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湘玲 |
---|---|
論文名稱: |
跨媒體新聞平台綜效研究—新聞產製及媒體經營管理觀點 |
指導教授: | 陳炳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7 |
中文關鍵詞: | 跨媒體 、新聞平台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0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媒體科技匯流之下,不同屬性的新聞媒體運用各種組織結合或聯合的方式,形成具多種媒體通路的規模,進而在銷售、營運、投資及管理層面進行整合,以追求降低成本或提升營利之綜效目的之現象,並以東森華榮傳播公司為個案研究對象。
本研究兼由新聞專業及媒體企業經營管理的兩種觀點,同時檢視跨媒體整合策略實際的目標、做法及其影響,使得媒體企業在追求提升整體競爭優勢的綜效目標下,仍能以媒體特性為根基。
針對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策略,本研究先就其策略規劃及執行現況分別進行瞭解,進而分析出該策略所能創造的綜效效益,並從新聞產製作業及媒體經營管理兩面向探討該策略所產生的影響,兼而檢視該策略所產生的效益及影響,並嘗試在研究結果中歸納提出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之建議。
總結對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規劃與實際執行狀況的瞭解,可了解該策略推行的進程僅限於內容及資訊交流階段,而未進入完全的組織整合。本研究就其整合現況的分析整理歸納出以下幾點:
1.無實質的共同運作機制,較接近於數位平台整合概念。
2.組織整合程度認知的差異,顯示策略規劃的理想與實質效益間的斷層。
3.在組織未整合的前提下精簡人事,影響新聞工作者工作表現。
4.核心媒體的選擇,影響資源共享的成效。
針對東森華榮的整合模式而言,本研究提出四點建議:一、策略應避免在虛擬及實體整合間游移;二、落實圓桌會議的機制,建立組織間共同運作的機制,強化主管跨媒體調度的職權及功能,使精簡的新聞工作團隊得發揮較高的工作效益;三、產製符合不同媒體需求的多元內容;四、尋求具跨媒體經驗之管理人才,依照媒體特性規劃媒體間資源共享之模式,就各媒體不同的需求進行調度分配。
對於未來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模式,本研究建議最理想的跨媒體整合模式是,各媒體記者編制獨立,後端則以News Pool的概念進行新聞資源共享。除了企業內部的跨媒體整合之外,不涉及組織整併的策略聯盟較具可行性,且在聯盟對象的選擇上,選擇強勢媒體進行合作成功的機率較高。
一、中文書目
中華民國證券櫃臺買賣中心(2003)。《興櫃公司資料》。www.otc.org.tw。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冉(2002)。《跨媒體的路還很長》[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aijing.com.cn/mag/preview.aspx?ArtID=2447
王皓正(2002 a)。〈東森投資十億元 打造全數位化〉,《經濟日報》,2002年7月22日,第33版。
王皓正(2002 b)。〈東森入主民眾日報力霸房屋〉,《經濟日報》,2002年10月31日,第27版。
石可欣(2002)。〈王令麟─媒體未來將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發展〉,《銘報》,2002年4月17日。
吳建伯(2001)。《影音新聞網站之經營與管理》。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
李天鐸(2002)。《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發展困境與調整》。台北:兩岸暨香港影視媒介發展研討會。
李秀珠譯(1997)。《媒體管理:案例研究法》。台北:五南。(原書:Lacy, S., Shon, A. B. & Wicks, J. B.〔1996〕. Media Management : A casebook approach. )
李宗嶽(2002)。《跨媒體新聞作業平台建置之研究-以東森「大編輯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欣岳(2002)。〈AOL人馬退出時代華納經營〉,《數位時代》,第39期,頁132頁。
李政忠(2003)。〈媒體組織及產品的行銷與促銷管理〉,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157-202。台北:雙葉書屋。
周晉生(1997)。《台灣電子報初探-中時電子報個案研究》。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東森華榮傳播公司(2002)。《東森大編輯台作業手冊》。未出版資料。
東森華榮傳播公司(2003)。《東森華榮傳播公司2003年上半年度法人說明會》。未出版資料。
林任君(2001)。《“多媒體融合”—國際傳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業模式》。北京:世界媒體華文論壇論文。
林佳弘(2001)。《電信與有線電視產業整合之管制機制研究—以歐盟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培堅(2002)。《隨選視訊科技之研究:採用與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平峰(1999)。《電視事業經營管理概論》。台北:亞太。
夏傳位(2000)。〈美國如何對抗媒體巨獸〉,《天下雜誌》,第226期,頁68-74。
殷逸健(2002)。《從AOL–時代華納合併案看跨媒體資本運作》[Online]。 Available:http://www.chinabyte.com/20020702/1618532.shtml。
馬岳琳(2000)。《解讀報紙消費新聞的產製過程:台灣地區中文報紙消費版的質化研究初探》。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強(1997)。《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組織理論的觀點》。台北: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研討會。
