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允宏
Yang, Yun-Hong
論文名稱: 民初世變下的文體思索:盧前「詩」、「詞」、「散曲」理論及創作研究
Rethinking Literary Form in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 Study on Lu-Qian’s Theories and Works of Classical Poetry, Ci Poetry, and Sanqu
指導教授: 林佳蓉
Lin, Jia-R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60
中文關鍵詞: 盧前舊體詩散曲世變文體民初舊體文學民國文學
英文關鍵詞: Lu-Qian, Classical Poetry, Ci Poetry, Sanqu, Historical Transition, Literary Form,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Literature of Republican Period of China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01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5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盧前為民初著名詞曲學家,不僅致力建構舊體韻文理論,亦兼擅新、舊各體文學創作;更與任訥聯袂擘劃「散曲」理論體系,成為「散曲」學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為了探索盧前在民初學界的特殊意義及重要貢獻,本論文採取「跨文體」研究視角,觀察盧前在民初世變的多重情境下,如何省思「新」與「舊」、「中」、「西」、「白話」與「文言」的關連,如何重新架構「詩」、「詞」、「散曲」文體論;並且從文體「理論」與「創作」的參差映照之中,分析盧前如何活化各式舊體韻文,以回應世變,定位自我。
    本論文運用三種層次解決上述問題:第二章「文體觀的生成背景」以政體轉變、戰爭動盪、教育制度、學術思潮作為世變背景,詳細考察盧前一生行止如何在世變影響下,奠立其理論及創作的視野基礎。第三章「文體論的架構體系」探討盧前利用學科分化的架構,如何從「共性論」、「辨體論」、「發展史論」三大層面重新建立「詩」、「詞」、「散曲」的義界、性質與流變;詳述盧前如何援用各種策略,建構散曲的學科版圖。「文體實踐的轉變歷程」一章挽合上述二章觀點,將盧前的創作實踐分為前、後二期,探索每一階段的文體觀、創作意識與特點的細部漸變軌跡;進而觀察創作實踐理論的過程中,如何從廣泛涉獵到迷惘游移,最終拓闢「民國詩」的新格局。
    經由三方面層層分析,展示盧前不同於其師吳梅以及學衡派第一代的新視野。他致力溝通新舊文體的隔閡,而散曲則是立足於新、舊兩端的平衡點;他延續吳梅的理念,彌縫理論與創作的斷裂,並且為理論注入時代元素,為創作開拓新變空間,賦予舊體韻文新的存續生機。
    民初學人雖然已往,但是餘波猶存,他們極力開創學科以及創作新實踐的成果,對當代影響深遠,如何重新鑑往而知來?則是當代學人值得深入反思的課題。本論文所提出的一套文學研究法――――通過「世變」與「文變」的互動考察,以「跨文體」視角連結「理論」與「創作」,希冀能開展「民初舊體文學」以及「專家研究」的新向度。

    Lu-Qian was a famous scholar specialized in Ci and Qu poetry during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Not only he dedicated his work to develop traditional poetic composition theories and wrote magnificent verses in both modern and classical poetry, he also elaborated ideas regarding Sanqu with Ren-Na(任訥)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founder of Sanqu discipline. Adopting cross genres research method, this study aims to observe how Lu-Qian reviewe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new” and “old” , “China” and “west” , “vernacular language” and “classical language” and analyze how he renovated the forms of classical poetry during the turmoil of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ry forms theories with texts, this thesis discusses how Lu-Qian's variety of traditional rhymed writings responded to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and rebuilt the poet's self.
    This research focuses mainly on three perspectives to solve the above mentioned questions:
    Chapter Ⅱ, “Creating Literary Forms”, takes this period of transition, that involved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system, as background and investigates how historical framework influenced Lu-Qian’s entire life, his thought and his works.
    Chapter Ⅲ,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iterary Form”, explor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isciplines carried on by the poet, aimed to redef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Poetry, Ci Poetry, and Sanqu; for this purpose, he started from three main assumptions: the commonness of literary form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literary forms and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Moreover, it expounds Lu-Qian's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the discipline field of Sanqu.
    Chapter Ⅳ, “Literary Forms Realization Process”, combines the above mentioned perspectives discussed in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the study, then classifies Lu-Qian’s works into two separated periods in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witness a change in his concept of literary forms, and the arising of his writing awareness. He moved from a confused and hesitating state of min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pattern of “Republic of China Poem”, that is the conclusive application of his theories to practical composition.
    Through this analysis, the research shows, on one hand, how Lu-Qian’s new vision differs from his teacher Wu-Mei(吳梅) an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Xueheng school(學衡派) thought. He strived to close the gap between modern and classical forms and found in Sanqu form the equilibrium point between these two ends. On the other hand, he also continued Wu-Mei’s ideas by reduc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ory and text, revising old concepts in a modern light, finding new possibilities for literary creation, and giving the traditional form a new life.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year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publican Period's scholars have deep effects on the current generation, and how to read the future by reconsidering the past is a question worth to ponder for contemporary scholar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poses a research method on literature. It consists in the observ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of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transition, and by using a cross genres analysis, it find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ies and works, which may bring new developments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nd “specialist research” field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問題意識的導入 1 一、世變與文體──民初舊體文學的研究意義 1 二、專家研究──盧前在民初文學的重要性 2 三、「詩」、「詞」、「散曲」理論及創作合併研究的意義 5 第二節 研究回顧 6 一、綜論 7 二、舊體文學 9 三、現代文學 16 四、文學理論 16 五、編輯事業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7 一、專家研究法 17 二、文體研究法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 24 第二章 文體觀的生成背景 31 第一節 家庭背景 31 一、書香世家 31 二、家道日衰 33 三、性格冶成 36 第二節 求學過程 37 一、私塾階段 37 二、小學階段 38 三、中學階段 39 四、大學階段 40 五、其他學習經歷 47 第三節 事業生涯 48 一、教學與學術生涯 48 二、從政生涯 56 三、編輯生涯 60 第四節 交遊網絡 62 一、社團組織 62 二、雅集活動 66 第五節 小結 68 第三章 文體論的架構體系 71 第一節 「詩」、「詞」、「散曲」共性論 72 一、區分散曲與戲曲,納散曲入詩體 72 二、詩、詞、散曲共同審美原則 80 第二節、「詩」、「詞」、「散曲」辨體論 90 一、辨「體源」 91 二、辨「體製」 95 三、辨「體要」與「體式」 109 第三節 文體發展史論 138 一、詞體發展史 140 二、散曲發展史 152 第三節 小結 168 第四章 文體實踐的轉變歷程 171 第一節 前期文體實踐 171 一、中學至大學階段(1918-1926):嘗試各類新舊文體 171 二、任教初期(1926-1931):新舊話語激烈交鋒 192 第二節 後期文體實踐 217 一、九一八事變至抗戰前(1931-1937):民族主義觀,舊文體新意境 217 二、抗戰時期(1937-1945):發皇民國詩,多重文體分工 230 三、抗戰結束至南京淪陷前(1945-1949):歌頌與悲吟,深化文體分工 272 四、中共統治中國後(1949-1951):政治新風暴,創作衰落階段 285 第三節 小結 288 第五章 結論 291 第一節 研究成果的回顧與反思 291 一、盧前在民初文學的意義與價值 291 二、研究成果的反思 297 第二節 研究侷限與展望 300 一、研究侷限 300 二、研究展望 301 參考文獻 303 附錄一 盧前書影 331 附錄二 盧前照片輯錄 345 附錄三 盧前畫像輯錄 355 附錄四 張壽平教授訪談 359

    一、盧前著作

    (一)專書
    盧正紳:《夢蝶庵絕句》,出版地、出版社不詳,石印本,1924年。(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
    盧前:《盧冀野少作》,南京:飲虹簃鉛印本,1928年。
    ───編,任訥校:《元曲別裁集》,臺北:開明書店,1971年11月臺三版,影印1928年開明書店鉛印本。
    ───錄:《曲雅》(附〈論曲絕句〉),上海:開明書店,1931年10月,據蜀刻本影印。(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
    ───:《酒邊集》,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鉛印本,1934年6月。(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影印本)
    ───補注,〔宋〕趙蕃、韓淲精選,〔宋〕謝枋得直注:《唐詩絕句補注》,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1935年4月再版。
    ───:《八股文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5月。
