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美英
Wu, Mei-Ying
論文名稱: 金融從業人員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為例
Study on the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 Style of Financial Workers-An Example of Zhongshan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胡益進
Hu, Yih-J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金融業從業人員健康生活型態自覺健康狀況
英文關鍵詞: financial worker's, health promoting life style,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40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金融從業人員自覺健康現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對象為臺北市中山區3個金融銀行從業人員,採自填式問卷,有效填答率100%,以立意取樣,採橫斷式問卷調查研究法;以SPSS22.0統計軟體做資料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標準化得分是64.74分,程度介於中等以上;六分項得分由高到低依序是人際支持、飲食營養、自我實現、壓力調適、運動行為、及健康責任。
    二、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中,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金融工作年資、身體質量指數、個人平均月收入、居住狀況、目前罹病情等,對自覺健康狀態則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中,職位、年齡、教育程度、個人平均月收入,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則有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五、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中,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年資、個人平均月收入、婚姻狀況、居住狀況、自覺健康狀況等可以有效預測健康生活型態,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的33.0%,其中以自覺健康狀況為最強的預測因子。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ived health status,health promoting life style of the financial worker,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three financial banking practitioners in Zhong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The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fulfilling the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A total of 54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were finished. Sample by intention and the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use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SPSS22.0 statistical software. The analysis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standard point was 66.90 approaches intermediate. On the whole, they think that their current health status was very good 8.5%, good 37%, and the average 40.6%.
    2.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standard point was 64.74 approaches intermediate; The six-items sequence by points was“Interpersonal support”,“Nutrition”,“Self-actualization“Exercise”,“Health responsibility”.
    3. Gender, age, education, seniority, average monthly income of individuals, marital status, living status, and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could be explain health promoting life style,population variance was 33%.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範疇 7 第二節 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 11 第三節 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探討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0 第四節 研究步驟 2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之現況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生活型態之現況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與自覺健康狀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 50 第四節 研究對象健康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探討 73 第五節 研究對象健康生活型態之預測力 74 第六節 討論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0 參考文獻 93 中文部分 93 附件 103 附件一、專家效度審查名單 103 附件二、研康促進生活型態料表授權同意書 104 附件三 金融業職場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調查問卷 105

    中文部分
    丁家羚(2011)。臨床護理人員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地區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君(2012)。台灣地區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秀紅(2000)。老人之健康促進-護理的涵義。護理雜誌,1,19-25。
    王冠今、苗迺芳、陳鳳音、張玉梅、陳靜敏(2009)。台灣社區老人的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9),73-94。
    王進保(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朱梅芳(2016)。學校職員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桃園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東翰(2010)。國小教師較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自覺健康狀況相關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基隆市。
    吉慶萍、黃娟娟(2012)。國小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情緒管理與自覺疲勞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為例。運動與健康研究,1(2),21-56。
    宋若貞(2014)。臺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護理系,高雄市。
    李美英、陳俊瑜(2010)。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耕莘學報,(8),41-55。
    林正祥、陳佩含、林惠生(2010)。臺灣老人憂鬱狀態變化及其影響因子。人口學刊,(41),67-109。
    林玉梅(2013)。東台灣治療成功之結核病患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觀因素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洛秀、郭智宇(2014)。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2013年。勞安所研究報告,106-110。
    林雅雯、游琇茜、翁政玉、黃于晏、楊琇惠、劉智綱(2003)。醫院員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決定因素之探討-以新竹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醫務管理期刊,4(4),77-90。
    林碧珠、張蘇鈺、莊琴英(2000)。人工關節置換術患者生活品質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8(2),165-176。
    林永芳、劉哲育、呂鋒洲(2006)。以吸菸導致黏液基因表現的實驗來探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發生。台灣呼吸治療學會期刊,5(1),41-55。
    林佑真、溫啟邦、衛沛文(2007)。臺灣地區成年人之休閒運動行為與健康行為、健康狀況、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6(3),218-268。
    林品辰(2012)。門診代謝症候群患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蔚良(2017)。某縣公務人員自覺健康狀態、健康概念以及健康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羿似(2012)。桃園縣國中生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吳建國(2011)。酒精性脂肪肝探析。中醫肝病醫學雜誌,7(1),25-29。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8)。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7年年報,93-98。
    洪瑞黛、曾勤媛(2018)。護理人員組織公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情緒智能與幸福感之研究。弘光學報,(81),27-46。
    胡藍文(2011)。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藍文、何雅芳、林碧珠(2012)。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8(4),257-268。
    胡益進(2009)。國立師範大學新生健康概念、自覺健康狀態、健康生活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學報,(31),1-29。
    徐畢卿(2016)。健康的概念基礎。載於王秀紅(主編),健康促進:理論與實務(頁3-20)。臺北市:華杏。
    許志成、徐祥明、徐瑱淳、石曜堂、戴東原(2003)。台灣地區老年人健康行為之影響因素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2(6),441-452。
    陳美燕(1992)。公共衛生護理人員與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護理雜誌,8(1),14-24。
    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獻章、廖張京棣(1997)。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之修訂與測試。長庚護理,8(1),14-24。
    陳美燕、廖張京棣(1995)。桃園地區護理學生與護理人員執行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之初步探討。護理研究,3(1),6-16。
