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惠雯
論文名稱: 環境學習與實踐歷程之重要經驗探索---以承辦苗栗縣明德水庫環境學習中心教學志工招募暨研習活動之學習過程為例
A study of exploring the important experiences of environmental learning and practicing---An example of holding a volunteer training workshop for ELC(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in Miaoli County
指導教授: 張子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環境學習生命史環境教育
英文關鍵詞: environmental learning, life cours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8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雖然全球各國已經相當重視環境教育,然而我們總覺得環境教育的成效有限,所影響的範圍也不大。面對著如此問題,為使環境教育的理念更深入全人類的思想中,我們可以透過社會學習,增進對環境的關懷與行動力,才能將環境教育真正落實於生活中。
    但現今的教育只重知識的傳遞,缺乏實務經驗,造就了許多理論專家而非經驗專家。因此,本研究將從個人生命經驗出發,利用生命史(life course)自傳式研究,把投入環境教育領域的源起以及研究所三年來所學習有關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理念的背景,將其實踐於研究者有機會承辦「苗栗縣明德水庫環境學習中心教學志工招募暨研習活動」的過程。當中所發生的每一件關鍵事項,以事件發生的詳實記錄(包括相關文件、錄音帶、研究札記、個人日記),暨深入回憶的方式,將源起、理念學習到最後實踐之間分成七個階段。探討在推展環境教育的過程中,針對個人不管是環境學習或實踐上,有那些關鍵點可以著力,以使環境教育在正規教育以及非正規教育的發展上,可以更順利的推行。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問題為:(一)研究者的個人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的形成原因與發展歷程?(二)研究者個人的環境態度建立與投入環境教育工作的積極動力如何產生?(三)研究者經由推動環境教育研習的實際經驗與環境行動技能培養的相互關係?(四)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學習歷程對促成研究者環境學習的影響?
    最後將研究歷程中的伏筆、燃點、機緣、蟄伏、過程掙扎、實作及自我省思與成長等七個階段的內容作一歸納總結。不僅將學習與實踐歷程中的深刻體驗詳實記錄,更重要的是,以個人經驗把環境學習與實踐歷程中,所遭遇的狀況問題如實呈現。因此,各階段討論與分析主題包括環境學習、進入環境教育、跨領域思考與學習、做中學及溝通與環境教育、知識權力與環境教育、伙伴關係與環境教育等。以及研究者在這樣的過程所發現六項環境教育理念與實踐間的對話:環境學習與實踐之間是一個綿密的食物網、環境教育是一個傾聽的教育、環境教育是一個跳板、環境教育理念與實踐間是一個溝通的過程、環境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養成之道、推動環境教育是愛的實踐。

    The achieve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E) is not as remarkable as we think, though a great deal of effort has gone into EE by all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o make EE more effective and to make concepts of EE deep in every mind of world citizens, the abilitie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social learning have to be improved to increase people’s concerns and action abilities for the environment.
    Nowadays, knowledge-transmitting is emphasized too much so that practical experiences are neglected. Henc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autobiographic study of life course is used as a research method. The life course in this study is about why the researcher started to contact EE, wha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researcher learned i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EE (GIEE)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how the researcher planed and executed a conference workshop of volunteer training for a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 in Miaoli County.
    There are four research questions provoked to analyze the life history : how the researcher started to develop he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sensitivity, how the researcher developed her 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created her active driving forces of getting involved into EE, how the researcher’s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holding a workshop of EE training improved her environmental actions skills, and how the study process in GIEE affected the researcher’s environmental learning.
    Every key event is truly recalled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in fieldnotes, tape-recording, video tapes, and personal diaries. The life course of the researcher’s environmental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is divided into seven stages:environmental learning, entry into the field of EE, thinking and learning multidisciplinarily, learning by doing, communication with EE, knowledge with EE, and partnership with EE.
    Six dialogu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are found as wel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is like a delicate food web, EE is a process that careful listening to nature and people, EE is a stepping-sto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E learning and practices is a communicating process, EE is a to cultivate a whole human, practicing EE is practicing love.

