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南衡
論文名稱: 台灣小說中e外來語演變-以賴和kap王禎和e作品作例
The Evolvement of Loan-words in Taiwan Novels: the Examples of Loa Ho and Wang Chen-ho
指導教授: 鄭良偉
Cheng, Liang-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借詞(外來語)賴和王禎和台灣小說
英文關鍵詞: loan-word\ borrowing, Loa Ho, Wang Chen-ho, Taiwanese novel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為台灣近四百年經過無仝種族ê統治,當然會留落來各種無仝ê外來語。其中以近一百年來佇台灣使用ê外來語上濟、mä上複雜。我beh用日治時期一九三0年代ê賴和,及中國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一九八0年代ê王禎和,相差五十年ê che兩位無仝時代ê台灣作家ê作品作例,來探討台灣小說中外來語ê演變,同時mä beh探討其中一個因素-兩個無仝ê殖民統治者所實施ê「國語政策」,對台灣外來語ê影響。

    Because Taiwan has been occupied by different foreign powers over the past 400 years, there are many loan-words in the Taiwanese daily language. In the last 100 years loan-words have increased and their usage has been the most complex. I tried to use the examples of two authors whose novels were written fifty years apart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foreign loan-words. The first author, Löa Hô, wrot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ied 1930s and the second author, Wang Chen-ho, wrote during the Chinese KMT government-occupied 1980s. Furthermore, I tr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of the two colonizing countries has had on the Taiwanese language.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 1 1.1.1 研究動機 1 1.1.2 研究目的 2 1.2 文獻回顧及探討 2 1.2.1 專書 2 1.2.2 學術論文 5 1.2.3 碩博士論文 6 1.2.4 雜誌刊登ê散篇文章 8 1.3 研究方法及設計 11 第二章 外來語ê定義及類別 17 2.1 外來語ê定義及類別 17 2.2 日本人是˜是kä漢語看待作外來語? 21 2.3 按怎看待日本來ê漢字外來語? 22 2.4 小結 27 第三章 賴和作品中ê外來語 28 3.1 文本中ê外來語 28 3.2 賴和小說中外來語ê特色: 33 3.2.1 「原本日語」ê外來語 33 3.2.2 「日本ê外來語」 42 3.2.3 賴和寫片仮名文字ê小說明 49 3.3 賴和小說中ê外來語有變形ê 50 3.4 消失去ê賴和小說中ê外來語 53 3.4.1 Kan-ta佇台灣變作「廢語」ê語詞 54 3.4.2 完全變作「廢語」ê語詞 54 3.5 小結 57 第四章 王禎和作品中ê外來語 59 4.1 文本中ê外來語 59 4.2 王禎和小說中外來語ê特色: 67 4.2.1 日治時代留落來ê外來語 68 4.2.2 戰後新ê外來語 79 4.2.3 英文首字母縮拼詞(acronym) 84 4.2.4 英漢字混合語詞 88 4.2.5 西文ê外表那像外來語 91 4.3 王禎和小說中外來語有變形ê 93 4.4 消失去ê王禎和小說中ê外來語 101 4.5 小結 104 第五章 殖民政府ê語言政策對台灣外來語ê影響 105 5.1 殖民政府ê國語政策 105 5.1.1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105 5.1.2 中國國民黨統治時期 105 5.2 無仝ê國語政策影響台灣ê外來語 108 5.2.1 漢字仝款,意思無仝 108 5.2.2 所指ê仝一項代誌,書寫ê漢字及發音變作無仝款 109 5.3 無仝國語政策下台灣外來語ê書寫、讀音比較 110 5.4 小結 121 第六章 結論 123 附錄1日本羅馬字 126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128

    1. 參考字、辭典
    英文
    Bussmann, Hadumod. Trans. and ed. by Gregory P. Trautth and Kerstin Kazzazi. 1995. Routlegd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London: Routledge
    Crystal, David. 199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exner, Stuart Berg. 1987,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econd edition unabridged).
