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幸珍
論文名稱: 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
指導教授: 張樹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性取向同性戀認同同性戀恐懼症現身性別平等教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6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彰顯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主體經驗,讓長期以來被忽視的青少女性別生活得以有論述的機會。在資料分析時,研究者採取具有性別意識的女性主義觀點,期望對於目前國中階段所實施的性別教育,能加以反省與批判。研究者希望藉由瞭解受訪者在國中階段所面臨的處境,以及當時其所採取的因應策略,歸納出目前國中階段性別教育的現況及缺失,以做為未來研究改進的參考。   

    本研究透過立意取樣與滾雪球方式,邀請三位今年(2003年)剛從國中畢業的女學生做為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並將訪談內容改寫為故事,最後並就其故事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以得出本研究之結論及建議。

    經過分析後,本研究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一、 國中女同志學生的認同及情感模式:
    國中女同志學生在發展成為同性戀的認同過程中,其所面臨的掙扎與困難,和她是否獲得相關的資訊、有無支持性的團體,以及家人的態度和個人特質有密切相關。國中女同志學生對自我的概念,呈現出高度的個別差異,但都受到傳統男/女二分思想的影響,也因而造成她們適應上的困難。
    二、 對老師、同學及家人的現身策略及影響因素:
    國中女同志學生通常不會主動向老師現身,她們決定是否現身的因素包括:老師的人格特質、熟悉的程度和能否為其保守秘密。老師在面對國中女同性戀學生時,角色已從「性別意識中立諮商」漸漸轉化為「性別意識敏感諮商」。國中女同性戀學生會選擇性的向同學現身,並且大多能得到支持。少數同學會有歧視的行為出現,但溝通後多數已有改善。國中女同志學生會因為外力(導師通知)而被迫向家人現身,如無外力介入,則她們會試著對家人拋出訊息,但家人多半以其年紀太輕,而未認真看待她們策略性的現身。
    三、 異性戀中心的課程:
    目前國中各科教材仍為異性戀中心思想,不僅是「去同性戀」(不見同性戀者身影) 而且還是「反同性戀」(出現歧視同性戀者的內容)。潛在課程方面,學校對服裝儀容的規定可能會造成國中女同志學生的困擾。在補充教材部分,不論是政府或民間所編寫的參考資料,都尚未得到一般老師的青睞與採用。
    四、 對未來的期待:
    國中性別教育如欲全面成功,尚待其他社會因素(立法、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配合。

    針對上述四點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三項建議:
    一、 政府
    立法院應早日完成相關法律的立法、修法工作。教育主管機關在師資培育及進修時,應培養老師具有性別平等觀念;在校長遴選時,應審視其是否具備性別平等意識;而在審定新教材時,更需注意其有無出現不當的性別氣質歧視及異性戀霸權思想。
    二、 學校
    校內舉辦親職講座時,可以融入同志議題,藉此可以創造同志學生和父母溝通討論的機會。全力協助成立同志社團,提供所有學生一個了解同志的園地,也增加同志學生聯誼及加強自我概念的機會。此外,老師必須具備「性別意識敏感諮商」的態度與技巧。
    三、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未來研究者可以國中女同志的婆為研究對象,或是改以行動研究法來從事研究,以及研究女同志的自我認同歷程,以便可以提供女同志學生更立即和適切的協助。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女性主義與女同志研究文獻……………………………………..9 第二節 從性教育到性別平等教育……………………………………….14 第三節 國內外性別教育教材分析……………………………………….24 第四節 校園中同性戀學生的處境……………………………………….40 第五節 同性戀學生之自我認同………………………………………….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59 第一節 研究方法………………………………………………………….5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三節 研究倫理的考量……………..…………………………….……66 第四章 故事內容及綜合分析………………………………....……68 第一節 小史的故事………….…………………………………………..69 第二節 小班的故事……….….………………………………………….84 第三節 小新的故事…..………………………………………………..100 第四節 綜合分析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8 第一節 結論……………….…………………………………………….128 第二節 建議……………….…………………………………………….132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135 參考書目……………………….…………………………………………..139 一、中文部分………………….…………………………………………..139 二、英文部分………………….…………………………………………..144 附錄…………………………….…………………………………………..148 一 、 研究同意書…………….…………………………………………..148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天台、李世慶、陳瓊美、盧明志(編)(2000a)。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三冊。台灣台南:南一書局。
    王文科、王天台、李世慶、陳瓊美、盧明志(編)(2000b)。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五冊。台灣台南:南一書局。
    王雅各(1999a)。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台北:開心陽光。
    王雅各(1999b)。同志平權運動。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頁227-258)。台北:心理。
