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冠孝
Chou, Kuan-Hsiao
論文名稱: 我國職業棒球運動經紀人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gents of Taiwan Professional Baseball
指導教授: 林國棟
Lin, Kuo-Tung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中華職棒大聯盟運動經紀人職業棒球球員
英文關鍵詞: CPB L, sports agents,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42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是探討運動經紀人在我國職業棒球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為主,訪談對象為中華職棒大聯盟球團代表、球員以及運動經紀人共十一位。研究結果發現運動經紀人在我國職業棒球運動產業中扮演溝通、規畫、尋求締約機會與條件以及個人照顧的角色及功能,並且須具備溝通能力、行銷、法律、棒球知識以及公共關係等專業能力。運動經紀人自1990年便出現我國職業棒球產業中,但國內職棒早期的經紀人是扮演引進洋將的角色,本土球員並無雇用運動經紀人,其中的因素包括了以下四項:我國職業棒球運動球隊不多、球員薪資低薄、資方優勢且強勢以及運動經紀人本身能力不足。1999年起的旅外潮,開啟了我國職棒選手藉由經紀人與國外球團談約的現象。2005年隨著旅外球員回國發展,將運動經紀人帶回國內,而目前運動經紀人在我國職業棒球運動中,功能僅發揮在與球隊簽約之前,簽約後球員的經紀權利就由球團方面主導。依目前中華職棒大聯盟環境來看,短期間內尚無發展的空間,但,因球員本身缺乏行銷、法律以及談判等專業能力,運動經紀人在這些方面可以給予必要以及專業的服務,所以運動經紀人在我國職業棒球產業中的發展仍有其必要性。

    The goal of the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sports agents,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in the future of Taiwan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dustry.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terview method are used in the study. The study had 11 interviewees, including team representatives, players and sports agen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sports agents of Taiwan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dustry included communicating, planning, searching for opportunities of signing contracts and taking care of players. In addition, sports agents should hav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which included communication, marketing, legisl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 Sports agents have appeared in Taiwan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dustry since 1990. In the early times, sports agents of Taiwan professional baseball mainly introduced foreign players, while local players did not hire sports agents.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baseball teams and players’ salary, strong and advantageous employers, and sports agents’ inadequate ability. The trend of playing abroad from 1999 opened the door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players and foreign teams through sports agents. Players who played abroad came back to Taiwan with their sports agents in 2005. Nowadays, sports agents can only function before signing contract with baseball teams in Taiwan. After signing contracts, players’ rights belong to the tea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vironment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 (CPBL), there is not any room for development in a short period. Nevertheless, players lack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marketing, legislation, negotia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sports agents can provide players with necessary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 and play a necessar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dustry in Taiwan.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回顧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0 第四節 研究問題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六節 名詞釋義 11 第貳章 研究方法 12 第一節 研究流程 1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1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6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2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23 第參章 運動經紀人 25 第一節 經紀人與運動經紀人之定義 25 第二節 運動經紀人之服務 30 第三節 運動經紀人之角色功能與所需專業 34 第四節 運動經紀人對職業運動產業之影響與問題 48 第肆章 我國職業棒球運動經紀人之發展 57 第一節 職棒前期的運動經紀人 57 第二節 旅外潮時期的運動經紀人 64 第三節 旅外歸國時期的運動經紀人 66 第四節 運動經紀人發展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7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建議 87 參考文獻 88 附錄 97 附錄一 訪談大綱 97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99

    一、中文部分
    中國體育經紀人網(2010)。體育經紀人簡介。2010年5月3日,取自中國體育經紀人網網址:http://www.csmn.cn/

    中華職棒大聯盟(2010)。聯盟簡介。2010年5月3日,取自中華職棒大聯盟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cpbl.com.tw/html/cpbl.asp

    方正東(2009,1月22日)。農曆年前小曹、耿胖都談不定到底怎麼回事?。今日新聞網,體育版。

    王亞瓊(2000)。美國體育經紀人。黔南民族師專報,10,56-59。

    王翔(2008,12月24日)。旅外抬中職為難。聯合晚報,體育版。

    王翔(2008,12月27日)。旅外大風吹→經紀人滿場跑。聯合晚報,體育版。

    王海山(1998)。科學方法百科。臺北市:恩楷。

    江志坤(1995)。時報鷹職業棒球隊員績效評估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DEA)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江昭倫(2009,4月6日)。職棒票房回溫 中職觀眾成長145%。中央廣播電臺,體育版。

    何哲欣(2009,4月1日)。LPGA登臺體委會募1.7億。蘋果日報,體育版。

    何哲欣(2006)。留我不留?談全球化浪潮之下臺灣棒球人才外流的現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吳育光(2004,10月9日)。耿伯軒 加盟藍鳥 林華韋看他 噸位足球質重 潛力十足。聯合報,體育版。