    ───:《中興鼓吹(增訂本)》,重慶:獨立出版社鉛印本,1939年6月。
    ───:《中興鼓吹》,收入朱惠國、吳平編:《民國名家詞集選刊》,第16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12月,影印1938年重慶獨立出版社鉛印本。
    ───編:《霜厓先生年譜》,收入《近代人物年譜輯刊》第19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5月,影印1939年石印本。
    ───:《吳芳吉評傳》,重慶:獨立出版社,1941年6月。
    ───:《盧參政詩》(《盧冀野詩鈔》),貴陽:文通書局鉛印本,1942年9
    月初版。(上海圖書館館藏)
    ───著,任中敏選:《中興鼓吹選》,貴陽:文通書局鉛印本,1942年9月。
    ───:《吉山集》,盧佶先生據1943年連城青年服務社石印本重印。
    ───選錄:《樂章選》,永安:建國出版社,1943年2月。
    ───:《民族詩歌續論》,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鉛印本,1944年3月。
    ───編選,任中敏校:《曲選》,重慶:國立編譯館出版(商務印書館印行),1944年5月初版。
    ───:《冶城話舊》,重慶:萬象周刊社,1944年6月。
    ───:《冀野選集》,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1947年11月。
    ───:《元明散曲選》,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2月三版。
    ───:《新疆見聞》,南京:中央日報社,1947年7月。
    ───:《中興鼓吹》,南京:出版社不詳,鉛印本,1948年。
    ───:《我們的母親》,出版者、出版地不詳,1948年。
    ───輯:《江甯碑傳初輯》,江寧:江寧縣文獻委員會,1948年。
    ───:《飲虹樂府》,收入《飲虹簃續刻曲》第37-40冊,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東華大學圖書館館藏)
    ───輯校:《飲虹簃所刻曲》,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11月三版。
    ───:《盧前筆記雜鈔》,《冀野文鈔》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盧前詩詞曲選》,《冀野文鈔》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著,盧偓箋注:《飲虹樂府箋注‧小令》,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10月。
    ───著,盧偓箋注:《飲虹樂府箋注‧套曲》,揚州:廣陵書社,2011年6月。
    ───:《柴室小品》,甲集,臺北:釀出版,2011年4月。
    ───:《柴室小品》,乙集,臺北:釀出版,2011年4月。
    ───:《柴室小品》,丙集,臺北:釀出版,2011年6月。
    ───:《柴室小品》,丁集,臺北:釀出版,2011年8月
    ───錄,〔元〕周德清撰,任中敏解說:《曲雅‧元人曲論》,臺北:廣文書局公司,2012年5月。
    ───:《散曲史》,收入苗懷明整理:《盧前曲學論著三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5月,據1931年成都大學鉛印本重印。
    盧冀野講,柳陞祺、潘正譯、周宸明、陸真如記:《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鉛印本,1930年5月。
    ─────:《溫飛卿及其詞》,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鉛印本,1930年6月。(武漢大學圖書館館藏)
    ─────:《飲虹曲話》,收入《飲虹簃續刻曲》第37冊,重刊1931年開封馬集文齋刻本。
    ─────:《飮虹五種曲》,渭南:渭南嚴氏刻本,1931年4月。
    ─────:《何謂文學》,上海:大東書局鉛印本,1932年5月三版。(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影印本)
    ─────:《中國戲劇概論》,收入《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世界書局鉛印本,1934年3月。
    ─────:《廣中原音韻小令定格》,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1937年12月。
    ─────:《曲韻舉隅》,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1937 年12月。
    ─────:《烽火集》,重慶:獨立出版社鉛印本,1938年。
    ─────:《砲火中流亡記》,重慶:藝文研究會,1938年9月。
    ─────:《詞曲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41年2月三版。(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影印本)
    ─────:《丁乙間四記》,南京:讀者之友社,1946年8月。
    ─────:《民族詩歌論集》,收入《盧前文史論稿》,《冀野文鈔》第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據1940年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鉛印本重印。

    (二)期刊、報刊文章
    園丁:〈燃犀 長篇小說(一)〉,《飲虹週刊》1928年第4期,頁7-8。
    ────:〈燃犀 長篇小說(二)〉,《飲虹週刊》1928年第5期,頁8。
    ────:〈燃犀 長篇小說(三)〉,《飲虹週刊》1928年第6期,頁7-8。
    ────:〈燃犀(四)〉,《飲虹週刊》1928年第7期,頁6-7。
    ────:〈燃犀(五)〉,《飲虹週刊》1928年第8期,頁8。
    ────:〈燃犀〉,《飲虹週刊》1928年第9期,頁7-8。
    ────:〈論新詩質東亞病夫先生〉,《飲虹週刊》1928年第5期,頁2-5。
    ────:〈再論新詩質聞一多兄〉,《飲虹週刊》1928年第6期,頁2。
    ────:〈再論新詩質聞一多兄(續)〉,《飲虹週刊》1928年第7期,頁2-4。
    ────:〈關於「燃犀」答胡適之先生〉,《飲虹週刊》1928年第7期,頁7-8。
    ────:〈三論新詩向胡適之先生舊話重提〉,《飲虹週刊》1928年第8期,頁2-4。
    ────:〈三論新詩向胡適之先生舊話重提(續)〉,《飲虹週刊》1928年第9期,頁2-4。
    編者:〈我們的態度與飲虹之過去及未來〉,《飲虹週刊》,1928年第10期,頁4-5。
    ────:〈緣起〉,《民族詩壇》第1卷第1輯,1938年5月,目次前一頁。
    ────:〈現代詩壇鳥瞰〉,《民族詩壇》第1卷第1輯,1938年5月,頁3-5。
    ────:〈于右任先生及其詩〉,《民族詩壇》第1卷第2輯,1938年6月,頁1-5。
    ────:〈因襲與開闢〉,《民族詩壇》第1卷第4輯,1938年8月,頁1-2。
    ────:〈散曲論:《散曲選》序初稿〉,《民族詩壇》第2卷第2輯,1938年12月,頁1-2。
    ────:〈編餘瑣識〉,《民族詩壇》第2卷第2輯,1938年12月,頁91。
    ────:〈編餘瑣識〉,《民族詩壇》第2卷第3輯,1939年1月,頁73。
    ────:〈編餘瑣識〉,《民族詩壇》第2卷第4輯,1939年2月,頁98。
    ────:〈民族詩雄丘逢甲〉,《民族詩壇》第2卷第5輯,1939年3月,頁1-9。
    ────:〈西藏與蒙古之詩歌〉,《民族詩壇》第2卷第6輯,1939年4月,頁1-4。
    ────:〈編餘瑣識〉,《民族詩壇》第2卷第6輯,1939年4月,頁73。
    ────:〈編餘瑣識〉,《民族詩壇》第3卷第1輯,1939年5月,頁111-112。
    ────:〈寫在泱泱501號上〉,《中央日報》第10版(泱泱),1947年11月12日。
    冀:〈戰時文壇的領導者:迎于右任先生〉,《中央日報》第6版(泱泱),1946年5月10日。
    ──:〈泱泱第一百號〉,《中央日報》第6版(泱泱),1946年5月3日。
    ──:〈從鳩摩羅什貫雲石說起:八月七日在「天池」作者聯誼會講〉,《中央日報》第5版(泱泱),1946年8月26日。
    冀野譯,托爾斯泰作:〈猴子與豌豆〉,《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16。
    ────譯,作者不詳:〈童子御車〉,《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30。
    ────:〈貓頭鷹與太陽〉,《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44。
    ────:〈不幸的弦琴〉,《心潮》1923年第1卷第2期,頁32。
    ────:〈甲子來主民中講席即贈同塵校長〉,《醒獅》第15號第4版,1925年1月17日,頁3。
    ────:〈茶座瑣語(續)〉,《中央日報》第1版(青白),1929年8月9日。
    ────:〈茶座瑣語(續)〉,《中央日報》第1版(青白),1929年8月11日。
    ────:〈茶座瑣語(續)〉,《中央日報》第1版(青白),1929年8月14日。
    ────:〈茶座瑣語(續)〉,《中央日報》第1版(青白),1929年8月15日。
    ────:〈大學生之詩人生活〉,《中國學生(上海1929)》1930年第2卷第1期,頁12。
    ────:〈唐詩絕句補註序〉,《河南大學週刊》1933年第17期,頁6-7。
    ────:〈書無名女郎歸山詞後〉,《河南大學週刊》1933年第18期,頁7-8。
    ────:〈小疏筆談(五)〉,《中央日報》第4版(中央公園),1934年1月30日。
    ────:〈小疏筆談(七)〉,《中央時事週報》1934年第3卷第12期,頁54-55。
    ────:〈小疏筆談(廿一)〉,《中央日報》第4版(中央公園),1934年2月19日。
    ────:〈小疏筆談(廿六)〉,《中央日報》第4版(中央公園),1934年2月24日。
    ────:〈小疏筆談(廿七)〉,《中央日報》第4版(中央公園),1934年2月26日。
    ────:〈浣溪沙慢‧甲戌三月吷庵、眾異、霜腴偕至真茹張氏園先後作此調,余與榆生復賡和之〉,《青鶴》1934年第2卷第16期,頁4。
    ────:〈鄭振鐸先生:摹天小記之二〉,《十日雜誌》1936年第18期,頁104-105。
    ────:〈龍榆生先生:摹天小記之三〉,《十日雜誌》1936年第19期,頁123-124。
    ────:〈任中敏先生:摹天小記之三〉,《十日雜誌》1936年第20期,頁145-146。
    ────:〈李清悚先生(摹天小記之七)〉,《十日雜誌》1936年第24期,頁225。
    ────:〈抗戰期中徵求詩歌之揭曉〉,《民族詩壇》第1卷第1輯,1938年5月,
    頁61-64。
    ────:〈楊復明:南京人物山水之一〉,《民意(漢口)》1938年第23期,頁13。
    ────:〈成賢街:南京山川人物之一〉,《國魂》1938年第10期,頁12-13。
    ────:〈散曲該怎樣學?答淥音問〉,《中央日報》第7版(泱泱),1946年6月2
    日。
    ────:〈「春曉」:因李清悚的詩想起〉,《中央日報》第11版(泱泱),1946年10
    月17日。
    ────:〈我的兒女們(續完)〉,《中央日報》第12版(婦女週刊),1947年2月6日。
    ────:〈南京今昔:樸素的村姑,過去南京的懷戀〉,《中央日報》第4版,1947年4月18日。
    盧正紳:〈泰戈爾之Shaouti-Niketan學校〉,《中等教育》1921年第1期,頁1-5。
    ─────:〈劇本:一夜〉,《新的小說》1921年第2卷第4期,頁53-55。
    ─────、李祖蔭譯:〈太谷兒詩:元始〉,《新曉》1921年第3卷第1期,頁50。
    ─────、李祖蔭選譯,泰谷兒(Rabindranot Tagore)著:〈新月集 The Crescent Moon Child Poems.〉,《新人》1921第1卷第7-8期,頁145-160。
    盧前:〈飲虹簃近作(一):秋山紀遊〉,《金陵週刊》1927年第4期,頁45-46。
    ───補正,劉繼增校箋:〈南唐二主詞箋補正〉,《金陵週刊》1927年第4期,頁31-36。
    ───:〈西遊詞草(續前)〉,《國立成都大學校刊》第2期,1930年12月11日,頁4。
    ───:〈西遊詞草(續前)〉,《國立成都大學校刊》第3期,1930年12月19日,頁4。
    ───:〈詩錄:千山鳥飛吟〉,《小雅》1930年第1期,頁33-38。
    ───:〈減蘭‧己巳三過吳門,訪兒時巷陌,感而賦此〉,《江蘇教育(蘇州1932)》1932年第1卷第1期,頁134。
    ───:〈壬申以來五絕句〉,《大公報(天津版)》第11版,1933年4月10日。收入張葆恩編:《國難文選》,上海:青年生活社,1936年11月,頁418。
    ───:〈令詞引論〉,《詞學季刊》第2卷第1號,1934年10月,頁24-26。
    ───:〈淡黃柳‧詠寒山限質職韻〉,《藝文》1936年第1卷第1期,頁162。
    ───:〈飲虹簃曲話:小馬〉,《藝文》1936年第1卷第1期,頁178-179。
    ───:〈水調歌頭‧紫老歸來,自傷遲莫,念其少日聲華,浮沉宦海,都如夢寐。余感其言,譜成此解,本東山臺城游體並依四聲〉,《藝文》1936年第1卷第2期,頁124。
    ───:〈八聲甘州‧和君左〉,《中央日報》第12版,1936年1月23日。
    ───:〈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收入陳乃乾編輯:《清名家詞》第10冊,上海:開明書店鉛印本,1937年5月。(國家圖書館館藏)
    ───:〈中興鼓吹〉,《國聞週報》1937年第14卷第5期,頁37-42。
    ───製曲,吳懷孟訂譜:〈朱仙鎮謁鄂王祠〉,《民族詩壇》第1卷第1輯,1938年5月,頁6。
    ───:〈武漢文協會席上作〉,《民族詩壇》第1卷第1輯,1938年5月,頁29-30。
    ───:〈評鹽谷溫元曲槪說〉,《說文月刊》1941年第2卷第11期,頁49-51。
    ───:〈飲虹簃曲籍題跋(續)〉,《圖書月刊》第1卷第2期,1941年2月28日,頁13-15。
    ───:〈我怎樣寫「中興鼓吹」的?三十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在桂林漢民中學文藝講座講〉,《改進》1943年第6卷第11期,頁414-416。
    ───:〈新都楊氏曲論〉,《文史雜誌》1944年第3卷第5、6期,頁74-84。
    ───:〈真正的民意何在〉,《書報精華月刊》1945年第12期,頁16-17。
    ───:〈山居詠跋〉,《上智編譯館館刊》1946年第1卷,頁21-22。
    ───:〈滿江紅‧還都獻詞〉,《中央日報》第10版(泱泱),1946年5月5日。
    ───:〈小疏談往:新年雜憶〉,《南京中央日報週刊》1947年第2卷第10期,頁13。
    ───:〈跋石承藕香館曲〉,《中央日報》第10版(泱泱),1947年8月6日。
    ───:〈新聞與舊聞〉,《報學雜誌》1948年第1卷第3期,頁16-17。
    ───:〈小疏談往:濯垢閑譚〉,《南京中央日報週刊》1948年第3卷第4期,頁12-13。
