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雯馨
Wen- Hsin Luo
論文名稱: 大學生死亡態度與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以某私立大學為例
A Study on Death Attitudes and Demand of Death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The Case of A Private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黃松元
Huang, Song-Yuan
呂昌明
Lu, Chang-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大學生死亡態度死亡教育需求
英文關鍵詞: university students, death attitudes, demand of death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1下載:7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生死亡態度與死亡教育之需求,以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某私立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系統抽樣方式,共獲得有效樣本388人,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s或Dunnett’s T3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資料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大學生的死亡態度以中性接受為主,死亡恐懼與死亡逃避次
    之,逃離接受分數最低。
    2、大學生對死亡教育需求度高,尤其是「人生、生命與命運」
    平均得分最高,其他依次為「臨終關懷與死亡準備」、「面對生
    死與生死倫理」、「靈魂、輪迴與死後世界」、「死亡的原因、體驗與意義」、「殯葬習俗」、「宗教、戰爭與生死」。
    3、大學生的性別、年級、宗教信仰、宗教虔誠度、身心健康狀
    況、家中曾討論死亡的問題、曾修習過生死教育課程、接觸
    大眾媒體有關死亡的報導、閱讀與死亡有關的書籍文章及影
    響對死亡態度最深者之不同,在死亡態度各層面上有顯著差
    異。
    4、大學生的性別、年級、宗教信仰、宗教虔誠度、在家排行與
    家庭社經地位、家中曾討論死亡的問題及影響對死亡態度最
    深者之不同,在整體死亡教育需求與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5、大學生的死亡態度,除了「死亡逃避」與其整體死亡教育需求
    無顯著相關,其餘四個層面皆呈現正相關。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eath attitudes and demand of death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the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in a private university in 2009. The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was utilized to select the sampie.The effective samples were 388.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test , one-way ANOVA , Scheffe,s or Dunnett,s T3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death was mainly of “neutral acceptance” ,secondly on “fear of death ” and “death avoidance” and lastly on the “escape acceptance ” of death.
    2、Students had high demand regarding death education.The most needed area of demand of death Education was「life and destiny」,followed by 「palliative care and dying preparation」、「life and death and ethics」、「the soul, the samsara and after the death of the world」、「the reason、 experience and mean of death」、「the funeral and burial of the custom」、「religion, war, life and death」.
    3、The death attitud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n gender , grade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degree of belief , health status , the way of discussion about topic related to death at home and once had studied the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 read the books of death and
    influence death attitudes.
    4、The demand of death educ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n gender, grade ,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degree of belief , the sequence of birth , socioeconomic status , the way of discussion about topic related to
    death at home and influence death attitudes.
    5、The students’ “fear of death” ,” neutral acceptance”,” escape acceptance” and ” approach acceptanc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ir demand of
    death educ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death avoidance” correlated negativel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死亡態度之探討 9 第二節 死亡教育之探討 30 第三節 死亡態度與死亡教育之相關研究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死亡態度與死亡教育需求的現況 64 第三節 研究對象個人基本變項和環境經驗與死亡態度之關係 73 第四節 研究對象個人基本變項和環境經驗與死亡教育需求之關係 93 第五節 研究對象的死亡態度與死亡教育需求之關係 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27 英文部分 135 附錄 附錄一 死亡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139 附錄二 死亡教育需求量表使用同意書 140 附錄三 「大學生死亡態度與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以某私立大學為例」調查問卷表(預試用) 141 附錄四 「大學生死亡態度與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以某私立大學為例」調查問卷表(正式施測用) 14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中奎(2001).國小單親兒童死亡態度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 玉(2002).死亡教育方案對國中喪親學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王玉玫(2002).老人尊死的死亡態度探討.台中技術學院學報,3, 181-190。
    王素貞(1994).台北市國小教師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丘愛鈴(1989).台北市國中教師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復惠(1987).某大學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邱哲宜(2005).青少年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自我傷害關係的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碧惠(2003).多元化教學的生死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兒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巫珍宜(1991).青少年死亡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慧敏(2001).死亡態度研究及其在生死教育上的運用.九十年五月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吳麗玉(1997).護理學校學生死亡態度、安樂死態度之研究-以耕莘護理學校學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吳麗玉、林旭龍、呂昌明(1999).護理學院學生死亡態度之研究.康寧學報, 3,83-106。
    林玉芳(2002).師院生面對死亡之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綺雲(2006).實用生死學.台北,華格那,3-25。
