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崔如璋
Tsui ruchang
論文名稱: 台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及問題研究
A Study on Scienc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its Practi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高強華
Kao, Chieng-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課程統整自然與生活科技
英文關鍵詞: integration curricul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3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的主要目標,在提升國民的科學與科技素養,以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生活。依據課程綱要所揭示,學習領域之實施則應掌握統整之精神。然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原本就是分離獨立的數個學科,九年一貫綱要在修正後則不再強制要合科教學後,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在統整課程的實施現況為何?新課程或教學方法是否能夠成功的實施,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便是老師對此新課程或教學方式的態度或支持程度。本研究意圖透過調查來瞭解教師對統整課程或教學態度,教師設計統整課程的真實情況,教師對於實施課程統整是否能達成課程統整理論所應有學習成就的看法,以及影響其進行統整課程實施的因素。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 學校班級數對於跨領域統整設計模式有明顯相關,小型學校實施跨領域統整的比例高於中型及大型學校。
    2. 教學型態中採分科教學的老師都沒有設計過跨領域統整課程的經驗,也幾乎沒有實施僅採用主題而另行編選教材的課程設計。
    3. 在正式的課程綱要修正後,有53%的受訪教師在94學年度其學校已經不再實施統整課程。其中以採分科教學者的學校今年度不再實施統整課程的比例較高。
    4. 教師對主動規劃實施統整課程的意願不高,如果行政單位不要求,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老師,表示不會主動去規劃實施統整課程。
    5. 影響教師實施意願的背景變項中最相關的是課程設計能力,研究結果顯示教師課程設計能力是教師所認為課程統整的問題所在。
    6. 目前有實施統整者以單一學科內統整為主,普遍仍以教科書為主要教材,教師普遍自認學科專業素養不足以勝任統整課程的教學。
    7. 教師普遍偏贊同對於統整課程能提升學生相關能力及有助於統整零碎的知識等成效。
    8. 教師對既有課程統整實施所產生的問題如流於形式、為統整而統整,以及所造成的工作負擔增加、時間不足影響教學品質、排課困難等看法都趨於認同。
    9. 進行課程統整能增進教師專業能力。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essential target, is promoting national's science and the technical accomplishment, adapts the modernized social life. Promulgate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implementation the study domain should grasp the spirit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oweve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a originally separates the independent several disciplines,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after revision then no longer forces to have to gather the branch teaching, so educates under the environment in at present, what is the situation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a making integration the integr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e new curriculum or teaching method whether can reach the success implementation, a quite important factor then be teacher regarding this the new curriculum either the teaching way manner or the degree of support. This research intention penetration investigation understood the teacher of the teaching manner,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 to make 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bject of study for Taipei County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main teacher. The findings discovery is as follows:
    1.The school class and grade number to mak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ave the obvious correlation, the small school implements the proportion which the cross area make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o be higher than medium and the large school.
    2.In the teaching state picks divides into separate fields , all teachers not have the experience to design cross-area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also does not ha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3. After official curriculum outlines revision, 53% of visited teachers is already no longer to implemen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94 school year.
    4.The teacher make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o the initiative plan implementation the wish not to be high, if the administrative unit does not request, has surpasses half number of is visited teacher, expressed no willing to plan the implementation to mak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n own initiative.
    5.Affects the teacher to implement the wish variable the background most related is curriculum designed capacity.
    6.At present had implementation making integration take the sole discipline in primarily, generally still by the textbook as the main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er confessed generally the discipline specialized accomplishment was insufficient to be competent the teaching.
    7. The teacher approves of generally regarding makes integrated curriculum , be able to promote the student to integrating the fragmented knowledge.
    8. The teacher to already has the question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which the implementation produces like to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for makes integration for integration, as well as creates the work load increases, the time affects views insufficient and so on teaching quality, platoon class difficulty all tends to the approval.
