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鶴琴
論文名稱: 宜蘭縣推展藝術休閒文化成效之調查研究
指導教授: 姚世澤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5
中文關鍵詞: 藝術休閒藝術休閒文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5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調查「宜蘭縣政府推展藝術休閒文化之成效」。針對研究問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以瞭解宜蘭縣民眾對於縣政府推展活動的滿意度,並深入探究藝術休閒文化活動的推展是否達到預期成效。歸納研究結果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我國未來規劃藝術休閒文化活動之參考。
    本研究目的有以下四點:
    一、 根據相關的文獻資料,瞭解宜蘭縣推展藝術休閒文化的意義與文化價值,以作為成效評估之依據。
    二、 針對宜蘭縣舉辦不同類型的藝術休閒文化活動,探究是否達成預期的目標。
    三、 針對宜蘭縣民眾對於藝術休閒文化活動的滿意度與成效進行調查與分析,以作為縣政府規劃未來活動改進參考之依據。
    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結論與建議,作為各縣市以及我國整體規劃、推展藝術休閒文化活動之重要參考
    本研究經由相關文獻之探討、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 宜蘭縣藝術休閒文化能兼顧多元化的推展,確實能落實「藝術生活化」的目標
    二、 藝術休閒文化活動的規劃,應考量不同經濟背景、不同文化、地區的差異性,作周詳的規劃,才能符合民眾需求
    三、 藝術休閒文化活動地點的選擇、交通便捷性與消費能力,被視為影響民眾參與意願高低的因素
    四、 藝術休閒文化活動內容設計的周詳與否是活動舉辦成功的主要因素
    五、 完善的行政配套措施是有效推展藝術休閒文化的關鍵因素
    六、 重視藝術休閒文化活動的宣傳策略、行銷包裝確實能提高民眾的參與率
    七、 親土性強、互動性高的藝術休閒活動最能讓民眾體驗鄉土文化與鄉土情,較能獲得民眾高度的認同與肯定
    八、 藝術休閒文化活動結合了文化藝術與傳統產業,對於提高產值、促進產業成功轉型有相當助益
    九、 在縣政多角化經營藝術休閒文化下,除了能有效維繫文化傳承的意義,並能彰顯宜蘭縣的文化特色與價值
    十、 在縣政府訂定有前瞻性的發展計劃之下,不僅創造商機,並能促使民眾產生對於地方文化的認同與形成高度的凝聚力
    十、 藝術休閒文化的推展對於社會風氣的改善與人民道德觀的養成
    一 有正面的引導作用與潛移默化的社教功能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4 第三節 研究目的..…………………………………………………………………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藝文活動的定位與功能..…………………………………………………7 一、 藝文活動的本質..…………………………………………………………7 二、 藝文活動的類型..…………………………………………………………8 三、 藝文活動的功能.…………………………………………………………12 四、 藝文活動需求理論與評量方法.………………………………………..14 五、 藝文活動發展之新方向.………………………………………………...16 第二節 休閒文化之意涵……………………………………………………….…18 一、 休閒的定義.………………………………………………………………18 二、 休閒滿意度.……………………………………………………………….20 三、 休閒的效益.……………………………………………………………….22 四、 藝術與休閒的結合.………………………………………………………25 第三節 文化產業活動與節慶活動之意義………………………………………27 一、 文化產業活動的意義.…………………………………………………….27 二、 節慶活動的意義.………………………………………………………….33 第四節 宜蘭縣藝術休閒文化發展概況………………………………………….40 一、 宜蘭縣文化建設的理念與落實.…………………………………………40 二、 宜蘭縣藝術休閒文化空間.………………………………………………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65 一 問卷調查…………………………………………………………………65 二 訪談調查…………………………………………………………………70 第三節 實施步驟…………………………………………………………………71 第四節 資料分析…………………………………………………………………7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問卷填答者基本資料之分析……………………………………………73 一、 全體填答者之基本資料分析……………………………………………73 二、 填答者之性別與其他變項之分析………………………………………77 三、 填答者之居住地與其他變項之分析……………………………………81 四、 填答者之休閒嗜好與其他變項之分析…………………………………88 第二節 民眾對於藝術休閒文化活動的滿意度與推展成效之分析 一、 民眾對於藝術休閒文化活動之滿意度………..………………………92 二、 宜蘭縣推展藝術休閒文化之成效分析..………...……………………142 第三節 訪談調查………………………………………………………………190 第四節 綜合結果與摘要………………………………………………………1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99 第二節 建議……………………………………………………………………203 參考書目.………………………………………………………...……206 附錄 宜蘭縣民眾參與藝術休閒文化活動滿意度與成效之調查問卷……………….211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昭正譯,John. R. Kelly著 (2001)。 休閒導論。台北,品度。
    王潔雯 (2002) 。 出遊宜蘭。台北:天下遠見。
    古宜靈 ( 1999) 。 都市藝文活動參與選擇行為之研究。台北大學都
    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淑鈴 (2002) 。台灣國際藝術節建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 (1992) 。 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美萍 (2003) 。遊客對產業文化活動效益認知之研究—以白河蓮花節、左鎮白堊節、麻豆文旦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朝欽 (1986) 。 森林遊樂資源經營管理之研究---以林務局管轄
    之國有森林為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淑芳譯, G. Bammel & L. L. Burrus-Bammel著 (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Jenks. C.著 (1998)。文化。台北,巨流。
    姚世澤 (1993)。音樂教育論述集。台北:偉文。
    姚世澤 (1993)。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與方法論。台北:偉文。
    姚世澤 (1999)。現代「音樂教育」的新哲學觀---論「藝術與人文」的
    教改理念。「藝術與人文」之權人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姚世澤 (2000)。邁向新世紀社會變遷多元化---音樂生態與社會價值觀的探討。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