    ───:〈輓朱佩弦先生〉,《中央日報》第6版(泱泱),1948年10月4日。
    ───:〈曼殊說集序〉,收入柳亞子編:《蘇曼殊全集(四)》,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9月,頁73-74。
    盧冀野:〈哥德與Faust〉,《學生》1921年第8卷第11期,頁36-37。
    ──────:〈南高附屬中學學生生活之一日〉,《學生雜誌》1922年第9卷第7號,頁53-55。
    ──────等啟:〈文壇消息:玫瑰社宣言〉,《民國日報‧覺悟》第7卷第30期,1922年7月30日,頁3。
    ──────等啟:〈玫瑰社宣言〉,《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1-2。
    ──────:〈燕子與蝴蝶(童話劇)〉,《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35-40。
    ──────:〈夕陽之下(散文詩)〉,《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43。
    ──────譯,台峨爾(泰戈爾)作:〈法官〉,《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52。
    ──────譯(據美國朗弗洛譯),海涅作:〈海有他的珠〉,《心潮》1923年第1卷第1期,頁52-53。
    ──────:〈夢的誘惑〉,《心潮》1923年第1卷第2期,頁44。
    ──────:〈小小的........〉,《心潮》1923年第1卷第2期,頁54。
    ──────:〈大車之歌(附沫若原譯)〉,《創造日彙刊》1923年第1-101期,頁256-258。
    ──────:〈青年文藝:考試(小說)〉(未完),《教育與人生週刊》1923年第3期,頁24。
    ──────:〈青年文藝:考試(小說)(續)〉,《教育與人生週刊》1923年第4期,頁32。
    ──────:〈青年文藝:考試(小說)(三)〉,《教育與人生週刊》1923年第5期,頁8。
    ──────:〈研究:中學生對於文藝的興趣及讀物之統計〉,《教育與人生週刊》1923年第9期,頁88。
    ──────:〈柏倫之精神:為柏倫百年忌作〉,《申報‧教育與人生週刊》1924年第43期,頁558-559。
    ──────:〈落花時節〉,《小說月報》1925年第16卷第7期,頁104-111。
    ──────:〈春雨琴聲〉,《東南論衡》1926第1卷第8期,頁18。
    ──────:〈所望於今之執筆者〉,《東南論衡》1926年12月25日,頁4-9。
    ──────:〈藝林閒話〉,《國聞週報》1927年第4卷第24期,頁1-4。
    ──────:〈詞人溫飛卿(續)〉,《中央日報》第11版(大道),1929年8月17日。
    ──────:〈詞人溫飛卿〉,《中央日報》第11版(大道),1929年8月15日。
    ──────:〈詩及詩趣〉,《中學生》1930年創刊號卷,頁39-46。
    ──────:〈怎樣寫成我們的詩〉,《中學生》1930年第4期,頁1-8。
    ──────:〈詞是怎樣發生和發展的〉,收入傅東華編:《文學百題》,上海:生活書店,1935年7月,頁356-359。
    ──────:〈南渡後幾個愛國的詞人〉,《國防論壇》1935年第3卷第8期,頁29-30。
    ──────:〈南渡後幾個愛國的詞人(二)〉,《國防論壇》1935年第3卷第9期,頁27。
    ──────:〈詞是怎樣發生和發展的〉,收入傅東華編:《文學百題》,上海:生活書店,1935年7月,頁356-359。
    ──────:〈愛讀書四種〉,《青年界》1935年第8卷第1期,頁35-36。
    ──────:〈柴室雜綴〉,《十日雜誌》1936年第23期,頁214。
    ──────:〈柴室雜綴〉,《十日雜誌》1936年第24期,頁235。
    ──────:〈執鞭之始〉,《青年界》1936年第9卷第1期,頁82-83。
    ──────:〈飲虹簃曲話:關於曲的體製問題〉,《時事月報》第15卷第2期,1936年11月,頁39-43。
    ──────:〈飲虹簃曲話(續):關於曲的體制問題〉,《時事月報》1936年第15卷第5期,頁57-62。
    ──────:〈曲海浮生〉,《中學生》1936年第61期,頁107-116。
    ──────:〈民族音樂:七月三十一日在本台播講〉,《廣播週報》第99期,1936年8月15日,頁12-14。
    ──────:〈雪社六友歌(錄自二月十二日朝報)〉,《辭典館月刊》1937年第8、9期合刊,頁15。
    ──────:〈做人與作文〉,《民意(漢口)》1939年第70期,頁14。
    ──────:〈征鴻〉,《黃河(西安)》1940年第4期,頁156。
    ──────:〈抗戰以來之中國詩歌〉,《中蘇文化雜誌》1941年第9卷第1期,頁61-67。
    ──────:〈姚茫父先生的曲學〉,《文訊》1942第2卷第5期,頁1-4。
    ──────作詞,劉天浪作曲:〈百靈廟〉,《樂風》第18期,1944年6月,頁15-16。
    ──────:〈重慶重來〉,《旅行雜誌》1945年第19卷第1期,頁28-30。
    ──────:〈平凡的童年:一 生長在城裡的孩子〉,《小朋友》1945年復刊第8期,頁1-3。
    ──────:〈平凡的童年:三 一舉成名〉,《小朋友》1945年復刊第10期,頁6-8。
    ──────:〈平凡的童年:十一 忘不了的人物〉,《小朋友》1946年第803期,頁24-25。
    ──────:〈平凡的童年:十二 到津逮去〉,《小朋友》1946年第804期,頁25-26。
    ──────:〈平凡的童年:十五 第一次逃難〉,《小朋友》1946年第807期,頁7-10。
    ──────:〈平凡的童年:十六 辮子兵〉,《小朋友》1946年第808期,頁25-27。
    ──────:〈平凡的童年:十八 第二次逃難〉,《小朋友》1946年第810期,頁17-18。
    ──────:〈平凡的童年:十九 接氏書塾〉,《小朋友》1946年第811期,頁21-22。
    ──────:〈平凡的童年:二○ 學校生活開始〉,《小朋友》1946年第812期,頁19-20。
    ──────:〈平凡的童年:二一 教師們〉,《小朋友》1946年第813期,頁14-17。
    ──────:〈平凡的童年:二二 半山寺之春〉,《小朋友》1946年第814期,頁14-17。
    ──────:〈平凡的童年:二三 雨花臺〉,《小朋友》1946年第815期,頁19-21。
    ──────:〈平凡的童年:二四 小友〉,《小朋友》1946年第816期,頁24-25。
    ──────:〈平凡的童年:二十五 生離死別〉,《小朋友》1946年第817期,頁26-27。
    ──────:〈平凡的童年:二六 走進中學校門〉,《小朋友》1946年第818期,頁23-24。
    ──────:〈文壇散策:告魯迅在天之靈〉,收入張慧劍編:《西方夜譚》,上海:南京新民報館,1946年1月,頁66。
    ──────:〈理想中的副刊〉,《報學雜誌》1948年第1卷第5期,頁25-26。

    二、傳統文獻

    (一)經部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縮印清同治十二年(1873)陳昌治刻本。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8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9月。
    〔宋〕朱熹集傳,趙長征點校:《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月。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月。

    (二)史部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箋注:《東京夢華錄》,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第21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三)子部
    〔漢〕揚雄著,汪榮寶義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宋〕俞文豹撰,張宗祥校訂:《吹劍錄全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5月。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欒寶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焦循:《易餘籥錄》,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2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7月,影印清光緒十三年(1887)德化李盛鐸《木犀軒叢書》刻本。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

    (四)集部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0月。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
    〔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7月。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
    〔唐〕范攄:《雲谿友議》,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1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4月。
    〔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8月。
    〔宋〕曾鞏撰,陳杏珍、晁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2月。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4月。
    〔宋〕胡仔纂集,唐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6月。
    〔宋〕王灼著,岳珍校正:《碧雞漫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9月。
    〔宋〕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2007年2月。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收入《歷代詩話》。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8月。
    〔宋〕沈義父:《樂府指迷》,收入《詞話叢編》第1冊。
    〔宋〕張炎:《詞源》,收入《詞話叢編》第1冊。
    ─────────撰,吳則虞校輯:《山中白雲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金〕元好問著,郭紹虞箋釋:《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12月。
    〔元〕陸輔之:《詞旨》,收入《詞話叢編》第1冊。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
    〔元〕芝庵:《唱論》,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集。
    〔元〕楊朝英編:《朝野新聲太平樂府》,收入《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8月,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烏程蔣氏密韻樓藏元刊本。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4月,影印瞿氏《鐵琴銅劍樓叢書》元刻本。
    〔明〕吳訥、〔明〕徐師曾、〔明〕陳懋仁:《文體序說三種》,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7月。
    〔明〕朱權著,姚品文點校箋評:《太和正音譜箋評》,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4月。
    〔明〕徐渭撰,李復波、熊澄宇注釋:《南詞敘錄注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1月。
    〔明〕魏良輔:《曲律》,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5集。
    〔明〕王世貞:《曲藻》,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集。
    〔明〕王驥德:《曲律》,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4集。
    〔明〕顧曲散人(馮夢龍):《太霞曲語》,收入《新曲苑》上冊。
    〔明〕孟稱舜:《古今詞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28冊,集部,詞類,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1628-1644)刻本。
    〔清〕沈雄:《古今詞話》,收入《詞話叢編》第1冊。
    〔清〕黃周星:《製曲枝語》,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7集。
    〔清〕李漁:《窺詞管見》,收入《詞話叢編》第1冊。
    〔清〕毛先舒:《填詞名解》,收入〔清〕查培繼輯,吳熊和點校:《詞學全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年11月。
    〔清〕徐釚:《詞苑叢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3月。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4月。
    〔清〕汪森:《詞綜》,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3月。
    [清]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11月,縮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教忠堂刻本。
    〔清〕田同之:《西圃詞說》,收入《詞話叢編》,第2冊。
    〔清〕王奕清等編:《康熙曲譜》,長沙:嶽麓書社,2000年10月。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4月。
    〔清〕洪亮吉:《北江詩話》,收入《古今詩話叢編》第9冊,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9月。
    〔清〕張惠言:《詞選》,收入《詞話叢編》第2冊。