    9.Carries on the curriculum to make integration can promote the teacher specialized ability.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解釋………………………………………………………………………………6 第四節 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課程設計與課程統整爭議……………………………………………………………9 第二節 課程統整的要素與模式 ……………………………………………………………40 第三節 九年一貫與課程統整 ………………………………………………………………62 第四節 自然科學的統整 ……………………………………………………………………8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1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方法……………………………………………………………………120 第三節 研究工具……………………………………………………………………………121 第四節 實施程序……………………………………………………………………………125 第四章 問卷結果分析 第一節 基本資料之分析 …………………………………………………………………129 第二節 台北縣各國民中學實施統整課程現況之分析 …………………………………132 第三節 實施課程統整相關問題分析 ……………………………………………………1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73 第二節 建議 ………………………………………………………………………………17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82 二、英文部分 ………………………………………………………………………………193 附錄 附錄一 台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及問題研究專家審 查問卷 ……………………………………………………………………………199 附錄二 台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及問題研究預試問卷………………………………………………………………………………… 204 附錄三 台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及問題研究正式問卷 …………………………………………………………………………………208 附錄四 教師對實施成效的看法分析統計結果 …………………………………………212 表 次 表 2-1-1 統整結果的類別………………………………………………………………………10 表 2-1-2 課程統整的意義:統整課程相對於學科課程的學者主張一覽表…………………12 表 2-1-3 統整課程的意義:著重統整課程內涵是否統整的學者主張一覽表………………13 表 2-1-4 聚集型課程與統整型課程的比較……………………………………………………29 表 2-1-5 傳統課程與統整課程之比較…………………………………………………………32 表 2-2-1 Jacobs 的五種課程統整模式 ………………………………………………………46 表 2-2-2 Fogarty 之課程統整觀點……………………………………………………………48 表 2-2-3 Pizarro 的課程統整模式……………………………………………………………51 表 2-2-4 Kysilka 課程統整的連續模式………………………………………………………53 表 2-4-1 不同生物基因體大小的比較…………………………………………………………85 表 2-4-2 GM食品利與弊 ………………………………………………………………………89 表 2-4-3 複製技術的進程………………………………………………………………………91 表 2-4-4 STS 科學課程的發展程序 …………………………………………………………109 表 2-4-5 融合學科與跨學科取向的課程設計實例 …………………………………………116 表 3-2-1 研究對象有效問卷份數及有效回收率分析表 ……………………………………121 表 3-3-1 專家意見諮詢名單 …………………………………………………………………122 表 3-3-2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與問題問卷各題決斷值一覽表 …124 表 3-3-3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與問題現況調查問卷之信度分析.125 表 4-1-1 學校基本資料分析 …………………………………………………………………130 表 4-1-2 個人基本資料分析 …………………………………………………………………131 表 4-2-1 統整課程的組織運作分析 …………………………………………………………133 表 4-2-2 統整課程的規劃分析 ………………………………………………………………135 表 4-2-3 學校班級數對統整組織運作的相關分析 …………………………………………137 表 4-2-4 班級數對統整組織開會次數的交叉分析 …………………………………………137 表 4-2-5 學校班級數對課程統整規劃的相關分析 …………………………………………138 表 4-2-6 班級數對是否實施跨領域統整的交叉分析 ………………………………………138 表 4-2-7 教學型態對統整組織運作的相關分析 ……………………………………………139 表 4-2-8 教學型態VS統整規劃………………………………………………………………139 表 4-2-9 教學型態和課程組織會議的交叉分析 ……………………………………………140 表 4-2-10 教學型態對是否實施跨領域統整設計的交叉分析 ………………………………140 表 4-2-11 教學型態對僅參考單元主題內容另行規劃的交叉分析 …………………………140 表 4-2-12 教學型態對今年是否仍實施統整教學的交叉分析 ………………………………141 表 4-3-1 個人主動規劃實施統整課程意願分析 ……………………………………………142 表 4-3-2 個人背景對主動規劃實施統整課程意願相關分析 ………………………………142 表 4-3-3 進修學分對個人實施意願交叉分析 ………………………………………………142 表 4-3-4 個人實施意願對進修學分及研習的線性迴歸 ……………………………………143 表 4-3-5 對於統整課程實施提升學生成就看法的的平均數、中數及眾數分析……………144 表 4-3-6 對於知識上的爭議問題的平均數、中數及眾數分析………………………………146 表 4-3-7 性別對課程統整實施成效的相關分析 ……………………………………………147 表 4-3-8 年齡對課程統整實施成效的看法相關分析 ………………………………………149 表 4-3-9 27題的多重比較Scheffe法 ………………………………………………………150 表 4-3-10 不同教學年資教師對實施成就看法的相關分析 …………………………………151 表 4-3-11 理化背景對實施成效看法的相關分析 ……………………………………………152 表 4-3-12 生物背景對實施成效看法的相關分析 ……………………………………………153 表 4-3-13 地科變異數實施成效看法的相關分析 ……………………………………………154 表 4-3-14 生活與科技變異數實施成效看法的相關分析 ……………………………………155 表 4-3-15 曾經修習統整學分變異數實施成效看法的相關分析 ……………………………156 表 4-3-16 統整研習實施成效看法的相關分析 ………………………………………………157 表 4-3-17 對實施課程統整問題的平均數、中數及眾數分析 ………………………………158 表 4-3-18 對實施課程統整問題的描述性分析 ………………………………………………159 表 4-3-19 性別對課程統整相關問題的看法分析 ……………………………………………159 表 4-3-20 年齡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0 表 4-3-21 年資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0 