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明慧 LIN, Ming-Hui |
---|---|
論文名稱: |
社教志工實踐品德教育之仁愛思想與利他精神—崇德文教基金會個案研究 Confucian Benevolence Thoughts and Altruism in Social Education Volunteers'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Chong-De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Li, Mi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0 |
中文關鍵詞: | 仁愛思想 、志願服務 、服務學習 、品德教育 、利他行為 |
英文關鍵詞: | Benevolence Thought, voluntary service, service learning, moral/character education, altruistic behavior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6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4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針對崇德文教基金會進行個案研究,研究目的是探討社教志工從事品德教育的仁愛思想與個人道德實踐歷程,以及志工團隊文化形塑歷程。以了解社教志工參與及長期投入的原因;仁愛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從事品德教育的反思與省悟;以及品德修練與利他行為的關聯性。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設計,運用觀察法、訪問法與文件分析法。訪問資深志工幹部八位、接受服務的單位代表兩位、合作者與服務對象各一位;並針對社教組志工服務、社區親子讀經班與4Q教育成長課程方案進行分析。依據研究發現,獲得以下之結論 :
崇德文教基金會品德教育方案符合我國古代德育教學觀點;推展品德教育之作法符合教育政策;志工的品德修練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呈現學、思、修、達的道德實踐歷程。志工團隊的特色為志工幹部是學習者、教學者,也是實踐者,形成一種互助共學、見賢思齊、終身學習的文化;志工幹部皆是終身素食,以落實愛護萬物生命、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天災、拯救地球之理想,並增進個人身心靈之健康與成長。志工推展品德教育是一種仁愛思想的發揮,也是利他精神的展現,志工團隊利他行為之影響,包括自然、他人、生物與社會四大層面。
依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
一、對學術研究的建議 :
(一)探討儒家思想的生命關懷或道德實踐的相關主題。
(一)針對生命教育或靈性學習的主題做後續的研究。
二、對非營利組織的建議 :
品德教育內容豐富化、實施方式多元化,教師以身作則的身教就是典範學習,也是品德教育成功的關鍵。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probe the benevolent thoughts social education volunteers held when they endeavored in character education. Their personal practice of morality, and the shaping process of voluntary team culture were the main research targets. Another aim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and motivations behind the social education volunteers’ long-term engagement and commitment. How they cultivated the thoughts of benevolence and reflected upon their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were the focus. Finally, the relevance between moral cultivation and altruistic behaviors was further examined.
The researcher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in this study. She interviewed eight senior voluntary workers, two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organizations with which they collaborated. The researcher also analyzed the service of social education volunteers, the process and progress of the participants’ classics-reading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4Q Education Progra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programs of moral education provided by Chong-De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 embody the core value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Th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hey adopted to promote moral education are resonant with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olicies. Furthermore, moral cultivation among the voluntary workers manifest morality practice based on Confucian benevolence thoughts. In summary, the senior voluntary workers are not only learners, educators, but also practitioners, leading to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ve, reciprocal, and lifelong learning. Meanwhile, the voluntary team’s altruistic behaviors include respect and caring for the Nature, human beings, animals, and the society. The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For future academic research, the issues of life care and moral practices in Confucianism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and discussed.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practices of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expanded and diversified. It is vital that teachers practice what they preach an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learners, which is critical to success of moral education.
參 考 文 獻
中 文 部 分
丁潤生(2010)。原儒為仁由己與西方個人主義,孔孟月刊,8(11/12),
17-23。
丁遠峙(2001)。方與圓。台北市:滾石出版社。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5)。志願服務統計。2015年4月25日,取自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47&CtNode=
3654&mp=4
王邦雄(1989 )。儒道之間。台北:漢光文化。
王晶(2012)。析孔子仁者「愛人」的理論,孔孟月刊,51(1/2),39-
45。
王淑女(1998)。大眾傳播媒體對青少年犯罪防治之效果研究。(國科會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2-H030-001)。台北。輔仁大學社
會系。
王月清(1999)。文化整合與文化文融--儒佛人生觀之比較,哲學與文
化,26(7),673-695。
王根瓊、沈芳汶、彭文珊、龔世芬(無日期)。教育研究法—個案研究法。
2015年4月25日,取自http://s16.ntue.edu.tw/flame/teachers/fen/
朱榮智(2003)。孟子論仁,孔孟月刊,41(7),13-14。
江宜樺(無日期)。自私與利他: 台灣民眾對震災反應所顯示的社會意義
。2015年4月25日,取自
http://www.doc88.com/p502543179576.html
江林月嬌(2004)。善行與動機。2015年4月25日,取自
http://www.julia4christ.org/Faith/JFgoodwork_motivation.htm
牟宗三(2010)。心體與性體(一)。牟宗三先生全集五。台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258-259。