    〔清〕焦循:《劇說》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8集。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清〕陳棟:《北涇草堂曲論》,收入《新曲苑》上冊。
    〔清〕王又華:《古今詞論》,收入《詞話叢編》第1冊。
    〔清〕陳世熙:《唐人說薈》,收入文懷沙主編:《隋唐文明》第49卷,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3月,影印1922年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清〕宋翔鳳:《樂府餘論》,收入《詞話叢編》,第3冊。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收入《詞話叢編》第2冊。
    〔清〕謝元淮:《填詞淺說》,收入《詞話叢編》第3冊。
    〔清〕戈載:《詞林正韻》,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21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7月,影印清光緒九年(1883)葛元煦《嘯園叢書》刻本。
    〔清〕孫麟趾:《詞逕》,收入《詞話叢編》第3冊。
    〔清〕項廷紀:《憶雲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據榆園叢刻本排印。
    〔清〕劉熙載著,袁津琥校注:《藝概》,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收入《詞話叢編》第4冊。
    〔清〕陳廷焯著,屈興國校注:《白雨齋詞話足本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清〕蔣兆蘭:《詞說》,收入《詞話叢編》第2冊。
    〔清〕朱孝臧輯:《彊村叢書》,1922年歸安朱氏刊本。
    ───────────著,白敦仁箋注:《彊村語業箋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10月。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收入《詞話叢編》第5冊。
    〔清〕徐珂編,徐乃乾校閱:《清代詞學概論》,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10月。
    〔清〕張爾田:《玉谿生年譜會箋》,臺北:中華書局,2019年3月。
    〔清〕姚華:《菉漪室曲話》,收入《新曲苑》下冊。
    ─────────:《曲海一勺》,收入《新曲苑》下冊。
    〔清〕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3年6月。
    ───────────原著,佛雛校輯:《王國維哲學美學論文輯佚》,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3月。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任中敏編著,許建中、陳文和點校:《新曲苑》,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9月。
    ─────────,曹明升點校:《散曲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10月。
    施蟄存編:《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
    曾昭岷、曹濟平、王兆鵬、劉尊明編著:《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葉恭焯編:《全清詞鈔》,上海:中華書局,1982年5月。
    隋樹森編:《全元散曲》,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11月。
    盧前、任訥輯校:《散曲集叢》,上海: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41年7月。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3月。
    ──────、凌景埏編:《全清散曲》,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月。

    三、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編:《歷史文獻(二)》,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6月。
    王易:《詞曲史》,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7月。
    王官德、劉承宗、李化成:《中國共產黨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年7月。
    王偉勇:《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4月。
    ─────、薛乃文:《詞學面面觀(上)》,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10月。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4月。
    王衛民:《吳梅評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編:《吳梅和他的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尹奇嶺:《民國南京舊體詩人雅集與結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7月。
    中國大辭典編纂處編:《增注中華新韻》,上海:商務印書館,1950年7月。
    方鵬程:《戰爭傳播:一個「傳播者」取向的研究》,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07年5月。
    左松濤:《近代中國的私塾與學堂之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4月。
    任中敏編,盧前重訂《元曲三百首》,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1月滬再版。
    ──────著,李飛躍輯校:《詞學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10月。
    朱自清:《中國新文學大系第八集:詩集》,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10月。
    朱禧:《盧冀野評傳》,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安徽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教史蹤》,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
    沈心慧:《胡樸安生平及其易學、小學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9年3月。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84年6月。
    沈衛威:《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年3月。
    ──────:《大河之旁必有大城───現代思潮與人物》,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11年5月。
    吳宏一:《清代詞學四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7月。
    吳宓:《吳宓詩集》,上海:中華書局,1935年5月。
    吳梅:《詞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5月。
    ────:《顧曲麈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4月。
    ────:《曲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2月。
    ────:《吳梅全集:日記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著,解玉峰編:《吳梅詞曲論著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吳盛青、高嘉謙主編:《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辛亥前後的文人、文學、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11月。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8月。
    吳福輝:《插圖本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汪志勇:《元人散曲新探》,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11月。
    汪辟疆:《汪辟疆詩學論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汪經昌:《南北曲小令譜》,臺北:中華書局,2019年5月再版。
    汪精衛著,葉嘉瑩審訂,汪夢川注釋:《雙照樓詩詞藁》,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12年4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11月。
    李伶伶:《譯界泰斗:楊憲益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李孝定:《逝者如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4月。
    李昌集:《中國古代散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李惠綿:《王驥德曲論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92年12月。
    ─────:《戲曲批評概念史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2月。
    李詳:《李審言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
    李劍亮:《民國教授與民國詞壇》,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
    李繼凱、史志瑾:《中國近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臺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
    呂薇芬、黃卉:《散曲流派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林和君:《明代詞曲互涉現象論述:研究、理論、格律與實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8年12月。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5月。
    林香伶:《南社文學綜論》,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10月。
    邵盈午:《蘇曼殊詩全注全解》,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9年4月。
    邵瑞彭編選:《夷門樂府》,收入曹辛華編:《民國詞集叢刊》第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10月,影印1933年刻本。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3月。
    金鑫:《民國大學中文講義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
    《南大百年實錄》編輯組:《南大百年實錄(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南江濤選編:《民國舊體詩詞期刊三種》,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年6月。
    南京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南京通史‧民國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年3月。
    俞平伯:《讀詞偶得》,收入《俞平伯全集》第4卷,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年11月。
    柳亞子:《南社紀略》,上海:開華書局,1940年12月。
    柳無忌編:《蘇曼殊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
    胡迎建:《民國舊體詩史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胡雲翼:《中國詞史略》,上海:大陸書局,1933年6月。
    胡適:《白話文學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7月。
    ────:《國語文法概論》,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胡適文存》卷3,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10月。
    ────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月。
    ────:《詞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9月。
    侯雅文:《陽羨詞派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9年8月。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馬大勇:《晚清民國詞史稿》,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
    徐中約著,計秋楓、鄭會欣譯,茅家琦、錢乘旦校:《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
    徐楓:《嘉道年間的常州詞派》,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5月。
    浦江清:《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11月。
