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倢平 Chu, Chieh-Ping |
---|---|
論文名稱: |
當大老婆愛上小三:中老年閱聽人對鄉土劇中瑤婷戀的詮釋與妥協 When A Wife Falls Love With A Mistress: Older Audience's Interpretation and Negotiation of YaoTing Lian in Taiwanese Soap Opera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2 |
中文關鍵詞: | 鄉土劇 、女同志 、中老年閱聽人 、閱聽人研究 、瑤婷戀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dramas, lesbian, older audience, audience study, Yao Ting Lia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8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8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4年1月,台灣闔家觀賞的電視八點檔時段,三立台灣台的鄉土劇《世間情》中,出現了一對醒目的同性戀人,劇中的大老婆方思瑤愛上了丈夫婚外情對象江曉婷,她們也成為台灣本土鄉土劇中第一對接吻並披婚紗舉行象徵性的婚禮的同性戀人。此橋段引起國內外媒體報導,這對戀人也受到許多粉絲的喜愛,不但奪下「最受歡迎螢幕情侶」,並在官方舉辦的網路票選活動中,獲得觀眾心目中最喜愛的劇情第一名。
由過去傳播研究可發現,鄉土劇在意識形態展現上,應該為一個極為異性戀、以父權為核心的世界,然而,「瑤婷戀」卻是由鄉土劇中最逆來順受、委屈隱忍的大老婆,與常遭觀眾唾罵的小三攜手為丈夫帶上綠帽,顯然與過去鄉土劇慣用敘事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這樣違背父權價值觀的女女戀情,得到了許多觀眾正面的支持及喜愛。
目前鄉土劇的主要收視群仍以50歲以上的觀眾為主,過去相關文獻卻缺乏對中、老年觀眾解讀與其觀念的討論。有鑒於此,本研究期盼透過對鄉土劇主要年齡層觀眾的訪談,進一步理解現今台灣中老年觀眾對於婚姻、同志家庭或同志本身的觀念與立場,作為上一代觀念的擁護者,其對女女戀情是否會有自身獨特的見解?
研究訪問台北、桃園、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地,年齡介於五十至八十三歲之間共18人中老年閱聽人,並整理其日常的收視情境,研究將閱聽人對瑤婷戀情節的回應區分為三種類型,其中以慣性收看型觀眾最多,他們在解讀瑤婷戀時,並不全然站在反對立場,而會於部分敘事做出協商,鄉土劇中的「同性戀」是具有背景、脈絡,有血有肉的,與新聞報導中作為遙遠「他者」的同志族群不同。
本研究也發現,女性受訪者與男性受訪者在對鄉土劇中女同志敘事的解讀上涉入度相當不同。男性閱聽人觀看瑤婷戀時,多採劇中男性角色的立場去思考情節,他們傾向視瑤婷戀為一個「大某和細姨」的故事,對於敘事的主體不再是男性感到焦慮,解讀過程他們也頻以父兄的姿態導正、評論。相較於此,女性觀眾不但較能體會兩名女性角色的感情,並視此種情感為是女人共享的經驗,同樣作為母親,女性觀眾也更能體會劇中女同志母親的心情,他們透過瑤、婷向母親出櫃的劇情去思考:若今天自己的兒女是同志,自己是否能夠接受、會如何與女兒溝通?這也使她們對此情節的投入程度明顯高於男性觀眾。不同年齡的觀眾對瑤婷戀也有不同的回應,相較於50歲至60歲觀眾,年齡在60歲以上的觀眾在面對瑤婷這樣同性相戀的情況時,表現出老年人對年輕一輩的決定無法置喙的消極態度。
Fran T.Y. Wu(2012年10月24日)。【關於遊行,我想說...】Fran T.Y. Wu:同志遊行十年。取自http://twpride.org/twp/?q=node/53
〈What is BBS? What is Ptt BBS?〉(無日期)。取自批踢踢實業坊https://www.ptt.cc/index.bbs.html
〈2014年度同志人權新聞票選:以婚姻平權、政治、文化為關注焦點〉(2014年12月31日)。取自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網頁https://tapcpr.wordpress.com/2014/12/31/2014%E5%B9%B4%E5%8D%81%E5%A4%A7%E5%90%8C%E5%BF%97%E4%BA%BA%E6%AC%8A%E6%96%B0%E8%81%9E%E7%A5%A8%E9%81%B8%E9%96%8B%E8%B7%91%EF%BC%81/
三立電視台(2014)上網日期:2014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iset.com.tw/portal/about.html
《世間情年度票選》(2014)。取自http://www.momoshop.com.tw/edm/edm.jsp?npn=1vEJ55HYGbwG&n=1
王君琦(2005)。〈主流中的叛逆 解讀《逆女》的抵抗意涵〉,《媒介與性/別》,3:35-50。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4年12月31日)。取自https://tapcpr.wordpress.com/2014/12/31/2014%E5%B9%B4%E5%8D%81%E5%A4%A7%E5%90%8C%E5%BF%97%E4%BA%BA%E6%AC%8A%E6%96%B0%E8%81%9E%E7%A5%A8%E9%81%B8%E9%96%8B%E8%B7%91%EF%BC%81/
自由時報(2013年11月30日)。〈多元成家正、反支持者 凱道肢體衝突〉,《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910357
江明修(1992)。〈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4:315-344。
