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湘玲
論文名稱: 跨媒體新聞平台綜效研究—新聞產製及媒體經營管理觀點
指導教授: 陳炳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跨媒體新聞平台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媒體科技匯流之下,不同屬性的新聞媒體運用各種組織結合或聯合的方式,形成具多種媒體通路的規模,進而在銷售、營運、投資及管理層面進行整合,以追求降低成本或提升營利之綜效目的之現象,並以東森華榮傳播公司為個案研究對象。
    本研究兼由新聞專業及媒體企業經營管理的兩種觀點,同時檢視跨媒體整合策略實際的目標、做法及其影響,使得媒體企業在追求提升整體競爭優勢的綜效目標下,仍能以媒體特性為根基。
    針對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策略,本研究先就其策略規劃及執行現況分別進行瞭解,進而分析出該策略所能創造的綜效效益,並從新聞產製作業及媒體經營管理兩面向探討該策略所產生的影響,兼而檢視該策略所產生的效益及影響,並嘗試在研究結果中歸納提出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之建議。
    總結對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規劃與實際執行狀況的瞭解,可了解該策略推行的進程僅限於內容及資訊交流階段,而未進入完全的組織整合。本研究就其整合現況的分析整理歸納出以下幾點:
    1.無實質的共同運作機制,較接近於數位平台整合概念。
    2.組織整合程度認知的差異,顯示策略規劃的理想與實質效益間的斷層。
    3.在組織未整合的前提下精簡人事,影響新聞工作者工作表現。
    4.核心媒體的選擇,影響資源共享的成效。
    針對東森華榮的整合模式而言,本研究提出四點建議:一、策略應避免在虛擬及實體整合間游移;二、落實圓桌會議的機制,建立組織間共同運作的機制,強化主管跨媒體調度的職權及功能,使精簡的新聞工作團隊得發揮較高的工作效益;三、產製符合不同媒體需求的多元內容;四、尋求具跨媒體經驗之管理人才,依照媒體特性規劃媒體間資源共享之模式,就各媒體不同的需求進行調度分配。
    對於未來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本研究建議最理想的跨媒體整合模式是,各媒體記者編制獨立,後端則以News Pool的概念進行新聞資源共享。除了企業內部的跨媒體整合之外,不涉及組織整併的策略聯盟較具可行性,且在聯盟對象的選擇上,選擇強勢媒體進行合作成功的機率較高。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界定……………………………………………..………….5 第三節 研究問題………………………………………………………………8 第四節 研究流程…………………………………………………..…………..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的背景…………………..………………...11 壹、 匯流…………………………………………………..…………11 貳、 整合…………………………………………………..…………15 第二節 綜效理論……………………………………………………………..16 壹、 綜效的概念……………………………………………………..16 貳、 綜效的類型………………………………………….………….17 參、 跨媒體的綜效追求………………………………….………….18 肆、 媒體綜效的目標及做法……………………………….……….20 伍、 綜效的問題……………………………………………………..31 陸、 小結……………………………………………………………..40 第三節 新聞產製特性…………………………………………………….…41 壹、 新聞媒體的定位………………………………………………..41 貳、 各媒體新聞產製特性…………………………………………..42 參、 各媒體新聞產製流程…………………………………………..49 第四節 媒體經營管理…………………………………………………….…58 壹、 組織架構………………………………………………………..58 貳、 人事管理………………………………………………………..63 參、 財務管理………………………………………………………..64 肆、 行銷管理………………………………………………………..65 第五節 個案研究:Tribune集團個案分析..………………………….…66 第三章 研究方法………………………………………………………….…72 第一節 研究對象………………………………………………………….…72 第二節 研究問題………………………………………………………….…74 第三節 研究方法………………………………………………………….…74 第四節 研究設計………………………………………………………….…76 第五節 研究架構……………...……………………………………..………77 第四章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研究………………………………….… 78 第一節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規劃…………………………………78 壹、 東森華榮傳播公司概況………………………………………..79 貳、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規劃………………………………..82 第二節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執行現況………………………...…86 壹、 新聞產製層面…………………………………………………..86 貳、 媒體經營管理變革……………………………………………..97 第三節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綜效分析……………….............…104 壹、 正向綜效………………………………………………………104 貳、 負向綜效………………………………………………………109 第四節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的影響.............