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慶和
Chou, Ching-Ho
論文名稱: 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
The study of personnel's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s of public school in Taipei
指導教授: 朱文增
Chu, Wen-Ts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人事人員休閒參與休閒阻礙
英文關鍵詞: personnel,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constrai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3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臺北市公立國小、國中、高中(職)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現況,不同背景變項在休閒參與、休閒阻礙是否有顯著差異及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之相關情形。本研究對象為臺北市95學年度230所公立學校編制內之人事人員,並以隨機抽樣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正式問卷280份,回收有效樣本數264份,有效回收率94.3%。回收問卷資料以項目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 考驗、單因子變異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歸納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之休閒參與現況整體參與頻率偏低,最常參與休閒活動類型為大眾媒體活動,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前三項依序為看報紙、聽音樂廣播、打電腦、上網。在休閒阻礙之現況上,阻礙類型以結構性所受阻礙影響最大,休閒時最受阻礙因素前三項依序為有其他責任在身、家人的影響、場所太擁擠。
    二、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人事人員對休閒參與,未因年齡、職務、職稱、服務學校人事年資、教育程度、學校類型而有差異。其餘包括性別、婚姻狀況、服務學校教職員人數等三變項,均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人事人員對休閒阻礙,未因性別、年齡、職務、職稱、服務學校人事年資、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學校類型、服務學校教職員人數而有差異性。
    四、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的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呈正相關,但並不顯著。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供人事主管機關、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制定政策時參考並提供人事人員休閒參與時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if there exis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constraints in personnel of public primary school, junior middle school, high school of Taipei (The duty) School. The research tool was a questionnaire. Using random sampling, 264 individuals (personnel who worked in Taipei 230 public schools in 95 academic years) had been sampled. 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he results were founded as the following:
    1.Participate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articipate in frequency on the low side in recreation of the personnel of provided school in Taipei. The top three leisure activities of the sample were: 1.read newspaper, 2.listen to music radio, 3.use computer and surfs the net. In leisure constraints, the most influential was the structural constraint. The top three factors of constraints were: 1.there was another duty 2.the influence from family 3.the places too crowded.
    2.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with different ages, personnel and the position, professional title, education degree, marital status, school typ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with different sex, marital status, and staff's number of the service school.
    3.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constraints with different sex, age, personnel and the position, professional title, service seniority of the service school personnel, education degree, marital status, school type, and staff’s number of the service school.
    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aints was reciprocal effect but not positiv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t woul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 for personnel competent authority, educational competent authority, administrative unit of the school, consulting and offering recreation to personnel when being participated in and the follow-up researcher's reference while making the polic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現況 ……………………………8 第二節 休閒理論 …………………………………………………17 第三節 休閒參與相關研究 …………………………………………32 第四節 休閒阻礙相關研究 ………………………………………57 第五節 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 …………………………7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8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8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93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96 第一節 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人口統計變項描述統計分析…96 第二節 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之現況分析…………99 第三節 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阻礙之現況分析…………105 第四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與休 閒參與之差異分析 ………………………………………110 第五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 與休閒阻礙之差異分析 …………………………………123 第六節 分析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 與休閒阻礙之關係分析 …………………………………13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36 第一節 結論…………………………………………………………136 第一節 建議…………………………………………………………140 參考文獻 ………………………………………………………………144 中文部分 …………………………………………………………………144 英文部分 ………………………………………………………………154 網路部分 ………………………………………………………………157 附錄 ……………………………………………………………………158 附錄一 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問卷(預試) 158 附錄二 臺北市公立學校人事人員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問卷(正式) 162 附錄三 人事管理條例 ……………………………………………………166

    一、中文部分
    王天威(2005)。臺北縣青少年女性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王秀慧(1999)。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影響與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王美芬(1993)。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彰化縣。
    王素敏(1997)。老年的休閒滿意及休閒教育取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瑞琪(2001)。學校人事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市。
