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雅婷
Yang Ya Ting
論文名稱: 一位國中國文科教師情意教學實踐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建福
Lin, Chien-Fu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情意情意教學國文教學
英文關鍵詞: affect, afftive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探討國中國文科個案教師在情意教學上的教學實踐。研究者以一位國中國文教師與其任教之導師班級為對象,透過教室現場觀察以及與個案教師及學生的訪談以及相關教學文件蒐集資料,探討個案教師之情意教學理念,並了解教師如何利用國中國文課本為教材媒介,將其中的情意內涵轉化為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在美感與倫理方面的情意態度發展,並且促進學生在學習態度方面的積極表現。
    研究發現包括:
    壹、國文科情意教學之內涵包含美感與倫理的教學
    貳、教師之國文科情意教學理念
    一、教師對專業的熱情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對學生主動關懷的身教能引導學生情感的投入。
    三、創造班級開放情境,避免標準答案式的詮釋與評價。
    叁、國文科情意教學實踐方式
    一、教學時採用多元體驗與情境營造使學生浸淫其中。
    二、教師應深化文章寓意,開拓學生新鑑賞視野。
    三、教學與過去經驗結合,重視累進的功效。
    四、教學時善用文章內涵進行機會教育。
    肆、國文科情意教學之成效
    一、師生交流管道暢通,能促進學生情感表達與情緒調整策略的學習。
    二、同儕小組學習能促進正向學習態度。
    最後,從提升國中國文科情意教學成效的角度,提出對於國文科情意教學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hinese teacher’s a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Qualitative methods such as interview,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s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captur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er’s a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ed:
    1. Affective teaching in Chinese includes aesthetics and ethics teaching.
    2. The teacher’s affective teaching concepts includes: (1) the enthusiasm of teaching profession (2) caring students actively (3) building an open –minded class environment.
    3. The content of a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as followed: (1) using multiple strategies to create students’ experiences (2) going deep into the articles to open up students’ eyes (3) linking with students’ past experiences (4) making good use of opportunity learning.
    4. The affective teaching effects include: (1) a fin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helps students learning affection expression. (2) small group learning helps improving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Chines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future practice and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意的內涵………………………………………………………………9 第二節 情意教育的意涵與重要性 ……………………………………………16 第三節 情意教育的教學實踐 …………………………………………………27 第四節 情意教學相關研究探討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者角色 ………………………………………………41 第三節 研究歷程 ………………………………………………………………48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筱青老師的情意教學理念 ……………………………………………58 第二節 筱青老師的情意教學實踐 ……………………………………………71 第三節 情意教學實踐的成效與限制…………………………………………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8 第二節 研究建議………………………………………………………………135 參考文獻 …………………………………………………………………………139 附錄 ………………………………………………………………………………147 附錄一 情意教學相關研究………………………………………………………147 附錄二 個案教師的保證書與同意書……………………………………………155 附錄三 訪談大綱…………………………………………………………………157 附錄四 觀察課次紀錄表…………………………………………………………161 附錄五 教師訪談記錄表…………………………………………………………163 附錄六 學生訪談記錄表…………………………………………………………164 附錄七 觀察事件暨編碼記錄摘要表(舉隅)…………………………………165 附錄八 訪談轉譯與分析(舉隅)………………………………………………166 圖目錄 圖2-1 Gephart與Ingle的分類架構圖………………………………………22 圖2-2 修正後的溝通理性感性教學模式………………………………………23 圖3-1 研究流程圖………………………………………………………………55 表目錄 表2-1 情意融入課程實施程度表………………………………………………27 表3-1 資料代號說明表…………………………………………………………52

    方志華(2001,11月)。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與儒家學說之對比。論文發表於鵝湖等單位主辦「第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當代新儒學與人文重建」,臺北市。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第七版)。臺北:五南。
    王秀玲(2000)。主要教學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頁117-183)。臺北:師大書苑。
    王金國、張新仁(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
    吳明烈(2004)。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臺北:五南。
    吳明清(2000)。教育研究 –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
    吳武典、簡茂發(2000)。人事智能的理念與衡鑑。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237-255。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 199-236)。臺北:高等教育。
    吳盈瑩(2000)。情緒教育融入國小國語科之教學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五南。
    呂禎娟(2009)。以靜思語輔助國語科情意教學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國小教師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宋宜宣(2008)。戲劇教學策略融入社會領域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伯黍、楊爾衢、孫名之、陳澤川、袁軍、張榮華等(譯)(2002)。Reber, A. S.著。心理學辭典。臺北:五南。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東華。
    周天賜(1980)。國民中學國文科情意教學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兆君(2003)。本土少年小說改寫為情意教學案例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挫折容忍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百泓(2002)。以國小自然科為主的「知情並重」統整課程之教學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林建福(2001)。教育哲學:情緒取向。臺北:五南。
    林昭瑾(2006)。《伊索寓言》之情意教學--以新竹國小四年六班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揚智。
    金樹人(1995)。角色扮演。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216-228)。臺北:師大書苑。
