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政逸 Lin,Jeng-Yi |
---|---|
論文名稱: |
我國公立大學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之建構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
指導教授: | 楊思偉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08 |
中文關鍵詞: | 公立大學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模式 |
英文關鍵詞: | National University,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8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內涵與重點,瞭解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施現況、困境與解決策略,同時建構一套我國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探究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四項核心實務:教師聘任、教師待遇、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評鑑之內涵與重點,以形成本研究模式之初步概念建構。其次,透過訪談法訪談9位專家學者以了解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現況、困境與解決策略,並蒐集學者專家對本研究模式之意見,形成研究模式之第二次建構;並由13位專家學者組成德懷術諮詢小組,進行兩回合的德懷術問卷調查,蒐集專家學者對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之意見,進行模式之第三次建構,最後確立模式內容。
根據文獻探討、訪談以及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以教師聘任、教師待遇、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評鑑為主要核心實務。
二、影響公立大學實施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因素有:教育部的政策、學校內外部因素、經費、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的配置,以及會計與人事法規。
三、實施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有利條件有:時機與外在的環境因素、學校內部的有利條件、公立大學工作與福利的保障比較高。
四、實施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公立大學校長應訂定明確的學校發展願景與目標,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執行與評鑑活動;人事部門應從支援性的行政幕僚轉變為協助大學競爭與發展的策略夥伴;教育部扮演「賦權」與讓大學擔負起「課責」兩種角色。
五、我國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內涵
公立大學應先針對學校的內、外在環境,進行PEST分析、SWOT分析以及國內外教育政策與學術發展趨勢分析;其次,根據大學宗旨、個別學校願景,以及內、外在環境分析的結果,發展學校目標與進行自我定位;並據此擬訂出公立大學的發展策略;接著,實施公立大學教師之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核心實務活動,並強調整合與調適;最後,產生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效能,並產生回饋訊息到公立大學發展目標、策略與核心實務活動。在進行這五項活動內涵時,必須不斷進行評鑑,以產生回饋訊息進行修正,形成持續改進的動態模式。
最後,本研究分別就高等教育主管機關、公立大學及後續學術研究提出建議,供作未來推行公立大學教師的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及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mainly to discuss the theory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to real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nd to construct a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HRM) Model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conceptual model, this study reviewed literature of four core practice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er recruitment, teacher compensatio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evaluation.
For a second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interviews with 9 experts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in addition, experts’ opinions on the conceptual model were collected to add insights. A two-round Delphi Technique survey with a total 13 experts being asked to participate was adopted to construct the model the third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and Delphi Technique survey,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standard procedure and content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1. Four core practice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teacher recruitment, teacher compensatio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evaluation.
2.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the polici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unds,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allotment of human resource,the regulations of accounting and personnel.
3.The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timing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nternal advantageous conditions,and National University have better work and welfare security.
4.The president should set up clear vision,conduct human resource planning,implemention and evaluation. The personnel section should change role from supporting administration staff to a strategic partner.
5.The content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First, National Universities conduct PEST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analyze the tendency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Secondly, according to intended aims and visions, National Universities develop their individual goals and induce self-orientation. Then, based on the goals and orientation, National Universities proceed to plan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Next, four core practice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Finally, four core practices produce SHRM effectiveness. In the five steps, there should be constant evaluations to revise the model with the evaluation feedback.
Based up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gencies,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future follow-up research.