    Richards, Jack C. / Platt, John. / Platt, Heidi. 著 管燕紅 譯 2000.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itics.《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中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日文 (五十音順-人名先後照姓氏日語發音あいうえお順序排列 )
    (あらかわ)荒川惣兵衛,1977,《外来語辞典》(第二版),日本東京:角川書店。
    (うめがき)楳垣 実,1966《外来語辞典》,日本東京:株式会社東京堂。
    (おがわ)小川尚義,1931/ 1932,《台日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
    (きんだいち)金田一春彥.林大.柴田武,1999,《日本語百科大事典》,日本東京:大修館書店。
    (さんしょうどう)三省堂編集所,1981,《コンサイス人名辞典》,日本東京:三省堂。
    (しまだ)島田昌彦,2002,《21世紀日本語表記辞典》,日本東京:株式会社文英堂。
    (しんむら)新村 出,1988,《広辞苑》(第三版),日本東京:岩波書店。
    (むらかみ)村上嘉英,2007,《東方台湾語辞典》,日本東京:株式会社東方書
    店。
    (よこい)横井 忠,1979,《外来語語源ものしり辞典》,日本東京:大和出版。
    横井 忠,1981,《外来語の誤典》,日本東京:自由国民社。
    (よしざわ)吉沢典男、石綿敏雄,1979,《外来語の語源》,日本東京:角川書
    店。

    台文 (人名先後照頭一字台語發音abcd順序排列)
    (Âng)洪惠眾 (Rev. Edward J. Flanigan M.M.),2002,《台語英語字典》(Taiwanese-English Dictionary),台中:Maryknoll Taiwan.
    (Kam)甘為霖 (Rev. W. Campbell) ,1913, A 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 Spoken Throughout the Prefectures of Chin-chiu, Chiang-chiu and Formosa(Taiwan).(《廈門音新字典》),Tainan: The Taiwan Church Press.
    (Tiong)中華語文出版社辭典編輯室,1984,《台英辭典》(Taiwanese-English Dictionary),台北:中華語文出版社。
    (Tiu°)張光裕,2005,《台語音外來語辭典》,台中:雙語出版社。
    (T³)杜嘉德 (Rev. Carstairs Douglas), 1873, Dictionas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廈英大辭典》), London: Trubner & Co.,

    華文 (人名先後照頭一字漢字當地發音abcd順序排列)
    (Cen)岑麒祥,1990,《漢語外來語詞典》,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Ke) 克里斯特爾(David Crystal)編 沈家煊譯,2002,《現代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Kuo)國語日報出版部編譯組,1981,《國語日報外來語詞典》,台北:國語日報
    社。
    (Li)李 榮,1993,《廈門方言詞典》,中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Lian)連雅棠,1991,《台灣語典》,台北:金楓出版社。
    (Liang)梁實秋,1977,《遠東英漢大辭典》,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Lin)林礽乾、莊萬壽、陳憲明、張瑞油、溫振華 編,2004,《台灣文化事典》,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Liu)劉正埮、高名凱、麥永乾、史有為 1984,《漢語外來詞詞典》,中國:上海
    辭書出版社。
    (Lu)陸谷林,1991,《英漢大辭典》,中國上海:譯文出版社。
    (chiau)教育部,1998,《新詞語料彚編1》,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新詞語料彚編2》,台北:教育部。
    (San)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 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市:三民書局。
    (Shi)史 群,1985,《最新日中外來語辭典》,日本東京:株式會社東方書店。
    (Song)宋子然,2002,《漢語新詞新語年編》,中國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Tan)陳 修,1991,《台灣話大詞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ang)董忠司,2001,《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Xiang)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001,《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中國上海:漢語
    大詞典出版社。
    (Zhu)朱廣祁,1994,《當代港台用語辭典》,中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參考書目
    英文
    Aitchison, Jean. (2001 3rd ed.), Language Change: Progress or Deca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oomfield, Leonard. 1933. Langu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陳燕 Chen Yan. 2005, Linguistic Borrowing: A Sociopsychological Perpective. 中國廈
    門:廈門大學出版部。
    Lehmann, Winfred P. 1992,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Li, Khin HoaN. 2003, Taiwanese Lexical Change and Variation. 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Phillipson, Robert. 1992, Linguistic Imper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pir, Edward. 1921,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Tent, Jan and Geraghty, Paul. 2004, Borrowing: A Pacific Perspective. Canberra: Pacific
    Linguistics,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Trask, R. L. 1996 , Historical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ule, George. 1996, The Study of Language. Cambridge: The Press of the Cambridge.