表 4-3-22 理化背景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1 表 4-3-23 生物背景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2 表 4-3-24 地科背景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2 表 4-3-25 生技背景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3 表 4-3-26 進修學分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4 表 4-3-27 統整研習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4 表 4-3-28 參與統整經驗對課程統整問題變異數分析 ………………………………………165 圖 次 圖2-2-1 團隊建立的循環途徑…………………………………………………………………58 圖2-4-1 藥物發現、發展成本的增加率………………………………………………………87 圖2-4-2 微米至奈米尺度圖……………………………………………………………………88 圖2-4-3 融合學科與跨學科取向的課程結 …………………………………………………114 圖3-1-1 研究架構 ……………………………………………………………………………120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輯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頁67-85)。臺北市: 師大書苑。
    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主譯,B. R. Hergenhahn原著)。臺北市:五南。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爭議癥結之探討。教育學刊,22,頁1-17。
    中華日報(2005)。教改效應 學者:學生國文能力弱化。2005/12/8取自http://www.cdnnews.com.tw/20051208/news/gstz/100000002005120721222069.htm。
    方德隆(2000a):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課程與教育季刊, 3(1), 1-18。
    方德隆(2000b):課程統整之模式與實務。高雄師大學報, 11, 181-212。
    方德隆(2004)。「基本能力、統整課程」課程改個的理想與實際。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二),207-523。臺北 市:教育部。
    中國大陸教育部(2001)。教基,17 號。北京:作者。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概況(2001),2005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ncku.edu.tw/~cbst/taiwanbiotech.htm
    台北縣政府(2003)。社區有教室。台北縣:作者。
    民生報(2004)。九年一貫 逾半家長:學生能力未提升。2004/03/06,第4版。
    白亦方(1999)。借鑒課程史-台灣社會科課程統整取向的批判分析。.3.19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主辦「1999年亞太地區課程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丘愛鈴(2003)。中小學教師實施統整課程之問題評析與解決之道。中等教育, 54(4),110-12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朱惠芳、 李虹慧(2001)。海岸的捍衛者-紅樹林。小班教學通訊, 30。取自 2005年8月25日class.eje.isst.edu.tw/small_info/30/30-p2.htm
    有寶華(2002)。綜合課程論。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心瑩(譯)(2000)。H. Gardner著。再建多元智慧。臺北:遠流。
    李平(譯)(1997)。T. A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臺北市:遠流。
    李詠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心理。
    李揚津 (2001a) 。「既見樹木,亦見森林」── 從科學教育的角度談跨學科課程的發展,輯於香港教育署課程發展處等編:面向二十一世紀小學跨學科課程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41-147,中國,廣州。
    李揚津(2001b)。綜合與分科─ 雙軌並行的科學課程模式。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2(1),取自 http://www.ied.edu.hk/apfslt/v2_issue1/leeyc/index.htm
    李文旗、張俊彥(2003)以地球為主軸的統整課程設計。2005年8月25日取自w3.blsh.tp.edu.tw/.../94學年度教師研習講義/941227地球科學教學研究講義.pdf 。
    何縕琪(2000)。國小教師主題統整教學歷程之分析暨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百理(2003)。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佩芬、周鳳美(2002)。教師應付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態度與原因:試辦階段的觀察。課程與教學季刊, 6 (1),95-112。
    余淑美(2005)。植物功能性基因體研究。2005年8月5日取自http://bbsc.imb.sinica.edu.tw/biotech/04_06.pdf
    劭瑞珍譯(1995)。Bellack & Kliebard著。教育的歷程。臺北市:五南。
    吳志峰(2002)。國小實施「鄉土教育」及「自然與生活科技」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雪菁(2002)。九十學年度國民中學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辦理模式、成效評估與需求反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瓊如(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社會學分析-教育知識社會學的觀點。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一),112。臺北市:教育部。
    林秀珍(1999)。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以真(2004)。學校本位統整課程實施檔案評量之研究-以「校園自然生態之美」模組為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百泓(2002)。以國小自然科為主的「知情並重」統整課程之教學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怡秀(1999)。國民小學課程統整模式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明地(2000)。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行政到執行。高雄市:復文。
    林寶山和康春枝譯(1990)。John Dewey,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臺北市:五南。
