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昱甫
Chen,Yu-Fu
論文名稱: 心學比較:以《傳習錄》、《壇經》為底本
Comparison of the Philosophy of Mind: Based on " Chuan Hsi Lu ","Altar Sutra"
指導教授: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傳習錄壇經儒學佛教本體工夫
英文關鍵詞: Chuan Hsi Lu, Altar Sutra, Confucianism, Buddhism, Ontological Practi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9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3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以儒家王陽明的《傳習錄》,與禪宗六祖慧能的《壇經》為底本,
    著重王陽明與慧能於工夫論的教法,與義理系統的差別,梳理兩人思想的同與異。
    綜觀中國思想史,《傳習錄》與《壇經》,實為王陽明與慧能依著「生命實踐」,對前人思想的回應、繼承與奠定而成,於儒學與禪宗的心學思想,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儘管兩人的思想,具有相當程度上的同。但此處的「同」,首先、是人類的最高智慧,自是會追求天地萬物根源、究竟處的同。再來、是人類心靈所具有的內在超越性,隨著東方實踐型態的開展,於本體工夫通往體用一源、定慧一體,歸趣上的同。最後、是中國文化脈絡,客觀地導引著儒學與佛教典籍,所已含有的理境上的同。此處所說的「同」,是為人類、心靈普遍性、超越性的同;並非是為儒學與佛教義理系統上的同。
    本文由「生命」、「實踐」、「實有」三者,作為切入王陽明與慧能思想的觀點。首先、依著吾人的生命主體是「肯定」或「遮撥」此現實世界的「實有」,將影響實踐主體是通往「道德」或「解脫」的歸趣。再來、由實踐主體通往道德或解脫的歸趣,將決定生命主體的依據是為「創生」或「呈現」。最後、王陽明肯定內在超越的生命主體,具有道德創生義,所以致良知於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慧能認為內在超越的生命主體,呈現清淨解脫,回歸真如自性、本來面目,觀照事事物物緣起性空,無自性。如此,王陽明與慧能都依著生命實踐,來證明人的內心能夠與宇宙相照映,能夠將生命提升到超乎個體、世界的內在根源。但是兩人的心性意涵、實踐歸趣、價值判斷…仍然是依著儒學與佛教的經典與教義。

    This paper aims to focus on the "Chuan Hsi Lu" of the Confucian Wang Yang-Ming and the "Altar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eng as originally,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theory and theory of cultivation of Wang Yang-Ming's and Hui-Neng’s , the difference in the system of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and combed bo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thoughts. Looking 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the "Chuan Hsi Lu" and the "Altar Sutra" were according to Wang Yang-Ming's s and Hui-Neng’s practice life, the response to the previous thought, inheritance and lay into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 about Confucianism and Zen, has a very important meaning. Although neither of their thoughts has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 similarity is the highest intelligence of human beings. Secondly, it is the immanent transcendence of the human sou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patterns in the East, the "ontological practice and appearance belong to the same origin", "oneness of Samadhi and wisdom " synthesis on the same. Finally, i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objectively guiding the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t texts, the border has the similarity. Referred to the similarity, is for humanity, universality and transcendence of mind; is not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t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on the system.
    This paper is made from "life", "practice" and "being", as an entrance of the thoughts of Wang Yang-Ming's and Hui-Neng. First of all, as far as our subject is " positive " or " negative " "present world ""being," will affect the subject is leading to "moral" or "liberation" of intention. Secondly, from practice subject to moral or relief of intention on the same, will determine whether subjective basis for "creation" or "presen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Wang Yang-Ming's immanent transcendence has a moral meaning, so Conscience make things all have their tianli. Hui-Neng’s that immanent transcendence, showing pure relief, return, as the Buddha--nature, as they are, things immateriality of the concept. So, according to Wang Yang-Ming's and Hui-Neng’s life practice, to prove that the human heart to correspond with the universe, capable of taking life to the individual,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world. But the two central meaning, practice of synthesis, value judgment,which are still leaning on the classics and doctrine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5   一、當前學界的研究情況 5 二、儒、禪本體意涵之掌握 9 三、道德與解脫實踐的超越性 11 (一)道德實踐的超越性 12 (二)解脫實踐的超越性 15 (三)「道德」與「解脫」實踐的結合 17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2 第二章 心學的演進與純熟 25  第一節 心性主體的演進與依歸 25   一、概述 25   (一)禪宗心學的演進 28   (二)宋、明心學的發展 30  第二節 心學的人物與純熟 32   一、禪宗 32   (一)初祖達摩 34   (二)六祖慧能 38   二、宋、明心性之學 42   (一)陸九淵 44   (二)陳白沙 49   (三)王陽明 55 第三章 《傳習錄》與《壇經》的心學要旨 67  第一節、心學要旨 67   一、《壇經》 67   二、《傳習錄》 71  第二節、心性本體的證會 77   一、「體用一源」 77   二、「定慧一體」 85  第三節、實踐主體的工夫 89   一、「知行合一」 89   二、「心口合一」 93  第四節、本體工夫的究竟 97   一、「致良知」 97   二、「回復本來面目」 106 第四章、「心學」義理系統的異同 111  第一節、王陽明對儒、佛的判釋 112  第二節、熊十力「體用論」 119  第三節、牟宗三「縱貫縱講」與「縱貫橫講」 124  第四節、《傳習錄》與《壇經》之比較 128 第五章 結論 133 徵引文獻 ********************************************************* 圖目錄 圖1-1 儒、禪思想系統 19 圖2-1  陽明學與禪宗義理系統 129 圖3-1  儒、禪心學義理系統圖 131

    徵引文獻
    一、原始典籍
    (一)儒學相關
    [魏]王弼注:《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明]陳獻章撰,孫海通校注:《陳獻章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王守仁撰,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清]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二)禪宗相關