    吳育光(2006,4月23日)。鋒仔首度代言 價碼A+。聯合報,體育版。

    吳志濱(1991)。運動經紀人制度。體育與運動,71,111-115。

    吳玟琪、歐子源(2005)。運動經紀人在臺灣。北縣體育,16,12。

    吳芝儀,李鳳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圖書。

    卓筱婷(2004)。中華職棒聯盟球隊生產效率分析-考量中間產出之DEA模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以君(1999,1月5日)。陳金鋒赴美 那魯灣不爽 點名興農牛隊「搞鬼」表示兩年前就與陳金鋒有合約關係。聯合報,體育版。

    林以君(2001,7月24日)。那魯灣與IMG簽約合作。聯合報,體育版。

    林以君(2004,7月1日)。讓我投一休四 王建民傳真洋基 效力洋基、奧運奪牌是 生涯最重要的兩個目標 請球團解除百球限制。聯合報,體育版。

    林佳樺(2003,11月8日)。中日戰逾836萬人次收看。蘋果日報,D1版。

    林言熹(2007,7月23日)。道奇與臺灣過去與現在。聯合報,體育版。

    林保源(2003,10月20日)。激情後職棒路怎麼走,擴建球場、推動運動博弈、提升球員 素質、建立經紀人制、均衡球隊實力。聯合報,A15版。

    林琪雯(1995)。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楊斌(2005)。論職業棒球運動托拉斯行為之適法性─兼論我國職業棒球員之權利保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泰瑞(2001)。運動法律-職業運動球員利益守護神。2001年8月15日,取自http://www.sportsnt.com.tw

    阿ㄈ(2009)。經紀人的談判手腕。2010年5月15日,取自http://tw.sports.yahoo.com/mlb/blog/mlb_foxx/1204.html

    姚瑞宸(2000,11月3日)。老闆有共識,降薪勢在必行。大成報,7版。

    倪婉君(2009,12月15日)。10年間旅外風潮 風起雲湧。自由時報,體育版。

    悍創運動娛樂(2007)。運動經紀部門[線上資料],2007年10月28日,http://www.bros.com.tw/wooooa/front/bin/home.phtml。

    馬鐵、黃文卉、張立、石磊與林顯鵬(1999)。我國發展體育經紀人的對策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5(2),2-7。

    馬鐵(2001)。體育經紀人之研究。2001年8月15日,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資訊所網站,愛波網經紀人教室網址http://www.iball.com.cn/

    高正源(1990,4月18日)。國內體育需要經紀人制度。大成報,9版。

    高俊雄(2002)。臺灣運動服務業之剖析與回顧。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創刊號,7-11。

    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2002)。美國體育管理理論與實踐。北京市:中國國家體育總局。

    張文雄(1993,12月19日)。三商選秀鎖定童琮輝高層已多方打點遊說。民生報,體育版。

    張文雄(1995,11月17日)。經紀人制度 有必要建立。民生報,體育版。

    張文雄(1996,11月27日)。那魯灣契約雖較中華聯盟周延 仍有本位立場 球員缺乏法律常識 經紀人制度未來努力方向。民生報,體育版。

    張克銘(2009,12月23日)。重大改革自由球員制度啟動。麗臺運動報,體育版。

    張常清(2005)。教育調查材料的收集。2006年4月10日。取自網址:http://www.0559u.com/Article/2/971_big5.html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臺北市:滄海。

    張劍(2000)。關於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管理。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84-95。北京市: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

    梁淑玲(1993)。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臺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1895-199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順凱、鍾志強(2007)。運動經紀人的角色功能及員做初探。大專體育,92,66-71。

    連致遠(2001)。我國運動經紀管理之法制問體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一平(2005)。台灣職棒球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燕(2005)。國際運動經紀人專業發展概況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4,14。

    陳美燕、謝文立與陳月娥(2004)。運動經紀人證照制度規劃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cpfs- Res- 093- 003),未出版。

    陳嘉南(1980,6月27日)。加盟日本棒球 應先了解行情。民生報,02版。

    陳筱玉(1993,5月7日)。金臂人簽經紀約味全與福隆公司談妥黃平洋今後球場外活動均由福隆安排成為第一個擁有專屬經紀人的職棒球員。民生報,體育版。

    陳志彥(2009,12月15日)。自由球員、最低薪資制度明年上路!。TSNA,體育版。

    曾文誠,盂峻瑋(2004)。臺灣棒球王。臺北市:我識出版社。
    程紹同(2004)。新世紀商戰的魔法師:運動行銷策略之重裝上陣。廣告雜誌,153,38-42。

    黃金柱(1990)。我國體育管理學門專業課程之編擬。國立臺灣體育學報,1,15-58。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照敦(2008,2月20日)。黃政琦條款 受傷不扣薪。自由時報,體育版。

