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玉娟 |
---|---|
論文名稱: |
合作學習在歷史科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以「同儕交互發問法」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陳豐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6 |
中文關鍵詞: | 同儕交互發問 、合作學習 、歷史教學 、行動研究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1 下載:7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應用於歷史科教學時,所能達成的學習成效與影響,希望能藉由研究的成果評估,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學策略,冀以達成「群性化適性教學」的教育目標。
本研究採用分組、討論、同儕交互發問等五種教學方法,運用學習成就測驗、學習手冊、口語錄音等七種教材工具,並以「行動研究」的步驟,因應各種教學情境的變化,適時調整活動歷程和學習策略,最後並透過對學生歷史認知與情意陶冶的評鑑,去分析「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在歷史教育上的教學價值。
本文首先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從合作學習的理論切入,最終導出群性化且適性化的歷史教學目標。接著,為讓此目標能夠具體的實施,研究者分析了教材組織架構,並設計出適宜的教學模式,以作為實際教學活動之前置準備。進入正式的教學活動後,一方面依循前述的教學目標與教材設計,完成規劃中的教學歷程,再方面因應課堂中的突發狀況,適時地調整策略並反省教學設計上的不足。迨所有的教學活動結束後,分別從歷史科認知與情意目標的評量設計中,探究「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在歷史科教學成效上的優點與缺失。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除闡明「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歷史科認知能力與情意陶冶有所助益外,也針對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提供改善或解決之道,作為相關研究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1.黃政傑、林佩璇著,《合作學習》,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
2.李緒武,《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
3.張添洲,《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4.林生傳,《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自由開放社會中的個別化教學與後個別化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
5.方炳林,《普通教學法》,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76。
6.鐘啟泉編著,《現代課程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壽南,〈歷史教育的目的〉,《 歷史科教學研究》,台北:幼獅,1993。
8.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2003。
9.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2003年3月。
10.單文經,《課程與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1992。
11.郭生玉,《心理與教育訓練》,台北:精華書局,1989。
12.于友西主編,《中學歷史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3.甌用生,《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台北:文景出版社,1987。
14.孫邦正,《普通教學法》,台北:正中書局,1981。
15.林進材,《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0。
16.黃光雄,《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1999。
17.歐用生,《課程教材教法通論》,台北:正中書局,1994。
18.Good,T.L.& Borphy,J. E.著,吳文忠等譯,《課堂研究》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
19.于友西,《歷史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0.原鐵生,<試論歷史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面向21世紀歷史教材和歷史教學-20世紀末歷史教材和歷史教學的改革及其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念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1.林進材,《教師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應用》,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7。
22.趙秀玲主編,《歷史教學》,濟南:山束大學出版社,1997。
23.王雄、孫進等著,《歷史地理教學心理學》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4.李坤崇,〈人性化、多元化教學評量-從開放教育談起〉,《多元教學評量》,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編印,1998。
25.北京師大歷史教學法研究室等編,《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26.張鈿富,〈行動研究法之研究〉,《研習叢書(十)》,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編,1986。
27.李祖壽,《教育視導與教育輔導(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
28.陳豐祥,《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學生書局,1994。
29.單文經,《教學引論》,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二、論文
1.游惠音,《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任目標取向班級社會關係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2.姚幸君,《 歷史教學的突破與嘗試-合作學習在歷史科的運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燕裘麗,《合作學習對國三學生歷史課程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周立勳,《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5.陳建宏,《高中歷史課程中的宗教史教材教法研究-以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6.江蕙如,《建構主義在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以國二中國現代史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7.李秀卿,《多元評量在國中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8.陳淑芬,《創造思考的歷史理論與實際-以國中歷史教科書中國共關係演變之教材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9.鄭智勇,《歷史學習觀念的澄清-以歷史的涵義及用處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0.林佩璇,《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教學實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11.鄭詩釧,《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氣氣、教室衝突管理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三、期刊
