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段成翰
論文名稱: 我國約會顧問組織社群行銷圖片所反映之男性凝視現象
指導教授: 胡光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約會顧問把妹男性凝視社群行銷性別刻板印象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44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5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應廣大單身群眾,興起了不同於相親公司以及交友網站模式的另一種戀愛服務的風潮:約會顧問服務。約會顧問服務以異性戀單身男子為主要客群,不同於傳統約會服務找女性與其配對,而是以授課、販賣教學產品等方式,教導男性如何與女性互動、搭訕、社交、約會等「把妹」技巧,讓男性消費者獲得去尋找女性、獲得愛情的能力。面對世界約會顧問潮流,台灣也不落人後。我國的約會顧問產業於2006年開始不斷成長,出現了一些較具規模的組織,如「班馬兩性科學工作室」、「約會診療室」、「戀愛顧問工作室」、「真愛橋」等約會顧問組織,提供男性朋友課程、書籍、DVD等教學產品與服務。
    這些約會顧問組織都透過網路進行行銷與宣傳,但研究者發現,他們在社群行銷時貼文所使用的圖片,皆以美女圖片為主。且與汽車、電玩等男性消費主導的產業不同的是,這些圖片中都沒有約會相關產品或服務的出現,供女性陪襯,而是只呈現女性。本研究即試圖探究,這些約會顧問組織的社群行銷貼文圖片,反映了何種男性凝視現象?女體以何種樣貌被再現?在貼文文字、主題的脈絡下,這些圖片又傳達了何種男女性別權力關係?本研究抽出十則貼文樣本,以符號學分析法分析其圖片與文字的明示義以及男女性別迷思。
    研究結果發現,約會顧問組織偏好使用大幅度裸露的女性圖像,而且也偏好使用沒有男性出現的純女性圖像,來表達諸如約會技巧、魅力培養、性愛技巧等內容。但在遇到與穩定交往、交往關係相關的主題時則使用男女一同出現的圖片,其中也沒有裸露的女體。儘管較少,約會顧問組織也會使用漫畫、繪圖的女性圖像,以再現性感女性、性愛的畫面,以因應與性愛相關的貼文主題。這些社群行銷圖片,反映出男性欲觀賞的女體是五官端正美麗、身材窈窕性感、肌膚無瑕、態度親密可愛的女性樣貌。這些圖片所傳達的更深層男女性別迷思,則是父權社會對於女性的控制,即女性、男女關係必須受男性的掌控。

    第一章 緒論 p.6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p.6 第二節、問題意識與研究問題 p.16 第三節、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p.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p.21 第一節、社群媒體與社群行銷 p.21 第二節、男性凝視與女性被對象化 p.27 第三節、廣告中的性暗示 p.32 第四節、男女性別刻板印象 p.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p.41 第一節、符號學分析法 p.41 第二節、研究對象 p.47 第四章 圖片文本分析 p.49 第一節、約會技巧 p.49 第二節、魅力培養 p.58 第三節、自我提升 p.68 第四節、交往關係 p.76 第五節、性愛技巧 p.85 第六節、綜合分析與探討 p.8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p.106 第一節、研究結果 p.106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p.110 參考文獻 p.113 附錄1 p.119 附錄2 p.121 附錄3 p.123 附錄4 p.125 附錄5 p.127 附錄6 p.130