…………………….112 壹、 新聞產製層面的影響…………………………………………112 貳、 媒體經營管理層面的影響……………………………………115 第五節 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建議………………………………..11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研究結果………………………………………………….………...121 壹、 整合現況………………………………………………………121 貳、 綜效分析………………………………………………………123 參、 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之影響…………………………………126 肆、 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建議………………………………127 第二節 研究限制……………………………………………………………129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130 參考文獻………………………………………………………………………...131

    一、中文書目
    中華民國證券櫃臺買賣中心(2003)。《興櫃公司資料》。www.otc.org.tw。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冉(2002)。《跨媒體的路還很長》[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aijing.com.cn/mag/preview.aspx?ArtID=2447
    王皓正(2002 a)。〈東森投資十億元 打造全數位化〉,《經濟日報》,2002年7月22日,第33版。
    王皓正(2002 b)。〈東森入主民眾日報力霸房屋〉,《經濟日報》,2002年10月31日,第27版。
    石可欣(2002)。〈王令麟─媒體未來將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發展〉,《銘報》,2002年4月17日。
    吳建伯(2001)。《影音新聞網站之經營與管理》。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
    李天鐸(2002)。《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發展困境與調整》。台北:兩岸暨香港影視媒介發展研討會。
    李秀珠譯(1997)。《媒體管理:案例研究法》。台北:五南。(原書:Lacy, S., Shon, A. B. & Wicks, J. B.〔1996〕. Media Management : A casebook approach. )
    李宗嶽(2002)。《跨媒體新聞作業平台建置之研究-以東森「大編輯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欣岳(2002)。〈AOL人馬退出時代華納經營〉,《數位時代》,第39期,頁132頁。
    李政忠(2003)。〈媒體組織及產品的行銷與促銷管理〉,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157-202。台北:雙葉書屋。
    周晉生(1997)。《台灣電子報初探-中時電子報個案研究》。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東森華榮傳播公司(2002)。《東森大編輯台作業手冊》。未出版資料。
    東森華榮傳播公司(2003)。《東森華榮傳播公司2003年上半年度法人說明會》。未出版資料。
    林任君(2001)。《“多媒體融合”—國際傳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業模式》。北京:世界媒體華文論壇論文。
    林佳弘(2001)。《電信與有線電視產業整合之管制機制研究—以歐盟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培堅(2002)。《隨選視訊科技之研究:採用與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平峰(1999)。《電視事業經營管理概論》。台北:亞太。
    夏傳位(2000)。〈美國如何對抗媒體巨獸〉,《天下雜誌》,第226期,頁68-74。
    殷逸健(2002)。《從AOL–時代華納合併案看跨媒體資本運作》[Online]。 Available:http://www.chinabyte.com/20020702/1618532.shtml。
    馬岳琳(2000)。《解讀報紙消費新聞的產製過程:台灣地區中文報紙消費版的質化研究初探》。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強(1997)。《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組織理論的觀點》。台北: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研討會。
    張文輝(2003)。《東森電視 打造全球性新聞平台 號稱國內第一 將由趙怡接掌》。聯合報,2003年12月09日,D2版。
    張宏源(1999)。《解構媒體環境變遷與報業發展趨勢》。台北:亞太。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
    郭和杰(2002)。《虧損創天價 AOL時代華納合併代價大》[Online]。 Available: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37144,00.htm
    陳孝凡(2001a)。〈張樹森整合東森新聞平台 先把編輯檯變成「迴轉壽司」餐廳〉,《中國時報》,2001年05月14日,影視娛樂版。
    陳孝凡(2001b)。〈戎撫天升任東森副總 7月1日起推動四合一大編輯檯〉,《中國時報》,2001年06月05日,影視娛樂版。