張文輝(2003)。《東森電視 打造全球性新聞平台 號稱國內第一 將由趙怡接掌》。聯合報,2003年12月09日,D2版。
張宏源(1999)。《解構媒體環境變遷與報業發展趨勢》。台北:亞太。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
郭和杰(2002)。《虧損創天價 AOL時代華納合併代價大》[Online]。 Available: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37144,00.htm
陳孝凡(2001a)。〈張樹森整合東森新聞平台 先把編輯檯變成「迴轉壽司」餐廳〉,《中國時報》,2001年05月14日,影視娛樂版。
陳孝凡(2001b)。〈戎撫天升任東森副總 7月1日起推動四合一大編輯檯〉,《中國時報》,2001年06月05日,影視娛樂版。
陳姿伶(1998)。《資訊策略對網路行銷廣告效果之影響─WWW購物網站之實驗室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王泰俐(2003)。〈媒介內容產製及流程管理〉,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57-111。台北:雙葉書屋。
彭家發等(1997)。《新聞學》。台北縣:空中大學。
彭嘉慧(2002)。《東森媒體集團化的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柏升(2003)。《台灣衛星電視頻道經營之垂直整合效益研究:以東森與三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須文蔚(1996)。《廣電媒體跨媒介經營限制等之研究:廣電媒體所有權法令之分析與檢討》。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委託研究報告。
馮小龍(1996)。《廣播新聞原理與製作》。台北:正中書局。
黃玉珍、呂郁青(2003)。《東森電視台改組 趙怡任新聞委員會執行長 新聞事業總部設戰略及管理兩部》。經濟日報,2003年12月09日,第28版
黃兆璽(2002)。〈砸10億 數位化 8.1澳門見!東森先吃香再吃澳〉,《星報》,2002年7月27日,第4版。
黃東烈(2001)。《台灣民主化對黨營媒體經營影響之研究─以中央日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湘玲、林炳宏、陳炳宏(2002)。《媒體集團建構新聞平台之初探性研究》。台北: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暨論文研討會PANEL論文。
黃雅婷(1998)。《電視新聞製播品質管制─ISO 9002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95)。《電視媒介管理》。台北:廣電基金。
黃新生編著(1987)。《廣播與電視》。台北縣:空中大學。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孝濚(1984)。《廣播》。台北:允晨。
楊志弘、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台北:正中。(原書:McQuail, D.〔1987〕.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 2nd ed.)
齊若蘭譯(1995)。《數位革命》。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原書:Negroponte, N.〔1995〕. Being Digital.)
劉建順(2001)。《現代廣播學》。台北:五南。
劉家麟(2001)。《購併企業之整合管理措施與綜效實現之關係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醇(1984)。《報紙》。台北:允晨。
滕淑芬譯(1992)。《大眾傳播的恆久議題》。台北:遠流。(原書:Dennis, E. E., Gillmor, D. M. & Ismach, A. H. Eds.〔1978〕. Enduring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蔡念中、張宏源、莊克仁(1996)。《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台北:亞太圖書。
蔡若津(1999)。《台灣當代音樂電台的音樂生產機制:從音樂社會學與媒介產製觀點出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如(2000)。《新聞網站互動性功能設計與使用者感知行為之初探—以聯合新聞網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敦浩(2001)。《融合產業之競爭策略—混沌時代談管理》[Online]。Available:http://www.myepaper.com.tw/paper/search/index3.asp?Page=1&item=body&search_str=蔡敦浩
鄭貞銘(1984)。《新聞傳播總論》。台北:允晨。
鄭瑞城編(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錢曉文、陳超(2002)。《從哈利波特之火爆談起》[Online]。Available:http://202.130.245.40/chinese/OP-c/98415.htm
謝佳珍(2001)。《新聞媒體民意調查單位組織運作現況:權力與守門觀點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奇任、唐維敏、甘尚平譯(1997)。《大匯流 : 整合媒體、資訊與傳播》。台北:亞太圖書。(原書:Baldwin, T. F., McVoy, D. S. & Steinfield, C.〔1996〕. 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商務。
關尚仁(2001)。〈一次生產,多次使用—模組概念為跨媒體傳播平台最重要的核心觀念〉,《廣告雜誌》,第117期,頁112-113。
蘇采禾、李巧云譯(1996)。《大媒體潮》。台北:時報文化。(原書:Maney, K.〔1995〕. Megamedia shakeout.)