    林樹聲(2004)。重視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中科技爭議議題的融入與探討。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二),453-461。臺北市:教育部。
    林生傳(2004)。九年一貫課程的目標與結構評論,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一),79-94。臺北市:教育部
    林生傳、陳慧芬、黃文三(2001)。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在教育改革政策下的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及教育鬆綁為例,教育學刊, 17,頁23-44。
    林達森(2004)。教改現況省思與未來發展探究—以課程改革為主軸,489-5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與基礎, 教育部。
    林靜芳(2000)。國中社會科統整課程的設計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恒鑣(2006)。生態學研究與我國現況。科學月刊,435,2006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scimonth.com.tw/06mar_menu.htm
    香港教育學院科學系(2005)。生物科技。2006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ied.edu.hk/biotech/chi/classrm/main.html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高雄市:麗文。
    邱兆偉,張雅雯(2001) 試辦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之評估:課程模式與實施結果。教育學刊,17,1-22。
    邱兆偉,陳明鎮(2004)。國中九年一貫課程與目標導向模式。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二),294-306。臺北市:教育部。
    邱美虹(1994)。科學課程革新-評介Project2061,SS&C 和STS 理念。科學教育月刊, 174,2-14。
    邱美虹(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科技」領域中「自然科學」課程綱要之評介。科學教育,231,20-27。
    周淑卿(1999)。論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53-78)。臺北:揚智。
    周珮儀(2003)。課程統整。高雄市:復文。
    洪慶宜(2006)。河去河從。科學月刊,437 2006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scimonth.com.tw/06may_menu.htm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之路。臺北市:天下。
    高強華(2000)。協同教學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中等教育。51(4),103-105。
    高強華(2000)。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危機與轉機。 基隆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研習會手冊。頁43-48。
    高強華(2001)。九年一貫課程統整革新與教師專業成長。中等教育, 52 (1),136-148。
    高強華(2002)。論主題統整的教學創新設計。中等教育。53(2),6-14。
    高強華(2003)。實施九年一貫新課程建構學習新社區。載於師大教育實習輔導處(主編),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3)(頁16-2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莊明貞(2001)。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初步成果及問題語因應策略。教育研究月刊, 85,27-41。
    莊明貞(2003)。九年一貫課程中有關學校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問題之分析。現代教育論壇,8,340-357。
    徐善慧(2003)。奈米生物醫學。2005年12月20日取自朝陽科技大學http://nano.cyut.net.tw/

    陳文典(1997):STS 教學教師所需之專業準備。科學教育學刊, 5(2),167-189 。
    陳文典(1999)。「自然與科技」學習領域課程。取自http://www.trd.org.tw/ Dresource/nine/4_1.htm。
    陳文琪(2002)。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伯璋(1999a)。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內涵及特性。教育研究資訊,1(7),1-13。
    陳伯璋(1999b)。九年一貫課程的理論及理念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上—邁向課程新紀元(頁16),台北市。
    陳伯璋(2003)。課程統整的迷思與省思。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的饗宴,21-40。高雄市:復文。
    陳明鎮(2002)。國民中學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可行模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筠(2002)。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之後設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舒嫻(2004)。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創意微型教學實驗之設計研究-酸鹼滴定實驗微型化之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新轉(2003)。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臺北市:商鼎。
    陳新轉(2003)。「科際整合」觀念在課程與教學應用上的迷思、省思與改進建議。研習資訊,20(4),26-34。
    陳瓊、鄭建立、陳家祥、蔣金靜、彭映江、王保堤、吳曜安、黃翰偉(2005)。超級推銷員,2005年12月25日www.ccda.org.tw/docFiles/2005InnoExcellent/A4/C3.doc
    陳麗美(2004)。提昇不同學習風格學生於科學探究活動中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黎珍(2002)。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雅莉(2003)。我國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俊賢和陳淑惠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臺北市:遠流,223-251。