    陳姿伶(1998)。《資訊策略對網路行銷廣告效果之影響─WWW購物網站之實驗室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王泰俐(2003)。〈媒介內容產製及流程管理〉,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57-111。台北:雙葉書屋。
    彭家發等(1997)。《新聞學》。台北縣:空中大學。
    彭嘉慧(2002)。《東森媒體集團化的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柏升(2003)。《台灣衛星電視頻道經營之垂直整合效益研究:以東森與三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須文蔚(1996)。《廣電媒體跨媒介經營限制等之研究:廣電媒體所有權法令之分析與檢討》。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委託研究報告。
    馮小龍(1996)。《廣播新聞原理與製作》。台北:正中書局。
    黃玉珍、呂郁青(2003)。《東森電視台改組 趙怡任新聞委員會執行長 新聞事業總部設戰略及管理兩部》。經濟日報,2003年12月09日,第28版
    黃兆璽(2002)。〈砸10億 數位化 8.1澳門見!東森先吃香再吃澳〉,《星報》,2002年7月27日,第4版。
    黃東烈(2001)。《台灣民主化對黨營媒體經營影響之研究─以中央日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湘玲、林炳宏、陳炳宏(2002)。《媒體集團建構新聞平台之初探性研究》。台北: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暨論文研討會PANEL論文。
    黃雅婷(1998)。《電視新聞製播品質管制─ISO 9002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95)。《電視媒介管理》。台北:廣電基金。
    黃新生編著(1987)。《廣播與電視》。台北縣:空中大學。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孝濚(1984)。《廣播》。台北:允晨。
    楊志弘、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台北:正中。(原書:McQuail, D.〔1987〕.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 2nd ed.)
    齊若蘭譯(1995)。《數位革命》。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原書:Negroponte, N.〔1995〕. Being Digital.)
    劉建順(2001)。《現代廣播學》。台北:五南。
    劉家麟(2001)。《購併企業之整合管理措施與綜效實現之關係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醇(1984)。《報紙》。台北:允晨。
    滕淑芬譯(1992)。《大眾傳播的恆久議題》。台北:遠流。(原書:Dennis, E. E., Gillmor, D. M. & Ismach, A. H. Eds.〔1978〕. Enduring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蔡念中、張宏源、莊克仁(1996)。《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台北:亞太圖書。
    蔡若津(1999)。《台灣當代音樂電台的音樂生產機制:從音樂社會學與媒介產製觀點出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如(2000)。《新聞網站互動性功能設計與使用者感知行為之初探—以聯合新聞網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敦浩(2001)。《融合產業之競爭策略—混沌時代談管理》[Online]。Available:http://www.myepaper.com.tw/paper/search/index3.asp?Page=1&item=body&search_str=蔡敦浩
    鄭貞銘(1984)。《新聞傳播總論》。台北:允晨。
    鄭瑞城編(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錢曉文、陳超(2002)。《從哈利波特之火爆談起》[Online]。Available:http://202.130.245.40/chinese/OP-c/98415.htm
    謝佳珍(2001)。《新聞媒體民意調查單位組織運作現況:權力與守門觀點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奇任、唐維敏、甘尚平譯(1997)。《大匯流 : 整合媒體、資訊與傳播》。台北:亞太圖書。(原書:Baldwin, T. F., McVoy, D. S. & Steinfield, C.〔1996〕. 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商務。
    關尚仁(2001)。〈一次生產,多次使用—模組概念為跨媒體傳播平台最重要的核心觀念〉,《廣告雜誌》,第117期,頁112-113。
    蘇采禾、李巧云譯(1996)。《大媒體潮》。台北:時報文化。(原書:Maney, K.〔1995〕. Megamedia shakeout.)
    蘇昭月譯(1999)。《權力狂潮》。臺北:麥格羅希爾。(原書:Moschella, D. C.〔1997〕. Waves of Power: Dynamics of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from 1964-2010.)
    顧淑馨譯(1999)。《電子媒介新論》。台北:時英。(原書:Head, S. W.〔1999〕. Broadcasting in America─A survey of electronic media.)
