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妙音 |
---|---|
論文名稱: |
桐城吳闓生《古文範》研究 A Study of Wu-Kai-Sheng’s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ongcheng School. |
指導教授: | 王基倫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1 |
中文關鍵詞: | 桐城派 、吳闓生 、古文範 、選本 、評點 |
英文關鍵詞: | Tongcheng School, Wu-Kai-Sheng,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thology, Commen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桐城派晚期吳闓生(1879-1949)《古文範》為研究核心,探討其時代特色與文學主張,試圖評論該書是否能成為桐城派選本中的集成之作。
第一章〈緒論〉總述研究動機與目的,蒐羅目前學界尚且不多的吳闓生相關研究資料,注重清末民初桐城文家的治學動向,擬定本文論述方向。
第二章〈吳闓生生平事蹟及其文學觀念〉為本文的研究基礎。第一節「生平事蹟」共分為吳闓生世系、事蹟略述、師承、弟子授受情形四部分,附論吳闓生的個性。第二節「文學觀念」,探討吳闓生對桐城派傳承關係的看法,以及他的義法文論、文體分類理論。
第三章〈吳闓生著述與《古文範》概述〉,第一節深入討論時代背景對吳闓生著述的影響,他經歷過民初一連串的動盪,更加強了發揚傳統文化精神的決心。第二節概述《古文範》的成書時間與版本、編纂目的、選文用意。
第四章〈《古文範》的內容思想與評點形式〉,第一節先釐清吳闓生的評點觀念,他肯定圈點對讀者的啟發性,認為評點有助於文學的鑑賞與學習。第二節從學術與政治兩方面,探討《古文範》的思想內涵。吳闓生調和儒道,接受韓非子對儒家的部分詰難;肯定變法,讚揚共和制度,此皆為《古文範》令人驚豔之處。第三節分析評點形式,說明圈點符號的意義與評註的方式。
第五章〈《古文範》的文學主張〉,分為創作技法論、風格論、作家批評論三節討論。第一節依《古文範》本身之脈絡,分為字法、句法、章法三種,字法多注意用字的特殊意義,句法主張句型應富於變化,講求烹練簡潔,章法注重文章結構組織的經營,避免平順,推重變化之美。第二節討論《古文範》單篇選文的風格評論,以雄直、含蓄、高古、詼詭四者最為突出,整體來說,陽剛多於陰柔,偏重曾國藩湘鄉派以來的雄壯取向。第三節探討《古文範》關於作家獨特風格的評價、對後世的影響。吳闓生肯定《莊子》寬闊恣肆的境界、奇特高深的意旨;盛讚司馬遷文「用意俶詭」的特色;推崇韓愈文的陽剛風格;肯定王安石文剛強峭折的文風。對於歐陽脩則頗有微詞,不滿其平易條暢的文風;對三蘇的評價更是負面,批判他們輕率為文,不講究篇章文法經營所造成的壞影響。
第六章〈《古文範》對桐城派的繼承與創新〉討論《古文範》在選本體例、文學理論、《史記》評論意見三個方面,對桐城派的繼承與創新。第一節比較選本體例、選文朝代與篇目,大抵皆符合桐城派選本的傳統。第二節討論《古文範》在「因聲求氣」說與「陽剛陰柔」說二方面的理論繼承,及〈鄆州谿堂詩并序〉的文體分類異於前人的原因。第三節細究《史記》選文的批評看法,大致皆有所承,而對於司馬遷的天命觀方面,看法則較為獨特。總體而言,《古文範》確實可謂桐城派選本的集成之作。
In this study, the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古文範》) created by Wu-Kai-Sheng (吳闓生) in the late Tongcheng School is focused to discus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literary ideas and to explore whether the
book can be the integrated works in the anthology in the Tongcheng School.
In Chapter I "Introduction," study motivation and purposes are described.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data of Wu-Kai-Sheng which are few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are collected,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ship trends of Tongcheng litterateu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stablishing the discussion direction of this
study.
Chapter II is "Wu-Kai-Sheng’s Life Stories and Literary Concepts,"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The first section "Life Storie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u-Kai-Sheng’s lineage, story outlines, inheritance, and circumstances of his disciples’ giving and receiving of knowledge. Also, Wu-Kai-Sheng’s personality was discussed. In the second section "Literary Concepts", the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of Wu-Kai-Sheng in the Tongcheng School and his argumentation, literary, and stylistic
classification theories are explored.