    唐圭璋:《詞學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孫克強:《清代詞學批評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高明士:《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9月。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9年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臺北:人間出版社,2011年8月。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王國軍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卷下):1375年之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9月。
    袁進:《中國近代文學史》,臺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9月。
    夏承燾、吳熊和:《讀詞常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
    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5年6月。
    張中行:《文言和白話》,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4月。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77年7月。
    張仲謀:《明代詞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3月。
    張宏生:《清詞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張淑香:《李義山詩析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3月。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3月。
    張新民:《期刊類型與中國現代文學生產(1917-193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張福貴:《「民國文學」的概念與文學史觀的反思》,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
    章太炎:《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
    陳水雲:《中國詞學的現代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4月。
    陳元暉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陳平原《作為學科的文學史:文學教育的方法、途徑及境界》,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5月。
    陳衍:《石遺室詩話續編》,出版地不詳,1934年。
    ───編輯:《近代詩鈔》,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5月。
    ───著,鄭朝宗、石文英校點:《石遺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8月。
    陳思廣:《從張資平到關永吉:中國新文學長篇小說百談》,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18年9月。
    陳匪石編著,鍾振振校點:《宋詞舉(外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訂:《中華新韻》,上海:正中書局,1947年12月。
    曹辛華:《民國詞史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
    郭沫若:《今昔蒲劍》,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5年2月。
    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中西文化碰撞與近代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8月。
    ─────:《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10月。
    ─────:《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
    梁揚、楊東甫:《中國散曲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曾大興:《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8月。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4月。
    ─────:《戲曲學(四):「戲曲歌樂基礎」之建構》,臺北:三民書局,2017年8月。
    彭玉平:《人間詞話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7月。
    傅宇斌:《現代詞學的建立:《詞學季刊》與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詞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9月。
    傅汝楫:《最淺學詞法》,上海:大東書局,1934年6月。
    賀昌盛:《晚清民初「文學」學科的學術譜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4月。
    黃福慶:《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1923-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6月。
    黃霖主編,傅建舟、黃念然、劉再華著:《近現代中國文論的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
    葉文心:《民國知識人:歷程與圖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8月。
    葉嘉瑩:《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8月。
    ─────:《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清詞叢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楊柏嶺:《晚清民初詞學思想建構》,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楊棟:《中國散曲學史研究(續篇)》,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楊蔭瀏:《中國音樂史綱》,上海:萬葉書店,1952年2月。
    賈奮然:《文體觀念與文化意蘊:中國古代文體學美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趙景深:《瑣憶集》上海:北新書局,1937年4月。
    ─────:《讀曲小記》,上海:中華書局,1959年7月。
    趙義山:《20世紀元散曲研究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元散曲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趙麗華:《民國官營體制與話語空間:中央日報副刊研究 1928-1949》,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齊治平:《唐宋詩之爭概述》,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1月。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1月。
    寧繼福:《中原音韻表稿》,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6月。
    劉少雄:《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95年5月。
    ─────:《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
    劉永濟:《微睇室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月。
    劉咸炘:《推十書》,增補全本,上海: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劉毓盤:《詞史》,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5月,據上海群眾圖書公司1931年版影印。
    劉增傑主編:《中國近代文學思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2月。
    歐明俊:《詞學思辨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4月。
    蔡孟珍:《近代曲學二家研究――吳梅、王季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9月。
    ─────:《曲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10月。
    鄭柏彥:《明代辨體觀念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8年7月。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12月。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2016年7月。
    魯國堯:《語言學文集:考證、義理、辭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樂嗣炳編輯,程伯羣校對:《近代中國教育實況》,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7月。
    龍沐勛等著,張壽平輯釋,林玫儀校讀:《近代詞人手札墨蹟》,中冊,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1月。
    ─────────,黃永年護藏,張壽平輯釋,林玫儀校讀:《近代詞人手札墨蹟別編:樹新意室所藏忍寒廬詞人書札》,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8年12月。
    龍榆生:《倚聲學》,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1月。
    ─────:《詞曲概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
    ─────:《龍榆生學術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6月。
    賴橋本:《詞曲散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5月。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6月。
    繆天華:《湍流偶拾》,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6月。
    繆鉞、葉嘉瑩:《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8月。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2月。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9月。
    瞿駿:《花落春仍在:20世紀前期中國的困境與新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12月。
    羅錦堂:《錦堂論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3月。
    ─────:《北曲小令譜‧南曲小令譜》,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
    蘇光文:《抗戰文學概觀》,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12月。
    蘇雲峰:《中國新教育之萌芽與成長(1860-1928)》,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3月。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
    嚴復著,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
    蘭拉成:《清代散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5月。
    顧隨:《顧隨全集4:書信日記卷》,石家莊:河北麥田圖書公司,2014年3月。
    龔明德:《昨日書香:新文學考據與版本敘說》,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10年3月。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美)艾里曼(Bruce Elleman)著,李厚壯譯:《近代中國的軍事與戰爭》,臺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7月。
    (美)韋勒克(René Wellek)、華倫(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3年2月。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加)戴安娜‧拉里(Diana Lary)著,廖彥博譯:《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ChinesePeople at War: Human Suffer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1937-1945)》,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12月。
    Who's Who in China:Biographies of Chinese leaders(中國名人錄),Shanghai:The ChinaWeekly Review (上海:密勒氏評論報發行),1936,Fifth Edition.