    日文(先後照姓日語發音あいうえお順序排列 )
    (あらかわ)荒川惣兵衛,1943,《外来語概説》,日本東京:株式会社三省堂。
    荒川惣兵衛,1980,《外来語に学ぶ》,日本東京:株式会社新泉社。
    (いしの)石野博史,1983,《現代外來語》,日本東京:株式会社大修館。
    (いしわた)石綿敏夫,1983,《外来語と英語の谷間》,日本東京:秋山書店。
    石綿敏夫,1985,《日本語のなかの外国語》,日本東京:岩波書店。
    (うめがき)楳垣 実,1975,《外來語》,日本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
    (きだ)紀田順一郎,1992,《近代事物起源事典》,日本東京:株式会社東京堂出版。
    (くぜ)久世善男,1978,《外来語ものしり百科》,日本東京:新人物往来社。
    久世善男,1975,《外来語の散歩道(プロムナード)》,日本東京:株式
    会社朝日ソノラマ。
    (こくりつ)国立国語研究所,1990,《外来語の形成とその教育》,日本東京:
    国立国語研究所。
    (さいとう)齋藤 毅,1978,《明治のことば》,日本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
    (さかきばら)榊原昭二,1986,《昭和語-60年世相史》,東京:朝日新聞社
    (しんむら)新村 出,1982,《外来語の話》,日本東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
    (たいわん)台湾総督府警務局,1939,《台湾社会運動史》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
    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状況(中巻),台北:台湾総督府警務局。
    (たなか)田中秀央,1972,《語源百話―文化史的に見た外来語》,日本東京:株式会社南江堂。
    (つちだ)槌田満文,1983,《明治大正の新語流行語》,日本東京:角川書店。
    (ひだ)飛田良文,1981,《英米外来語の世界》,日本東京:株式会社南雲社。  
    (ぶんか)文化庁,1981,《外來語》,日本東京:文化庁。
    Meillet, Paul Jules Antoine, 泉井九之助訳,1934,《史的言語学に於ける比較の方
    法》,日本京都:合資会社政経書院。

    台文(先後照首字台語發音abcd順序排列)
    (Li)李勤岸,2003,《語言政策kap語言政治》,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
    (Tiu°)張裕宏,2002,《白話字基本論:台語文對應&相關的議題淺說》,台北:文
    鶴出版有限公司。
    張裕宏,2007,《張裕宏教授論文選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華文(先後照首字漢字當地發音abcd順序排列)
    Aitchison, Jean(簡‧愛切生) 徐家禎譯,1997,《語言的變化:進步還是退化?