    中文部分

    王承平(2012)。<性別權力的跨界再現:電視廣告中女體的美麗與哀愁>,《文化研究月報》,128:3。
    王承平、陳立民(2010)。<凝視女體:汽車平面廣告中女性的再現意義>,《明道學術論壇》,6(2):131-153。
    王順民(2010年7月14日)。<正視晚婚現象及其衍生的問題>,《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截取日期:2014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7789
    江惠蘭(2003)。《不同性刺激形式所引發的幻想程度對廣告效果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氣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小珍(1999)。<鼓動沸騰的七情六慾>,《廣告雜誌》,98:92-97。
    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2012年3月20日)<台灣網路廣告市場破百億,再登五大媒體成長之冠>,《數位時代》。截取日期:2013年6月2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22511
    李孟純(2011)。<女性主義身體論述相關文獻整理與反思>,性別與科技研討會暨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李宜玲(2000)。《女人的身體與性意識:女星寫真集的文本建構與青少女的解讀策略》。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建瑩、王孝勇(2014)。<「新」女性形象的媒體再現與性別意識:電視內衣廣告曼黛瑪璉之圖像符號學分析>,《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八卷第一期:71-116。
    李美枝(1979)。《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何佑倫(2009)。<把妹三匹郎,招數大公開>,《壹周刊》,446:160-166。
    林俊良(2003)。《閱讀汽車廣告-廣告文本的性別與空間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宇玲(2004)。〈解讀媒體中的性別意涵 — 以平面廣告為例〉,《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台北:正中。137-150。
    林銘皇(2005)。《汽車電視廣告中汽車、家庭與性別角色之變遷:1985-2004》。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鴻斌(2008)。《網路行銷實務攻略》。台灣:文魁資訊。
    郭曉瀅 (2004):《台灣社會晚婚現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孫秀蕙(1999)。<廣告與兩性>,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 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市:心理。65-84。
    高名凱譯(2003)。《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文化。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
    陳品先(2011)。<亞太地區社群媒體統計>,《數位時代》。截取日期:2013年6月2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146/id/19756
    陳明珠(2008)。<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圖書資訊學研究》,2:2,頁23。
    陳俊宏(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珮庭(2004)。《她為什麼還沒嫁?台灣當代熟齡女性未婚現象探究》。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慧萍、邱宜君、楊久瑩(2013)。<新郎平均31.9歲、新娘29.5歲/晚婚成趨勢 登記對數也變少>,《自由電子報》。截取日期:2013年6月1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26/today-life1.htm
    陳瓊花(2003)。<性別與廣告─性別與廣告之交織>。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台北:巨流。359-328。
    曾千琿(2011)。《性感是廣告良藥還是毒藥?性訴求類型、產品類別與刺激尋求動機特質對廣告效果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葉乃嘉(2006)。《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200。
    張玉佩、葉孟儒(2008)。<美貌的詛咒:男性凝視在網路相簿的權力探索>,《資訊社會研究》,15:249-274。
    張約翰(2014)。<從身體到符號,再回到身體——由宅男女神看宅男的消失>,《文化研究雙月報》,143:44。
    張錦華(1999)。女性主義與傳播研究。<廣告與兩性>,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 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95-120。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臺北縣:正中。
    黃彥超(2013)。《社群媒體行銷與消費者信任關係之研究 – 以FACEBOOK 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瑞娟(2013)。<基隆冠全台 不婚女佔35%>,《蘋果日報》。截取日期:2013年6月1日,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419/34963340/
    黃榮華(2010)。《Facebook行銷模式研究 – 以7-Eleven粉絲專頁個案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EMBA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雅莉(2005)。《流行奇「機」-以手機廣告進行媒體識讀的性別教育》。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瑋斌(2010)。《男性御宅族的愛情/色情幻想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囇莉(主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台北市:女書文化。
    蔡宜倩(2009年)。<愛情公式化 民眾不認同>,《中正e報》。截取日期:2014年1月15日,取自
    http://old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7508
    臺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2013)。《2012年台灣網路廣告量統計暨2013預測報告》。
    趙偉妏譯(2007)。《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臺北:韋伯。
    劉宗輝(1997)。《國內電視廣告性別角色描繪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
    賴俊雄(2003)。<傅柯的《規訓與懲罰》>,《規訓與懲罰-再探傅柯權力系譜學研讀會》,取自
    http://www.360doc.com/showWeb /0/0/54729.aspx
    賴建都(1998)。<網際網路廣告訊息設計之研究>,《廣告學研究》,11:19-36。
    鄭麗芬等(2002)。《兩性關係》。台北:永大。
    Barker, C.(200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羅世宏譯,2004)。台北:五南。
    Farrel, W.(1974)。《男性解放》(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合譯,1987)。台北:婦女新知。
    Fiske, J.(1990)。《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等譯,1995)。臺北市:遠流出版。
    Kaplan, E. A.(1990)。<消費影像:美國文化與文化研究中的影像和修辭>(謝錦芳譯,1990),《當代》,51:42-52。
    Rose, G.(2001)。《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王國強譯,2006)。台北市:群學。