    陳美燕、廖張京棣、廖照惠、周傳姜(1994)。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初步探討。護理研究,2(1),41-54。
    陳美燕(2014)。健康促進的理論發展與實踐。載於陳美燕(主編),健康促進(頁1-18)。新北市:啟英文化。
    陳妮婉、張彩秀、張淑萍、宋琇鈺 (2011)。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2),27-37。
    陳煥宇(2013)。教師之健康促進行為探討-以台南市國小為例。嘉南學報(人文類),39,284-293。
    莊曜鎂(2015)。社區衛生工作人員健康生活方式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黃百如(2009)。台北市國中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個人因素、認知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郁華、邱啟潤(1996)。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信效度之探討。高雄醫誌,12(9),529-537。
    黃荻恩(2013)。高血脂症患者健康生活型態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健檢族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瀞慧(2018)。船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航運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李淑女(2013)。健康與生活概論。載於張李淑女(主編),健康與生活(頁1-20)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淑美、游顯妹、陳倩芳、吳玉萍、徐明儀(2017)。某醫學中心員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員工特質及相關因素之探討,13(1),27-36。
    曾瑋茹(2017)。健康概念、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生活型態之探討:以某健康管理中心自費健檢民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鄢如平(2011)。探討成人健康檢查族群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美媛、呂昌明(2006)。大一學生健康行為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北部某大學學生為例。學校衛生,48,19-37。
    劉曉孔、楊石崇(2010)。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飲食及生活型態策略。資訊科技國際期刊。4(1),53-67。
    鄧小萍(2013)。國小教師自覺健康狀態與健康生活型態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駱麗如(2012)。某社區大學學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米秀、呂昌明(2005)。「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簡式量表之發展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4,25-45。
    鍾淑珠、陳政友(2013)。北區某技術學院進修部學生健康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學校衛生,60,1-30。
    鍾哲萍(2010)。苗栗公務人員健康生活型態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7)。死因統計。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6201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Healthy People 2000。取自https://www.cdc.gov/nchs/healthy_people/hp2000.htm
    蘇怡親(2015)。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新北市某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Callaghan,D.(2005), “Healthy Behaviors,Self-Efficacy,Self-Care,and Basic Conditioning Factors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22(3):169-178.
    Can,G.,Ozdilli,K.,Erol,O.,Unsar,S.,Tulek,Z.,Savaser,S.,﹠Durna,Z.(2008), “Comparison of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of nursing and non-nursing students in Istanbul, "Turkey Nursing﹠Health Sciences,10(4):273-280.
    Dale,B.,Soderhamn,U.,&Soderhamn,O.(2011), “Self-care ability among home –dwelling older people in rural areas in southern Norway. "Scan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6(1):113-22.
    Dever,G.E.(1976),“An epidemiological model for health policy analysi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4):453-466.
    Elizondo-Montemayor, L., Gutierrez, N. G., Moreno, D. M., Martinez, U., Tamargo, D.,& TREVINO, M.(2013).School-based individualiz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decreases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Mexican children. Journal of Human Nutrition and Dietetics,26(1),82-89.doi:10.1111/jhn.12070
    Enjezab,B.,Faraizadegan,Z.,Taleghani,F.,Aflatooian,A.,﹠M.A.(2012), “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s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Middleaged Women and its Relevant Factors in Yzad,Ir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ventive Medicine,3(Suppll):191-198.
    Feigin,V.L,Roth,G.A., Naghavi,M.,Parmar,P.,Krishnamurthi, R.,Chugh,S.,…Forouzanfar,M.H.(2016).Global burden of stroke and risk factors in188 countries,during1990-2013: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Lancet Neurology,15(9),913-924. doi:10.1016/S1474-4422(16)30073-4
    Hunter, D. J.,&Reddy,K .S.(2013).Noncommunicable diseas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69(14),1336-1343. doi:10.1056/NEJMra1109345
    Khera, A. V.,Emdin, C. A., Drake,I.,Natarajan,P.,Bick, A.G.,Cook,N.R.,…Kathiresan,S.(2016).Genetic risk, adherence to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coronary diseas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75(24),2349-2358. doi:10.1056/NEJMoa1605086
    Kim,S.Y.,Jeon,E.Y.,Sok,S.R.,﹠Kim,K.-B.(2006), “Comparison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of noninstitutiona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older adults in Korea.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38(1):31-35.
    Krejcie,R.V.,﹠Morgan,D.W.(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30(3):607-610.
    Li, Y., Sato,Y.,&Yamaguchi,N.(2014).Lifestyle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gener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Use for early self-screening.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6(4),414-424. doi:10.1177/1010539511423067
    Lin ,Y.H.,Tsai,E.M.,Chan,T.F.,Chou,F.H.,﹠Lin,Y.L.(2009),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pregnant women.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32(6):650-661.
    Lalonde, M.(1974).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A Working Document, Minister of National Health and Welfare, Canada, Ottawa.
    Pender,N.J,﹠Pender,A.R. (1987),“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2nd ed.). "Norwalk,Conn.:Appleton﹠Lange.
    Pender,N.J,﹠Pender,A.R.(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3nd ed.). "Stamford,Conn.:Appleton﹠Lange.
    Ramon,M.R.,(2012).Lifestyle Medicine: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All the Causes of Diseas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5(1),48-52.
    Johnson,J.L.,Ratner,P.A.,Bottorff ,J.L.﹠Hayduk,L.A.(1993), “An exploration of Pender,s Health Promotion Model using LISREL. "Nurs Res,42(3):132-138.
    Wainwright,P.,Thomas,J.,﹠Jones,M.(2000),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school nurse: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2(5):1083-1091.
    Yu,E.,Rimm,E.,Qi, L.,Rexrode,K.,Albert,C.M.,Sun,Q.,…Manson,J.E.(2016).Diet,lifestyle,biomarkers, genetic factors,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nurses, health studies.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06(9),1616-1623. doi:10.2105/AJPH.2016.303316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2/2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