    郭重吉、張惠博(2005)從政策層面評述國際間科學教育的改革。科學教育月刊,284,2005年12月30日,取自www.sec.ntnu.edu.tw/journal/94(276-285)/284-pdf/284-02-郭重吉.pdf。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要點。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2)。統整教學不棄守。2002/9/16新聞稿,2005年10月1日取自class.eje.isst.edu.tw/files/20020917統整教學不棄守/統整教學不棄守.htm。
    教育部(2003a)。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編修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c)。國中小開學囉!大家準備好了嗎?─ 統整、協同、銜接 How to do ?。2003/8/28新聞稿。2005年10月1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declare/declare.php?page=3&Order=DATE。
    教育部(2004),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九十三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年度期末報告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基礎科學前瞻性人才培育計畫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書。臺北市:作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3)。92年主題統整教學活動示範教案,2005年8月5日取自 http://dlm.ntu.edu.tw/dlm/
    許良榮和柯玉婷(2000):師院學生對科學本質之教學態度的研究。臺中師院學報, 14, 411-434。
    黃立欣(2004)。學校層級課程決定之研究-以青水中學自然領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光雄(主譯)。2001Drake,S.著。統整課程的設計。高雄市:麗文。
    黃永和(1999)。統整課程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 12, 232-259。
    黃政傑(1988)。教育理想的追求。臺北市:心理社。
    黃政傑(2002)。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2004)。躍升九年一貫課程的政治舞台。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一),7-9。臺北市:教育部。
    黃炳煌(1991)(四版)。課程理論之基礎。臺北市:文景。
    黃炳煌(1996)。從美國教育改革趨勢展望我國教育的革新。載於教育問題透視。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黃嘉雄(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國民教育,40(1),29-34。
    黃嘉倫(2001)。國民中小學實施統整課程的難題與解決對策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榮村(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問題與檢討 立法院第五屆第四會期報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月十三日,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4),616-663。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下—邁向課程新紀元(頁258-274),臺北市。
    黃譯瑩(2003)。統整課程系統。臺北市:巨流。
    游家政(1999)。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的理念與架構。教師天地,102,34-41。
    游家政(2000a)。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3(1),19-38。
    游家政(2000b)。學校課程統整的行動研究--一組教師團隊的經驗。載於學校本位經營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01-324。花蓮師院國教所。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游家政(2004)。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發展背景與理念。臺北市:教育部。
    曾淑芬(2006)。心智的基石。科學月刊,435。2006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scimonth.com.tw/06mar_menu.htm
    童師薇(2004)。國中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教學信念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永達,黃璧祈(2004)。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看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的角色與定位。載於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4)(頁21-3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志豪(2004)。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召集人角色與職責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雅雯(2001)。國民中學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情形與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臺北市:冠學。
    詹偉雄(2006)手機產業全新未來──設計美學比科技更值錢。數位時代,132。2006年7月4日取自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BusinessNext&MMContentNoID=29907
    單文經(1999)。課程統整的類型。師鐸,40(1),41-46。
    單文經(2001)。解析Beane對課程統整理論與實際的主張。教育研究集刊,7(47),57-89。
    單文經等(譯)(2000)。Allan A. Glatthorn著。。校長的課程領導(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臺北市:學富。
    腦科學研究所(2006)。2006年2月1日取自http://ibru.vghtpe.gov.tw/ibs/brain/about.htm
    傅麗玉(1999):新竹縣中小學自然科學教師與非自然科學教師之世界觀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7(2), 177-198。
    曾寶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龍立(1995)。國小社會與自然課程之統整。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研究通訊,6(1),131-144。
    楊龍立(1999a)。從教學概念混淆談九年一貫概念問題。國教新知,46(1),1-9。
    楊龍立(1999b)。科學學習的分類與啟示。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特刊,23-34。