    (二)單篇論文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 第19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46。
    王潤華:〈從歷代詩論看司空圖《詩品》的風格論〉,《中外文學》第17卷第12期,1989年5月,頁4-28。
    任二北:〈散曲之研究〉,《東方雜誌》1926年第23卷第7期,頁91-118。
    ─────:〈研究詞集之方法〉,《東方雜誌》1928年第25卷第9號,頁49-61。
    ─────:〈詞曲合併研究概論〉,《清華週刊》1929年第32卷第8期,頁31-43。
    ─────:〈詞曲合併研究概論(續)〉,《清華週刊》1929年第32卷第9期,頁27-39。
    ─────:〈詞曲合併研究概論(續)〉,《清華週刊》1929年第32卷第10期,頁31-38。
    任訪秋:〈蘇曼殊論〉,《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2期,頁53-59。
    任鼐:〈跋冀野選集(下)〉,《中央日報》第10版(泱泱),1947年10月13日。
    ────:〈飲虹樂府敘錄(一)〉,《中央日報》第7版(泱泱),1948年5月22日。
    ────:〈飲虹樂府敘錄(二)〉,《中央日報》第6版(泱泱),1948年5月24日。
    ────:〈飲虹樂府敘錄(三)〉,《中央日報》第7版(泱泱),1948年5月26日。
    ────:〈飲虹樂府敘錄(四)〉,《中央日報》第7版(泱泱),1948年5月29日。
    ────:〈飲虹樂府敘錄(五)〉,《中央日報》第6版(泱泱),1948年5月31日。
    ────:〈飲虹樂府敘錄(六)〉,《中央日報》第7版(泱泱),1948年6月2日。
    朱喜(朱禧):〈盧前大事年表〉,《文教資料》1989年第5期,頁3-13。
    ────:〈盧前書目〉,《文教資料》1989年第5期,頁14-20。
    ────:〈盧前大事年表補遺及更正〉,《文教資料》1991年第4期,頁70-73。
    朱惠國:〈民國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88-95。
    沙先一:〈論盧前的詞學成就及其特色〉,《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08年3月,頁34-39。
    吳宓:〈論今日文學創造之正法〉,《學衡》1923年第15期,頁1-19。
    吳芳吉:〈四論吾人眼中之新舊文學觀〉,《學衡》1925年第42期,頁1-30。
    ──────:〈白屋吳生詩稿自敍〉,《學衡》1929年第67期,頁1-8。
    吳悅:〈從〈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看盧前詞史觀〉,《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第10期,2011年10月,頁142-143。
    ────:〈「詞有別才兼本色」───淺論盧前的尊體意識〉,《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第10期,2011年10月,頁11-12。
    吳梅:〈詞與曲之區別〉,收入東南大學、南京高師國學研究會編輯:《國學研究會演講錄(第一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8月,頁17-21。
    李昌集:〈20世紀中國的元曲研究〉,《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63-68、75。
    李惠綿:〈務頭論之源變〉,《中外文學》第16卷第1期,1987年6月,頁98-124。
    ──────:〈從「入派三聲」說到「入代平聲」、「入代三聲」───論入聲字在填詞度曲中之原則與通變〉,《清華中文學報〉第18期,2017年12月,頁149-207。
    李劍亮:〈中興鼓吹:別是一家的抗戰文學〉,《民國詞的多元解讀》,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頁196-214。
    李曉梅:〈不應被遺忘的「江南才子」───盧前〉,《隴東學院學報》2012年第4
    期,頁61-63。
    ─────:〈當代視野下的「現代性」解讀───淺析盧前文學思想中的現代因素〉,《甘肅高師學報》2012年第1期,頁38-40。
    ─────:〈新舊兼容的文化選擇───冀野新詩創作論〉,《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18年第2期,頁74-75。
    余爽仁:〈舊的壁壘論───「民族詩壇」〉,《大公報(重慶版)》第4版,1939年1月5日。
    杜運威、馬大勇:〈論盧前《中興鼓吹》的詞史價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2016年6月,頁68-73。
    ─────:〈論抗戰時期舊體詩詞的時代使命───以《民族詩壇》為中心〉,《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頁11-18。
    ─────:〈論盧前詞及其詞學觀念〉,《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9年第4期,頁57-66。
    汪辟疆:〈編述中國詩歌史的重要問題〉,《國風半月刊》第2卷第7期,1932年11月,頁19-26。
    沈衛威:〈新發現《國立東南大學南京高師日刊‧〈詩學研究號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3期,頁53-66。
    ─────:〈對五四新文化的制衡與反思───從《學衡》到《東南論衡》〉,《文藝爭鳴》2019年第5期,頁46-52。
    林立:〈骸骨的迷戀:論新文學家創作舊體詩的緣由〉,《東方文化》第43卷第1、2期,2010年12月,頁197-233。
    林佳蓉:〈論《苕溪漁隱叢話》的詞學觀〉,《國文學報》第47期,2010年6月,頁165-196。
    ─────:〈詞史光華的再現───論渡海詞人江絜生(1903-1983)《瀛邊片羽》的書寫意義〉,《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2期,2017年6月,頁359- 414。
    易君左:〈建立「民國詩學」芻議〉,《民族詩壇》第2卷第4輯,1939年4月,頁1-2。
    邰旻:〈盧前佚詞輯存〉,《書目季刊》第53卷第4期,2020年3月,頁101-122。
    周東怡:〈清末《奏定高等小學堂章程》與《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的修訂〉,《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60期,2018年12月,頁79-118。
    邱怡瑄:〈舊格新詞寫「詩史」:以徐佛蘇《國難歌史及詩史》、姚伯麟《抗戰詩史》為討論範圍〉,《中國現代文學》第31期,2017年6月,頁161-184。
    卓清芬:〈晏幾道《小山詞》「清壯頓挫」之意涵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8年10月,頁61-94。
    ─────:〈王鵬運等《庚子秋詞》在「詞史」上的意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3期,2010年5月,頁18-25。
    胡全章:〈盧冀野《近代中國文學講話》的學術史意義〉,《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4期,頁66-72。
    胡先驌:〈評嘗試集(續)〉,《學衡》1922年第2期,頁1-3。
    ─────:〈讀鄭子尹巢經巢詩集〉,《學衡》1922年第7期,頁1-9。
    ─────:〈書評:評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學衡》1923年第18期,頁1-26。
    ─────:〈文學之標準〉,《學衡》1924年第31期,頁1-35。
    胡迎建:〈論抗戰時期的舊體詩〉,《新文學評論》2012年第1期,頁141-148。
    南京大學文學院編:〈盧前先生〉,《南京大學文學院百年史稿》,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頁239-241。
    侯雅文:〈論清代「詞史」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期,2001年12月,頁277-304。
    苗懷明:〈盧前和他的曲學研究〉,《戲劇藝術》2008年第3期,頁48-59。
    ─────:〈案上新書近百卷 觀堂慚愧感紅多───任半塘和他的曲學研究〉,《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2012年3月,頁70-78。
    馬大勇、陳秋麗:〈曲名遮蔽下的詞壇名家:吳梅、盧前詞合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2013年9月,頁153-159。
    浦江清:〈盧冀野五種曲〉,《大公報(天津版)》,1929年3月4日,第15版。
    徐有富:〈吳梅與潛社〉,《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5期,頁91-92。
    徐國能:〈以「俗」論杜辨析〉,《淡江中文學報》第20期,2009年6月,頁1-32。
    孫致文:〈弦誦斯崇,甲於南東───中大戲曲教育的奠基、傳承與開展〉,收入楊祖漢主編:《中大百年‧人文篇》,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6月,頁293-323。
    孫康宜:〈張充和與盧前先生的曲緣與書緣〉,《書城》2009年第12期,頁97-98。
    倪春軍:〈詞體革命:創作思路與理論建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頁31-40。
    ──────:〈晚清民國的詞學教育───以第三代詞學傳人為中心〉,《2018詞學研討會論文集(肆)》,無錫:江南大學人文學院,2018年8月,頁1247-1258。
    夏敬觀:〈忍古樓詞話(續編)〉,《詞學季刊》第2卷第3號,1935年4月,頁151-155。