    房麗媚(2007).馬來西亞華文高中學生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何政勳(2006).新竹縣(市)消防人員救災經驗與死亡態度之調查分析.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紀惠馨(2000).護理學校生死學課程內容的需求差異探討-以一個學校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彥良(2002).死亡教育課程對喪親國一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以嘉義市某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秋娟(1999).我國警察機關激勵管理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珠桂(2006).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家長死亡因應能力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瑞珠(1994).台北市高中生的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錫琦、吳麗玉、曾煥棠(2000).護理學校學生死亡態度之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3)226-249。
    陳錫琦(2004).大學生對生死學的學習需求之調查研究.學校衛生,45,17-41。
    陳錫琦(2004).大學生印象深刻的接觸死亡或感覺接近死亡經驗及其意義之探討.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4,15-40。
    陳錫琦(2008).科技大學生死學的教與學-以學生學習需求為觀點.師大學報:教育類,53(1),55-78。
    陳增穎(1998).同儕死亡對青少年之死亡態度、哀傷反應、因應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莊易達(2008).佛光大學學生幸福感、死亡態度、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淑茹(2001).死亡教育課程對護校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莊麗珍(2005).彰化地區高中職教師對死亡態度、死亡教育需求及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許永正(2004).成人學習者死亡態度之轉換學習歷程研究—以桃園縣社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文初(1996).死之默想.台北:新視野圖書出版公司。
    張淑美(1989).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研究與其教育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張淑美(1993).國中生死亡概念與死亡態度之研究:質的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4,41-93。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淑美(1998).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教育學刊,14,275-94。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李昱平、黎筱圓(2007).大專院校學生及成人生命態度之調查研究-以參與蓮花基金會2007年生命影展觀眾為例.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2007年08月01月至2007年12月31日。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
    程秀玲(2001).死亡教育對高職護生之死亡態度的成效探討.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天中(1991).死亡教育概論Ⅰ-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Ⅱ─死亡教育課程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宇達(1997).死亡焦慮:性別、年齡與死亡焦慮歸因之角色的探討.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松元(1979).死亡教育-學校衛生教育中一項爭論的課題.中等教育,3(6),12-13。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琪麟(1991).台北市立綜合醫院醫師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琪璘(2000).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曾會(2003).南部地區大專校院訓輔工作人員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曾煥棠、林綺雲、林慧珍、傅綢妹(1998).生死學教學對護理學生生死態度的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3),49-68。
    曾煥棠(2000).生死學在護理學院教學的概況檢討.通識教育季刊,7(3),77-100。
    曾煥棠(2000).生死學探索入門.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曾廣志(2001).台灣地區商職學生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趙可式(1998).生死教育.學生輔導,54,44-51。
    趙可式(2000).大家來修死亡學分.聯合報(1993.09.02),第三十五版,記者廖和敏。
    葉寶玲(1999).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蔡秀錦(1991)。城鄉學童死亡之概念、焦慮度及教育需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坤良(2003).小琉球漁村老人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秀霞(2001).「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芳娟(2000).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翟文棋、連廷嘉(2001).生死教育團體方案對高中生的生命意義及死亡態度之影響研究.屏中學報,9,155-184。
    鄭淑里(1995).死亡教育課程對師院生死亡態度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鄭貞枝(2001).護理學校臨床指導教師對死亡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劉震鐘、鄧博仁譯(1996).死亡心理學.台北:五南。
    顏淑慧(2002).台灣地區護專學生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對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春櫻(1992).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藍育慧(1994).死亡教育對改善護理學生死亡恐懼、死亡態度成效之探討.弘光醫專學報,23,161-232。
    藍育慧(1995).護專學生死亡恐懼、死亡態度及照顧瀕死病患者時個人需求與因應行為之探討.護理雜誌,42(1),75-89。
    藍育慧、李選(1997).死亡教育對改善護專學生死亡恐懼成效之探討.長庚護理,8(1),42-52。
    蘇完女(1991).死亡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兒童死亡態度的影響.彰化師範大學教育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羅素如(2000).殯葬人員對死亡的態度與生死學課程需求之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釋慧開(2002).「生死學」到底研究什麼內容?生死學通訊,7,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Deeken(2001)死亡教育。九十年十一月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貳、英文部分
    Backer, B. A., Hannon, N., & Russell, N. A. (1982).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John Willey & Sons.
    Berman, A. L., & Hays, J. E. (1973). Relation between death anxiety, belief in afterlife, and locus of contro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linical Psychology. 41(2), 318.
    Cook, A. S., & Oltjenbruns, K. A.(1989). Dying & Grieving:Lifespan & familyperspectives. NY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Collett ,L.J.& Lester,D. (1969).The fear of death and the fear of dying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72,179-181.
    Combs,D.C. (1981).The Effects of Selected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s on Death Anxiety and Death Acceptance.Death Education,5,75-81.
    Curl, K. L. (1984). Attitudes of voctaional home economics teachers toward death with implications for inservice education. DAI-A., 46 (5), 1244.
    Davis, S. R., & Martin, D. A. (1978). Relationship of fear of death and level of self-esteem i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Reports, 42, 419-422.