    楊龍立(1999c)。科學教導學。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楊龍立、潘麗珠(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葉連祺(2000)。中小學發展統整課程之實務課題和對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315-337。臺北市:揚智。
    葉興華(2000)。我國國小推行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煬彬(2002)。國中階段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探究-「統整」與「分化」為主軸的論述,中等教育學報,9, 153-179。
    葉俊榮(2003)。 調和科技、人性的平台-法律。遠見雜誌 ,209 。2005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pac.nctu.edu.tw/news/news_detail.php?NID=5023&AID=5&hdr=act
    楊玉林(2004)。現行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莉玲(2004)。學習歷程檔案評量對國一學生自然生活科技領域學習動機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萬淑宜(編譯)(2001)。Jeffrey P. Kahn著。談人工生殖科技的規範。2005年8月1日取自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b26Vc97WX0J:210.60.194.100/life2000/ethic_discuss/ethic_discuss_main.htm+Jeffrey+P.+Kahn%2Bcnn&hl=zh-TW&ct=clnk&cd=1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元照。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駐法國台北辦事處科技組(2006)。生物科技倫理線上公眾論壇,2006年4月1日取自http://france.nsc.gov.tw/ct.asp?xItem=0950517007&ctNode=157&lang=C
    榮明杰(2004)。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月娟譯(2006)。Jared Diamond。大崩壞。台北市,時報文化。
    聯合報(2004)。教改成果 九成基層教師不滿。2004/02/25,第12版。
    歐用生(1996a)。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b)。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a)。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天地,101,15-24。
    歐用生(1999b)。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頁19-33)。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02)。披著羊皮的狼?:九年一貫課程的深度思考。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頁3-24)。臺北:揚智。
    歐用生(2003)轉型的課程領導及其啟示: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1)(頁14-1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潘道仁(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世雄(2003)。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春蕓,邱美虹(1995):環境教育與以STS為導向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 180, 17-20。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 。2006年2月25日,取自http://www.sec.ntnu.edu.tw/journal/94(276-285)/284-pdf/284.htm
    賴慶三(2001)。推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國民教育,41(4):15-25。
    簡茂發(1984)。教學評量之原理與方法。載於楊亮功先生九秩華誕紀念論文集編輯小組 (主編),中國教育的展望(頁99-119)。臺北市:五南。
    劉新,張永達(2004)。九年一貫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發展、設計、評量之策略。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4)(頁33-5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怡欣(2004)。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評估研究:現職老師與行政人員的觀點。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薛梨真編(1999)。國小課程統整的理念與實務。高雄市:復文。
    魏明通(1994):各國STS 課程教材評介(四)。科學教育月刊,171,12-17。
    魏明通(1998):科學-技學-社會﹝STS﹞教育簡介。台灣教育, 575 , 2-9。
    蘇宏仁(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190: 2-11。
    鍾惠娟(2001)教師對統整課程的認知與實施統整課程問題知覺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饒見維(2000)。如何培養教師之課程設計能力以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34,1-17。
    饒見維(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角色省思。教師天地。 113,7-13。
    熊同鑫、王振興、陳淑麗(2001) 以國小高年級自然科為核心之課程統整設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9(2), 123-145
    熊召弟(1999)管窺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科技」學習領域。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下—邁向課程新紀元。(頁147-156),臺北市。
    BBC(2001)。複製人類大事記。2001年08月08日BBC news,取自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454000/14545942.stm。
    Hwa A.Lim & 趙慧娟(2003)。悠遊基因世界:生化信息、複製與納米的未來。臺北市,瀛舟。

    二、英文部分
    Armstrong, T.(1995). Learning differences-not disabilities. In R. Fogarty & J. Bellanca.(Ed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 collection. Palatine, Illinois: IRI/Skylight Publishing.