    (Language change: progress or decay? ),中國北京:語文出版社。
    Crystal, David(大衛‧克里斯托) 鄭佳美譯,2000,《英語帝國》(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台北:猫頭鷹出版社。
    Crystal, David(大衛‧克里斯托) 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Language Death”),
    台北:猫頭鷹出版社。
    Fromkin, Victoria. Rodman, Robert. Hyams, Nina. 黃宣範譯,2005,《語言學新引》,
    台北:新加坡商湯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Masini, Federico(馬西尼) 黃河清譯,1997,《現代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
    來詞研究》,中國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Yanaihara(矢內原忠雄),1929,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帝國
    主義の台湾》)1956,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Yule, George 張文軒譯,2004,《語言學導論》(The Study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Chang)張德麟,2003,《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台北:前衛出版社。
    (Jaw)趙元任,1992,《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和發展: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袁毓林主編,中國北京:清華大學。
    (Chen)陳建忠,2004,《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
    (Chen)陳培豐,2007,《「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hen)陳柔縉,2005,《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
    陳柔縉,2007,《囍事台灣》,台北:東觀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Chen)陳 原,2003,《語言和人》,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Cheng)鄭良偉‧鄭謝淑娟,1977,《台灣福建話的語音結構及標音法》,台北:
    學生書局。
    鄭良偉,1989,《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話文》,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鄭良偉,1990,《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台北: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社。
    鄭良偉,1992,《國語常用虛詞及其台語對應詞釋例》,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良偉,1997,《台語的語音與詞法》,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良偉,1998,《從國語看台語的發音》,台北:學生書局。
    (Chiu°)蔣為文,2005,《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Chong)鍾榮富,2003,《最新語言學概論》,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Feng)馮天瑜,2004,《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中國
    北京:中華書局。
    (Hong)洪乾祐,1992,《閩南語考釋-附金門話考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Hu)胡曉清,1998,《外來語》,中國北京:新華出版社。
    (Huang)黃文範,1989,《翻譯新語》,台北:東大圖書。
    黃文範,2004,《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Lau)老志鈞,2005,《魯迅的歐化文字-中文歐化的省思》,台北:師大書苑
    有限公司。
    (Lee)李知沅,2004,《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Lee)李南衡,1979,《賴和先生全集》「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一」,
    李南衡,1979,《小說選集一》「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二」,
    李南衡,1979,《小說選集二》「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三」,
    李南衡,1979,《詩選集》,「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四」,台北:明潭出版社。
    李南衡,1989,《外來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Li)李視岐,1986,《日語外來語》,中國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Lin)林茂生 林詠梅譯 (2000),《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
    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Lin)林瑞明,1993,《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出版社。
    林瑞明,2000,《賴和全集 漢詩卷(上)、(下)》,台北::前衛出版社。
    (Liu)劉 靜,2006,《文化語言學研究》,中國北京:中華書局。
    (Lu)盧廣誠,2003,《台灣閩南語概要》,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Luo)羅常培,1996,《語言與文化》,中國北京:語文出版社。