批踢踢實業坊(2014.08.02)。《噁心又變態的瑤婷戀》。資料來源:https://www.ptt.cc/bbs/SET/M.1406916360.A.BDA.html
宋隆俊(2010.4.27)。〈壓脖子做CPR 電視劇為何常出錯?〉。《人間福報》。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8726
李素月(2014.6.27)。《偶像劇中愛情與性別角色的再現與迷思:以台灣偶像劇的男女主角互動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4年年會論文。
李佳軒(2004)。《從白先勇孽子到公視孽子》。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與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譯)《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原書Allen, Rober. C.(1992)Channels of Discourse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London: Routledge.)
李雅雯(2004)。《老人人格特質、寂寞感與休閒行為及電視收視行為之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彥初(2014年1月25日)。〈「瑤婷戀」過老媽那關 方文琳讚編劇好神〉,《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25/333544/
杜巧玉(2014)。《不同世代與性別之閱聽人收視偶像劇/鄉土劇動機與意涵之差異性分析》。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周國偉(1996)。〈張榮華靠鄉土綜藝賺大錢—三立想賣股份蓋電視大樓〉,《財訊》,168: 302-305。
周君蘭(2002)。《電視收視與價值觀認同之關連性分析--以「飛龍在天」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婉菱(2011)。《鄉土劇不鄉土?-《天下父母心》邊拍邊播的產製策略和網路迷群文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奇伯(2000)。〈電視八點檔流行風─愛恨交織鄉土劇〉,《台灣光華雜誌》,1:86-93。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市:時報文化。
林芳玫(1994)。〈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新聞學研究》,49:123-155。
林士傑(2014年4月30日)。〈謝承均仿蔡正元肉身擋車 《世間情》猛奪收視王〉,《Nownews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4/04/30/1212859
林家安(2009)。《台灣女同志在《TheLWord》影集中的主體形構與認同實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東森新聞(2014)。〈本土劇炒戲花招多! 播8月被投訴38次〉。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6%9C%AC%E5%9C%9F%E5%8A%87%E7%82%92%E6%88%B2%E8%8
吳翠松(1998)。〈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吳靜怡(2012.10.19)。〈八點檔暴力情節 NCC請管管〉。《人間福報》。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78707
吳羿嬌(2011)。〈連續劇觀賞者收視動機、收視行為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以 民視夜市人生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吳在英(1996)。《家庭中的權力遊戲 ——以已婚婦女的電視消費行為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志偉(2014年4月10日)。《來來來 李燕起乩 世間情 玩翻學運》,〈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ent.ltn.com.tw/news/paper/769392
吳玫穎(2014年2月20日)。〈《世間情》女女戀被拱床戲 陳珮騏憂:怎麼跟孩子解釋〉,《ETtoday星光雲》。取自http://star.ettoday.net/news/327222
吳禮強(2001)。〈六月 潘慧如 兩個「逆女」上床啦!〉,《民生報》。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hn13401751/post/217783
柯裕棻(2006)。〈從「霹靂火」看台灣電視文化 探究台灣最火紅的鄉土劇〉,柯
裕棻(編)(2006),《批判的連結》。臺北:唐山。
紀大偉(2012年12月18日)。〈台灣同志文學簡史 紀大偉:林依晨的「紀念模式」〉。取自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1792
紀大偉(2013年2月5日)。〈台灣同志文學簡史 紀大偉:林依晨的「紀念模式」〉。取自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1890