    王梅香(2003)。臺北市青少年休閒參與型態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桃園縣。
    孔令嘉(1996)。臺中市婦女休閒行為與場所選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台中市。
    文崇一(1981)。青年工人的休閒行為及其類型。中央研究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1,43。
    文崇一(1990)。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台北:東大圖書。
    朱淑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其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臺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觀光遊憩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心理衛生。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江振榮(2006)。苗栗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休閒參與、動機、阻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台北市。
    江書良(2002)。臺北縣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傾向與場地設施及休閒參與機會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81年臺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分析。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八十九年體育統計。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1)。十五歲以上國人休閒參與概況。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5)。行政院推動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說明資料。台北市: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何福田(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69,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何雪真(2002)。國立大學人事人員角色知覺、角色壓力與壓力反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宗立(1996)。國民中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
    吳文銘(2001)。人格特質、自我娛樂能力、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線性關係結構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吳志信(2004)。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吳珩潔(2002)。大臺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所,台北市。
    吳佳玲(2003)。觀光職業婦女角色衝突、休閒阻礙與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吳慧英(1989)。中年國小教師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吳政融(2002)。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呂建政(1994)。展開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教育研究,2(33),21─28。
    李文題(1994)。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中縣。
    李英弘等人(2001)。女性休閒活動與休閒阻礙之研究―以靜宜大學女性教職員為例。休閒遊憩觀光研討會論文集(220-251)。台北:田園。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明宗(1988)。人與休閒;遊憩學。戶外遊憩研究,2(2),1─12。
    李嘉慶(2001)。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市。
    李宜靜(1993)。由工作與遊憩態度探討勞工之休閒生活。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台中市。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313-332。
    李枝樺(2004)。臺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李銘輝(1989)。臺灣北部地區觀光遊憩需求行為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台北市。
    李銘輝(1991)。遊憩需求與遊客行為特性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4(1),17-33。
    李鍾元(1982)。休閒活動,社會報告—生活素質之評估。台北市: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180-187。
    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
    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桃園縣。
    邱翔蘭(2004)。高雄市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與其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休閒教育研究會專輯。台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林宏恩(1997)。休閒生活與品味人生。師友,336,10-14。
    林佳蓉(2001)。老人生活滿意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林禹良(2003)。基層警察人員休閒阻礙之現況研究。大專體育,5(1),49-61。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崎(2002)。臺南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台中市。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33─49。
    林晏州(1986)。遊憩活動特性與需求之分析。都市與計畫,13,108-111。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縣:輔大出版社。
    林鈞福(2004)。國立高級中等學校人事人員角色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研究所,宜蘭縣。
    林水波(1998)。人事服務理念之探討-評述全國行政單一窗口化方案。公務人員月刊,19,3-9。
    宋曉婷(2001)。臺北市健康俱樂部會員轉換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中縣。
    姚靜婉(1993)。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公園綠地休閒遊憩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台中市。
    修慧蘭(1985)。臺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翁萃芳(2002)。臺灣地區警察人員休閒活動參與及相關因素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叢刊,33(3),25-60。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孫碧津(2004)。警察人員休閒運動阻礙及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高俊雄、張孝銘(2001)。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市居民為實證。體育學報,30,143-151。
    高俊雄 (1999)。臺灣地區居民休閒參與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台北市: 桂魯有限公司。
    高俊雄 (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灣:志軒。
    高俊雄 (2004)。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市: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高懿楷(2005)。基隆市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和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高樹藩(2003)。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市:正中書局。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G. Bammel.& L. L. Burrus-Bammel)。
    孫謹杓(2006)。北部技專校院教師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漢文書店。
    張少熙(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少熙(2004)。教師休閒運動行為模式。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玉玲(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張坤鄉(1991)。國中教師休閒活動狀況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65,150-163。
    張麗娟(2003)。臺北市政府人事人員核心能力探討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張春興(1983)。工作、休閒、娛樂─提昇生活品質的心理探索。中國論壇,15(9),47-51。
    張春興(1983)。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哲琛(1999)。創造服務品質的新願景。人事月刊,29(3),20-21。
    張耿介、陳文長(2004)。休閒社會學。台北縣:新文京。
