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玟璇
論文名稱: 婚暴目睹兒童家庭轉換經驗初探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family life transition of children witness to marital violence
指導教授: 彭淑華
Pong, Su-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婚暴目睹兒童目睹暴力兒童家庭生活轉換生活改變
英文關鍵詞: children witness to marital violence, children witness domestic violence, the family life transition, life chang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6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離開施暴情境的婚暴目睹兒童,也許不若婦女一般需煩惱家計及生活,但在搬遷的過程中卻受到環境、家庭生活、學校人際網絡轉換的影響,這意味著婚暴目睹兒童有著與婚暴婦女不同的困境與需求,而此篇的目的,即在還原婚暴目睹兒童對家庭轉換歷程中的主觀感受與需求,並探討其因應家庭轉換的模式。
    本研究以目前與婚暴婦女同住的婚暴目睹兒童為研究對象,藉由與四個家庭中的七位婚暴目睹兒童及其照顧者分別進行深度訪談,探討婚暴目睹兒童對家庭轉換經驗的主觀感受、因應方式及對家的認知與期待。研究結果發現婚暴目睹兒童脫離暴力之後,可依照受暴力的影響程度將其經驗分為變動期以及調適、穩定期。而從受訪的婚暴目睹兒童的感受中發現,他們在變動期對不穩定或不佳的環境可接受,但對照顧者改變則表達較多的不適應,並重視穩定的情感陪伴,而在調適-穩定期則對父親角色的期待較少表達。此外,經歷家庭轉換的受訪婚暴目睹兒童,出現許多適應困境及心理困擾,其中又以轉換照顧者對他們在生活適應、安全感上的影響最大。
    另外,本研究也整理出「與母親同住」、「曾接受機構安置」、「曾單獨與父同住」三種婚暴目睹兒童的環境轉換型態可能分別面臨不同的危機及需求,也發現婚暴目睹兒童即使處於逆境,也能正向看待物質匱乏的環境,而家庭也有能力發展出資源來因應危機。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初繪家庭 6 第二節 變色的童年 10 第三節 婚暴目睹兒童家庭圖像 16 第四節 家庭轉換對婚暴目睹兒童的危機與轉機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質化研究方法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步驟 3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4 第五節 研究的嚴謹性 36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者角色 38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2 第一節 家庭故事 42 第二節 婚暴目睹兒童主觀家庭轉換圖像-期待父母重聚的小文與小敏 47 第三節 婚暴目睹兒童主觀家庭轉換圖像-家!不一定要有爸爸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110 第二節 其他研究發現與討論 123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2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31 第五節 後記 133 參考書目 137 附件 144 附件一 受訪者家庭轉換經驗 144 附件二 兒童照顧者訪談大綱 145 附件三 兒童訪談大綱 146 附件四 訪談同意書(照顧者) 147 附件五 訪談同意書(兒童) 148 表目次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 30 表5-1 婚暴目睹兒童主觀家庭經驗(兩類兒童的對照) 110 表5-2 婚暴目睹兒童環境轉換類型 112 表5-3 家庭轉換各階段之困境與需求 118

    壹、 中文部分
    王金永、李易蓁、李婉瓶、邱慧雯、許如悅、陳杏容、梁慧雯、劉昭君、簡憶鈴與蘇英足(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Padgett, D. K., 1998)。
    史提芬(1997)。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載於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主編),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頁27-66)。台北: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朱柔若(譯)(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Neuman, W. L., 1997)
    宋月瑜(2004)。婚姻暴力受虐婦女離婚後的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燕、李詠慧(譯)(2005)。婚姻、離婚與兒童適應。台北:心理出版社。(Emery, R. E., 1999)。
    沈慶鴻(1997)。婚姻暴力代間傳遞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沈慶鴻(2001a)。由帶間傳遞的觀點探索婚姻暴力對目睹兒童的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2),65-86。
    沈慶鴻(2001b)。被遺忘的受害者-談婚姻暴力目睹兒童的影響與介入。社區發展季刊,94,241-251。
    沈瓊桃(2005)。兒童知覺的雙重家庭暴力經驗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1),25-64。
    林巧翊(2003)。折翼與展翅∼∼犯案少年與家庭系統相互影響歷程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妍佑(2005)。婚姻衝突、親子衝突與手足衝突間之相關性研究 : 以臺中縣國小兒童家庭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林英欽,古稚偉,王慈蜂,林正清,謝瀛華(2006)。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健康問題。台灣醫學,10(6),764-767。
    邱菀瑜(2005)。童年目睹婚暴成年女性生活控制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琴音(2005)。婚姻暴力中目睹暴力成年子女心理經驗─故事取向的初步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父愛不缺席 : 心理醫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台北 : 智庫文化。(Stoop, D., 1990)。
    洪文惠(2006)。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臺北縣: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洪素珍(2003)。家庭暴力目睹兒童處遇模式之探討研究-以兒童需求為導向(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編號091000000AU701001)。台北市,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洪素珍(2006)。母親對目睹婚姻暴力兒童需求之理解:焦點團體與紮根理論之應用。調查研究,20,121-168。
    洪毓璟(2004)。青少年家庭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
    胡美齡(1999)。婚姻暴力受虐婦女主觀知覺其親子關係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