    Dixon, R.,&Kinlaw,B. (1983).Belief in the existence and nature of life after death :A research note.Omega,13,287-292.
    Downey, A. M. (1981). The relationship of sex, role orientatiopn, self-disclosure,and religiosity to death anxiety and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in middle-aged mal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826.
    Durlak, J. A. (1994). Changing death attitudes through death education. In R. A. Neimeyer(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pp.243-260).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Durlak,J.A.,&Kass,R.A. (1982).Clarifying the measurement of death Attitudes : A factor analytic evaluation of fifteen self-report deathscales.Omega,12 (2),129-141.
    Eddy, J. M., & Alles, W. F. (1983). Death Education , St. Louis: The C. V. Mosby Company.
    Elkins, G. R., & Fee, A. F. (1980).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anxity to death anxiety and age.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chology, 137, 147-148.
    Feifel ,H.,&Nagy,V.T. (1981).Another look at fear of death.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Psychology,49(2),278-286.
    Gesser,G.,Wong ,P.T.,& Reker,G.T. (1987). Death Attitudes across the Life-Span: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eath Attitude Profile(DAP).Omega:J.of Death and Dying.18(2),113-128.
    Gibson, A. B., & Robert, P. C., & Buttery, T. J. (1982). Death education:A concernfor the liv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215-938).
    Grad, G.. J., & Gullo, S.V. (1987).Education in thanatology . In A. H. Kutscher, A.C. Carr,& L. G. Kutscher (Eds.), Principles of thanatology (pp.67-7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urtig,W.A.& Stewin,L. (1990).The effect of death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on nursing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death.Jon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5,29-34
    Iammarino, N. K. (1975). Relationship between death anxiety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37(1), 262.
    Jarvinen,L. (1975).Psychodynamics of fear of death . Psychiatria-Fennica,139-143.
    Jeffers, F. C., Nichols, C. R., & Eisdorfer, C. (1961). Attitudes of older persons toward death. A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6, 53-56.
    Kastenbaum,R.,&Aisenberg,R. (1972).The psychology of death .NY:Springer.
    Krejcie & Morgan.(1970).Memory-based Product Judgments: Effects of Involvement at Encoding and Retrieval,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534-547.
    Kubler-Ross, E.(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millan.
    Kurlychek, R. T. (1977). Death education:Some considerrations of purposes and rational”.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2, 43-50.
    Lester, D. (1967). Experimental and correlational studies of the fear of deat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7, (1), 26-36.
    Lester, D.(1970). Re-examination of Middleton's data: Sex differences in death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Reports.27(1), 136.
    Lester, D. (1972). Studies in death attitudes: II. Psychological Reports. 30(2),p.440.
    Leviton, D. (1977). 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1), 41-56.
    Leviton, Dan. & Fretz, Bruce R.(1979). 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on fear of death and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and life. Omega. 9(3), 267-277.
    Maurer, A. (1964). Adolescent's attitudes toward death.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05, 75-90.
    McDonald,R.T. (1981).The effect of death education on specific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college students .Death Education,5(1),59-65.
    McMordie, W. R., L Kumar, A. (1984).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the Templer/McMordie Death Anxiety Scale.Psychological Reports, 54, 959-963.
    Middleton,W.C. (1936).Some reactions toward dea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31,165-173.
    Neimeyer, R. A. (1987). Death anxiety. pp. 97-136 in book: On death: helping children Understand and cope,Peter Lang Publishing. Ins., New York.
    Neimeyer,R.A.(Ed.)(1994).Death anxiety handbook:Research,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IH:Taylor&Francis.
    Okafor, Tr. Reuben U.(1994). Death attitudes, gender and death experience:The Nigerian experience. Omega ,30(1), pp. 67-78.
    Pollak,J.M. (1979).Correlates of death anxiety:A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Omega,10,97-121.
    Robbins, R. A. (1989). Gender and sex-role stereotypes in scales of death concer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14 669)
    Rublee, D.A.,&Yarber, w. L. (1983).Instructional units of death Education:The impact of amount of classroom time on change in death attitudes.journal of school Healte,53,412-415.
    Stambrook, hi. & Parker, K. C. H.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in childhoo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33(2), 133-157.
    Templer, D. I.&Ruff,C.f. (1971).Death Anxiety Scales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Embedding. Psychological Reports,29,173-174.
    Templer, D. I. (1971). Death anxiety as related to depression and health of retired person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6(4), 521-523.
    Templer, D. I. (1972). Death anxiety in religiosity very involved persons. Psychological Reports, 31(2), 361-362.
    Watts, Parris R.(1977). Evaluation of death attitude change resulting from a death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unit.Death Education. 1(2), 187-193.
    Wong, P. T. P., & Reker, G. T., & Gesser, G. (1994). 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A multidiment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Neimeyer, R. A. (Ed.),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a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 121-148).WA: Taylor & Franci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