    (Pan)潘文國、譚慧敏,2006,《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思考》,中國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Shi)史有為,2003,《漢語外來詞》,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史有為,2004,《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中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Shi)施正鋒,2002,《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2,《語言權利法典》,台北:前衛出版社。
    (Taiwan)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49,《台灣之糖》,台北:台灣銀行。
    (Taiwan)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台灣史》,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Tsai)蔡懋棠,1980,《台灣語言民俗雜俎》,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Wang)王禎和,1969,《嫁粧一牛車》,台北:金字塔出版社。
    王禎和,1982,《美人圖》,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王禎和,1984,《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王禎和,1987,《人生歌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禎和,1993,《大車拚》,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王禎和,1998,《兩地相思》,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王禎和,2006,《老鼠捧茶請人客》,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Wang)王 力,1980,《漢語史稿》,中國北京:中華書局。
    (Wang)王曉寒,2001,《流行語粉有趣-兼論新聞中的英語辭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Wu)吳安其,2006,《歷史語言學》,中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Xu)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Yang)楊秀芳,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Yeh)葉玉賢,2003,《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
    出版社。
    (Zhang)張德鑫,1996,《中外語言文化漫議》,中國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Zhong)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編,2003,《國家、民族與語言-語言政策國
    別研究》中國北京:語文出版社。
    (Zhou)周玉忠、王輝,2004,《語言規劃與語言政策:理論與國別研究》,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參考學報學術論文
    英文
    Haugen, Einar. 1950. 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Borrowing. “Language” (26): 210-31

    台文
    (Tiu°)張裕宏、張光裕,1995,〈台灣福建話外來語概觀〉,《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
    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華文(先後照首字漢字當地發音abcd順序排列)
    (Chen)陳建忠,2002,〈反殖民戰線的內部批判--再探「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臺
    灣史料研究》6月。
    (Chen)陳瓊琪,1998,〈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的敘述形式〉高雄:《中山中文學刊》6月。
    (Chen)陳國章,2001,〈「腳踏車」用詞的種類、分布及其變化-以彰投雲嘉南各縣市為例-〉,台北《地理教育》第27期。
    (Chen)陳宜伶,2005,〈論王禎和短篇小說中的寡婦形象〉台南:《台灣文學評論》12月。
    (Chen)陳韻如,2000,〈在諷刺中呈顯現實--論賴和短篇小說中的「反諷」〉《東吳中文研究集刊》6月。
    (Chiu)邱雅芳,2004,〈殖民地醫學與疾病敘事--賴和作品的再閱讀〉《臺灣文獻》12月。
    (Chu)朱雅琪,2004,〈點燃一盞人生愛的燈火-論王禎和的「香格里拉」〉,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Fang)方麗娟,2003,〈日治時期醫事作家研究--論賴和「未來的希望」〉《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學報》5月。
    (Fu)傅錫壬,1999,〈從台灣語言趨勢看世界文化之融合〉,台北:《淡江大學中文
    學報》6月。
    (Heta)戶田一康,2003,〈賴和的日文能力--從日本語教育的觀點來看臺灣文學〉
    《東吳日語教育學報》7月。
    (Hong)洪錦淳,2002,〈悲歌兩唱-論呂赫若「牛車」與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台南《台灣文學評論》1月。
    (Hong)洪珊慧,2000,〈賴和文學中的諷刺風格〉《長庚護專學報》3月。
    (Hsu)徐志平,2001,〈賴和新詩「覺悟下的犧牲」析論〉《臺灣歷史學會會訊》9月。
    (Hsu)徐士賢,1998,〈從賴和到呂赫若:一桿「稱仔」與牛車之比較〉台北:《世
    新大學學報》10月。
    (Hsu)許雪姬,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台北:《史聯雜誌》,第19期。
    (Hsu)許琇禎,1999,〈多語言的文化衝突-王禎和小說研究〉台北:《中國學術年