Chapter III is "Wu-Kai-Sheng’s Writings and the Overview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impact of the background on Wu-Kai-Sheng’s writings is deeply discussed. He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turbulenc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which strengthened his determination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finishing time and version, codification purposes, and article selection intention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re described.
Chapter IV is "Ideological Contents and Commentary Forms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section, Wu-Kai-Sheng’s commentary ideas are clarified. He confirmed the enlightening of comments for readers that comments help appreciation and learning of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section, from academic and political aspects,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re explored. Wu-Kai-Sheng reconciled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ccepted Han-Fei-Zi’s (韓非子) partial interrogation for Confucian, affirmed reform, and commended the republican system, which are the amazing features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comment forms are analyzed
and the meaning of comment symbols and commentary ways are described.
Chapter V is "Literary Ideas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is divided three sections for discussion, namely creative techniques, styles, and writers’ criticism.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context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s divided into lettering, syntax, and composition art; in lettering, special meanings of words were focused; in syntax, it was advocated that sentences should be varied and emphasized on practical and simple; and in composition art, the arrangement of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articles was focused to avoid smooth and to regard the beauty of changes. In the second section, style comments of single selected article in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in which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are being direct, subtle, classical and elegant, humorous, bizarre, and of goodness. Overall, Masculine is more than feminine and the majestic orientation since Zeng-Guo-Fan’s Xiangxiang School (曾國藩湘鄉派) was emphasized.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evaluation of writers’ unique styles and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in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s explored. Wu-Kai-Sheng confirmed the unrestrained and broad realm as well as strange and profound intention of "Zhuangzi," (莊子) praised the context features of Si-Ma-Qian’s(司馬遷) writings were humorous, bizarre, and of goodness, respected Han-Yu’s (韓愈) masculine style, and affirmed Wang-An-Shi’s (王安石) strong and tortuous writing style. He was quite critical for Ou-Yang-Xiu (歐陽脩), dissatisfied with his plain and smooth writing style. He also gave the Su Family (三蘇) negative evaluation, criticizing their reckless attitude for writings and the bad influence caused
by their casual chapter and grammar arrangement.
Chapter VI i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for the Tongcheng School," focusing on three aspects of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anthology styles, literary theories, and comments for "Historical Records." In the first section, anthology styles, dynasties, and article lists are compared, generally in compliance with anthology tradition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oretical inheritance of "comprehending spirit from reading aloud" (因聲求氣) and "Masculine and Feminine" (陽剛陰柔) in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s discussed. Besides, the reason why the stylistic classification of "Yunzhou Xitang Poetry and Preface" (〈鄆州谿堂詩并序〉) i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writings is discussed. In the third section, criticism views of the anthology of "Historical Records" are deeply explored that it was generally inherited. The view of Si-Ma-Qian's destiny concepts is more unique. Overall, "Paradigm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s indeed the integrated works in the
anthology in the Tongcheng School.
一、吳闓生著作(依書名筆畫為序)
1. 吳闓生:《北江文集》,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民國文集叢刊》第一編,2008。
2. 吳闓生著,余永剛點校:《北江先生詩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3. 吳闓生:《古今詩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臺一版。
4. 徐世昌編,吳闓生評點:《古文典範》,北京:中國書店,2010。
5. 吳闓生:《古文範》,北京:文學社,1929。(藏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6. 吳闓生:《古文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臺一版。
7. 吳闓生:《古文範》,北京:中國書店,1990。
8. 吳闓生:《左傳微》,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臺一版。