中文部分
丁志達(2008)。招募管理。台北:揚智。
大學法(2005年12月28日修正)。2006年4月15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030001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宗鴻(2006)。人格特質、主管領導風格與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工作投入與工作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桃園。
王令宜(2004)。大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 。教育研究月刊,126,60-73。
王如哲(2005)。高等教育(第六章)。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3年版),P240-263。
王如哲(2008)。國際大學研究績效評鑑。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餘厚(1993)。人事名詞釋義。台北市:人事叢書編輯委員會。
文超順(2007)。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人力資源運用方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方世榮編譯(2001)。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華泰。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江志正(1997)。策略管理在學校經營上的應用。臺中師院學報,11,167-194。
江淑婷(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本位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朱靜玉(2004)。公立大學教師待遇暨退休金之合理性—以教育投入觀點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淑君(2006)。國民小學外部人力資源管理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正綱、黃金印(2001)。人力資源管理:新世紀觀點。台北市:前程。
李誠(主編)(2000)。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北:天下文化書坊。
李隆盛(2008)。向企業學習:克伯屈的四層次評鑑。評鑑雙月刊,5,45-48。
李漢雄(2000)。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揚智。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Stephen P. Robbins著)。組織行為學(第9版)(Organizational Behavior)。台北:華泰文化。
李美滿(2006)。公立中等學校教師聘任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李漢雄(2001)。人力訓練與發展。台北市:空大。
李聲吼(2004)。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市:五南。
吳三靈(1996)。建構教師待遇制度之芻議。人事月刊,23(1),14-24。
吳三靈(2000a)。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之修正與展望。人事月刊,30(4),9-27。
吳三靈(2000b)。教育人需要知道的事。台北:商鼎文化。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三版)。台北:臉譜出版。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二版)。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策略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1,66。
吳清山、林天祐(2002a)。教育名詞: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7,134。
吳清山、林天祐(2002b)。360度回饋。教育資料與研究,49,101。
吳清山、張素偵(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177-218頁)。臺北市:學富。
吳梅芬(2007)。人力資源管理績效指標之研究-組織典範移轉觀點。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政達(2001)。教師評鑑方法之探討(上)。教育研究月刊,83,109-112。
吳秉恩(1999)。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翰盧圖書。
吳秉恩(2002)。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程序與實務。台北市:翰蘆圖書。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應用。台北:華泰。
呂育誠(200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意涵及在我國推動的展望。刊於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主編「推動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建構效能政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呂佳靜(2006)。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杜娟娟(1997)。大學推廣教育部門與大學之間的關係。台灣經濟,243,78-95。
杜娟娟(2002)。大學教師對推廣教育的承諾-理論模式的建構。師大學報:教育類,47(2),143-158。
林子靖(2004)。人力資本、六標準差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關係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天佑(2002)。校務發展策略與SWOT分析。課程與教學通訊,11,4-11。
林怡嫺(2006)。人力資源管理角色量表之建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虹君(2007)。國民小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欽榮(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前程。
林文鑫(2000)。薪酬制度、組織氣候對工作滿足與工作表現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淑端(2004)。我國國立大學教師待遇制度改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梅琴(2006)。需求導向教師專業成長活動及其運作。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7(2),21-49。
林思伶(2009)。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人際途徑-教師同儕輔導歷程與管理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78,24-37。
林孟彥譯(2003)。管理學(Robbins, Stephen P. and Mary Coulter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林慧蓉(2003)。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周旭華譯(2007)。競爭優勢(Michael E.Porter著)。臺北:天下文化。
周祝瑛譯(1993)。Scott, J. A. & Bereman, N. A.(1992)原著,90年代美國大學教師待遇的挑戰。比較教育通訊,32 ,9-11。
周琬婷(2003)。我國大學教師待遇制度之探討-以中山大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
周慧菁(1994)。面對大師:是誰決定了新世紀的競爭規則。台北:天下
雜誌。
洪俊龍(2003)。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智慧資本與組織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世玲(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待遇條例草案」意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洪榮良(2004)。英格蘭與台灣教師待遇調整機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范熾文(2004)。人力資源管理及其用在學校行政上應用。國教天地,157,72-78。
施能傑 (1999) 。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台北:商鼎文化。
施能傑(2005,9月)。文官體系能力與政府競爭力: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觀點。論文發表於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中國行政學會舉辦之「強化文官核心能力,再造政府競爭力」學術研討會,台北。