蘇昭月譯(1999)。《權力狂潮》。臺北:麥格羅希爾。(原書:Moschella, D. C.〔1997〕. Waves of Power: Dynamics of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from 1964-2010.)
顧淑馨譯(1999)。《電子媒介新論》。台北:時英。(原書:Head, S. W.〔1999〕. Broadcasting in America─A survey of electronic media.)
二、英文書目
Advertising Age (2002/10/14). AOL snared by synergy issues. Advertising Age , 73(41): 16.
Albarran, A. 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CA: Wadsworth.
Ansoff, H. I. (1988). The New Corporate strategy. NY: John Wiley & Sons.
Anzur, T. (2001). Convergence: The view from the top. Online Journalism.com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ojr.org/ojr/business/1017959659.php.
AOL Time Warner (2002). Company: Global client solution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oltimewarner.com/companies/global_marketing_index.adp
Auletta, K. (1998). Synergy city.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20(4): 18-35.
Benz, M. (2001). For multimedia giant, synergy remains elusive. Billboard, 113(41): 78.
Bergman, C. (2001). Here come the superjournalist.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 & Foundation[Online]. Available: http://rtnda.org/default.asp
CNN(2000). America Online and Time Warner announce new content and promotional agreements [Online]. Available: http://cnnasiapacific.com/cnni/cnni_press_release/00pr/cnn_Interactive_AOLandnetscape.asp
Dyson, K. & Humphreys, P. (1990).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Dimensions. NY: Routledge.
Economist (2002). Who's afraid of AOL Time Warner? Economist, 362(8257): 54-55.
Fink, C. (1988). News. Strategic Newspaper Management. NY: Random House.
Friedman, W. et al. (2002). Vivendi, AOL valued scale over synergy: Ad buyers. Advertising Age, 73(27): 3-5.
Gershon, R. A. (1996). 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 Global messag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anatstein, L. (2000). Synergy push. MediaWeek, 10(47): 64.
Howe, P. (2002/07/29/). Time Warner veterans solidly back in charge. Toronto Star, section: Business, pg. D02.
Irby, K. (2001). Togetherness in Tampa. News Photographer, 56(3): 20-24.
Jaquet, J. (2002). The Wages of Synergy. Nation, 274(1): 20.
Kaiser, M. (2000). Cooperation logical, but challenging.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sne.org/kiosk/editor/00.july/kaiser1.htm
Kerber, R. (2003/01/13). Case to resign as chair of AOL Time Warner. The Boston Globe.
Kirk, J. (2002/08/01). Chicago Tribune, magazine unlikely to work together despite merger. Chicago Tribune.
Kotler, P. (199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Lowry, T. (2002). The sinkhole of ‘SYNERGY’. Business Week, 3796: 22.
McChesney, R. W. (1999).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McPhail, T. L. (2002). Global Communication: Theories, stakeholders, and trend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ondon: Sage.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MediaWeek (2000). Tampa, WFLA TV stations: Newspapers media general melds operations. MediaWeek, 10(13): 17-19.
Merchant, K. (2002). ‘Convergence is the key’ to journalism business. Daily Trojan online[Online]. Available: http://www.dailytrojan.com/article.do?issue=/V147/N15&id=09-conver.15c.html
Mueller, M. (1999). Digital converg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Javnost, 6(3): 11-28.
Nation (1993). Synergy crisis. Nation, 257(10): 339-340.
Ostrow, J. (2002/03/17). Media marriage: The big day could be coming. The Denver Post.
Outing, S. (1999). Report once, write twice - for print and web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rainnew.com.tw/Article/outing1999/F_072099.asp
Outing, S. (2001). Mixing old and new media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brainnew.com.tw/Article/outing2001/o_021001.asp
Outing, S. (2002a). Walking the convergence talk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ditorandpublisher/features_columns/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776320
Outing, S. (2002b). Convergence for the common good in Rochester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ditorandpublisher/features_columns/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770231
Outing, S. (2002c). USC J-school to teach convergence to all[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ditorandpublisher.com/editorandpublisher/features_columns/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448331
Perrucci, D. (1998). Tribune Co. builds on its synergies. MediaWeek, 8(15): 22.
Rothenberg, R. (2000). The AOL/Time Warner marriage is a calculated bet on convergence. Advertising Age, 71(3): 32.
Shepard, A. C. (May 2000). Tribune’s big deal. American Journal Review,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