    高嘉謙:〈風雅‧詩教‧政治抒情:論汪政權、龍榆生與《同聲月刊》〉,《中山人文學報》第38期,2015年1月,頁61-88。
    秦賢次:〈盧前(1905-1951)〉,收入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十八)〉,《傳記文學》第25卷第4期,1974年1月,頁101。
    陳大悲:〈關於「戲劇」月刊的報告〉,《晨報副刊》1922年1月24日,頁3。
    陳立夫:〈民族與詩歌:「中興鼓吹」序〉,《民族詩壇》1第1卷第1輯,1938年5月,頁1-2。
    陳岸峰:〈格調的追求────論沈德潛對明清詩學的傳承與突破〉,《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225-254。
    陳俊啟:〈由《文學概論講義》探尋梅光迪1920年代的文學思想〉,《成大中文學報》第56期,2017年3月,頁141-177。
    陳登武:〈再論白居易「百道判」────以法律推理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5期,2011年6月,頁41-72
    陳詩:〈尊匏室詩話(七)〉,《青鶴》1936年第4卷第4期,頁1-4。
    陳煒舜:〈別開粉墨登場局,令套當然是正宗︰盧前《論曲絕句》散曲觀試論〉,《文學論衡》第28期,2016年8月,頁35-49。
    陳慶煌:〈盧前傳〉,收入《國史擬傳》第七輯,臺北:國史館,1998年6月,頁279-294。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期,頁1-4。
    張宏生:〈師承授受與浙西立派────曹溶與吳陳琰〉,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一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4月,頁270-277。
    張昌華:〈江南才子盧冀野〉,《傳記文學》98卷第1期,2011年1月,頁55-66。
    張勇:〈新與舊的碰撞────論盧前的新詩創作〉,《名作欣賞》2009年第17期,頁94-96。
    張堂錡:〈「民國文學」研究的時空框架問題〉,《中國現代文學》第26期,2014年12月,頁73-88。
    張新華:〈近二十年盧前研究述評〉,《大眾文藝》2013年第6期,頁176。
    張道藩:〈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文化先鋒》1942年創刊號,頁5-16。
    張壽安:〈清儒的「知識分化」與「專門之學」萌芽〉,《嶺南學報》復刊第3期,2015年6月,頁59-94。
    梁啟超:〈論小說與羣治之關係〉,《新小說》第1卷第1期,1902年11月,頁1-8。
    ─────:〈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改造(上海1919)》,1922年第4卷第6期,頁1-28。
    ─────:〈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續)〉,《改造(上海1919)》,1922年第4卷第8期,頁1-20。
    彭玉平:〈民國時期的詞體觀念〉,《文學遺產》2007年第5期,頁111-121。
    曾永義〈元代的文論、詩論和詞曲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4卷第2期,1975年12月,頁109-142。
    ─────:〈元人散曲六論〉,《臺靜農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11月,頁559-580。
    傅宇斌:〈現代詞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中國韻文學刊》,2011年第1期,頁58-62。
    ─────:〈詞人之心與詞史之跡:劉毓盤《詞史》的詞學史價值與意義〉,《中國詩歌研究》2016年第1期,頁208-220。
    黃克武:〈民族主義的再發現:抗戰時期中國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4期,頁4-12。
    黃岳年主編:〈盧冀野:師情依依答書遲〉,《翰院茗香》,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頁70-75。
    黃雅莉:〈清代詞學批評中的「正變觀」析論───以詞派之間的遞嬗為觀察點〉,《興大人文學報》第47期,2011年9月,頁211-250。
    雍正偉:〈試論盧前的詠物曲〉,《青年文學家》2010年第19期,頁223。
    解玉峰:〈20世紀前期的曲學名家盧前〉,《20世紀中國戲劇學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227-236。
    楊貞德:〈進化與自由───胡適自由主義中的歷史觀及其意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4期,1999年3月,頁257-324。
    楊柏嶺:〈「詩界革命」與近代詞的「在場」───以文廷式詞為中心的考察〉,《學術界》第194期,2014年7月,頁121-134。
    楊棟:〈盧前對近代散曲學的貢獻〉,《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頁107-110。
    葉恭焯:〈近詞案記〉,《民族詩壇》第1卷第5輯,1938年9月,頁2-7。
    葉嘉瑩:〈論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及反思與世變之關係〉,《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頁395-421。
    趙竹音:〈戰火硝煙時代的記游之曲───盧前《北游草》初論〉,《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頁11-17。
    ─────:〈論盧前《飲虹樂府》的紀實性特徵〉,《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5卷第6期,頁112-115。
    趙俊波:〈劉咸炘與盧前的學術交流考論〉,《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頁1-6。
    ─────:〈從《曲論》的修訂看劉咸炘曲學思想的發展〉,《中國韻文學刊》2017年第2期,頁99-104。
    趙普光:〈文學與歷史的糾纏───《民族詩壇》芻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第11期,頁70-80。
    趙景深:〈評盧著「廣中原音韻小令定格」〉,《雄風》1947年第2卷第4期,頁21-22。
    趙義山:〈拓寬散曲研究的視野〉,《文學評論》2011年第5期,頁210-220。
    趙福勇:〈盧祖皋詞析論〉,《國文學誌》第12期,2006年6月,頁221-253。
    趙蔭棠:〈中原音韻研究〉,《國學季刊》1932年第3卷第3期,頁421-522。
    趙麗華:〈「建文」理念與「泱泱」氣象───談盧冀野主編的《中央日報‧泱泱》〉,收入李怡、張堂錡主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二輯)》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16年6月,頁83-97。
    廖棟樑:〈復古中的發展:談摯虞《文章流別論》〉,收入江建俊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六輯)》,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7月,頁97-146。
    適(胡適):〈元人的曲子〉,《讀書雜誌》第4期,1922年12月3日,頁3-4。
    劉少雄:〈近現代詞學批評方法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4卷第2期,1994年6月,頁31-35。
    劉奉文輯錄:〈盧冀野曲籍題跋十一則〉,《文獻》1990年第1期,頁277-282。
    ─────:〈〈盧前大事年表〉與〈盧前書目〉補〉,《文教資料》1991年第4期,頁59-69。
    劉咸炘:〈曲論〉,《尚友書塾季報》,1925年第1卷第3期,頁95-106。
    劉納:〈舊形式的誘惑───郭沫若抗戰時期的舊體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1年第3期,頁188-202。
    劉揚忠:〈20世紀中國散曲史研究與撰著評述〉,《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頁122-126。
    鄭海濤、趙欣:〈盧前散曲理論芻議〉,《中國詩歌研究》2011年,頁261-267。
    蔡永明、解玉峰:〈盧冀野:一位被遺忘的曲學大家〉,《古典文學知識》2003年第4期,頁67-71。
    蔡英俊:〈曹丕「典論論文」析論〉,《中外文學》第8卷第12期,1980年5月,頁124-145。
    遯叟胡耐安:〈中興鼓吹盧冀野〉,《賢不肖別傳》,臺北:志傳書屋,1969年9月),頁15-20。
    潘靜如:〈陸游詩在近代詩學史中的地位──近代詩學「祧唐祖宋」說述微〉,《中國詩學研究》2017年第2期,頁38-63。
    歐陽明亮:〈盧前《中興鼓吹》與民國詞壇的「詞體革命」〉,《詞學》2017年第2期,頁239-256。
    錢志熙:〈再論古代文學文體學的內涵與方法〉,《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頁21-23。
    龍沐勛:〈今日學詞應取之途徑〉,《詞學季刊》第2卷第2號,1935年1月,頁1-6。
    ─────:〈晚近詞風之轉變〉,《同聲月刊》第1卷第3號,1941年2月,頁61-69。
    ─────:〈論常州詞派〉,《同聲月刊》第1卷第10號,1941年9月,頁1-20。
    龍榆生:〈盧冀野《飲虹樂府》序〉,《制言半月刊》第43期,1937年6月16日,頁1-2。
    賴欣陽:〈「情志批評」商榷〉,《思與言》第53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81-142。