    張慧美(1986)。製造業未婚女性職工休閒之研究 : 以中部地區兩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中市。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莊斐瑜(1991)。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休閒學習情況與休閒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方法。體育學報,2,27-28。
    許義雄(1993)。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志賢(2002)。臺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中縣。
    許瑛玲(1994)。女性公務人員休閒生活之研究-以某一事業單位女性職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市。
    連婷治(1999)。臺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陳瑪莉(2002)。公務人員休閒認知、休閒需求與休閒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陳中雲(2000)。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管理所,台北市。
    陳秀卿(2000)。從契合理論來探討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職業倦怠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專科學校學報,4,1-29。
    陳欣宏(2004)。台中市中老年人休閒阻礙與休閒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桃園縣。
    陳冠恵(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中市。
    陳思倫(1993)。休閒遊憩參與阻礙區隔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6(3),25-52。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陳世瑜(2004)。輪班工作人員休閒參與程度和休閒心理需求、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 : 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市:淑馨出版。
    陳彰儀(199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8,191-210。
    陳畹蘭(1992)。台灣地區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嘉義縣。
    陳肇堯(2000)。旅遊需求與不同市場結構下遊憩經濟效益分析─以臺灣地區國內旅遊市場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南市。
    陳鏡清(1993)。台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臺北市一級機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藝文(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陳德禹(1996)。行政管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豔麗(2003)。臺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程紹同(1997)。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師友月刊,366,15-19。
    黃中天(1995)。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台北市:桂冠出版公司。
    黃庭芳(2003)。花蓮市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和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黃文真(1986)。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高雄市。
    黃意文(2003)。臺中縣市國小教師休閒覺知自由、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黃定國(1991)。休閒的歷史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月刊,482,1-6。
    黃麗蓉(2002)。桃園縣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嘉宗(1986)。高職學生休閒活動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振球(1970)。休閒活動理論與實施。教育學報,1,549-692。
    曾誰芬(1988)。工作、生活目標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台北市藝術工作者及行政工作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中市。
    高懿楷(2005)。基隆市基層警察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和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楊國隆(2006)。臺北市高中女校學生休閒參與與憂鬱程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管理所,台北市。
    楊福清(2001)。因應高等技職教育市場環境變遷競爭優勢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3,47-49。
    楊宏志(1990)。旅遊選擇與阻礙。台北:淑馨出版社。
    楊登雅(2003)。休閒阻礙階層模式之驗證-以Crawford & Godbey 之休閒阻礙三因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楊芯瑀(2004)。基層公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以新竹市政府所屬機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葉蕙蘭(1999)。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之需求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台北縣。
    葉智魁(1995)。工作與-提昇生活素質的反省。戶外遊憩研究,8(2),31-36。
    劉宏裕(1996)。戰後臺灣地區休閒活動的相關研究─以活動內容及學術研究為主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劉佩佩(1999)。未婚女性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劉興漢(1992)。台灣地區國民休閒需求與休閒教育推動機構、團體現況調查研究。台北:教育部。
    鄭全利(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壓力知覺、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縣。
    鄭琦玉(1995)。日月潭風景特定區遊客特性及遊憩需求型態分析。觀光研究學報,1(4),29-53。
    鄭順璁(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蔡健雄(1997)。休閒的哲學理念內涵暨分類。1997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243-260。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中縣。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台灣經驗。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謝政諭(199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文化。
    謝文真(2001)。公務人員休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台北市。
    謝清秀(2004)。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謝鎮偉(2002)。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縣。
    賴正能 (1997)。從隔週週休二日制探討公務人員的休閒行為—以高雄市政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賴清財 (2000)。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台北市。
    賴美娟 (1997)。高雄市基層警察工作壓力、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1,203-205。
    賴家馨 (2002)。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顏智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顏惠君(2004)。我國技術學院教師工作壓力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縣。
    蘇睦敦(2002)。婦女運動休閒參與者感受利益與滿意度之研究 : 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運動管理組,桃園縣。
    蘇廣華(2001)。憂鬱傾向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關係研究一以國立台南護專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鐘瓊珠(2002)。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臺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二、英文部分
    Allen, R. L., & Buchanan, T. (1982). Techniques for comparingleis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307-322.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6).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Madison, WIS:Brown & Benchmark.