9. 吳闓生:《吉金文錄》,北京:邢之襄校刊,1933。(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10. 吳闓生輯:《吳門弟子集》,北京:蓮池書院,1930。(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11. 高步瀛集解,吳闓生評點:《孟子文法讀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臺一版。
12. 吳闓生:《尚書大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臺一版。
13. 吳闓生:《桐城吳氏文法教科書》,上海:文明書局,宣統元年(1909),三版。(封面、書名頁、內文首頁、版權頁的書影見於孔夫子拍賣網:http://www.kongfz.cn/item_pic_10150909/)
14. 吳闓生、李剛己:《桐城吳氏古文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臺一版。
15. 吳闓生:《詩義會通》,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臺一版。
二、桐城派諸家著作(依作者時代為序)
1. 方苞:《古文約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2. 方苞口授,王兆符等傳述:《左傳義法舉要》,臺北:廣文書局,1977。
3. 劉大櫆:《論文偶記》,收錄於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4. 姚範:《援鶉堂筆記.文史談藝》,收錄於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5. 姚鼐:《古文辭類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
6. 姚鼐:《古文辭類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68。
7. 姚鼐纂,樹錚輯評:《諸家評點古文辭類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易名為《吳評古文辭類纂》,1971。
8. 姚鼐纂,王文濡評註:《古文辭類纂評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
9. 姚鼐纂,吳孟復主編:《古文辭類纂評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0. 姚鼐:《惜抱軒尺牘》,收錄於佚名編:《明清名人尺牘》,臺北:廣文書局,1989。
11. 吳德旋講述,呂璜纂錄:《初月樓古文緒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
12. 方東樹著,吳闓生評點:《昭昧詹言》,民國七年武強賀氏刊本。(全書掃描檔見於「書格」:http://shuge.org/ebook/zhao-mei-zhan-yan/。)
13. 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14. 梅曾亮:《古文詞略》,臺北:世界書局,1964。
15.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嶽麓書社,2011,修訂版。
16. 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
17. 曾國藩選纂,宋晶如、章榮注釋:《經史百家雜鈔》,上海:國學整理社出版,世界書局發行,1948。
18. 張裕釗著,王達敏校點:《張裕釗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9. 黎庶昌:《續古文辭類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
20. 吳汝綸著,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2。
21. 吳汝綸:《史記集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22. 吳汝綸:《桐城吳氏古文讀本》,上海:文明書局,光緒三十四年(1908),四版。(藏於國家圖書館)
23. 吳汝綸點勘,吳闓生纂錄:《群書點勘》,北京:蓮池書院,1923。(藏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24. 王先謙:《續古文辭類纂》,臺北:世界書局,1962。
25. 薛福成:《庸盦全集》,臺北:華文出版社,1971。
26. 賀濤:《賀先生文集》,臺北:賀翊新自印本,1971。
27. 賀濤:《賀先生書牘》,臺北:賀翊新自印本,1971。
28. 范當世:《范伯子先生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1975。
29. 范當世著,馬亞中、陳國安校點:《范伯子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0. 馬其昶:《抱潤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詩文集彙編》,2010。
31. 姚永樸:《文學研究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九版。
32. 姚永樸:《國文學》,臺北:廣文書局,出版年不詳。
33. 姚永概著,陳春秀校點:《孟子講義》,合肥:黃山書社,1999。
34. 姚永概:《慎宜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詩文集彙編》,2010。
35. 高步瀛:《唐宋文舉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新一版。
36. 曾克耑:《頌橘廬詩存》,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民國詩集叢刊》第一編,2009。
37. 曾克耑:《頌橘廬叢藳》,香港:曾克耑自印本,1961。
三、古籍(依作者時代為序)
1. [周]管仲:《管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
2. [周]莊子著,[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廣文書局,1971。
3.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89。
4.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5.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 [漢]班固著,顏師古注,[淸]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7.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再版。
8.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文光出版社,1973。
9.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10. [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
11. [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
12.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3. [宋]歐陽脩等:《新唐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65。
14. [宋]蘇軾著,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15. [宋]曾鞏:《元豐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68。
16. [宋]陸游著,李劍雄等點校:《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17.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18. [宋]呂祖謙:《古文關鍵》,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9. [宋]李塗:《文章精義》,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
20. [宋]王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
21. [宋]謝枋得批選,[明]李九我評訓,[明]王守仁敘言,[日]原田由己標箋:《文章軌範》,臺北:廣文書局,1970。
22. [明]吳訥:《文章辨體》,臺北:長安出版社,1987。
23. [明]茅坤:《史記抄》,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24. [清]林雲銘:《古文析義》,臺北:廣文書局,1987。
25. [清]張謙宜:《更定文章九命》,收錄於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6. [清]姚祖恩:《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二版。
27. [清]過珙(過商侯):《古文評註》,臺北:宏業書局,1979。
28. [清]沈廷芳:《隱拙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詩文集彙編》,2010。
29.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30.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31. [清]劉咸炘:《四史知意》,臺北:鼎文書局,1976。
四、今人著作(依作者筆畫為序)
(一)桐城派相關著作
1. 尤信雄:《桐城文派學述》,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
2. 王鎮遠:《桐城派》,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公司,1990。
3. 王獻永:《桐城文派》,北京:中華書局,1992。