    胥嘉芳(譯)(2002)。Peter Lang(著)。英國生命教育實施概況。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圖書館主辦之「生命教育中心靈成長教育研討會」手冊(頁30-37)。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臺北:心理。
    唐嘉蓮(2004)。以高一國文科教材進行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孫敏芝(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對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知覺與人際互動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高雄:復文。
    孫燕燕(2000)。「知情意並重」的情意教學如何融入國小自然科—以一位國小自然科專任教師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強華(1997)。師資培育課程中的情意學習。中等教育,49(1),59-6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1,53-26。
    崔光宙(1995)。欣賞教學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229-256)。臺北:師大書苑。
    崔光宙(1997,12月)。先秦儒家情意教育觀與師資培育。載於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之「師資培育與情意教育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24),臺北縣。
    崔光宙(1999)。孔門情意教育觀之詮釋與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3,41-64。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嘉玲(2006)。人事智能取向情意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春興(1990)。從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到論情意教育。教育心理學報,23,1-12。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美惠(譯)(1996)。D. Goleman(著)。EQ。臺北:時報。
    張景媛、王勝賢(1998)。青少年學習與適應模式之驗證。教育心理學報30(1),1-22。
    張瑞祥(2006)。唐詩中的生命意境在國語文教學上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瑞菊(2002)。情意導向兒童閱讀教學活動設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教育部(2001)。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語文學習領域。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辭典(1998)。2005年12月20日取自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144961&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意志
    梁敬賢(2008)。情意教學目標在國中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史的《清領時期的社會文化》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至和(2000)。合作學習教學法。在國小社會科及鄉土教學活動之運用。教育實習輔導季刊,6(1),63-73。
    郭明堂(1992)。從人本心理學談兒童情意教學。高市文教,46, 22-24 。
    陳云薇(2003)。「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情意教學行動研究—以921 災區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2,41-72。
    陳宜岑(2005)。情意教學對提升國中資賦優異學生生活適應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陳幸真(2003)。情意教學在幼稚園之實施與困境突破。教師之友,94(5),67-74。
    陳幸蕙(1993)。青少年的四個大夢(二)。臺北:爾雅。
    陳彥廷、姚如芬(2003)。S-T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之情意表現。新竹師院學報,17,195-237。
    陳國泰(1996)。情意教學的困境及其突破之道。教育資料文摘,38(7),93-101。
    陳淑貞(2004)。資訊科技融入情意教育之教學思考與決定-以兩位個案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雪麗(2000)。情感教育:儒佛情緒觀的現代應用。臺北:五南。
    陳黎君(2003)。情意教育融入「水中生物」課程之教學探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文經(1995)。道德討論教學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83-198)。臺北:師大書苑。
    黃月霞(1989)。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情育課程」對兒童「態度」與「學業成績」的影響。臺北:五南。
    黃光國(1991)。情意教育的內涵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27,107-115。
    黃光雄等(譯)(1983)。D. R. Krathwohl, B. S. Bloom,& B. B. Masia(著)。情意領域目標分類(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Ⅱ: Affective domain)。高雄:復文。
    黃志鵬(2003)。高職導師實施班級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秀莉(2010,3月)。從美學導向閱讀的限制性寫作教學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國立編譯館聯合舉辦之「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之理論建構與應用」學術論壇,臺北市。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楊美雪(1997)。情意領域的教學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5(2),2-7。
    楊琇媛(2007)。青少年文學在國中資優班英語閱讀、創意及情意教學的應用。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雅萍(2000)。國小教室生活中教師教學觀點之探究—以一位參與情意教學改革之教師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葉宗文(1992)。國小情意教育之實施。高市文教,46(10),16-19。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蒙培元(2001)。情感與理性。哲學與文化,28(11),1019-1033。
    歐用生(1987)。學校情意教學的評量。載於初等教育的問題與改革,332。臺北,南宏圖書公司。
    歐用生(1995)。價值澄清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99-215)。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8)。學校情意課程與兒童人格建構。國民教育,38(4),2-10。
    潘慧玲(2004)。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4)。臺北:高等教育。
    蔡佳霖(2006)。童話閱讀之情意教學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臺北:心理。
    盧秀美(2002)。國中地理教學情意目標成就及其相關變項之分析—一個個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錢永鎮(1997,12月)。曉明女中全人教育實況報告。載於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之「師資培育與情意教育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45-164),臺北縣。
    謝水南(1995)。情意教育的特質與教學策略。北縣教育,6,18-22。
    謝美蓉(2002)。情意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婉如(2002)。音樂科情意教學與國中生情緒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聖校(1994)。通識教育中國小自然科的情意學習—以欣賞結合概念學習促進情意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3-0111-S-152-007-G)。
    鍾聖校(1997)。溝通理性感性教學模式與情意教育。 載於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之「師資培育與情意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5-143),臺北縣。