    Asbeck, A. L. M. (1993). Integrative learning from the student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education, the graduate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MI: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Bernard, H. R. (1988).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
    Bernstein, B. (1971).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M. F. D. Young(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Bishop-Clark, C., & Grant, R. (1991): Implemen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19(4), 313-26.
    Black, P. (1986). Integrated or co-ordinated science?, School Science Review, 67, 669-681.
    Brady, L. (1992). Curriculum development(4th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Brazee, E. N., & Capelluti, J. (1995). Dissolving boundaries: Toward an integrative curriculum. From EDRS ERIC ED397982.
    Brooks, D. A. (1942).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Burns, R.(1995). Dissolving the boundaries: planning for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 Charleston, WV: Appalachian Educational Laboratory.
    Caine, R., & Caine, G. (1991). Making connections: Teaching and the human brain. Alexandria, VA: ASCD.
    Chambers, J. H. (1989). The achievement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Connole, R. J. (1937). A study of the concept or integration in present-day curriculum making. Washinton, DC: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Craft, A. (1995). Cross-curricular integ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in the primary curriculum. In J. Ahier, & A. Ross. The school subjects within the curriculum.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Dewey, J. (1990). The School and society. In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wey, John.(1962).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chool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ori, Y. J., & Barnea, N. (1997): In-service chemistry teachers' training: The impact of introducing computer technology on teachers' attitudes and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5), 577-592.
    Drake, S. M. (1993). Plann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call to adventure.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garty, R. (1991). Ten way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2), 61-65.
    Fogarty ,R. & Bellanca,J.(Eds.)(1995)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 collection. Palatine, Illinois: IRI/Skylight Publishing
    Fogarty, R. (2002). How to integrate the curriculum(2nd ed.). Palatine, IL: Skylight.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and Boix-Mansilla, V. (1994).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 within and across the disciplin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5), 14-18
    Gehrke, N. (1998). A look a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from the bridge. The curriculum Journal, 9(2), 247-260.
    Glatthorn, A. A. & Foshay. (1991).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A. Lewy(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NY: Pergamon Press.
    Glatthorn, A.A.(2000).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Thousand Oaks,CA: Corwin Press
    Grossman, P., Wineburg, S., & Beers, S. (2000). Introduce: When theory meets practice in the world of school. In S. Wineburg & P. Grossman (Eds.).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hallenges to implement. Teacher College Press.
    Hamilton,R..& Gingiss, P. L. (1993): The relationship of teacher attitudes to 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student respons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9(2), 193-204.
    Harms, N.C. & Yager, R.E. (Eds). (1981).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Science Teacher.Vol.3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Harms, N.C. (1977). Project Synthesis: An interpretative consolidation of research identifying needs in natural science education. (A proposal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Boulder, Co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Harris, P. (1937).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integration. In: L.T. Hopkins (Ed.), Integration: Its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NY: D. Appleton-Century.
    Heath, P.A. (1992). P.A. Organizing for S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doing of STS. Theory in Practice,16, 52-58.