侯永琪(2005)。台美兩國大學聘任制度發展之比較。教育研究月刊,137,56-79。
侯如芳(2006)。中英兩國中小學教師待遇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徐治齊(2004)。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對組織績效之影響:內部契合與外部契合觀點。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翁健銘、林梅琴(2005)。台灣地區天主教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83-116。
高家斌(2005)。我國高級中學人力資源規劃模式建構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馬任賢(2003)。國民小學教職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孫鈴萍(2004)。台灣傳統製造業轉型成長之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志麟(2007)。績效控制或專業發展?大學教師評鑑的兩難。教育實踐與研究,20(2),95-128。
許士軍(2001)。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改造。載於李誠(主編),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台北:天下文化。
許育齡(2008)。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團體之運作。竹縣文教,37,8-10。
陳光榮(無日期)。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倫理。2009年11月23日,取自,
http://lab.phnvs.cy.edu.tw/work5/work5-3/work5-3-2/%E4%BC%81%E6%A5%AD%E7%9A%84%E7%A4%BE%E6%9C%83%E8%B2%AC%E4%BB%BB%E8%88%87%E5%80%AB%E7%90%86.doc
陳琦媛(2006)。我國公立大學教師教學評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琦媛(2007)。大學教學評鑑的新途徑-同儕評鑑。評鑑雙月刊,9,21-23。
陳建文(2005)。人力資源管理效能量化指標之研究—以LCD 面板產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綮信(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耀庭(2006)。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人力資源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薇安(2007)。臺北縣市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香吟(2008)。台灣學術近親繁殖之研究-以教育類系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宣瑜、林曉雲、鍾麗華(2009年4月25日)。文化大學徵教授,不要土博士。自由時報電子報。
陳碧祥(2001)。我國大學教師升等制度與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發展定位關係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63~208。
陳麗珠 (1992) 。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薪給問題。高雄師範大學學報,
3,93-119。
陳伯璋(2005)。學術資本主義下台灣教育學門學術評鑑制度的省思。載於反思會議工作小組,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台灣學術評鑑(205-234)。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陳苑欽、吳美惠、陳維中、詹燿華譯(2007)。企業策略與競爭分析:工具與應用(C. S. Fleisher & B. E. Bensoussan著)。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張光正、呂鴻德(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領袖特質。載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天下文化。
張火燦(2005)。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二版)台北: 揚智。
張明輝(2001)。知識經濟與學校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41,10-12。
張明輝(2002)。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與管理的應用。教師天地,120,28-36。
張鈿富(2004)。台灣高等教育擴張與衍生的問題。師友,446,1-3。
張鈿富(2008)。大學教師評鑑制度的建立。教育研究月刊,168,21-28。
張緯良(1996)。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張家宜(1998a)。台灣高等教育師資的聘任問題研究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1-18。
張家宜(1998b)。臺灣高等教育教師聘任性別差別待遇之研究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1-22。
張榮顯(1996)。我國中小學教師待遇制度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德銳、呂木琳(1993)。教師評鑑的新方向-教師發展評鑑系統。國立編譯館館刊, 22(1),269-303。
張有碧(2000)。高等教育推廣服務的教師職責與評量。成人教育,57,35-43。
張善智譯(2003)。Ivancevich J. M. (2001)原著,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學富。
張媛甯(2006)。企業型大學之發展趨勢、待解決問題與對高等教育經營管理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9(4),77-100。
教育部(2000)。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作者。
教育部(無日期)。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2009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csal.fcu.edu.tw/Edu/program_start-1.asp
符碧真(2007a)。大學教師專業成長。2009年9月13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aa/aa5/sb5/file/070518a.pdf
符碧真(2007b)。從學者到網絡:美國大學教師專業發展史與教學中心的發展。2009年9月13日,取自:http://www.fdc.leader.edu.tw/
teacher_link_experience02.htm
郭昭佑(2007)。教育評鑑研究-原罪與解放。台北:五南。
彭森明(2006)。大學教師評鑑機制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
畢恆達(2009年3月24日)。一味追求SCI的怪現象,聯合新聞網。2009年7月5日,取自: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
4806750.shtml
黃中怡(2002)。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策略、人力資源策略、人資部門涉入程度、核心競爭力、國家文化與組織績效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伍立(1992)。電子業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工作滿足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 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6)。推薦序。載於湯堯、成群豪、楊明宗著:大學治理:財務、研發、人事。台北:心理。
黃政傑(2008)。大學治理-理念與實踐。台北:冠學。
黃家齊(200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組織績效---智慧資本觀點,管理學報,19(3),415-450。
黃英忠(1995)。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再版)。台北: 華泰。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英忠、曹國雄、黃同圳、張火燦、王秉均(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黃同圳(2000)。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企業競爭優勢之新器。載於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北:天下文化。