    Berryman, D.L. (1997). Leisure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Brightbill, C. K. (1960). 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Brent, J. R. (1975). On the deriva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types-A perceptual mapping approa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7, 128-140.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 9, 119-127.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C. (1991). A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 309-320.
    Dumazedier, J.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Elsevier North-Holland.
    Duncan, D. J. (1978). Leisure type: Factor analysis of leisure profil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0(2), 113-125.
    Ellis, G. D., & Rademacher, C. (1987). Development of a typology of common adolescent free time activies: A va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Kleiber, Larson, and Csikszentmihalyi.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4),284-292.
    Godbey, G. C. (1985).〝 Nonuse of public leisure services : A model.〞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3(2), 1-13.
    Godbey, G. C.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ennsylvani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melch, W. H. (1984). Pressures of the professorate: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coping strateg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278-284.)
    Henderson, K. L. (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to an underst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4), 363-377.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owa: Wm. C. Brown Company.
    Iso-Ahola, S. E., Weissinger, E. (1987). Leisure and boredom. Journal of Social Clinical Psychology, 5(3), 356-364.
    Jackson, E. L., & Dunn, E. (1991). Is constrained leisure an internally homogeneous concept? Leisure Sciences, 13(3), 167-184.
    Jackson, E. L., & Searle, M. S. (1985). Socioeconomic variations in perceived barriers to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mong would-be participants. Leisure Sciences, 7, 227-249.
    Kelly, J. R. (1990). Leisure. N. J.:Prentice-Hall.
    Kelly, J. R. (1990).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 Hall.
    Kelly, J. R. (1996). Leisure. Boston:Allyn and Bacon .
    Kelly, J. R. (1982).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Kelly, J. R. (1983). Leisure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 Boston, MA: George Allen & Unwin.
    Kro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Long, B. C., & Haney, C. J. (1986), “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sedentary women: Information, locus of control,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 8-24.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9).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Nash, J. (1953). Philosophy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 Dubuque, IA:William
    C . Brown.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Thomas.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Y:Mcgraw-Hill.
    Parker, S. R. (1983). Leisure and Work.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Root, C.B. (1978).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80).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295-306.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83). Measure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228.
    Ragheb, M . G . (1980).〝Interrelation 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2), 138-149.
    Ragheb, M.G., & Griffith, C. A. (1982).〝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Raymore, L., Godbey, G., Crawford, D., & Von Eye, A. (1993). 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 Leisure Sciences, 15, 99-113.
    Raymore, L. A., Godbey, G. C., & Crawford, D. W.(1994). Self-esteem,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ir relation to perceptions of constraints
    on leisure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 99-118.
    Ulrich, Dave.(1997). “The Next Agenda for Adding Value and Delivering Results.” Human Resource Champion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Witt. P.A.,(1971).Factory structure of leisure behavior for high school age youth in three commun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4), 213~219.
    Wheeler, P. T., & Loesch, L. C. (1982). Principles of leisure counseling. Minnesota: Educ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

    三、網路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民所得統計摘要,2007年4月12日。
    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4616&ctNode=3564
    行政院主計處(2007),民間消費型態統計摘要,2007年4月12日。
    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060&ctNode=3565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情統計通報,2007年4月12日。
    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613155126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