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佳欣 Kuo, Chia-Hsin |
---|---|
論文名稱: |
國小同志教師的成師之旅—詮釋現象學觀點之探究 A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Study of LGBTQ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becoming a teacher |
指導教授: |
卯靜儒
Mao, Chin-J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7 |
中文關鍵詞: | 國小教師 、同志 、同志教師 、成師 、詮釋現象學 |
英文關鍵詞: |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GBTQ, LGBTQ teacher,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becoming a teacher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CI.015.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0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訪談兩位性傾向認同為同志的國小正式教師,以詮釋現象學作為分析逐字稿的取徑,旨於進入國小同志教師的成師經歷,以瞭解國小同志教師一路從過去修習師資職前教育歷程、實習經歷直到進入國小教學職場成為第一線教師,實際任教後至今之置身所在與主體生成之形貌。以其在成師之路上的性別經驗作為切入點,探究國小同志教師主體在成師之旅過程中與周遭環境人事物的相涉關係,以及對此經驗世界的感知、理解與行動,甚者,其在過程中所逐漸形構出的主體形貌。
本研究發現我國性別平等氛圍確實走向多元趨勢,主流的性別論述尚由異性戀思維所佔據,在這波潮流裡,政策試圖為同志教師擬劃出保護性網路,卻因主體於置身所在的感知與理解而有差異性形貌。國小環境對同志教師而言具有特殊性,學生態度和教師權威即為主要關鍵。而同志教師主體會進行自我分裂與操演,並非先驗的存在,會隨情境重新定位,相較於同志角色,同志教師多以教師角色作為主要視框,側重於教師專業之描繪。成師之旅當中,階層關係之下的權力循環以及父權結構隨之現形;最後,國小同志教師為與環境達成平衡,顯現了主體對存有(being)的企求與行動。
關鍵字:國小教師、同志、同志教師、成師、詮釋現象學
Interviewing tw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members of LGBTQ. I studied their experiences of becoming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by adopting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as a 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gathered in the interviews, the author interprets and analyzd their experiences. Subsequently, their experiences can be conclueded into few major viewpoints. First of all, the atmostphere of gender equality within our country certainly become multivariant, nevertheless, heterosexuality may still be the dominant discourse by now.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de, the policy correlated with gender equality attempt to build up a network of pretection for LGBTQ teachers, yet it may bring out different concequences on account of the interpretation by the individua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is based on the manner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authoritativeness of the teachers. Furthermore, being an LGBTQ teacher does not be assimilated to a transcendent exsistence, it may be re-located by various contexts. Besides, LGBTQ teachers inclined to utilize the point of view of being a teacher and emphasize the professionalism instead of being LGBTQ identity. Additionally, the power of rank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Patriarchy show up along with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becoming a teacher. Eventually, LGBTQ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ntinued to mak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environments, it certainly manifest the desire and movement of searching the being.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LGBTQ, LGBTQ teacher,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becoming teacher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治中(2006)。意識形態中的主體性形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2,101-145。
小政(1998)。我是老師,也是同性戀。人本教育札記,108,37-40。
王怡元(2004)。在學校體制中女同志族群與非同志族群間族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王振圍(2011)。同志,Yes!暴力,Bye-bye!青少年同志的校園受暴處境與改善方法。婦研縱橫,94,26-34。
王雅各(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市:巨流。
卡維波(1998)。什麼是酷兒?。載於何春蕤(主編),《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頁32-46)。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卯靜儒(2004)。理論化女性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過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47-170。
卯靜儒(2015)。改革主體的詮釋現象學初探:以學習共同體為例。市北教育學刊,49,55-78。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11)。看見沈默的國小同志 終止體制霸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取自https://hotline.org.tw/news/236
江明親(譯)(2003)。Baird, Vanessa著。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The no-nonsense guide to sexual diversity)。臺北市:書林。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
何春蕤(1998)。簡介Eve Kosofsky Sedgwick。載於何春蕤(主編),《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頁26-31)。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春蕤(1997,7月)。同志教師。台北同志教師聯盟演講。取自
http://sex.ncu.edu.tw/members/Ho/Elist_02.htm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69-115。
吳政庭(2005)。彩虹國度裡的教師身影:三位高中男同志教師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清基、黃嘉莉、張明文(2011)。我國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頁1-20)。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善揮(2014)。淺論影響同志學生在校園處境的因素。家庭教育雙月刊,48,18-29。
吳慎慎(2003)。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使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李文富(2003)。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及其在教育學方法論的意涵。花蓮師院學報,16,89-107。