    Hirst, P. (1974) .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opkins, L. T. & Mendenhall, J. E. (1937). Instruction in conventional and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H. L. Caswell & D. S. Campbell(Eds.). Reading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p.607-608). Cincinnati, NY: American Book.
    Ingram, J.B.(1979).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Unesco.
    Jacobs, H. H. (Ed.). (1989).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ellington, S., and Mitchell, A. (1978). An Evaluation of New Science Worksheets for Scottish Integrated Science. London: Heinemann.
    Kysilka, M. A. (1998). Understand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journal, 9(2), 197-209.
    Levit, M. (1971).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disciplines. In: M. Levit (Ed.), Curriculum.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Lewy, A. (Ed.). (1991).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NY: Pergamon Press.
    Marsh, C. J. ( 1997) .Planning ,management andideology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2nd ed.).London York:Falmer.(pp.56-58)
    Mettetal, G. H., & Harper, C. S. (1997). Attitudes toward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urriculu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1(2), 115-122.
    Mothe, de la, &John .R. (1983). Unity and diversity in STS curriculum. ED.230431.
    Murphy, E., & Dingwall, R. (2001). The ethic of ethnography. In P. Atkinson, A. Coffey, S. Delamont, J. Lofland, & L. Lofland(Eds.). Handbook of ethnography (pp.339-351). New Delhi: Sage.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 (1987). Integrated learning: What—Why—How.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0759)
    Oliva, P. F.(199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3rded. ).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Pate, P. E., Homestead, E. R., & McGinnis, K. L. (1997). Mak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work: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 quest for coherent curriculu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izarro, R. A. E. (1993). Exploring integrative curriculum for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by primary students in Costa Ric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3420)
    Pring, R.(1971).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R. Hopper.(Ed).The curriculum contex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p. 265-272). The Open University.
    Probart, C. M., Achterberg, E., and Anger, C. (1997). Eval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nutrition curriculum in middle schools.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29(4), 203-209.
    Relan, A. & Kimpston, R. (1991).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ractical and conceptual issu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4677.
    Roberts, P. L., & Kellough, R. D. (2000). A guide for developing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units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Roby, R.K. (1981).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movement.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27(2), 7-12.
    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Columbus, Ohio: C. E. Merrill.
    Roth, K. (1994). Second Thoughts about Inter-disciplinaryStudies. American Educator, 18(1): 44-48.
    Sarason, S. (1990). The predictable failure of educational refor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Solomon, J. (1993). Teach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Great Britain Open University Press.
    Schug, M. & B. Cross (1998). The Dark Side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social studies,The Social Studies, 89(2): 54-57.
    Tanner, D.T. & Tanner, L.N. (197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Y.: MacMillan
    Tchudi, S. (1991). Travels across the curriculum: Models for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Richmond Hill, Ont.: Scholastic.
    Tchudi,S. & Lafer,S.(1996).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er's handbook:a guide to integrated teach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Portsmouth, NH: Boynton/Cook Publishers.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oemaker, B. J. E. (1993). A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integrative approaches. In R. Fogarty(Ed.),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a: A collection (pp.95-97). Arlington Heights, IL: IRI/SkyLight
    Smith,R.(1995).On the third realm-integrat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arts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9,Spring, 1-4.
    Ward, J. M., Suttle, J.E., & Otto, H. J. (1960). 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oncept appli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Austin, TX: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Watson, G. (1937). The psychological evidence for integration. In L. T. Hopkins (Ed.), Integration: Its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NY: D. Appleton-Century.
    Wolfinger,D.M.& Stockhard,J.W.(1997).Elementary methods:Anintegrated curriculum.New york:Longman
    Yager, R.E. (1984). Defining the discipline of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68,35-37.
    Young, J.H.(1988). Teacher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hat status does it have?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3(2), 109-121.
    Young, J. (1992). Curriculum integration: Perception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13(4), 1-9.
    Yager, R.E. (1996).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 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Ziman J. (1980). Teachers and Learning about Science and Society. Lond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