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齊傳理 Chi, Chuan-Li |
---|---|
論文名稱: |
傳統客家官紳宅第的彩繪與雕塑:竹北六家林先坤家族與桃園大溪李騰芳家族之比較研究 |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2 |
中文關鍵詞: | 客家 、官紳宅第 、蒸嘗 、彩繪 、楹聯 、雕塑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113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竹北六家林先坤家族與桃園大溪李騰芳家族為探討主體,進行傳統客家官紳宅第的彩繪與雕塑之比較研究。此應用有歷史研究法、實地調查法、圖像分析法等方法。
首先,探討林先坤家族和李騰芳家族的崛起;繼之,探討修建其具代表性的官紳宅第,即:竹北六張犁大夫第、竹北問禮堂和桃園大溪李騰芳古宅,見其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建築形制、建築裝飾和建築價值。
再次,探討林、李兩家宅第的彩繪,由實例見其彩繪類型,行風格差異比較、分析與家族發展之關係。另外,亦行書法楹聯之探討,瞭解類型,解讀風格。探對其差異所在。
繼之,分別就林李兩家之石雕、磚雕、木雕之造形、圖像行判讀、詮釋其意涵與行比較探討差異。
最末,行林、李兩家族宅第、裝飾、復廟宇行比較,以凸顯宅第間與廟宇間所具有的差異,具其特色。
壹、專書
(東周)孔子門生編著,《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
(漢)司馬遷著:張大可輯評,《史記》。
(漢)劉安編著,《淮南子.墜形訓》。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書說文解字法》卷四(臺北:漢葉文化,1998)。
(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古文觀止.卷七》。
(清)允陶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卷七十二,文淵閣四庫全書。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研究室編,《桃園縣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修復研究》(桃園縣: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研究室,1987年)。
《新竹竹北六張犁林姓聚落圖錄》(新竹縣:祭祀公業林先坤管理委員會發行,2017)。
大溪鎮志編審委員會編,《大溪鎮志增修編》,桃園:大溪鎮公所,2004
方祖燊等編,《大辭典(上)》(臺北:三民,1985)。
方祖燊等編,《大辭典(中)》(臺北:三民,1985)。
王瑛編著《中國吉祥圖案實用大全》(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左漢中編著,《中國吉祥圖像大觀》(湖南:湖南限術出版社,199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輯,《2001歷史建築百景專輯》(臺北市:文建建會,2002年)。
余鶴清著,《史學方紶》(臺北市:洪氏版社,1975)。
吳炳輝著,《臺灣古厝風華》(臺北縣:稻田,2000年)。
吳炳輝著,《臺灣傳統民宅的人文風貌》(臺北縣:稻田,2003年)。
吳學明、陳志豪、陳凱雯編著,《六家林氏古文書》(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15年)。
李奕興著,《臺灣傳統彩繪》(臺北市:藝術家,1995)。
李乾朗、俞怡萍著,《古蹟入門》(臺北市:遠流,2018)。
李乾朗、閻亞寧、徐裕健著,《圖解臺灣民居》(新北市:楓書坊文化,2017年)。
李乾朗著,《傳統建築入門》(臺北市:藝術家,1999年)。
李乾朗著,《臺灣十大傳統民居》(臺中市:晨星,2004)。
李乾朗著,《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市:遠流,2003)。
李乾朗著,《臺灣建築史》(臺北市:五南,2008)。
李乾朗著,《臺灣建築閱覽》(臺北市:玉山社,1996年)。
李乾朗著,《臺灣傳統建築匠藝》(臺北市:燕樓古建築,1995年)。
李乾朗著,《臺灣傳統建築匠藝四輯》(臺北市:燕樓古建築,2001年)。
李乾朗著,《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市: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李乾朗著,《臺灣建築史》(臺北市:五南,2008年)。
李薦宏、賴一輝著,《造形原理》(臺北市:大聖,1982)。
杜維運著,《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1991)。
狄湍德和華昌琳著,《臺灣傳統建築之勘察》(臺北市:明文,1985年)。
林保萱,《河西林氏六屋族譜》(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2)。
林桂玲著,《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94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林會承計畫主持,《桃園縣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修復研究》(桃園縣: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研究室1987)。