1.甄曉蘭、曾志華,<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3 期,1997。
2.單文經,<鷹架支持的譬喻在大班教學上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98。
3.唐守謙,(教材的時代意義〉,《台灣教育》第290期,1975。
4.蘇慧憫,〈教學方法之革新-認識幾種杜會領域的教學方法〉,《翰林文教雜誌》第9期,2000。
5.許藹方,<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產生對話與的能力>,《研習資訊双月刊》,21:4(台北,2004、08)。
6.陳埩淑,〈從教室官談探討師生權力關係〉,《公教資訊季刊》,6:1(高雄,2002.03)。
7.陳豐祥,<情意教學目標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理論與實際->,《高中歷史教學與研究第三輯》,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
8.王龍祥,〈應當注意歷史概念的教學〉,《歷史教學問題》第4期,華東師範大學,1992.08。
9.李詠吟,〈合作學習的技術層面〉,《教育研究所集刊》第35 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1994。
10.陳膺宇,〈批判性思考運動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9 期,1994.09。
11.張靜嚳,<建構教學問題與評量>,《建構與教學》 第8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1996,06。
四、線上查詢
1.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 all_2htpm#2
2.詹志禹、蔡金火,〈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教師行動研究〉http://cteacher.cretivity.edu.tw/articles/actionresearch/arl.htm
3.李珀,<合作思考教學〉 http://www.fhij.tp.edu.tw/mid00/workpieces004.htm
4.李坤崇,<國民中小學新舊課程銜接理念〉 , http://www. ftes.tyc .edu. tw/7teacher/ mathconn/lee.htm
5.楊巧玲,<問題導向教學與合作學習的理論與策略〉, http://www.nknu.edu.tw/~edu/new-eduwed/08Learning/le arning%20thesis/learning%20thesis_-…
6.余鳴,<社會科專題-講述法>http://www.btps.km.edu.tw/say.htm
7.歐哲華,〈教師常用之教學方法〉,
http://www.tpcpa.org.tw/board/index.php?s=f184fbd4488cf66eca99164d410d3c4&showtopic=257
8.謝美慧,<常見的教學設計模式〉,
http://ccis.nou.edu.tw/cent08/doc8923/±D3/4Ci2《AI-3.htm
9.邱惠君,〈從班級氣氛的研究取向談班級氣氛之營造〉
http://mail.nhu.tw/~edusoc/art/34.htm
10涂柏原,〈常模參照與標準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式〉,http://www.bctest.ntnu.edu.tw/fling/flying31-40 /flying34-3.htm
11.<行動研究>,http://stmail.fju.edu.tw/a8635612/clinical/theory/action.htm#%E4%BB%80%E9%BA%BC%…
五、英文文獻
1.Bossert,S.T.Cooperative 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15,1998。
2.Faivar,S.H.Developing a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gram in a elementary classroom : Comparative study of innovative and tradition midd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Angeles.1985
3.Gowie,H.&Rudduck,J.Learning Through Discussion.In N. Entwistle (Ed.),Handbook of Educatuonal Ideas and Practices.London:Routledge,1990。
4.Hatano,G.Time to merge Vygotskian and constructivist conception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E.A.Forman,N.Minick, & C.A.Stone(Eds.),Contexts for learning: Sociocultural dynamics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New York,Press, 1993。
5.Johnson,D.W.,Johnson,R.T.& Smith,K.A.Active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Co.c1991。
6.Johnson,D.w.,& Johonson,R.T.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learing.MA:Allyn and Bacon.1991。
7.Nicholls ,J.G,& miller,A.T.,Differentiation of concept of luck and skil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1(1),1985。
8.Raudsepp, E.How creative are you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1981。
9.Slavin,R.E. & Madden, N.A. & Stevens,R.J.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s for the 3R'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6(7),1989。
10.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Boston : Allyn & Bacon .1995。
11.Slavin , R.E. Cooperative learning. celin Roger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primary school, N. Y.: KKY.1990。
12.Stow,W.& Haydn,T.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chronology.In J.Arthur, & R.Phillips(Eds.),Issues in history teaching. London: Rotuledge,2000。
13.Tetreault,M.K.T.Classroom for Diversity:Rethinking Curriculum and Pedagogy.In J.A. Banks & C. A .M .Banks ( Eds .)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lssues and Perspectives (Second Edition).Boston, PA:AIlyn and Bacon,1993。
14.Webb, N.M.Student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A research summary. In R.Slavin,S. Sharan S. Kagann,R. Hertz-Lazarowitz, C.Webb,& R. Sc hmuck(eds.),Learning to cooperate, cooperating to Learn.New York:Plenum Pres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