    王淑娟(2000)。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補充教材系列介紹。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期,130-134。
    王瑞香(2002)。基進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1–159)。台北:女書文化。
    江淑琳(譯)(2001),G.M.Herek著。污名與性取向。台北:韋伯文化。
    江漢聲、晏涵文(編)(1998)。性教育。台北:性林文化。
    何春蕤(1998a)。教改理念下的性/別教育。性/別教育通訊,2期,4-13。
    何春蕤(1998b)。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元尊文化。
    何春蕤(主編)(2000)。進步的性教育–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台北:教育部。
    吳武典、金樹人(主編)(1996)。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六冊。台北:張老師。
    吳武典、金樹人(主編)(1999a)。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北:張老師。
    吳武典、金樹人(主編)(1999b)。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北:張老師。
    吳武典、金樹人(主編)(2000)。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五冊。台北:張老師。
    吳秀碧(1995)。輔導教師如何面對高中、職青少年的同性戀課題。測驗與輔導,131期,2686–2688。
    吳亞玲(2000)。「同性戀學生之輔導」座談會紀實。輔導通訊,61期,51–52。
    金宜蓁、涂懿美(譯)(1998),E.K.Sedgwick著。如何將孩子教養成同性戀:為娘娘腔男孩而戰。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11–25。
    邱恬琳(2001,2月19日)。十位校園女菁英,釋放同志真性情。中國時報,第7 版。
    林芳玫(2002)。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34)。台北:女書文化。
    林素真、葉翠玉、林秀慧、王瑩萍、李佩明、呂淑卿(編)(2001a )。國中家政一年級教師手冊。台北:康軒。
    林素真、葉翠玉、林秀慧、王瑩萍、李佩明、呂淑卿(編)(2001b)。國中家政二年級教師手冊。台北:康軒。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華山(1997a)。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華山(1997b)。當代香港性教育論述。載於何 春蕤(主編),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下)(頁241-278)。台北:元尊文化。
    胡幼慧(1996a)。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6b)。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0)。台北:巨流。
    洪久賢(主編)(1997)。國民中學家政教師手冊第一冊。台灣台南:南一。
    洪久賢(主編)(1999)。國民中學家政教師手冊第二冊。台灣台南:南一。
    洪佳玲(1999)。「同性戀」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60期,21–23。
    洪美蓮(2000)。女性主義教學的實踐:女性歷史單元教學活動之發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雅琴(1996)。同性戀者自我認同發展歷程的探討。諮商與輔導,126期,17–20。
    洪雅琴(1997)。女同性戀者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雅琴(2000)。女同性戀者生命故事敘說研究。載於何春蕤(主編),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頁187-232)。台北:麥田。
    段秀玲(主編)(2001a)。國民中學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三冊。台灣台南:翰林。
    段秀玲(主編)(2001b)。國民中學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五冊。台灣台南:翰林。
    倪家珍(1997)。九0 年代同性戀論述與運動主體在台灣。載於何春蕤(主編),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25-148)。台北:元尊文化。
    莊景同(2000)。超越政治正確的「女女」牽「扮」-從「女女」伴侶關係看生命掙扎與價值體現。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晏涵文(1989)。生命與心理的結合–談家庭生活與性教育。台北:張老師。
    晏涵文(1991)。健康教育–健康教學與研究。台北:心理。
    教育部(2001)。「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部公報,313,34-35。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國民中學認識台灣社會篇教師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1a)。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一冊教師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1b)。國民中學健康教育教師手冊(上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1c)。國民中學健康教育課本(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正國(1996)。同性戀學生之輔導。諮商與輔導,126期,25–29。
    陳微君(2002)。台灣兩性平安教育政策性別意涵之變遷—從同志平權運動談起。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過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喀飛、王蘋(2001)。同志人權。載於陳俊宏(主編),二千年人權在台灣(頁139–144)。台北:台灣人權促進會。
    強淑敏(1999)。我們是同性戀教師。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虹(1999)。情慾微物論。台北:大田。