    姚世澤 (2003)。現代音樂教育學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洪煌佳 (2002) 。 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耿濟之譯,托爾斯泰原著 (1970) 。 藝術論。台北:地平線。
    國科會 (1996)。文化活動與設施(空間)互動關係之研究。
    陳秋玫譯、Andrew Cooke原著 (1999)。休閒與運動經濟學。台北:五南。
    陳其南 (2000)。市民社會理想與城市文化交流。跨世紀國際藝文資訊交流研討會--從世界的視角閱讀文化。頁196-209。
    陳朝平 (2000) 。藝術概論。台北 : 五南。
    陳賡堯 (1998)。文化‧宜蘭‧游錫堃。台北:遠流。
    陳中雲 (2000) 。 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壅 (1999) 。 民眾參與藝文活動休閒取向之研究---以宜蘭縣為
    例。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瓊花 (1995) 。藝術概論。台北:三民。
    游瑛妙 (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民藝華會為例。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張春興 (1989) 。教育心理學。台北 : 東華。
    郭百修 (1999) 。 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台大
    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智魁 (1995) 。 工作與休閒—提昇生活素質的反省。戶外憩研
    究,8(2),頁31-46。
    楊敏芝 (2003)。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
    酒文化產業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劉維公 (2001)。迎接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蘇明如 (2001) 。 90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nne, M. K., & Ralph, W. S. (2000). Leisure needs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levels of adult males with HIV and AIDS.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 34(2), pp.120-131.
    Beard, J. G. & Ragheb, K. G. (1980) :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 pp.22-33.
    Bright, A. D. (2000) :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pp.12-18.
    Driver, B. L. and Bruns, D. H. (1999) : 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 (pp. 349-368).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Driver, B. (1997) :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pp.38-41.
    Falassi Alessandro ed. (1987) : Time out time: Essays on festival. USA: University New Mexico Press.
    Feldman, E. B. (1984 ) : Art as image and idea.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Gaffikin, Frank and Morrissey, Mike (1999): City Visions: imagining place., enfranchising people, Pluto Press.
    Getz. Donald (1991) :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
    Getz. Donald (1997 ): Event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New York: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Godbey, G. (1999) : 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 (5th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oldblatt Joe. Jeff (1997) : Special events : Best practices in modern event management.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uinn, B. (1990):The importance of healthy behaviors to the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recreational vehicle tourist. Wellness Perspectives, 6(4), pp.33-41.
    Jackson Robert (1997) : Making special events fi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USA: Sagamore polishing.
    Hills, P., & Argyle, M. (1998) . Positive moods derived from leisur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happiness and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5, pp.523-535.
    Kelly, J. and Godbey, G (1992) :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cDonnell Ian, Alan Johnny and Toole William (1999) :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Singapore: John Viley and Sons Australia, Ltd.
    Mennel, S. (1979) :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on the study of
    cultural needs. Sociology Review, 13(2), p.235.
    Peter, T. (1970): Measure and explanation of poverty in Townsemd
    Peter (ed) , The concept of poverty, London: Heineman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