    誌 謝…………………………………………………………Ⅰ 中文摘要……………………………………………………………Ⅱ 英文摘要……………………………………………………Ⅲ 內容目次…………………………………………………………Ⅴ 表 目 錄…………………………………………………………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重要生命經驗……………………………………………10 第二節 環境教育理念…………………………………………14 第三節 環境教育的問題…………………………………………18 第四節 經驗學習…………………………………………………21 第五節 環境教育與挫折時的應對之道--希望的泉源…………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我的生命史自傳研究…………………………………28 第二節 何謂生命史自傳式研究?有何重要性?…………………31 第三節 生命史以自己為研究對象的優點與缺點…………………35 第四節 研究歷程簡介…………………………………………40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結果 第一階段 伏 筆 第一節 因為最初所以最美………………………………………50 第二節 那些人和那些事………………………………………59 第二階段 燃 點 第一節 可遇不可求的過往……………………………………69 第二節 另一種獲得…………………………………………76 第三階段 機 緣 第一節 也許你只有一次機會…………………………………85 第二節 把握每一次學習………………………………………91 第四階段 蟄 伏 第一節 累積寶藏………………………………………………99 第二節 明德水庫環境資源調查及行前踏查…………………………104 第五階段 過程、掙扎 第一節 新世紀座談會…………………………………….114 第二節 獨立作畫?隨興塗鴨?…………………………….122 第三節 伙伴關係………………………………………….132 第六階段 實 作 第一節 關於研習會的二、三事………………………………144 第二節 關於步道設計、生態遊戲、賞鳥活動及觀星……………157 第七階段 自我省思與成長 第一節 關於這篇論文的轉折……………………………………166 第二節 自我反省與生命意義探尋……………………………………1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73 第二節 建議………………………………………………………18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86 英文部份…………………………………………………….192 附錄 附錄一 苗栗縣觀光文化解說員相關事項 附錄二 苗栗縣明德水庫環境學習中心簡介 附錄三 苗栗縣頭屋鄉社區環境學習中心計劃 附錄四 申請教育部九十年度環境教育推廣活動計畫書 附錄五 明德水庫環境學習中心教學志工招募暨研習活動 附錄六 明德水庫二日遊 附錄七 明德水庫一日遊剪報 附錄八 頭屋鄉新世紀座談會 附錄九 苗栗縣建設局長對環境學習中心的回應 附錄十 關於研習活動的二三事 附錄十一 環境教育教學法示範 附錄十二 明德水庫環湖步道解說圖 附錄十三 生態遊戲 附錄十四 研習學員研習成果設計 表目錄 表3-1 研究歷程大事記錄表……………………………………42 表3-2 研究歷程人物介紹………………………………………45

    一、 中文部份: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研究》,6期,354-376。
    木村次郎(1996):<環境教育之實踐>。《台灣教育》,542期,41-42。
    王文科(1983):《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 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佩蓮(1995):<各級學校環境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法>。《教育資料集刊》。20期,113-145。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卷,3期,147-184。
    王勇智(2000):《力與無力的掙扎和轉變:一個青年男性的自我敘說之建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期,38-45。
    王麗雲(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 >。《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王鑫(1989):<環境教育及戶外教育活動設計舉例>。《環境教育季刊》,2期,63-68。
    王鑫(1999):<鄉土教學概論>。《環境教育季刊》,40期,2-6。
    王鑫、Steve, S、李淑媛(1995):<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環境教育季刊》,26期,1-16。
    卡森(Carson, R.),孟祥森(譯)(1999):《永遠的春天》。台北:雙月書屋有限公司。
    田芳華(1998):<自傳記憶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6期,5-38。
    吉兒、金恩(Jill, F& Gene, C),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 : 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安吉麗思(Angelis, B. D.),汪芸(譯)(2001):《愛是一切的答案》。台北: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12期,27-42。
    朱敬先(1983):<角色扮演教學模式之理論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學報》,6期,1-18。
    吳文德(2001):《營造校園學習棲地進行校園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溪山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碧(1985):《團體諮商實務》。高雄,復文出版社。
    吳清基、蘇進棻(2001):<新世紀的教育展望>。《研習資訊》,18(2),1-5。
    吳祥堅(1997):<國家公園與自然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季刊》,34期,77-82。
    呂光洋(1988):<由島嶼生態學談到自然保育>。《中等教育》,39卷,5期,8-12。
    李文德(1996):<角色扮演教學法在環境教育上的應用>。《國教天地》,114期,17-23。
    李永展(1999):<永續環境規劃之新思維>。《環境教育季刊》,37期,25-34。
    李有成(1990a):<論自傳(上)>。《當代》,55期,20-28。
    李有成(1990b):<論自傳(下)>。《當代》,56期,56-63。
    李政濤(2001):<傾聽者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教育理論與實踐》,21(7),1-4。
    李炳欣(1995):<環境教育隨機教學初探>。《師友月刊》,341期,26-30。
    李奧帕德(Leopold, A.),吳美真譯(1998):《沙郡年紀》。台北,天下文化。
    杜瑞樂(1991):<自傳體文學與人類經驗>。《當代》,67期,88-105。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43期,18-34。
    周儒(1995):<民間團體與環境教育的推展>。《臺灣教育》,532期,37-46。