    胡美齡(2000)。婚姻暴力家庭互動狀況之探討。輔導季刊,36(3),37-42。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市:揚智文化。(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9)。
    張宏哲、林哲立(譯)(2000)。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雙葉書廊。(Ashford, J. B., Lecroy, C. W., Lortie, K. L., 1997)。
    張虹雯、郭麗安(2000)。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77-110。
    畢恆達(2005)。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5-56。台北:五南。
    莊靜宜(2003)。目睹兒童主觀知覺婚姻暴力行為與受暴母親之親子關係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娟(1998)。受虐婦女暴力因應策略之探討-以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緊急庇護中心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美瑞(1998)。國中學生的「家庭」概念分析。家政教育學報,1,21-41。
    陳卉瑩(2003)。兒童時期目睹婚姻暴力經驗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如(2002)。初繪他們的面貌-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載於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主編),小小羊兒的吶喊-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實務工作經驗談(頁23-50)。台北: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陳怡如(2003)。婚姻暴力目睹兒童處遇工作之初探-一個體制外的觀察與反省。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曉蕙、蔣碧君(2000)。家庭系統理論及其在親職教育的應用。教育實習輔導季刊,6(2),39-46。
    彭淑華(2003)。建構單親家庭支持系統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編號091000000AU631012)。台北市,內政部社會司。
    曾瑞真(1993)。家族治療理論與實施(一)。諮商與輔導,88,33-37。
    曾慶玲(1998)。父母親婚姻暴力對兒童問題行為影響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童伊迪、沈瓊桃(2005) 婚姻暴力目睹兒童之因應探討。台大社工學刊,11,129-164。
    黃有志(1999)。做個現代受歡迎的爸爸。父母親,179,57。
    黃秀香,曾華源(2003)。單親家庭兒童危險因子-以台北市大質地區單親家庭兒童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2,162-195。
    黃宗堅(2006)。創傷與復原:單親父母如何協助子女走過離婚陰霾。諮商與輔導,242,23-31。
    黃珮儀(2005)。婚姻暴力目睹子女之家暴認知及其因應策略。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迺毓(1998)。家庭的意義與功能。載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如,家庭概論(頁4-4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富源、黃翠紋(2000)。婚姻暴力對於兒童、青少年行為影響及其防處策略之探討。警學叢刊,30(4), 239-261。
    黃群芳(2002)。他(她)是怎麼看?怎麼想?談婚姻暴力目睹子女眼中的暴力家庭。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碧霞(2006)。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服務推動現況。發表於目睹暴力兒童保護工作國際研討會。載於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主編,目睹暴力兒童保護工作國際研討會-關懷暴力家庭中成長的兒童,建構目睹暴力兒童保護工作資源網絡會議手冊(頁57-60)。台北: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
    黃翠湄等(譯)(2002)。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
    楊子萱(1999)。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衝突經驗與因應之研究-以家庭系統理論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華(2003)。請戴上綠色眼鏡進入我的翡翠城堡: 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離婚單親家庭兒童的生活世界。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葉致芬(2004)。孝悌楷模的家庭系統運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廖翊合(2007)。單親與雙親家庭子女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態度之比較-以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小玲(1998)。國小學童所知覺的家庭暴力與行為問題的關連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淑珠、蔡素妙(2002)。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1,167-189。
    趙善如(2006)。家庭資源對單親家庭生活品質影響之探究:以高雄市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3,111-171。
    劉蓉果(1998)。子女知覺父母婚姻衝突對其適應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秋雄,高淑清(2006)。再見童年:國小單親女童親職化經驗的看見與省思。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創刊號,1-28。
    鄭淑蓮(2004)。說一個家的故事~透過幼兒自製繪本敘說家的故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蒂(1997)。家庭概念之對話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家政教育組碩士論文。
    謝美娥(1997)。從單親家庭的教養困擾談子女的照顧。社會工作學刊,4,55-75。
    羅斐諭(1996)。一群被遺忘的受害者─目睹婚姻暴力的子女。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等(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貳、 英文部分
    Borduin, C. M., Mann, B. J., Cone, L., & Borduin, B. J. (1990).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family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1(1), 33-43.