4. 何天杰:《桐城文派:文章法的總結與超越》,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
5. 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二版。
6. 周中明:《桐城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7. 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以陳用光、梅曾亮、曾國藩、吳汝綸四大古文圈子為中心》,南昌:百花州文藝出版社,2007。
8. 柴汝新主編:《蓮池書院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
9. 郭立志編纂:《桐城吳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10. 楊懷志、潘忠榮主編:《清代文壇盟主桐城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11. 葉龍:《桐城派文學藝術欣賞》,香港:繁榮出版社,1998。
12. 賈永昭編:《桐城派文論選》,北京:中華書局,2008。
13. 趙建章:《桐城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14. 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臺北:世界書局,1962,再版。
15. 劉聲木:《桐城文學撰述考》,臺北:世界書局,1962,再版。
16. 魏際昌:《桐城古文學派小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二)文學類
1. 仇小屛:《篇章結構類型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2. 孔範今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
3. 王之望:《文學風格論》,臺北:學海出版社,2004。
4.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
5.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
6. 王葆心著,熊禮匯標點:《古文辭通義》,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7. 北京古學院編輯組編輯:《古學叢刊》,北京:古學院,1939。
8. 任遠:《句讀學論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9. 朱世英、方遒、劉國華:《中國散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10. 朱任生編:《古文法纂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11. 朱光潛:《談文學》,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1989。
12. 宋文蔚:《評註文法津梁》,臺北:蘭臺書局,1970。
13. 李扶九編選,黃紱麟書後:《古文筆法百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
14.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臺北:弘道書局,1980。
15. 沈謙:《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16. 周作人:《苦茶隨筆》,臺北:里仁書局,1982。
17. 周振甫:《文章例話.寫作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18. 周振甫:《周振甫講古代散文》,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19. 周振甫:《怎樣學習古文》,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20. 易孟醇:《先秦語法》,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1. 林紓:《畏廬論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
22.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23. 胡適:《胡適文存》,臺北:遠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1,三版。
24. 唐文治:《國文經緯貫通大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再版
25.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
26. 馬建智:《中國古代文體分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7.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
28.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29. 張素貞:《韓非子難篇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30. 張繼:《張溥泉先生全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1。
31. 曹順慶、王南:《雄渾與沉鬱》,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32. 郭延禮:《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33. 郭延禮:《中國文學的變革:由古典走向現代》,濟南:齊魯書社,2007。
34. 郭延禮:《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5.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明倫書局,1969。
36. 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北京:三聯書店,1988。
37. 陳平原:《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8. 陳衍說,錢鍾書記:《石語》,臺北:書林出版社,1999。
39.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40. 陳獨秀:《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1988。
41. 傅隸樸:《修辭學》,臺北:正中書局,1969。
42. 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1977,臺二版。
43.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44. 馮書耕、金仞千:《古文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四版。
45. 馮書耕:《古文辭類篹研讀法》,臺中:雅言出版社,1981,增訂本。
46. 黃六平:《漢語文語法綱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47.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
48.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49.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
50. 熊禮匯:《明清散文流派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51. 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臺北:業強出版社,1990。
52.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1992。
53.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54. 劉增傑、關愛和、李慈建、袁凱聲、趙福生:《中國近世文學思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55. 鄭頤壽主編:《辭章學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56.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57.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香港:龍門書局,1965,增訂四版。
58.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
59. 錢儀吉編:《清代碑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0. 鍾志偉:《明清「唐宋八大家」選本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61. 羅聯添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
62. [日]鶴見祐輔著,魯迅譯:《思想.山水.人物: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
63.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三)歷史類
1. 文啟責任編輯:《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
2. 王建軍:《中國近代教科書發展硏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3. 王炳照、宋元強、蔡振生、蘇渭昌、雷克嘯:《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4.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臺北:王爾敏自印本,1969。