黃祥宗(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管理與行政人員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素娥(2006)。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組織績效之影響探討-以人力資源效能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富順(2002)。全球化與成人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公會主編,全球化與成人教育,1-27。台北:師大書苑。
黃勳敬(2001)。e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革命。能力雜誌,5,112-118。
黃雅容(2002)。大學教師的挑戰與發展 ,教育研究月刊,104,87-95
黃雅容(2003,10月)。大專教師績效獎金的制定與實施。論文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之「卓越與效能—21世紀兩岸高等教育發展前景」學術研討會,台北。
黃富順(1992)。我國大學院校推廣成人教育可行途徑之研究。教育部。
游家政 (1996)。得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基礎篇。台北:天下。
湯堯(2001)。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台北:五南。
湯堯、成群豪、楊明宗(2006)。大學治理:財務、研發、人事。台北:心理。
葉忠達、陳俐文、梁綺華譯(2002)。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導向(Michael Harris原著)。台中:滄海書局。
楊巧玲(2004)。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意義與爭議。教育政策論壇,7(1),101-110。
楊思偉(2005)。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2),1-30。
楊庭華(2006)。積體電路設計公司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究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深坑(1999)。兩岸大學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問題與展望。載於楊深坑著,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台北:揚智。
楊國樞(2001年10月21日)。大學家族式經營嚴重,「近親繁殖」無法追求卓越!東森新聞報ETtoday。2007年10月28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1/10/21/326-1210829.htm
楊國賜(2008)。推薦序。載於王如哲(2008)。國際大學研究績效評鑑。台北:高等教育。
楊錦洲(2004)。策略創造優勢-運用策略規劃,永續經營事業。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廖世和(2004)。兩岸高等學校教師聘任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純綺(2000)。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競爭策略與組織績效之研究-兼論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廖麗玲(2004)。我國國立大學規劃實施教師績效獎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維基百科(無日期)。PEST分析。2009年10月8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PEST%E5%88%86%E6%9E%90
趙珮伃(2006)。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探討-以策略性人力資源角色為干擾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蓋浙生(1999)。教師待遇與教育發展。載於蓋浙生(主編),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379-418)。台北:師大書苑。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劉昊洲(1993)。我國教育人事制度析論。台北:龍展圖書公司出版。
劉維琪(2008)。推薦序。載於王如哲(2008)。國際大學研究績效評鑑。台北:高等教育。
鄭善文(2007)。人力資源管理措施、知識創造與新產品發展績效間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正飛(2008)。企業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道與法。台北:華立。
蔡保田(1987)。教育行政專題研究。高雄:復文。
蔡勇美、彭台光、席玉蘋(1997)。人力資源與二十一世紀。台北:唐山。
蔡秀涓(2006,11月)。OECD國家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政策重要議題與啟示。論文發表於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台灣公共行政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主辦之「推動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建構政府效能」學術研討會,台北。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潘慧玲 (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1-36。台北市:心理。
賴金寬(2002)。知識經濟時代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新趨勢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論文,未出版,台中。
蕭新煌(1992)。責任與企業倫理的異同。企業倫理的重建,13,115-117。
盧中原(2006)。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宜倩(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執行成效與知覺及其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志東(1994)。教育法規講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謝棋楠(1999)大專教師待遇決定制度之探討。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18 ,225-240。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煒頻(2000)。台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衡量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戴曉霞(2006)。世界一流大學之卓越與創新。台北:高等教育。
鍾娉華(2006)。人力資源管理措施知覺對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之中介效果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桃園。
簡紅珠(1997)。專業導向的教師評鑑。北縣教育,16,19-22。
簡麗芬(2006)。國民小學初任與卓越校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羅清水(1998)。終生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4),1-7。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Barney, J., & Wright, P. M.(1998). On becoming a strategic partner: 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in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7(1), 31-46.
Bartkus, B. R. & Glassman, M. (2008). Do firms practice what they prea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ssion statement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3(4), 207-216.
Boxall, P. & Purcell, J.(2003). Strateg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Devanna, M. A., Fombrum, C. J., & Tichy, N. M. (1984).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York: Wiley.