徐怡雲(2011)。《電視劇的社運敘事語藝與能動潛力──以公視《孽子》為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筱恬、顧佳欣、張嘉文(2014年2月26日)。《遭趴車攔路 蔡正元大罵暴民》。〈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26000340-260102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推爆〉(無日期)。取自Ptt鄉民百科網頁http://zh.pttpedia.wikia.com/wiki/%E6%8E%A8%E7%88%86
陳幼英(2005年8月26日)。〈民視拜田都元帥 人紅戲大賣〉,《自由時報》:影視版。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entertainment/paper/31436
陳宣聿、童于蕙(2011)。〈年輕族群對《天下父母心》文本意義的解讀〉。《犢:傳播與科技》,3:14-26。
陳政佑(2009)。《從選秀節目【SuperStarAve】BBS板看網路閱聽人之日常收視經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碩士論文。
陳光興(2001)。〈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 ——「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台灣社會學季刊》,43:頁41-110。
陳薏如、楊幸真(2010)。《初探女同志家庭親屬工作之運作》。〈台灣性學學刊〉,16-2:43-60。
陳儒修(1997)。《電影為何/如何憎恨女性?》。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2/movie.htm
陳婷玉(2008)。《背叛!台灣女性如何解讀電影《斷背山》:一個接收分析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
陳俐君(2014年9月15日)。《《世間情》女女戀 奪港台最受歡迎情侶》》,〈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tar.chinatimes.com/news/20140915002469-261101
郭貞(1995)。〈世代分析在傳播行為研究中之應用〉。《傳播研究簡訊》,1:1-3。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4。
郭倩妏(2007)。《家庭如何影響女同志認同發展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5:56-64。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原書Storey, J.(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USA: Bloomsbury Academic)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張玉佩(2005)。〈從媒介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3-87。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1-45。
程紹淳(2010)。《媒體市場區域化下被錯置的文化消費與生產?:以民視的「鄉土劇」《意難忘》為例》。中華傳播學會 2010 年年會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Routledge.)
馮子純(2013年12月7日)。《網路畫家 爭議話題「圍」給你看》,〈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088/521772-%E7%B6%B2%E8%B7%AF%E7%95%AB%E5%AE%B6-%E7%88%AD%E8%AD%B0%E8%A9%B1%E9%A1%8C%E3%80%8C%E5%9C%8D%E3%80%8D%E7%B5%A6%E4%BD%A0%E7%9C%8B
黃葳威(2009)。〈我國電視節目內容之性別議題表現案例分析〉。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8年度委託研究報告。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2720&is_history=0&pages=0&sn_f=2166
黃宗慧(2001)。〈鄉下老女人:大眾文化與女性糾葛的迷思〉,《中國時報》,12月31日,第15版。
楊乃女(2009)。〈互卸、BBS 與「鄉土劇」的流行:以《天下第一味》為例〉,《高雄師大學報》,26:27-47。
〈愛〉。取自華視台史館網頁http://web.cts.com.tw/ctsmuseum/c1-7903.htm
褚姵君(2004年2月24日)。〈江國賓 沈世朋也同性戀?“台灣龍捲風”來辣的 沈世朋忙健身〉,《民生報》,C4版。取自http://gsrat.net/news2/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732
劉毓雯(2005.08.29)。〈他靠本土劇讓民視每年賺兩億〉,《商業週刊》,927期。資料來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20917
劉駿州(1992)。〈辨而不辯:品質方法的初探〉。《新聞學研究》,46:95-109。
劉詠芷(1987)。《老人的收視行為與電視中老人角色之分析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8.06)。〈習性( Habitus )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 與 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6:頁1-51。
鄭明椿譯(1993)。《解讀電視》,台北:遠流。(原書Fiske, J. & Hartley, J.(1978). Reading television. London : Methuen.)