    刊》3月。
    (Huang)黃惠禎,2002,〈楊逵與賴和的文學因緣〉《臺灣文學學報》12月。
    (Huang)黃美玲,2000,〈賴和創作中新舊文學並存的意義〉《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學
    報》8月。
    (Ke)柯明良,2001,〈外来語の勉強法についてー英語からの外来語を中心にして〉,
    國立空中大學共同科學報。
    (Lan)藍建春,2001,〈文學史與賴和--以「臺灣新/現代文學史之父」的論述為例〉
    《臺灣文學學報》2月。
    (Lee)李宜靜,1998,〈王禎和小遻中以花蓮為背景之研究〉台北:《康寧學報》12
    月。
    (Lee)李俐瑩,2001,〈「嫁妝一牛車」的小說語言〉,台北:《重中論集》6月。
    (Liao)廖淑芳,2000,〈魯迅、賴和鄉土經驗的比較--以其民俗與迷信書寫為例〉《臺灣文學學報》6月。
    (Lin)林政華,1998,〈賴和的文學精神及其超越〉台北:《臺北師院語文集刊》8月。
    (Lin)林巧鄉,1999,〈帷幕揭開時-關於王禎和作品的兩種讀法〉,花蓮:《東之皇華》5月。
    (Lin)林豐藝,2000,〈「笑」的反諷與「淚」的含藏-論王禎和小說中的批判與關懷〉,台北:《台灣人文(師大)》12月。
    (Lin)林世奇,2006,〈從笑謔到包容-試析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
    《中山女高學報》12月。
    (Liu)劉至瑜,2000,〈台灣作家筆下的妓女形象-以呂赫若「冬夜」、黃春明「莎
    喲娜啦‧再見」、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和李喬「藍彩霞的春天」
    為例〉,台北:《台灣人文(師大)》6月。
    (Lu)呂文翠,2003,〈母性與文明的犧牲-王禎和小說新論〉,台北:《華夏學報》。
    (Shi)施懿琳,1999,〈賴和漢詩的新思想及其寫作特色〉嘉義:《中正大學中文學
    術年刊》3月。
    (Shi)石美玲,2002,〈賴和小說中的閩南語詞彙解讀及其特點分析〉《興大人文學
    報》6月。
    (Tai)台東大學,2004,《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台東大
    學。
    (Tan)譚惠文,2000,〈王禎和「美人圖」之修辭分析〉,桃園:《中國現代文學理
    論》3月。
    (Teng)鄧守信,1994,〈台灣地區外來語的動態結構〉《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
    會論文集 V.1 語文分析組》,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Wang)王珍華,1999,〈由「一桿稱子」看賴和的文學精神及其語言特色〉《源遠學報》12月。
    (Watanabe)渡邊弘史,2001,〈外來語表記之原則,語彚分類以及其語源〉,嘉義:
    吳鳯學報。
    (Yao)姚榮松,1990,〈當代台灣小說中的方言詞彚-兼談閩南語的書面語〉,《國
    文學報》第十九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姚榮松,1992,〈海峽兩岸新詞語的比較分析〉,《國文學報》第廿一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姚榮松,1992,〈海峽兩岸新詞語的比較分析〉,《國文學報》第廿一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姚榮松,1992,〈台灣現行外來語的問題〉《師大學報》(第三十七期,,329-362頁)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Yeh)葉錦霞,2004,〈王禎和的病誌書寫-「兩地相思」試析〉,桃園:《長庚科
    技學刊》12月。
    (Yokoji) 横路啓子,2006,〈頼和「帰家」論〉《日本語日本文學》7月。

    4. 參考碩士論文
    (Chang)張雅惠,2000,〈日治時期的醫師與台灣醫學人文-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為例〉,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
    (Chen)陳明娟,1989,〈日治時期文學作品所呈現的台灣社會-賴和、楊逵、吳濁流的作品分析〉。
    (Cheng)鄭皇泉,2005,〈賴和小說敘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Chiu)邱明瀚,2005,〈台灣地區國語中新外來詞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台灣師
    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Chu)朱曉雲,1985,〈中国語の外来語:日本語かち借用したものを中心に〉,東
    吳大學日本研究所。
    (Hsu)許斐絢,1999,〈台灣當代國語新詞探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Kuo)郭穎純,2002,〈外來語,首字母縮略與縮字詞之分析〉,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
    (Lin)林振輝,1980,〈日本外来語の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
    (Lin)林思怡,2004,〈日台外来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変貌と受容を中心に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
    (Lin)林秀蓉,2001,〈日治時期台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Shi)石美玲,2002,〈賴和小說中的閩南語詞彚讀及其特點分析〉《興大人文學報》6月(32期上),台中:中興大學。中興大學研究所。
    (Sun)孫幸娟,2005,〈賴和小說的台灣閩南語詞彚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Teng)鄧慧恩,2005,〈日據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Tu)杜珮宜,2005,〈台灣當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台北市教育大學應用語言研究所。
    (Wang)王珍華,1999,〈由「一桿称仔」看賴和的文學精神及其語言特色〉《源遠學報》12月。國防醫學院研究所。