    張小虹(2002)。女同志理論。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43–268)。台北:女書文化。
    張玨(1996)。兩性教育。測驗與輔導,135期,2774–2776。
    張玨(1999)。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期,17–23。
    張玨、王舒芸(1997)。情慾自主與兩性平等的性教育。學生輔導,48期,38–49。
    張娟芬(2000)。姊妹戲牆。台北:聯合文學。
    張盈 (2000)。性別迷思–從批判教育學的抗拒觀點論教科書意識型態再生產的問題。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喬婷(2000)。馴服與抵抗:十位校園女菁英拉子的情慾壓抑。台北:唐山。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郭麗安(1994)。同性戀者的諮商。輔導季刊,30卷第2期,50–57。
    許佑生(1999)。不要讓求生的繩索脫落。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期,91–95。
    許殷宏(2000)。女性主義取向的課程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頁73–11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甯應斌、何春蕤(2000)。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載於何春蕤(主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頁373–398)。台北:麥田。
    陽嘉同(譯)(1997),R.Pollack&C.Schwartz著。醒悟的旅程。台北:開心陽光。
    游玉英(主編)(2000a)。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北:仁林文化。
    游玉英(主編)(2000b)。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第五冊。台北:仁林文化。
    游美惠(1999)。性別平權的性/別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0期,4– 15。
    游美惠(2002)。身體、性別與性教育:女性主義的觀點。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4期,81–118。
    楊佳羚(2002,5月)。衛教性教育論述中的性別政治與權力關係。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聯合主辦之「性別、知識與權力研討會」,高雄。
    楊佳羚(2003a)。性別教育大補帖(上):教師觀念基礎大挑戰。台北:女書文化。
    楊佳羚(2003b)。性別教育大補帖(下):學生活動作業百寶箱。台北:女書文化。
    趙淑珠(1997)。思考諮商員訓練課程中的性別教育性別意識中立與性別意識敏感。輔導
    季刊,33卷第1 期,1–3。
    廖述茂(2000)。「同性戀學生之輔導」座談會紀實。輔導通訊,61期,53–54。
    鄭美里(1998a)。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文化。
    鄭美里(1998b)。我們的兒子是同性戀,我們以他為榮。人本教育札記,108期,46–51。
    鄭敏慧(1999)。在虛擬中遇見真實-台灣學術網路BBS站中的女同志實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美貴、吳榮邦(主編)(2001a)。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二上。台北:康軒。
    鄧美貴、吳榮邦(主編)(2001b)。國中輔導活動教師手冊三上。台北:康軒。
    劉安真(2000)。對同性戀輔導的反思。諮商與輔導,171期,23–27。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慧君(譯)(1999),E. Centerwall& Skolverket著。可以真實感受的愛。台北:女書文化。
    蕭湘文(2000)。閱讀同性戀漫畫與性認同之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12期,89–111。
    歐用生(1989)。輔導的陷阱。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台北:文景。
    謝小芩(1999)。「檢視國中一年級教科書內容是否符合兩性平等原則」專案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賴鈺麟、怪貓、辛夷、味全、維維、YoYo等(編)(2000)。認識同志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賴麒中(1998)。性傾向與就業歧視之探討。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成熙(2001)。教育、輔導與人權:從幾部通俗的電影談起。學生輔導,73期,52–61。
    簡家欣(1997)。喚出女同志–九0年代台灣女同志的論述形構與運動集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燕翎(主編)(2002)。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二、英文部分
    Apple, M.W.(1990).Ideology and curriculum.New York:Routledge.
    Berrill, K.T.(1992).Organizing against hate on campus:Strategies for activists. In G.M.Herek&K.T.Berrill(Eds.),Hate crimes:Confronting violence against lesbians and gay men.(pp.259-269).California:Saga .
    Berrill, K.T.&Herek,G.M.(1992).Primary and secondary victimization in anti-gay hate crimes:official response and public policy. In G.M.Herek&K.T.Berrill(Eds.),Hate crimes:Confronting violence against lesbians and gay men.(pp.289-305).California:Saga .