    二、英文書目
    Advertising Age (2002/10/14). AOL snared by synergy issues. Advertising Age , 73(41): 16.
    Albarran, A. 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CA: Wadsworth.
    Ansoff, H. I. (1988). The New Corporate strategy. NY: John Wiley & Sons.
    Anzur, T. (2001). Convergence: The view from the top. Online Journalism.com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ojr.org/ojr/business/1017959659.php.
    AOL Time Warner (2002). Company: Global client solution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oltimewarner.com/companies/global_marketing_index.adp
    Auletta, K. (1998). Synergy city.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20(4): 18-35.
    Benz, M. (2001). For multimedia giant, synergy remains elusive. Billboard, 113(41): 78.
    Bergman, C. (2001). Here come the superjournalist.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 & Foundation[Online]. Available: http://rtnda.org/default.asp
    CNN(2000). America Online and Time Warner announce new content and promotional agreements [Online]. Available: http://cnnasiapacific.com/cnni/cnni_press_release/00pr/cnn_Interactive_AOLandnetscape.asp
    Dyson, K. & Humphreys, P. (1990).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Dimensions. NY: Routledge.
    Economist (2002). Who's afraid of AOL Time Warner? Economist, 362(8257): 54-55.
    Fink, C. (1988). News. Strategic Newspaper Management. NY: Random House.
    Friedman, W. et al. (2002). Vivendi, AOL valued scale over synergy: Ad buyers. Advertising Age, 73(27): 3-5.
    Gershon, R. A. (1996). 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 Global messag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anatstein, L. (2000). Synergy push. MediaWeek, 10(47): 64.
    Howe, P. (2002/07/29/). Time Warner veterans solidly back in charge. Toronto Star, section: Business, pg. D02.
    Irby, K. (2001). Togetherness in Tampa. News Photographer, 56(3): 20-24.
    Jaquet, J. (2002). The Wages of Synergy. Nation, 274(1): 20.
    Kaiser, M. (2000). Cooperation logical, but challenging.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sne.org/kiosk/editor/00.july/kaiser1.htm
    Kerber, R. (2003/01/13). Case to resign as chair of AOL Time Warner. The Boston Globe.
    Kirk, J. (2002/08/01). Chicago Tribune, magazine unlikely to work together despite merger. Chicago Tribune.
    Kotler, P. (199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Lowry, T. (2002). The sinkhole of ‘SYNERGY’. Business Week, 3796: 22.
    McChesney, R. W. (1999).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McPhail, T. L. (2002). Global Communication: Theories, stakeholders, and trend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ondon: Sage.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MediaWeek (2000). Tampa, WFLA TV stations: Newspapers media general melds operations. MediaWeek, 10(13): 17-19.
    Merchant, K. (2002). ‘Convergence is the key’ to journalism business. Daily Trojan online[Online]. Available: http://www.dailytrojan.com/article.do?issue=/V147/N15&id=09-conver.15c.html
    Mueller, M. (1999). Digital converg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Javnost, 6(3): 11-28.
    Nation (1993). Synergy crisis. Nation, 257(10): 339-340.
    Ostrow, J. (2002/03/17). Media marriage: The big day could be coming. The Denver Post.
    Outing, S. (1999). Report once, write twice - for print and web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rainnew.com.tw/Article/outing1999/F_072099.asp
    Outing, S. (2001). Mixing old and new media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rainnew.com.tw/Article/outing2001/o_021001.asp
    Outing, S. (2002a). Walking the convergence talk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ditorandpublisher/features_columns/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776320
    Outing, S. (2002b). Convergence for the common good in Rochester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ditorandpublisher/features_columns/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770231
    Outing, S. (2002c). USC J-school to teach convergence to all[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ditorandpublisher/features_columns/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448331
    Perrucci, D. (1998). Tribune Co. builds on its synergies. MediaWeek, 8(15): 22.
    Rothenberg, R. (2000). The AOL/Time Warner marriage is a calculated bet on convergence. Advertising Age, 71(3): 32.
    Shepard, A. C. (May 2000). Tribune’s big deal. American Journal Review, 22(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