    黃麗華(1999,7月12日)。郭泓志事件棒協限周六歸隊 否則將開除處分 IBA青棒教練團暫訂預備人選為林智聖。聯合晚報,體育版。

    黃麗華(2000,6月5日)。王建民簽約式 感念恩師今晚赴美 一周內決定分發球隊。聯合晚報,體育版。

    黃麗華(2006,11月14日)。陳金鋒被挖 美國牽的線。聯合晚報,體育版。

    黃銘淳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臺北:桂冠。(Charles M. Judd, Elior R. Smith, Louise H. Kidder原著)。

    楊欣樺(2002)。我國運動經紀人角色功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泰明(1980,10月3日)。待遇差、壓力大,高英傑在日本不如意。民生報,03版。

    楊武勳(1981,4月22日)。高英傑、李來發會被「長期冷凍」嗎?。民生報,02版。

    雷光涵(2003,12月4日)。要跟大聯盟簽約 ?王建民:不知情 回臺至今沒跟經紀人聯絡 「媒體知道的比我多」 年薪 30萬美元是基本價 「不是經紀人談來的」。聯合報,體育版。

    廖俊儒(2004)。職棒現場觀眾消費體驗要素對體驗滿意度與忠誠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邕(2007)。全球化影響下臺灣職棒的運動勞力遷徙。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臺灣棒球維基館(2010)。臺灣棒球大事記。2010年5月3日,取自臺灣棒球維基館網址: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title=%E9%A6%96%E9%A0%81

    趙立、楊鐵黎(2001)。中國體育產業導論。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

    劉江南、侯玉鷺(2001)。美國體育經紀人的特徵分析。體育學刊,8(4),20-22。

    劉雅慧(2004)。職棒球迷的球隊認同感對贊助企業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La new 熊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劉復基(2004,2月10日)。談薪氣氛很重要。民生報,體育版。

    歐子源(2003)。中國運動經紀人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芬卿、包怡芬(2002)。我國運動經紀服務業專業能力需求初探。大專體育,59,151-157。

    蔡芬卿(2006)。國內建立運動經紀專業制度探討。大專體育,83,120-126。

    蔡俊五、趙長杰(2001)。體育贊助雙贏之策。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鄧政敦(2005)。旅外推手 場外後援。職業棒球,284期,22-24。

    蕭保祥(2009,12月23日)。中職自由球員制度上路 最低薪保障7萬。中央社,體育版。

    賴意文(2009)。不能不認識的棒球經紀人─Scott Boras。2010年5月3日,取自TSNA 網站網址:http://www.tsna.com.tw/

    鮑明曉(2000)。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北京市:人民體育。

    謝仕淵、謝佳芬(2003)。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市:果實。

    謝宛臻(2000)。我國高職印刷科畢業生應具專業基本能力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韓培爾(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Q&A。臺北市:風雲論壇。

    蘇彥彰(2004)。職業棒球定型化選手契約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urwell, B., & Falk D. (1996).The most Powerful Man in NBA? USA Today ,C1-C2.

    David Lawrence Dunn . (1998) . Regulation of Sports Agents: Since at First It Hasn’t Succeeded, Try Federal Legislation . Hastings Law Journal, 39 Hastings L.J. 1031 .

    Gellatly, A. (1999). Sports agents. Sport Business, 35, 17-19.

    Gordon, B. (2002). Agent game requires a federal approach. NCAA News, 39 (14), 4-5.

    Lisa Pike.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 . Milwaukee, WI: Sports Law Institute .

    Lester, P. (1990). Marketing the athlete; endorsement contracts . In G. The law of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sports (pp. 23-1-23-36). Deerfield, IL:Clark,Boardman, and Callaghan.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missioner on uniform state laws (2000) . Uniform athlete agents act .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Philadelphia

    Paul C. Weiler & Gary R. Roberts.(1998) . Sports and The Law Text, Cases, Problems Second Edition . St. Paul, Minn, West Group .

    Rob Remis (1998). The art of being a sports agent in more than one state : Analysis of Registration and Reporting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a Model Strategy, Seton Hall Journal of Sport Law, 8 Seton Hall J. Sports L. 419.

    Ruxin, R. H. (1993). An athletes’ guide to agents. Boston: Jones & Bartlett. Pub.

    RStacey M. Nahrwold,(1999) . Are professional Athletes Better Served by a Lawyer-Representative Than an Agent? Ask Grant Hill . Seton Hall Journal of Sport Law, 9 Seton Hall J. Sports L. 431.

    Steinberg, L. (1991). The Role of Sports Agents. In P.D.Staudohar and J.A.Mangan(Eds.), The Business of Professional Sports (pp.247-262).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