    (Wang)王國齡,2003,<台灣中文詞彚之新日語借詞研究-日本流行文化影響之下產生新借詞〉,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
    (Un)溫婷惠,1999,〈英語醫學詞彚的漢譯:實例與檢討〉,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
    (Wu)吳致君,1995,〈漢語借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
    (Wu)吳泰良,2000,〈借自英語的外來語之結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Yeh)葉雅婷,2004,〈ファッション雑誌における日本語外来語の使用の一考察―「nonno」を調査の対象として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
    5. 參考雜誌單篇文章
    日文
    《言語》月刊 (1978) vol. 7 No. 2 特集‧外来語の研究 日本東京:大修館書店
    《言語》月刊,1985,vol.. 14 No. 1 大特集‧昭和語小辞典-キーワードで綴るの昭和60年 日本東京:大修館書店
    《言語》月刊,1989, vol. 18 No. 6 特集‧昭和の言語史 日本東京:大修舘書店
    《日語研究》第二輯 (2004),《日語研究》編委會 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南衡,1991,(1995年18刷),〈外来語から見えてくる台湾史〉《謎の島‧台湾》別冊宝島127,日本東京:株式会社宝島社

    華文
    (Chang)章正忠,2003,〈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的語言藝術〉,台北:《中國語文》4月
    (Chen)陳建忠,2002,〈反殖民文學的文學形式--論賴和小說中的對話性敘事〉,台北:《國文天地 》3月。
    (Chen)陳姿妃,2004,〈論賴和「一桿『稱仔』」之反殖民主義觀〉,台北:《國文天地》10月。
    (Chen)陳芳明,1999,〈臺灣新文學史(3)--啟蒙實驗時期的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0月。
    (Chen)陳伯達,1960,〈國民黨統治ê本質〉《台灣青年》第四期,東京:台灣青年社。
    (Chen)陳淑娟,2002,〈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賴和漢詩中的人本思想〉, 台北:《國文天地》3月。
    (Chuang)莊 德,〈日據後期台北之警政〉1958,《台北文物》六卷3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Ciku)《詞庫建設》月刊,第1期(1993年7月) - 第22期(2000年6月),香港:香港國語文學會詞庫工作組
    (Fang)方耀乾,2004,〈反帝、反殖民拼圖--論賴和的事件詩〉,台南:《海翁臺語文學》12月。
    (Heta)戶田一康,2002,〈不可名狀的悲哀--從日本人的眼裡看賴和〉,台北:《國文天地》12月。
    (Hsiao)蕭錦綿,1984,〈滑稽多刺的玫瑰〉,《玫瑰玫瑰我愛你》附錄,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Hsieh解昆樺,2006,〈beh語還休顯隱不定的革命敘事--賴和小說中的法律經驗與反抗童話〉,台北:《笠詩刊》4月。
    (Hsu)許俊雅,2006,〈多語言的探索〉《老鼠捧茶請人客》書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Hsu)許雪姬,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事件前後為例〉,台北:《史聯雜誌》第十九期。
    (Hu)胡民祥,2004,〈賴和文學語言的辯證〉,台南:《海翁臺語文學》1月。
    (Huang)黃秀燕,2005,〈賴和小說中的表現手法〉,台北:《中國語文》8月。
    (Lee)李西勳,1995,〈台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中興新村:《台灣文獻》,第四十六卷三期。
    (Lee)李文卿,2002,〈走過殖民-論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之諧謔書寫〉,台北:《文訊》雜誌12月。
    (Liao)廖振富,2001,〈臺灣中部地區的古典詩人及其作品 -下-〉台北:《國文天地》2月。
    (Liu)劉兆祐,1987,〈淺論外來語〉,《國文天地》3卷1期。
    (Liu)劉澤先,1957,〈漢語不能容納外來語嗎?〉《中國語文》5月號,總號59號,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Liu)劉恆興,1998,〈台灣現代文學(9)〉-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中的諷刺特徵:兼論中國傳統文學的諷刺技巧〉台北:《國文天地》2月。
    (Peng)彭明偉,2003,〈賴和小說三論〉,高雄:《臺灣文藝》2月。
    (Song)宋澤萊,1998,〈論臺語小說中驚人的前衛性與民族性--試介賴和、黃石輝、宋澤萊、陳雷、王貞文的臺語小說〉,高雄:《臺灣新文學》6月。
    (Tian)田惠剛,1996,〈漢語“外來詞”的範疇及其分類芻議〉,《詞庫建設通訊》6月第八期,香港: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Wu)吳世雄,1995,〈關於“外來概念詞”研究的思考〉,《詞庫建設通訊》8月第七期,香港: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Yang)楊明璋,2006,〈論賴和小說敘述的多語言現象〉,台北:《國文天地》2月。
    (Yeh)葉 笛,2001,〈被俘囚的詩人賴和〉高雄:《創世紀詩雜誌》9月。
    (Wang)王禎和、丘彥明對談,1984,《玫瑰玫瑰我愛你》附錄,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Wang)王立達,1958年,〈現代漢語中從日語借來的詞彚〉《中國語文》2月號,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Zheng)鄭 奠,1958,〈談現代漢語中的「日語詞彚」〉《中國語文》2月號,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Zhou)周定一,1962,〈「音譯詞」和「意譯詞」的消長〉《中國語文》10月,總號119號,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參考電子資訊資料
    http://taigu.eic.nctu.edu.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