潘邦順譯(2000)。《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風雲。(原書McQuail, D.(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3nd edition.). London: Sage)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文化。
蔡琰(1998)。《鄉土劇性別及族群刻板意識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蔡琰、臧國仁(2003)。〈老人觀眾與電視劇:從老人之定義到人格心理學對閱聽人研究的啟示〉。《中華傳播學刊》,3:197-236。
蔡蕙年(2011)。《《流星花園I》的現代愛情觀:變形的灰姑娘童話》。國立台東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新聞網(2014年1月22日)。〈大老婆拐跑小三 本土劇同志情受歡迎〉。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1/8441382.shtml
盧嵐蘭(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一個理論層面的探討》,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盧嵐蘭(2008)。《閱聽人論述》。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盧尉安(2008)。《看電視對老人休閒型態及人際關係互動歷程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杏慧(1999)。《公務人員世代差異對政府再造計畫之認知研究---以台北市及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臺灣社會學刊》,30:135-164。
羅永銘(2014年6月8日)。《騏、亮女女吻 粉絲尖叫》,〈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608002327-260404?from=fb_share_mobile
蘇建州、陳宛非(2006)。〈不同世代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5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0:205-234。
Ang, I.(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Bartsch, A.(2012). As time goes by: What changes and what remains the same in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 over the life sp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2, 588–608.
Ciasullo, A. M.(2001). Making Her (In)visibl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Lesbianism and the Lesbian Body in the 1990s. Feminist Studies, 27(3): 577–608.
Dhoest, A.(2007). Nostalgic memories: Qualitative reception analysis of Flemish TV fiction, 1953–1989. Communications: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2, 31–50.
Erika, S. (2014.02.27). Taiwan has a lesbian couple on “Ordinary Love”. AFTERELLEN. http://www.afterellen.com/taiwan-has-a-lesbian-couple-on-ordinary-love/02/2014/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pp. 128-139). London: Hutchinson.
Harwood, J.(2007).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and aging: Developing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Los Angeles: Sage.
Harrington, C. L. (2010). Lesbian(s) on daytime television: the Bianca narrative on all my children. Feminist Media Studies, 3:2, 207-228.
J. N. Erni and A. J. Spires(2005). The Formation of a Queer-Imagined Community in Post-Martial Law Taiwan. Asian Media Studies, USA: Blackwell.
Jackson, S. & Gilbertson, T. (2009). “Hot lesbians”: Young people making sense of on and off-screen representations of lesbianism. Sexualities, 12 (2): 198-224.
Ko, Yu-Fen (1999). N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 case study on Taiwanese primetime televi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in, S. P. (2000). On prime-time television drama and Taiwanese women: An intervention of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Martin, F.(2010). Backward Glances-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s and the Female Homoerotic Imaginary. USA: Duke.
Mulvey, L.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In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 Basingstoke: Macmillan.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es, M. L., & Woodard, E.(2006. In search of the older audience: Adult age differences in television view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50, 595–614.
Mares, M. L., & Sun, Y. 2010.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age for television content preferenc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6, 372–396.
Mares, M. L., Oliver, M. B., & Cantor, J. 2008. Age differences in adults’ emotional motivations for exposure to films. Media Psychology, 11, 488–511.
Östlund, B. 2010. Watching television in later lif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V viewing in the homes of old people and in geriatric care context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 24, 233–243.
Robinson, T.,Popvich, M., Gustafson, R., & Fraser, C.(2003). Older adults' perception of offensive senior stereotypes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 Results of a Q-method analysi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9, 503-519.
Riggs, K.(1996). Television use in a retirement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144-156.
Silverblatt, A. (2007). Genre Studies in Mass Media: A Handbook. London: Routledge.
Van der Goot, M., Beentjes, J. W. J., & Van Selm, M. 2006. Older adults’ television viewing from a lifespan perspective: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C. S. Beck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3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