). Civil society as theory project: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renewal of global citizenship. In D. Weldemeersch, M. Finger and T. Jansen (eds.) Adult educ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pp.189-222. Europaischer Verlag det Wissenschaften: Peter Lang.
Young, M. (1996). Communication and the other: Beyo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S. Benhabib (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 pp.120-136.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