李玉華(2002)。解開「生氣」的鎖鏈—一個小學女老師的探索、實踐之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李偉斌(2010)。性別議題課程在兒童性別刻板印象改變效果之行動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5,1-29。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市:南天。
李維倫(2004)。以置身所在作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學研究,22,157-200。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49-76。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市:五南。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曉禎(2012)。支持多元性別學生—在高中成立性別研究社的經驗分享。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0,63-65。
林巧雯(2014)。國中同志/非同志教師其同志態度及同志教育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市。
林芳玫(1998)。當代台灣婦運的認同政治:以公娼存廢爭議為例。中外文學,27(1),56-87。
林昱瑄(2010)。多元性別—我是誰?愛上誰?。載於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頁99-121)。臺北市:華杏。
林淑媚(2007)。假面“藝術”羅布林卡:一個教育職場女性的生命主體探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林曉玲(2013)。格子衫女孩:國小女學童性別主體構成的單一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林曉玲(2014)。不同世代國小女教師性別養成經驗與性別意識內涵狀態之質性研究—以四位國小女教師為例。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報,23,61-102。
施毓琳(2005)。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臺中市。
洪雅琴、李維倫(2007)。一位犯罪少女的置身所在:家的錯落與回返。本土心理學研究,28,141-196。
洪慧玲(2008)。性別平等教育法形成之論述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洪麗卿(2015)。一位國小女性教師開展性別意識之敘事探究。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6(1),51-72。
洪巍峯(2014)。男同志教師的性傾向認同與其同志教育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紀大偉(1997)。酷兒啟示錄:台灣當代Queer論述文本。臺北市:元尊文化。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5,133-193。
師資培育法(1994)。
席慕蓉(2006)。青春・旅人・書寫。載於席慕蓉世紀詩選(頁95)。臺北市:爾雅。
徐巧玲、周幸儀(2016)。基督徒同志教師生命衝突與轉化之敘說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0(1),86-113。
袁逸農(2014)。男同志教師的自我認同歷程與職場中的性別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185。
崔樂(2016)。一個同志教師的憤怒與不安—性身分的幽微政治。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5,57-64。
張小虹(1996)。女同志理論。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15-235)。臺北市:女書文化。
張心怡(2012)。多元性別教學—記同志議題入班教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7,45-50。
張正學(2003)。“同志・出櫃”校園課堂同志座談活動紀實。婦研縱橫,66,105-108。
張盈堃(2001)。在教育場域中實踐基進民主—以同志教師身份認同與
抗拒實踐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131-169。
張盈堃(2003)。網路同志運動的可能與不可能。資訊社會研究,4,53-86。
張喬婷(2000)。馴服與抵抗:十位校園女菁英拉子的情慾壓抑。臺北市:唐山。
張德培(1998)。想不到吧!我是個同性戀老師。性/別教育,4,41-42。
張德勝、王采薇(2010)。大學生對同志態度量表編制初探。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159-186。
張慶熊(1997)。生活世界是人類主體間交流的基礎。哲學雜誌,20,116-135。
強淑敏(1999)。我們是同性戀教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教育部(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育部(2004)。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2)。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2000)。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44-46。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至中(2013,7月)。爭取同性婚姻11人徒步環島。中央通訊社。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7250026-1.aspx
陳佑任(2002)。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陳明鎮(1998)。國民中學新舊制實習教師教育實習成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高雄市。
陳易芬(2010)。師培生職前學習經驗之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1,39-66。
陳俊華(2016,12月)。家長團體:混淆性別意識形態 退出校園。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m.cna.com.tw/menu/aipl/201612020299.aspx
陳奎憙(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3,171-195。
陳耀民(1997)。體制下的另類空間—教師同志聯盟專訪。性/別教育,1,30-36。
彭心儀(2012)。多元性別教學方案融入國中綜合活動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彭家維(2010)。「同志」視覺:從策展看香港同志影展的影像再生產。文化研究月報,103,24-48。
彭煥勝(2011)。我國小學師資培育政策的百年回顧與前瞻。市北教育學刊,39,79-102。
曾慶台(2002)。面面俱到?處處保留?~ 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游美惠(2004)。從方法論的要求到女性主義方法論的追求—檢視教育研究期刊中的性別論述。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371-400)。臺北:心理。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臺北市:女書文化。
游鑑明(1999)。明明月照來時路:台灣婦運的歷史觀察。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頁197-226)。臺北市:心理。
黃純敏(2012)。性別多樣性、偏見與人權:多元文化教育的轉化力量。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1,19-30。
黃斐新、張峻臺(2013)「性/別多元之實踐與挑戰研討會」活動記錄。婦研縱橫,98,92-103。
黃道明(2000)。召喚同性戀主體—渾名、污名與台灣男同性戀文化的表意。載於何春蕤(主編),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第三四屆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1-129)。臺北市:麥田。
黃嘉莉(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中小學師資培育的變革。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241-272)。臺北:學富文化。
黃囇莉、張盈堃(2006)。大傘底下的分殊與合一:女性主義酷家族之系譜與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6,141-182。
楊婷喬(2014)。歷史脈絡下台灣師資培育制度與理想教師特質轉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溫家豪(2012)。同志教師主體探索的再概念化—與William F. Pinar性別論述的對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葉人瞄(2009)。國內女同志體育教師在家庭/職場/運動場的現身/隱身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4)。找路・回家:不再「靠勢」的原住民同志教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縣。
趙彥寧(2000)。台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207-244。