    鍾聖校(1998)。從情意教學的建構性質論教師應具備的形象。國民教育,38(3),14-22。
    鍾聖校(1999)。一位重視情意教育老師的教學想法—兼述理論與實際互動的問題。國民教育,39(3),12-22。
    鍾聖校(2000)。情意溝通教學理論—從建構到實踐。臺北:五南。
    韓鍾文(2003)。先秦儒家教育哲學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簡淑鴻(2007)。國小四年級環境教育融入式教學之研究--以情意教學為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豐佳燕(1996)。資優兒童的情意教育—談資優班的情意教學。國小特殊教育,21,46-51。
    魏美惠(1999)。論情意教育與社會智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40-44。
    蘇金龍(2003)。中學國文情意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顧淑芬(2005)。運用繪本實施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我會愛精選繪本》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Arnold, M. B. (1960).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eane, J. A. (1986). The continuing controversy over affective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3(4), 26-31.
    Beane, J. A. (1990). Affective in the curriculum: towards democracy, dignity, and diversit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st, R.(1998). The development of affective education in England. In P. Lang, Y. Katz& I. Menezes (Eds.) , Affective Educaiton: A Comparative View (pp. 72-84). London: Cassell.
    Birbeck, D. & Andre, K. (2009, November). The affective domain: beyond simply knowing. Paper presented at ATN assessment conference, Melbourne, Australia.
    Bloom, B.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 Inc.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1, 1101-1111.
    Evertson, C. M., & Green, J.L.(1986). Observation as inquiry and method. In M.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pp.162-213). New York: Macmillan.
    Glasser, W. (1990). The quality school. New York: Harper & Row.
    Granham, S. L. (2003).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affective learning in theological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Theological Education, 14(1), 58-77.
    Halland, K. & Malan, K. (2005, July). Affective aspect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gramm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inth workshop on pedagogies and tools fo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object oriented concepts, Glasgow, UK.
    Krathwohl, D. R., Bloom, B. S. & Masia, B. B.(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 Inc.
    Lang, P. (1998).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affective education in a European context. In P. Lang, Y. Katz& I. Menezes (Eds.) , Affective Educaiton: A Comparative View(pp. 3-16). London: Cassell.
    Lang, P. (2002年 5月). 學校的情意教育:個人回應。發表於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生活技能發展與全方位輔導計畫」專題研討會,香港。2005年11月20日取自http://web.hku.hk/~life/chi/chi_sw.htm#part1
    Lazarus, R. S. & Lazarus, B. N. (1994). Passion and reason: Making sense of our emo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likow, M. (2006). Teaching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Turning a Crier into a Crier. Kappa Delta Pi Record, 43(1), 36-38.
    Martin, B. L. & Briggs, L. J. (1986).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domains: integration for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 Salovey & D.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pp. 3-31). New York: Basic Books.
    Puurula, A., Neill, S., Vasileiou, L., Husbands, C., Lang, P., Katz, Y. J., et al.(2001). Teacher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 affective education: a Europea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31(2), 165-186.
    Salovey, P. & Mayer, J. D.(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t. New York: Imagination.
    Shepard, R., Fasko, Jr. D.& Osborne, F. H.(1999).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Affective Factors in Thinking. Education , 119(4), p633-643.
    Snow, R. E., Corno, L., & Jackson III, D.(1996).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affective and conative functions.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 243-310.
    Solomon, R. C. (1993). The Philosophy of Emotions. In M. Lewis & J. M. Haviland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pp. 3-15). NY: The Guilford Press.
    Sonnier, I. L.(1982). Holistic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Education, 103(1), 11-14.
    Stancato, F. A., & Hamachek, A. L.(1990). The interactive nature and reciprocal effects of cognition and affective learning. Education,111(1), 79-81.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92). Education for affective development: A guidebook on programmers and practices. Bangkok: UNESCO Principal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Wood, S.J.(1996). Implementing a Successful Affective Curriculum. Intervention in School& Clinic, 32(2),126-129.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100/01/0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