    Cohen, O., Slonim, I., Finzi, R., & Leichtentritt, R. D. (2002). Family resilience: Israeli mother’s perspectives.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0(2), 173-187.
    Crowder, B., Kahn, C., & Claudson, K. (2006, Jul 30). Violent divorces scar children.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P. 1.
    Cummings, E. M., & Patrick T. Davies, P. T.(2002).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on children: Recent advances and emerging themes in process-oriented research.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3(1), 31- 63.
    Davis, B. T. , Hops, H. , Alpert, A., & Sheeber, L. (1998). Child responses to parental conflict and their effect on adjustment: A study of triadic relation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2), 163-177.
    Dozier, M., & Bick, J. (2007). Changing caregivers: Coping with early adversity. Pediatric Annals, 37(4), 205.
    Eearley, L., & Cushway, D. (2002). The parentified child.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7(2), 163-178.
    Fauchier, A., & Margolin, G.(2004). Affection and conflict in marital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0 (2), 197-212
    Gardner, & Helen.(1996). The Concept of family: Perceptions of children in family foster care. Child Welfare, 75(2), 161-182.
    Gorin, S. (2004). Understanding what children say: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domestic violence, parental substance misuse and parental health problems.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Retrieved November 7,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jrf.org.uk/knowledge/findings/socialpolicy/pdf/514.pdf
    Harden, B. J. (2004). Safety and stability for foster children: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he Future of Children, 14(1), 30-47.
    Jarvis, K. L., & Novaco, R. W. (2006). Postshelter adjustment of children from violent familie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1(8), 1046.
    Jarvis, K. L., Gordon, E. E., & Novaco, R. W.(2005).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children and mothers in domestic violence emergency shelter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6), 389-402.
    Johnson, P. R., Yoken, C., & Voss, R. (1995). Family foster care placement: The child's perspective. Child Welfare, 74(5), 959-974.
    Katz, L. F., & Low, S. M. (2004). Marital violence, co-parenting, and family-level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children's adjustment ,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8( 2), 372–382.
    Katz, L. F., & Windecker-Nelson, B.(2006). Domestic violence, emotion coaching, and child adjustment.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1), 56–67.
    Kitzmann, K. M., Gaylord, K. N., Holt, A. R., & Kenny, E. D.(2003). Child witnesses to domestic violence: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1(2), 339-352.
    Kline, M., Johnston, J. R., & Tschann, J. M. (1991). The long shadow of marital conflict: A model of children's postdivorce adjustment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 53( 2),297-309.
    Lee, M. -Y. (2001). DV: Impact on children’s emotional experiences,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behaviors in a post-divorce/separation situation.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18, 137–163.
    Lewin, F. (2001). The meaning of home among elderly immigrants, Housing Studies, 16(3), 353-370.
    Malia, J. A.(1996). Children and marital conflict: The impact of family dispute and resolution. 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2), 528-530
    Mallett, S. (2004). Understanding home: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ociological Review, 52(1), 62-89.
    Newman, J. L., & Roberts, L. R. (1993). Concepts of famil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ffect of cognitive level, gender, and family structur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6), 951-962.
    Ornduff, S. R. & Monahan, K.(1999).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parental violence.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28(5), 351-364.
    Parish, J. G., & Parish, T. S. (1983). Children’s self-concept as related to family structure and family concept. Adolescence, 18 (71), 649-657.
    Rykwert, J. (1991). House and home. Social Research, 58(1), 51-62.
    Wells, M., & Jones, R. (2000).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nd shame-pron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8, 19-27.
    參、 網路部分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8)。94至96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類型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7日。網址:
    http://dspc.moi.gov.tw/public/Attachment/831710444071.xls
    內政部統計處(2008a)。02-04 育齡婦女生育率。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8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year.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08b)。家庭暴力被害人保護扶助人次(人次)。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8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year.aspx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