趙淑珠、郭麗安、劉安真(2008)。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齊宗豫(2001)。男性身份、自我探索與教育實踐—一位國小準校長的成長之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劉育豪(2012)。我的「多元性別」教學經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7,51-54。
劉明堂(2015,10月)。綠社盟5位出櫃參選人 籲同志爆發彩虹影響力。民報。取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e3ab19f4-ba99-4b58-97f0-17933c8c4ba6
劉美慧(2005)。多元文化師資培育:一位師資培育者的敘事探究。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203-230)。臺北市:心理。
劉美慧(2012)。多元文化學校環境之營造。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357-386)。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郁婷、游美惠(2012)。在大專性別社團進行女同志性/別教育 從女同志主體經驗出發。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52-61。
潘昱萱、蕭秋萍、楊凱程(2016)。以多元文化的觀點來看校園同志學生之輔導。諮商與輔導,362,53-56。
潘美妗(2005)。女同性戀教師情慾流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鄭石岩(1991)。覺・教導的智慧:應用禪式教學。臺北市:遠流。
鄭智偉(2014)。國中小校園現場更需推動同志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30-34。
鄭萍茹(2012)。走向彩虹橋-記一位國小教師進行多元性別課程的經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7,22-26。
賴佳樺(2012)。彩虹旗下的黑暗-談同志倡導服務。諮商與輔導,320,45-49。
謝小芩、李淑菁(2008)。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研究台灣,4,117-145。
謝臥龍、駱慧文(1998)。追求兩性平權,教育應扮演的角色。測驗與輔導,148,3058-3060。
謝寶梅(2003,12月)。師資培育的主要問題:師資生專業知識的建構。論文發表於師資培育前瞻與回顧研討會,臺中師院。
藍富金(2002)。落入與不昧:一位國小男老師的主體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顏正芳、陳牧宏(2016,10月)。性取向屬少數之男性族群在兒童青少年期遭受霸凌經驗。論文發表於黃楷翔(主持人),多元性別、社群與生殖科技。性別與健康研討會,高雄市。
魏均玲(2012)。一位女性代理教師尋找教師角色定位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邊家蓁(2011)。若隱若現的彩虹身影—女同志教師的自我認同與教育職場中的性別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台東縣。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女書。
顧燕翎(1996)。從移植到深耕:婦女研究在臺灣(1985-199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241-268。
西文部分
Anthony Kennedy.(2015).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Cohen, M. Z. (Ed.). (2000).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for nurse researcher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nnell, Raewyn. (2002). Gender: in world perspective. Cambridge: Polity.
Foucault, M. (1982). “Subject and Power.” In H. L. Dreyfus and P. Rabinow (Eds.), Micha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pp.208-226).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Alan Sheridan, Trans.). London: Penguin.
Foucault, Michel. (1978)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Robert Hurley, Trans.). New York: Vintage.
Foucault, Michel. (1980). Truth and power. In C.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 (pp.109-133).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adamer, H.-G. (1989).Truth and Method(2nd rev. ed.)(J. Weinsheimer & D. G. Marshall, Trans.) New York: Crossroads.
Greene, M. (1978). Landscapes of learn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eidegger, Martin. (1962).Being and time.(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Tra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uman Rights Watch (2001). Hatred in the hallways. New York: Human Rights Watch.
Husserl, E. (1970).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D. Carr, Trans.).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Kinsey, Alfred C.(1948). 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
Klein, F. (1993).The Bisexual Option. (2nd ed.) New York: Haworth Press
McKown, C.Weinstein, R. S.(2003).The development and consequences of stereotype consciousness in middle childhood.Child Development,74,498-515.
Merleau-Ponty, M. (1964).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 of man. In J. M. Edie (Ed.),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pp. 43-95).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Renold, E.(2005). Girls, Boys, and Junior Sexualities: Exploring Children’s Gender and Sexual Relations in the Primary School.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eFalmer.
Skeggs, Beverley. (2001). Feminist Ethnography. In P. Atkinson, A. Coffey, S. Delamont, J. Lofland, and L. Lofland (Eds.), Handbook of Ethnography(pp.426-466).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G. W. (2005). The ideology of “fag": the school experience of gay students. In M. Fine, & L. Weis (Eds.), Beyond Silenced Voices: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United States Schools (pp. 95- 116).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tone, C.(2003). Counselor as Advocates for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Youth:A Call For Equity and Actio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31, 143-155.
Van Manen.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2nd ed.).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eedon, Chirs. (1987).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Youdell, D. (2005). Sex-gender-sexuality: how sex, gender and sexuality constellations are constituted in secondary schools. Gender and Education, 17(3), 24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