但昭偉、黃意舒(2000)。利他主義。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5年4月25日,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458/?index=7
何青蓉、丘愛鈴(2010)。服務利他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特色
及其挑戰:以大學服務學習課程為例,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
學類,28,1-22。
何琦瑜(2003)。品格,大不如前。天下雜誌。287,42-46。
宏達文教基金會(2016)。2016年4月2日,取自http://www.htcfoundation.org.tw/
李琪明(2007)。品德教育面臨轉型的解構與重建。研習資訊。24(1),3-41。
李琪明(2009)。臺灣品德教育之反思與前瞻,學生輔導,107,6-20。
杜恆芬(譯)(1988)。智慧的河流。台北市:時報文化。
杏林子(1982)。生命頌。台北市:星光書報社。40。
吳芝儀、黃財尉、楊育儀(2010)。「志工服務對青年職場核心能力的影響」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吳煥烘、黃香穎(2012)。國民小學推動品德教育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10,159-190。
吳培源、徐明和、黃娟娟(2010)。幼稚園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教育科學期刊,9(1),197-219。
周柏達(1999)。孔孟仁學原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志願服務法。2015年3月29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31
柯清心(譯)(1998)。Richard Carlson & Benjamin Shield 編。心靈私房書。台北市:遠流。
孫邦正(無日期)。儒家教育思想。中華百科全書。2015年2月25日,取自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801
孫邦正(1993)。中國文化與中國教育。教育概論(增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303- 309。
孫效智(2002)。猶太基督宗教倫理與動機自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5,67–104。
紐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徐寶康(2004)。韓國人人愛孔子。2015年4月29日,取自
http://www.dfg.cn/big5/ssht/qt/8-aikouzi. htm
常校珍(2011)。「道德第一」的教育思想。孔孟月刊。50(3、4)。1-4。
張海平(2010)。社會研究法課程講義。(未出版)。
張英陣(2011)。慈善與變遷:我國志願服務發展的特色。社區發展季刊,133,500-510。
張都新(2012)。當代社區工作守望相助與志願服務助人利己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38,216-225。
張逸群(2009)。高中職及特殊學校品德教育績優學校之評論,學生輔導,107,133-135。
張定綺(譯)(2003)。心靈地圖。派克原著。台北市:天下文化。
張舒安(2010)。品德教育內涵和相關理論。2015年6月29日,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heatreineducation9901/liu-yan/moral/12/ pindejiaoyuneiha njixiangguanlilun
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2015)。2015年3月29日,取自http://ce.naer.edu.tw/home.php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網(2015)。2015年3月29日,取自
https://servicelearning.yda.gov.tw/
崇德文教基金會(2015)。2015年3月29日,取自http://cd.fycd.org/
莊大輝(2011)。社區志工參與服務靈性學習經驗之研究。(博士論文)。2015年3月29日,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8580176810902682259。
許沛玥(2013)。志願服務者之特質、性別角色對參與動機與服務類型選擇之影響—以南投縣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7。
陳堅(2010)。儒家「義利之辨」與佛教「自利利他」的比較研究,孔孟月刊,48(5/6),21-28。
陳麗華(2013)。服務學習的真諦。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1-4。
感恩社會福利基金會(2016)。2016年4月2日,取自 http://www.grateful.org.tw/
福智文教基金會(2016)。2016年4月2日,取自
http://edu.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2-08-25-08-42-00
郭明雪(2009)。「品德校園文化營造」之策略與途徑--淺析國中品德教育績優學校特色成果,學生輔導,107,130-132。
傅佩榮(1997)。儒家價值觀與心靈改革。理論與政策。11(2)。24-38
傅佩榮(2007)。人性向善。台北:天下遠見。
傅佩榮(2010)。儒家哲學新論。台北:聯經。
曾昭旭(1996)。儒家哲學的時代意義。寂寞的新儒家。台北:鵝湖出版社。61-74。
曾華源、曾騰光 (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志文化。
黃源協、吳來信、張英陣、王雲東編著(2007)。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文三(2009)。從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談學校品德教育的發展方向,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9,1-29。
黃新福、盧偉斯(2006)。非營利組織與管理。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華山書院(2016)。2016年4月2日,取自http://www.chinese-classics.com.tw/
楊祖漢(1992)。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
楊祖漢(1996)。儒學的終極關懷。寂寞的新儒家。台北:鵝湖出版社。165-174。
經觀榮(2007)。仁:以人為本及孔子的修己安人之學。台北:文津。
慈濟基金會(2016)。2016年4月2日,取自http://www.tzuchi.org.tw/
黎雅麗(譯)(1999)。芭芭拉·狄·安吉利斯(Barbara De Angells)著。活在當下。台北市:天下文化。
劉弘煌(2008)。志願服務者之參與特質──以北部五縣市參與志願服務基礎訓練之學員為例。【專題論述】。社區發展季刊,122。122-135。
劉國強(1996)。儒家思想能否抵禦西方歪風。寂寞的新儒家。台北:鵝湖出版社。147-164。
劉若蘭(2009)。實踐關懷與多元文化的體驗--大專學生參與課程融入服務學習之經驗,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1,1-27。
劉小菁(譯)(2001)。Thomas Skovholt著。助人自助工作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劉秀嫚、李琪明、陳延興、方志華(2015)。品德教育現況及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調查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79-109
鄭淵全(2009)。推動品德教育之策略--兼論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9,31-38。
潘小慧(2001)。邁向整全的人:儒家的人觀。應用心理研究,9,115- 135。
葉重新(2011)。助人行為。心理學(第四版)。台北:心理。
蔡仁厚(1987)。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 (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臺灣鄉村研究,3, 53-76。
蕭玉煌主編(2000)。利他主義。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18。
蕭玉煌主編(2000)。志願服務。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11。
賴兩陽(2011)。五都的社區工作與志願服務發展探析,社區發展季刊,134,94-109。
戴璉璋(1996)。儒家的批判精神。寂寞的新儒家。台北:鵝湖出版社。115-130。
簡宏哲、蕭至邦、陳竹上、陳玉蘭(2012)。原住民社會工作實務的文化取向--以服務學習內涵導入團體工作方法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0,207-222。
簡成熙(2009)。大學校院品德教育績優學校論評,學生輔導,107,136-138。
瞿德淵(2009)。打造品德校園--國小品德教育新典範,學生輔導,107,126-129。
顏良宇(無日期)。「品格教育」之危機與挑戰。2015年6月29日,取自
http://society.nhu.edu.tw/e-j/88/88-18.htm
釋淨珠(2007)。法施--利他實是自利,福嚴會訊,15,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