    周儒(1999):<環境教育的神化與迷思>。《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期,1-6。
    周儒(2001):<尋找一個環境教育中心的實踐場域:環境學習中心的需求與概念>。《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72-80。
    林秀珍(1999):《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秀珍(2000):<高科技時代人文教育的省思>。《臺灣教育》(台北),590 期,6-14。
    金恆鑣(1997):<自然、生命與文化>。《環境教育季刊》,32期,33-42。
    珍古德(Jane, G),孟祥森(譯)(1999):《希望 : 珍‧古德自傳》。台北 : 雙月書屋有限公司。
    凌拂(1999):《與荒野相遇》。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夏曉鵑(1997.03.18/19):<在美濃外籍新娘面前>。《聯合報副刊》。
    孫永富(2001):<〝人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教育理論與實踐》。21卷,6期,18。
    孫邦正(1976):<現代教育的新趨勢>。《台灣教育》,308期,9-12。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徐榮崇(1993):<國小戶外環境解說教學的理論、方法與步驟>。《國教月刊》,40卷,3/4期,52-60。
    高敬文(1994):<以真情與人在生活中對話>。《教育研究雙月刊》,31期,36-45。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出版。
    張子超(2000):<國民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32期,31-34。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印行。
    張春興(1986.09.03):<價值學習四部曲:價值感、價值感、價值標準、價值判斷>。《聯合報》。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
    強淑敏(1999):《我們是同性戀教師》。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教學手冊》。台北:教育部。
    許世璋(2001):<環境議題與行動導向的環境教育>。《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51-58。
    許傳德(1999):《一位國小校長的生命史》。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之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期,15-42。
    郭實渝(1999):<以生態文化教育的觀點看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0期,15-23。
    郭瓊瑩(1999):<婦女在推動永續發展上之角色與行動策略>。《環境教育季刊》,37期,35-52。
    陳玉峰(1997):《台灣生態史話》。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 : 質的研究方法》。台南:南宏出版社。
    陳章波、譚志宜(2000):<從臺灣出發與地球共存>。《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9期,3-19。
    陳朝堂(1998):<全人教育---環境教育的落實之道>。《國教輔導》,38(1),25-30。
    陳源在(1993):<國小環境教育的定位及其資源調查與活動範例>。《國教月刊》,40(3/4),37-45。
    麥克、大衛(Michael, W&David, E),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 : 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曾富林(2001):《環境覺知教育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期,35-56。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Pierre Loisel)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黃靖惠(2001):<知識與權力:由傅柯的論述談知識經濟>。《社教雙月刊》,104期,22-27。
    黃靖惠、陳招玲(1994):<環境教育的概念與發展>。《社教雙月刊》,55期,36-44。
    黃燕萍(2000):《我是誰?一個女準教師性別主體意識的啟蒙過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薇樺(1998):《以社區鄉土資源結合環境教育理念進行鄉土教學活動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愛奧基(Iozzi, L.A.),余興全(譯)(1990):<環境教育研究的啟示:環境教育和情意教育(之二)>。《環境教育季刊》,8期,25-32。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楊素芬(1998):《台灣報導文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成人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台北:師大書苑。
    楊龍立(1996):<環境教育的省思>。《市師環境教育》,23/24期,4-7。
    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期,107-131。
    劉易齋(2001):《生命學簡綱初探---生命教育概論與實踐》。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出版。
    滕守堯(1997):《對話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蔡敏玲(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卷,2期,21-30。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期,233-260。
    蕭昭君(1995):《質性教育研究中的主觀:坦然面對與監控》。花蓮師院學術研討論文集。
    錢永鎮(1999):<生命教育教學法初探:反省與實踐篇>。《高中教育》。8期,45-50。
    彌爾布雷斯(Milbrath, L.A.),鄭曉時(譯)(1994):《不再寂靜的春天》。台北: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鍾兆寅,隱地編(1990):《十句話》。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羅竹風(1997):《漢語大詞典---第四卷》。台北:東華書局。
    羅靜如譯(1990):<我們對環境解說得好嗎?>。《環境教育季刊》,7期,54-56。
    蘇宏仁(1997):<環境教育---教學法及學習方案之介紹>。《國教世紀》,175期,48-52。
    二、英文部份:
    Appleby, E.S.(2001).Where are the New Landscapes?Bringing drama in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ramatic Empowerment-Education citizenship and the Earth.1-11.