Dessler, G. (199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6 th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Delaney, J. T. & Huselid, M. A. (1996).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1), 88-171.
Delery, J. E. & Doty, D. H. (1996). “Modes of theoriz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ests of universalistic, co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802-835.
David M. & Jacky L.(199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chool and colleges . London: Paul Chapman.
Drucker,P.F.(1993).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Ferris, K.R. & Aranya N. (1983). A comparison of two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cales. Personnel Psychology, 36, 87-98.
Fetterman, D. M. (2000). Empowerment evaluation. London: Sage.
Fetterman, D. M.,& Wandersman , A.(Eds.).(2005). Empowerment evaluation principles in practice. New York:Guilford Press.
Goldstein, I. L. (1986).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 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Huselid, M. A. (1995).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 productivity,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3), 635-672.
Huselid, M. A., Jackson, S. E., & Schuler, R. S. (1997). Technical and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s determinants of firm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1), 171-188.
Hoecht, A. (2006). Quality assurance in UK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of trust, control,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ccount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51, 541-563.
Iwanicki, E. F.(1990). Teacher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In J. Millman & Darling-Hammond(Eds.), The new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Assessing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pp.158 -174). Newbury Park,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Lynn, B. E.(2000). Intellectual capital: Unearthing hidden value by managing intellectual assets. Ivey Business Journal, 64(3),48-52.
Lawler, E.E., & Mohrman, S.A (2003a). Creating a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organization: An assessment of trends and new directio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wler, EE., & Mohrman, S.A (2003b). Hr as a srategic prtner: What does it take to make it happen?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26(3) ,15-29.
Lawler, J. J., Chen, S. J., & Bae, J. (2000). Scale of operations, human resource system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8(1), 3-20.
Marchington, M. & Grugulis, I. (2000).‘Best practic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erfect opportunity or dangerous illu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1(6), 1104-1124.
Martell, K. & Carroll, S. J. (1995). How strategic is HR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4(2), 253-267.
Noe, R. A. ,Hollenbeck, J. R. ,Gerhart, B N., Raymond A. , Hollenbeck, J.R. ,Gerhart, B.&Wright, P. M.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3rded.), McGraw-Hill Companies.
Pfeffer,J.(1994).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6(2), 9-28.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ior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ichard .E S.(2001).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A school-based perspection , (2nded.). New York: Eye on Education.
Sanders, J. R. (2002). Presidential address: On mainstreaming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3(3), 1-19.
Schuler, R. S., & Jackson, S. E. (1987). Linking competitive strategies wit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3), 207-219.
Sheaffer, Z. Landau, D. & Drori, I.(2008). Mission statement and performance: An evidence of "Coming of Ag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6(2), 49-62.
Sherman, Bohlander, & Snell (1996).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10th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Stufflebeam, D. L.(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G. F. Madaus, M.S. Scriven & D. L. Stufflebeam(Eds.), 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pp.117-141). Boston:Kluwer-Nijhoff Publising.
Tichy, N. M., Fombrum, C. J., & Devanna, M .A. (1982).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3(2), 47-61.
Tompkins, J.(2002).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Unresolved issue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31(1), 95- 110.
Tracey, J. B. & Nathan, A. E., (2002).The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roles of human resources: An emerging model.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3(4),17-26.
Tsui, A. S., & Gomez-Mejia, L. R. (1988). Evaluating human resource effectivenes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volving role & responsibility, ASPA, BNA Series, 187-221.
Ulrich, D.(1987).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 as strategic partner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0(4),169-184.
Ulrich, D., Brockbank, W., & Yeung, A.(1989). Beyond belief: A benchmark for huma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8(3), 311-335.
Ulrich, D., Brockbank, W., Yeung, A. K. & Lake, D. G. (1997). Human resource competencie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4(4) , 473-495.
Worthen, B. R., Sanders, J. R. & Fitzpatrick, J. L. (1997). Program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Wright, P. M.,& McMahan, G. C. (1992).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H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18, 295-520.
Wright, P. M. & Snell, S. A.(1998). Toward a unifying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fit and flexibility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756-772.
Youndt, M. A., Dean, J. W & Lepak, D. P. (199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836-860.
Youndt, M. A. (199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