    盧偓:〈山河百戰一枝筆 長打短打俱聞名───盧冀野和他的詞曲創作〉,《文教資料》1997年第4期,頁82-86。
    ────:〈盧前散曲創作的理論和實踐〉,《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頁54-59。
    ────:〈《全清散曲》(下冊)盧前《飲虹樂府‧小令》點斷拾誤〉,《江蘇教育學院
    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87-92。
    ────:〈中華詩壇漢藏交流的不朽篇章───從盧前詩作回顧喜饒嘉措抗戰期間在內地傳播藏族詩學的重要史實〉,《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頁151-155。
    ────:〈民族詩壇上的詞曲情緣───淺論于右任先生對盧前詞曲創作的積極影響〉,《中國韻文學刊》第23卷第2期,2009年6月,頁87-92。
    ────:〈1946年詩人盧前隨同于右任新疆考察述評〉,《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119-125。
    ────:〈盧前和中國曲學〉,《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第1期,頁87-94。
    顏崑陽:〈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1-35。
    ─────:〈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7。
    ─────:〈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231-272。
    ─────:〈文學創作在文體規範下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文與哲》第22期,2013年6月,頁545-596。
    譚若麗:〈論詞詞蠡測───以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為中心〉,《文藝評論》2014年第2期,頁33-35。
    ─────:〈將我手,寫余心───簡論盧前的詞學主張與詞創作特色〉,《北方文學》2016年第26期,頁45-46。
    嚴迪昌:〈近代詞史的再認識〉,《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1期,1996年3月,頁29-42。
    ─────、劉揚忠、鐘振振、王兆鵬:〈傳承、建構、展望───關於二十世紀詞學研究的對話〉,《文學遺產》1999年第3期,頁1-12。
    (日)巖佐昌暐著,劉靜譯:〈記抗戰時期的舊體詩雜誌:《民族詩壇》〉,《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頁25-32。

    (三)報紙、雜誌文章
    〈中大中文系解聘教授事,胡小石盧前談話〉,《中央日報》第4版(文化與教育),1947年7月26日。
    〈本市新聞:出版界〉,《申報》,1936年4月3日。
    〈江蘇私塾改良會章程〉,《東方雜誌》1905年第2卷第2期,頁24。
    〈附錄:中國民族詩壇組織章程草案〉,《民族詩壇》第1卷第1輯,1938年5月,頁67。
    〈教育部公布學校系統令〉,《教育雜誌》1912年第4卷第7期,頁5-6。
    〈教育部公布小學校令〉,《教育雜誌》,1912年第4卷第8期,頁18。
    〈教育部公布中學校令〉,《教育雜誌》1912年第4卷第8期,頁21-22。
    〈教育部公布大學令〉,《教育雜誌》1913年第4卷第10期,頁34-35。
    〈通訊〉,《戲劇》1921年第1卷第5期,頁1-10。
    〈通訊:編劇和紹介社員底商量〉,《戲劇》1922年第2卷第1期,頁89-91。
    〈詞壇消息‧南北各大學詞學教授近訊〉,《詞學季刊》創刊號,1933年4月,頁220。
    〈詞壇消息:京滬詞壇近訊〉,《詞學季刊》第2卷第4號,1935年7月,頁201。
    〈徵稿簡約〉,《中央日報》第5版(山海雙周刊),1946年6月3日。
    〈學校系統改革案〉,《教育公報》1922年第9卷第10期,頁1-4。
    〈學衡雜誌簡章〉,《學衡》第1期,1922年第1期。
    〈盧冀野執教鞭〉,《中國新書月報》1931第1卷第3期,頁34。
    中央社訊:〈音教委員會:本屆委員聘定,定下月中開會〉,《大公報‧重慶版》第3版,1943年4月22日。
    中央社南京二十三日電:〈京大屠殺案 臨參會設委會調查〉,《大公報‧上海版》第3版,1946年6月24日。
    永安十一日中央社電:〈閩音專校長盧前脫險抵永〉,《大公報‧桂林版》第3版,1942年11月12日。
    本報南京三十日專電:〈救濟特捐督導會 參政會人選決定〉,《大公報‧上海版》第2版,1948年1月31日。
    本報訊:〈音樂教育家蕭而化教授───中國樂壇名人小記之二〉,《聯合報》第6版(藝文天地),1956年8月19日。
    李永剛:〈倉前山上絃歌聲:抗戰勝利後的國立福建音專〉,《聯合報》第8版,1981年4月5日。
    邵父:〈盧冀野的人和詞〉,《中央日報》,1954年5月3日,頁4。
    易君左:〈盧前傳〉,《半月》第21期,1936年2月1日。
    ─────:〈盧冀野之死〉,《暢流》第4卷第2期,1951年9月,頁7。
    ─────:〈中興鼓吹的愛國詞人───記盧前的一生和與我的友誼〉(一),《暢流》第43卷第9期,1971年6月,頁1-3。
    ─────:〈中興鼓吹的愛國詞人───記盧前的一生和與我的友誼〉(二),《暢流》第43卷第10期,1971年7月,頁12-15。
    ─────:〈中興鼓吹的愛國詞人───記盧前的一生和與我的友誼〉(三),《暢流》第43卷第11期,1971年7月,頁5-8。
    ─────:〈中興鼓吹的愛國詞人───記盧前的一生和與我的友誼〉(四),《暢流》第43卷第12期,1971年8月,頁12-14。
    ─────:〈中興鼓吹的愛國詞人───記盧前的一生和與我的友誼〉(五),《暢流》第44卷第1期,1971年8月,頁9-12、23。
    孟瑤:〈沙坪壩憶往〉,《聯合報》第16版(繽紛),1988年6月12日。
    俞友清:〈懷盧冀野詞人〉,《中央日報》第6版(泱泱),1946年4月7日。
    YT(柳亞子):〈答某君書〉,《新黎里》第3版,1923年10月11日。
    柳無忌:〈抗戰時在重慶賣稿實錄〉,《聯合報》第12版(聯合副刊),1978年4月11日。
    南京通訊:〈京通志館 編印南京文獻〉,《大公報‧上海版》第5版,1947年2月20日。
    若無:〈春草與詩〉,《申報》1935年1月17日。
    胥端甫:〈記盧冀野先生〉,《暢流》第19卷第6期,1959年5月,頁9-10。
    胡適:〈胡適與編者〉,《飲虹週刊》1928年第7期,頁7。
    重慶七日中央社電:〈音樂教委會 新任委員發表〉,《大公報‧香港版》第3版,1940年6月8日。
    袁義方:〈南京名人盧冀野〉,《大地週報》1946第36期,頁2。
    梁實秋:〈我們六個人───華北視察散記之一〉,《傳記文學》第2卷第3期,1963年3月,頁10-11。
    ─────:〈北碚舊遊(2)〉,《聯合報》第8版,1979年8月8日。
    ─────:〈記盧冀野〉,《大成》第133期,1984年12月,頁48-49。
    喜饒嘉措造,盧前譯:〈復興關應〉,《民族詩壇》第5卷第2輯,1943年12月,頁43。
    張乃香:〈潛社渝集引〉,《民族詩壇》第3卷第6輯,1939年10月,頁92。
    張佛千:〈再記江南才子盧前〉,《傳記文學》第3卷第2期,1963年8月,頁21-24。
    葆光:〈筠廬叢話:吳瞿安與盧冀野〉,《聯合報》第6版(聯合副刊),1952年1月21日。
    劉延濤:〈悼盧冀野兼記中華樂府〉,《暢流》第4卷第3期,1951年9月,頁16-17。
    劉棨琮:〈記易君左與盧冀野交往詩話〉,《大華晚報》,1967年2月25日。
    ─────:〈盧冀野的捷才〉,《中華日報》第9版,1972年6月9日。
    ─────:〈盧冀野的風趣〉,《中華日報》第9版,1972年4月2日。
    ─────:〈南京詞人盧前(冀野)〉,《江蘇文物》第2卷第11期1979年4月,頁49。
    遯園:〈盧冀野〉,《暢流》第3卷第11期(1951年7月),頁10。
    盧元駿:〈卅年心在飲虹簃(敬念盧冀野先生)〉,《中外雜誌》第5卷第5期,1969年5年,頁25-26。
    繆天華:〈懷「江南才子」盧冀野〉,《中國時報》第23版(人間),1974年9月20日,頁12。
    謝冰瑩:〈記盧冀野先生〉,《傳記文學》第2卷第5期,1963年5月,頁22-24、36。

    (四)學位論文
    沈宗宇:《盧前戲曲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戲劇戲曲學碩士論文,2016年。
    李娜:《盧前散曲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杜運威:《抗戰詞壇研究――以晚清詞史相關現象為背景》,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7年。
    吳嘉慧:《1912-1949年民國詞社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9年。
    馬強:《漚社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夏菁:《《民族詩壇》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7年。
    雍正偉:《盧前散曲研究》,開封:河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陳建男:《朱祖謀詩詞輯校考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趙飛文:《論唐代六言絕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趙義山:《明散曲史研究》,成都:四川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4年。
    譚若麗:《民國學人詞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5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