    [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2)。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收錄於《大正藏》冊四十八(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
    [宋]道原著,顧宏義譯注《景德傳燈錄譯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宋]圓悟克勤:《碧巖錄》,收錄於《大正藏》冊四十八(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
    [元]宗寶:《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收錄《大正藏》冊四十八(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
    達摩:《大乘入道四行觀》,《續藏經》冊六十三(X: Xuzangjing 卍新纂續藏,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1989)。
    龍樹菩薩造,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6)。
    二、專書
    (一)儒學相關
    熊十力:《體用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熊十力:《明心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熊十力:《乾坤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熊十力:〈十力語要初續〉,《熊十力全集五》(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牟宗三:《心體與心體》(第一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中:東海大學,196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下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鵝湖學術叢刊,1992)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無隱精舍,1973)。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陳來:《有無之鏡:王陽明哲學的精神》(臺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00)。
    景海峰:《熊十力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景海峰:《熊十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郭齊勇:《天地間一個讀書人:熊十力傳》(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
    鄧克銘:《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姜允明:《陳白沙其人其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3)。
    潘朝陽:《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1)。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黃俊傑:〈王陽明思想中的孟子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六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二)禪宗相關
    印順:《中國禪宗史》(臺北:廣益印書局,1971)。
    印順:《淨土與禪》(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
    楊惠南:《惠能》(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蔡日新:《中國禪宗的形成》(臺北:雲龍出版社,2000)。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徐文明注譯:《六祖壇經》(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李中華注譯,丁敏校閱:《新譯六祖壇經》(臺北:三民書局,1997)。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
    葛兆光:《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賴永海:《儒學與佛學》(臺北:揚智文化,1995)
    三、學位論文
    林惠勝:《王陽明與禪佛教之關係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論,1996)。
    許惠敏:《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系博論,2009)。
    羅永吉:《陽明心學與真常佛學之比較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論,2005)。
    羅永吉:《良知與佛性:陽明心學與真常佛學之比較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6)。
    林月惠:《陽明「內聖之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論,1988)。
    高瑋謙:〈王門天泉證道研究--從實踐的觀點衡定「四無」、「四有」與「四句教」〉,收錄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六編第十九冊(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
    四、期刊
    潘朝陽:〈從乾坤到熊十力的存在空間〉,《國文學報》,第51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2)。
    張崑將:〈當代日本學者陽明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叢刊》第2卷第2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05)。
    尤惠貞:〈牟宗三先生對於儒佛之辨析――. 從《佛家體用義之衡定》談起〉,《鵝湖月刊》第382期(臺北:鵝湖月刊社,2007)。
    方立天:〈中國大陸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北京:世界宗教研究雜誌社,2001)。
    柳存仁:〈王陽明與佛道二教〉,《清華學報》第13卷1、2期合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1981)。
    陳郁夫:〈陳白沙學述(上)〉,《鵝湖月刊》第99期。(臺北:鵝湖月刊社,1983)。
    陳郁夫:〈陳白沙學述(下)〉,《鵝湖月刊》第101期。(臺北:鵝湖月刊社,1983)。
    楊維中:〈論禪宗心性思想的發展〉,《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
    楊維中:〈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基本特徵〉,《宗教哲學》第8卷第1期(臺北: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2002)。
    楊維中:〈論中國佛教心性本體論的特質〉,《普門學報》第6期(臺北:佛光出版社,2001)。
    林永勝:〈反工夫的工夫論--以禪宗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大佛學研究》第24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
    勞思光:〈「溝通」新觀念的探索〉,《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會通篇】》(臺北:華梵大學,2002)。
    許鶴齡:〈陽明《傳習錄》與惠能《壇經》之義理交涉〉,《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3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2)。
    吳建明:〈陽明良知學之探析-兼論與慧能心性論之別〉,《鵝湖月刊》第33卷第4期(臺北:鵝湖月刊社,2007)。
    張廣保:〈論中唐道教心性之學-兼與儒、禪心性論會通〉,《宗教哲學季刊》第2期(臺北: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1992)。
    蒙培元:〈陸、王心性論概說〉,《浙江學刊》第5期(浙江:浙江學刊雜誌社,1989)。
    方立天:〈儒佛心性論的互動(上)(下)〉,《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11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1996)。
    李豫川:〈禪宗對陽明心學影響初探〉,《內明》第3卷(河北:佛教協會,1993)。
    邱敏捷:〈從達摩禪到慧能禪的演變—印順與胡適及鈴木大拙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第五期(臺北:玄奘大學宗教系,2006)。
    五、其他專書
    Karl Jaspers, Michael Bullock tran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p.3.
    鄭麟趾等編纂:《高麗史》(東京:國書刊行會,190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