    英文部分

    Ahmad Hafeez Anjum (2010). Social Media Marketing, p.2.
    Barthes, R. (1973). Myth today. In J. Evans & S. Hall (Eds.),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pp.51-58). London: Sage.
    Billimoria, R. (2011). “The Holy Trinity of Social Media”, Retrieved: April 25, 2014, from:
    http://www.miracleworx.com/blog/2011/06/the-holy-trinity-of-social-media-facebook-twitter-and-the-blog-aim-them-at-an-idea-concept-or-service-you-want-to-promote/
    Biswas, A., Olsen, J.E. and Carlet, V. (1992),”A comparison of Print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1(4), 73-81.
    Courtney, A.E. and Sarah Wernick Lockeretz (1971),”A woman’s place:An analysis of the role portrayed by women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8, 1, 92-95.
    Courtney, A. E. and Whipple T. W.(1983).Sex Stereotyping in Advertising, Toronto: D.C., 103-144.
    Edwards, Jim (2012, July 26). CHART: Facebook's Ad Revenue Grows To Nearly $1 Billion. Business Insider. Retrieved: June 2, 2013, form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chart-facebooks-ad-revenue-slowsgrows-2012-7
    Emad, Mitra C.(2006). Reading Wonder Woman’s Body: Mythology of Gender and Nation.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39, No. 6.
    Frith, K., Shaw, P., Cheng, H.(2005).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y: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Women’s Magazin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5(1), p.56-70.
    Garraty, J. A.(1959). The Application of Content Analysis to Biography and History, Trends in Content Analysis(Ithiel De Sola Pool, ed.). Illinois, US: Univ.of Illinois Press, p.176.
    Gauntlett, D.(2002). Media, gender and identit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Kuhn, A. (1985). The power of the image.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Jehanzeb (2008, Auguast). The Objectification of Women in Comic Books. Fantasy Magazine. Retrieved: June 3, 2013, from http://www.fantasy-magazine.com/non-fiction/articles/the-objectification-of-women-in-graphic-novels/
    Kim, W., Jeong, O.R. & Lee, S.W. (2010), “On Social Web Sites”, Information
    System, Vol. 35 Issue 2, pp. 215-236.
    Kruszelnicki, K. (2001). “Skin Color 1”. ABC Science. Retrieved: Sep 20, 2014, from
    http://www.abc.net.au/science/articles/2001/03/01/249992.htm?site=science/greatmomentsinscience
    Kwan, L.-S.C. (2004). Fashion Gender.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ina.
    Lambiase, j., Reichert, t. (2003). Sex in advertising.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cQuail, Denis(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3rded). London: Great Britain by The Cromwell Press, p.277.
    Mitchell, Robert L.(2009). Online dating: It's bigger than porn. Computerworld.com. Retrieved: Jan 13, 2014, from
    http://blogs.computerworld.com/online_dating_its_bigger_than_porn
    PwC(2010).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Advertising. p8. Retrieved: 19 June 2013.
    Reichert and J. Lambiase (Eds.) (2003), Sex in Advertising: Perspectives on the Erotic Appeal, Mahwah, NJ: Erlbaum. p11-38.
    Richmond D. and Hartman T. P. (1982), “Sex Appeal in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2(5), 53-61.
    Safko, L., & Brake, D. (2009). The social media bible: Tactics,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business success. New Jersey: John Wiley.
    Shimp, t.a.(2003). Advertising, promotion & supplemental aspect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Mason, Ohio: Thomson South-Western.
    Siu, Eric(2013). The Time For Video Advertising Is Now. Growth, Marketing. Retrieved: 10, June, 2013, from http://www.growtheverywhere.com/the-time-for-video-advertising-is-now/
    Social Welfare History Archives(2009). If you want to drop bombs to the set of the rising su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ibraries. Retrieved: May 29, 2013, from http://umedia.lib.umn.edu/node/64807
    Social Welfare History Archives(2009). Them days is gone forev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ibraries. Retrieved: May 29, 2013, from http://umedia.lib.umn.edu/node/47260
    Soley, L. and Kurzbard, G. (1986), “Sex in Advertising: A Comparison of 1964 and 1984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5(3), 46-54.
    Stelzner, Michael A.(2012). 2012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ndustry Report. Social Media Examiner.
    Stelzner, Michael A.(2013). 2013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ndustry Report. Social Media Examiner.
    Strauss, Neil(2005). The Game: Penetrating the Secret Society of Pickup Artists. NY, US: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Sturken, M., Cartwright L.(2009).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2nded.).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 p. 76.
    Thompson, I. (1999). Women and Feminism in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hal Communication 13(2): 154-179
    Weber, L. (2009). Marketing to the social web: How digital cus- tomer communities build your business. London: Wiley.
    Weinberg, T. (2009), “The New Community Rules: Marketing on the Social Web”, Published by O'Reilly Media, pp. 3-9.
    Wimmer, R. D., Dominick, J.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Connecticut, US: Cengage Learning.
    Zarrella, Dan(1020). The Social Media Marketing Book. p.1.
    Zeff, Robbin, Jeff Aronson (1997). Advertising on the Internet. NY: John Wiely & Sons Inc. p.13.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