    Bevenuti, A.C.(1986).Assessing and addressing the special challenge of gay and lesbian students for high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Paper present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alifornia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279958)
    Carla,G(1994). Our Politics and Choices:The feminist movement and sexual oientation. In B.Greene&G.M.Herek(Eds.),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and gay issues:Vol.1.Lesbian and gay psychology:Theory,research,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pp.54-70).California:Saga .
    Coleman, E.,&Remafedi, G.(1989).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adolescents:A critical challenge to counselors.Journal of Counseling&Development,68,36–39.
    D’Augelli, A.R.(1994). Lesbian and male development:Steps toward an analysis of lesbians’ and gay men’s lives. InB. Greene&G.M.Herek(Eds.),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and gay issues:Vol.1.Lesbian and gay psychology:Theory,research,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pp.118-132).California:Saga .
    Devito, J.A.(1979, November).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gay and lesbian student.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an Antonio,TX.(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184167)
    Dunham, K.L.(1989).Educated to be invisible:The gay and lesbian adolesc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336676)
    Erikson,E.(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2 nd ed)New York:Norton.
    Herek, G.M.,Kimmel, D.C.,Amaro,H.,& Melton,G.B.(1991). Avoiding heterosexist bia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American Psychologist.46(9),957–963.
    Joan, E.A.(1993, November).“Privileges”:A student activity designed to increa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regarding gay and lesbian concer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Miami,F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362932)
    Joyce,H.(1992). Violence against lesbians and gay male youths. In G.M.Herek&K.T.Berrill(Eds.),Hate crimes:Confronting violence against lesbians and gay men.(pp.76-82).California:Saga .
    Lewis, J.A.(1992).Gender sensitive and family empowerment.Topics in Family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1,1–7.Lewis,L.A.(1984)The coming–out process for lesbians:integrating a stable identity.Social Work,29(5),464–469.
    Lugg, C.A.(1997, October).No Trespassing:U.S.public schools and the border of institutional homophob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Adminstration,Orlando,F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429252)
    Marso, J.L.(1991).Addressing the development issues of lesbian and gay college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328861)
    Project 10 Handbook:addressing lesbian and gay issues in our schools(1991). A resource directory for teachers,guidance counselors,parents and school–based adolescent care providers.Los Angeles,CA:Friends of project 10 Inc.(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337567)
    Pulmmer, K.(1989).Lesbian and gay youth in England.In G.Herdt(Ed.), Gay and lesbian youth.(pp.195-223).New York:Harrington Park Press.
    Ross, M.W.(1989).Gay youth in four cultures:A comparative study .In G.Herdt(Ed.), Gay and lesbian youth.(pp.299-314).New York:Harrington Park Press.
    Rudolph,J.(1988).Counselors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a selec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Development,67,165–168.
    Savin-Williams, R.C.(1989).Parental influences on the self-esteem of gay and lesbian youths:A reflected appraisals model.In G.Herdt(Ed.), Gay and lesbian youth.(pp.93-110).New York:Harrington Park Press.
    Savin–Williams, R.C.(1994).Verbal and physical abuse as stressor in the live of lesbian ,gaymale,and bisexual youths:Associations with school problems,running away,substance abuse, prostitution,and suicide.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62(2),261–269.
    Schneider, M.(1989).Sappho was a right-on adolesent:Growing up lesbian.In G.Herdt(Ed.), Gay and lesbian youth.(pp.111-130).New York:Harrington Park Press.
    Troiden, R.R.(1984).Seif,self–concept,identity,and homosexual identity:Constructs in need of definition and differentiation.Journal of Homosexuality,10(3/4)97–109.
    Uribe,V.(1991). Homophobia–What is it and who it hurts. In Project 10 Handbook:addressing lesbian and gay issues in our school. A resource directory for teachers,guidance counselors,parents and school–based adolescent care provide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337567)
    Vallance,E.(1974).Hid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justific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ducational reform.Curriculum Theory Network,4(1),13–14.
    Zera,D.(1992).Coming of age in a heterosexist world:the development of gay and lesbian adolescents.Adolescence,27(108),849–85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