    Bruner, J. & Haste, H.(1990). Introduction in J. Bruner & H. Haste(Eds.), Making sense: The child’s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Chawla, L.(1998a).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revisited: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4(4),369-382.
    Chawla, L.(1998b).Research methods to investigate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4(4), 383-397.
    Chawla, L.(1999). 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 Jour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1),15-26.
    Corcoran, P.B.(1999). Formative Influences in the Liv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5(2), 207-220.
    Dewey, J.(1916, 1959).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 Macmillan Company.
    Dewey, J.(1920, 1982).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Repr. In J.A. Boydston(ed.).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1899-1924(vol. 12).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Dezin, N. K.(1989).Interpretive Biography.CA: Sage.
    Gough, A.(1999). Kids don't like wearing the same jeans as their Mums and Dads: So whose `life' should be i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99(5), 383-394.
    Gough, N.(1999).Surpassing Our Own Histories: autobiography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5(4),407-418.
    Gough, S. (1999).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SLE) Research: A view from somewher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99(5), 353-363.
    Hatch, J. A. & Wisniewski, R.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question, issues, and exemplary works. London : The Falmer press.
    Hicks, D.(1998).Stories of hope:a response to the ‘psychology of despai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4(2),165-176.
    Hooks, B.(1989).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Boston: South End Press.
    Huckle, J.(1990).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rvis, P., Holford, J. & Griffin, C.(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Leftridge, A.(2001).The mentor spirit. Legacy.24-30.
    Lifton, R.J.(1992).From a genocidal mentality to a species mentalit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Lutts, R.H.(1985).Place, Home, and Story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7(1),37-41.
    MacEachren, Z(1999).Discovering our selv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autobiographies. The Ontario Journal of Outdoor Education, 11(5),9-13.
    Mann, S.J.(1992). Telling a life story:issue for research.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3(3), 271-280.
    McCall, M.M. & Wittner, J.(1990). The good news about life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 N. & Bound, D.(1996). Animating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London: Routledge.
    Moltmann, J.(1967). The theology of Hope.London: SCM Press.
    Orr, D.W.(1992). Ecological Literac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rr, D.W.(1994).Earth in mind: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prospect.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Palmer, J.A. & Suggate, J. (1996). Influences and experiences affecting the pro- environmental behaviour of educator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1), 109-121.
    Palmer, J.A.(1998).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London:Routledge.
    Richardson, L.(1994).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Sanoff, H.(1990).Preface.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Shotter, J.(1995). Dialogical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London: Sage.
    Snyder, G(1990).Bioregional perspective. In Andruss, V.,Plant, C.,Plant,J.&W(Ed.),Home!A bioregional Reader.Philadelphia, Pa:New Society Publisher.
    Stake, R.E.(1995).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auss, A. L. & Corbin, J. M.(1990).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Sutherland, P.(1997).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 Potential for a mutually Beneficial synthesis. In P. Sutherland(ed.)Adult learning: A reader.
    Tanner, T. (1998b). On the origins of SLE research, questions outstanding, and other research tradition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4), 419-424.
    Tanner, T.(1980).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a new research area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1(4),20-24.
    Tiles, J.E.(1995).Education for democracy.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13,261-27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