5. 王鳳喈編著:《中國教育史》,臺北:正中書局,1990,二版。
6.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7. 吳廷燮:《段祺瑞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7。
8. 呂士朋:《中國現代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
9. 李侃、李時岳、李德徵、楊策、龔書鐸:《中國近代史:1840-1949》,北京:中華書局,1994,四版。
10.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92。
11.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9,臺二版。
12. 李靈年、楊忠主編:《清人別集總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頁904。
13.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
14. 阮忠樞等輯:《居仁日覽》,臺北:文海出版社,《袁世凱史料彙刊》,1966。
15.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興辦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出版,2000。
16. 胡阿祥:《魏晉本土文學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7.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18. 徐敏霞校集:《韓愈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1
19. 桐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桐城縣志》,合肥:黃山書社,1995。
20. 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三版。
21.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6。
22. 楊燕起等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23. 劉黎紅:《五四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4.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25.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修訂本。
五、單篇論文(依作者筆畫為序)
1. 丁亞傑:〈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當代儒學研究》第9期(2010年12月),頁33-75。
2. 王基倫:〈韓愈記體文章的抒情性書寫〉,收錄於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頁221-246。
3. 王達敏:〈張裕釗與清季文壇〉,收錄於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所編:《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頁403-433。
4. 王維庭:〈吳北江先生傳略〉,《文獻》,1996年第1期,頁65-71。
5. [日]平田昌司:〈光緒二十四年的古文〉,收錄於陳平原主編:《現代中國》第一輯,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頁159-169。
6. 石珂:〈桐城末學的群體構成與唐宋古文接受〉,《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頁55-61。
7. 石珂:〈桐城末學古文選本綜錄〉,《文學遺產》網路版,2013年第2期,http://wxyc.literature.org.cn/journals_article.aspx?id=2481。
8. 江山:〈論吳汝綸的校勘學思想〉,《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10年2月),頁26-28。
9. 黃克武:〈嚴復與《居仁日覽》〉,《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9期(2008年6月),頁57-74。
10. 吳昭謙:〈吳汝綸思想特質探析〉,收錄於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所編:《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頁444-454。
11. 吳昭謙:〈吳芝瑛軼事補遺〉,《江淮文史》1996年第1期,頁82-86。
12. 吳微:〈「兼容并包」與「謬種」退隱——桐城文章與大學教育的現代轉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45-55。
13. 吳鷗:〈從《晚清四十家詩鈔》的編選看桐城派文人的天下情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等主辦「明清文學研究動向」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2月。
14. 李云波〈張學良將軍與瀋陽萃升書院〉,《蘭臺世界》1998年第4期,頁36。
15. 李詳:〈論桐城派〉,收錄於郭紹虞、羅根澤主編:《中國近代文論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頁733-734。
16. 李誠〈桐城派文人在清史館〉,《江淮文史》,2008年第6期,頁77-80。
17. 李誠:〈民初桐城文人軼事〉,《江淮文史》,2010年第2期,頁64-67。
18. 周啟賡:〈桐城派文論〉,收錄於陳國球編:《香港地區中國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頁654-660。
19. 徐雁平:〈桐城文章中「尚有時世」──以同光年間蓮池書院之講習為中心〉,收錄於曹虹、蔣寅、張宏生主編:《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三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頁128-173。
20. 郭斌龢:〈嚴幾道〉,收錄於陳湛綺責任編輯:《民國珍稀短刊斷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江西卷第3冊,頁228。
21. 舒蕪:〈「桐城謬種」問題之回顧〉,收錄於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社,1997,頁336-360。
22. 楊紅蘭:〈淺談蓮池書院的近代化嘗試〉,《安徽文學》,2011年第3期,頁146-147。
23. 葉易:〈論近代文壇的桐城〉,《江淮論壇》,1983年第2期,頁83-89。
24. 董學文、戴曉華:〈文論講疏的現代奠基之作——姚永樸的《國文學》〉,《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725-729。
25. 董叢林:〈吳汝綸棄官從教辨析〉,《歷史研究》,2008年第3期,頁46-62。
26. 潘務正:〈晚清民國桐城文派年表簡編〉,《古典文獻研究》2006年第9輯,頁305-335。
27. 潘務正:〈從吳(闓生)馬(其昶)反目看晚清民國桐城文派的理論取向〉,收錄於曹虹等主編:《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三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頁174-185。
28. 蔡妙真:〈未許經典向黃昏──《左傳微》評點的時代特色〉,《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10年6月),頁233-260。
29. 鄭善慶:〈北京古學院的學人與學術〉,《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頁121-124。
30. 關愛和〈二十世紀初文學變革中的新舊之爭——以後期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的衝突與交鋒為例〉,《文學評論》2004年第4期,頁64-73。
六、學位論文(依作者筆畫為序)
1. 呂湘瑜:《通代古文評點選本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
2. 李建福:《湘鄉派文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5。
3. 沈秀蓉:《王安石文風轉變特色之硏究──以中晚年文章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
4. 張春榮:《姚惜抱及其文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88。
5. 張博:《吳闓生《左傳微》評點藝術研究》,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6. 曹振強:《徐樹錚與桐城派關係研究》,安徽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3
7. 莊雅州:《曾國藩文學理論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72。
8. 賀慶為:《晚清蓮池書院研究(1840-1908)》,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1
9. 龍小蘭:《吳闓生《詩義會通》研究》,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10. 謝嘉文:《「穿戴腳鐐」與「掙脫腳鐐」的舞者之舞------姚鼐《古文辭類纂》與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選文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