林會承著,《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市:藝術家,2009)。
柳肅著,《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16)。
孫大章著,《中國傳統建築裝飾藝術-彩畫藝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12)。
孫亞峰著,《中國傳統民居門飾藝術》(瀋陽;遼寧美術,2015)。
徐明福、傅朝卿、張玉璜編著,《臺灣之美系列Ш,建築》(臺北:空大,2002)。
高明士著,(政治與法制)《中國文明發展史》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88)。
高樹夢編,《正上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五中,1998)。
高燦榮著,《燕尾、馬脊、瓦鎮-臺灣古厝屋頂的形態》(臺北市:南天,1989年)。
康鍩錫著,《臺灣古建築裝飾深度導覽》(臺北市:貓頭鷹,2015年)。
張崑振,計畫主持,《新竹縣縣定古蹟新埔林氏家廟修復計畫》(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立文化局,2008)。
張慈生、邢捷編著,《中國傳統吉祥寓意圖解》(天津:天津楊柳青畫社,1987)。
張運宗著,《臺灣的園林宅第》(臺北縣:遠足文化,2008年)。
張維安等著,《臺灣客家族群.產經篇》(南投市:省文獻會,2000)。
曹春平著,《閩南傳統建築》(福建廈門:廈門大學,2006)。
莊伯和著的《臺灣民間吉祥圖案》(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11年)。
陳正茂編著,《臺灣經濟史》(臺北縣:新文京開發,2010年)。
陳正茂編著,《臺灣經濟發展史》(臺北縣:新文京開發,2003年)。
陳添壽、蔡泰山著的《臺灣經濟發展史略》(臺北市:立得,2009年)。
陳鼓應、趙建偉著,《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1999)。
陸元鼎、陸琦編著,《中國民居裝飾裝修藝術》(臺北市:臺灣珠海,1992)。
傅朝卿著,《臺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市:五南,2017)。
喬繼堂編著,《中國吉祥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程萬生等編著,《中國建築形制與裝飾》(臺北市:南天,1991)。
黃沼元著,《臺灣的老街》(臺北縣:遠足文化,2002)。
黃紹恆、陳鴻、林蘭芳編著,《臺灣社會經濟史》(新北市:空大,2012)。
黃蘭翔著,《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臺北市:南天,2013)。
楊仁江編著,《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檔案圖說》(臺北市:內政部,1991年)。
楊仁江編著,《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檔案圖說》(臺北市:內政部,1995年)。
楊仁江編著,《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檔案圖說(一)》(臺北市:內政部,1996)。
經君健著,《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杭州:浙江人民,1993)。
漢寶德文集,《倚窗細吟建築》(臺北市:藝術家,2014年)。
漢寶德著,《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市:聯經,2004年)。
劉登良編著,《塗料工藝》(北京:化學工業,1953)。
劉還月著,《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臺北市:常民文化,1999)。
樓慶西著,《中國傳統建築裝飾》(臺北市:南天,1998)。
樓慶西著,《磚雕石刻》(臺北市:龍圖騰文化,2012)。
樓慶西著,《中國傳統建築裝飾》(臺北市:南天,1998)。
編者不詳,《粵東義民祀典簿》(乾隆53年仝立合議字),無頁碼。
鄭慧銘著,《閩南傳統建築裝飾》(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18)。
蕭新煌、黃世明著,《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南投市:省文獻會,2000)。
賴澤涵、謝艾潔鍽纂,《新修桃園縣志.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
戴寶村著,《桃竹苗地區的發展》(臺中市:莎士比亞文化,2009)。
賴澤涵、謝艾潔鍽纂,《新修桃園縣志.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
謝宗榮、李秀娥著,《圖解臺灣民俗工藝》(臺中市:晨星,2016年)。
魏克晶著,《中國大屋頂》(北京:清華大學,2018)。
羅肇錦著,《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市:省文獻會,2000)。
藤島亥治郎原著,趙芳如譯,《臺灣原味建築》(臺北市:原民文化,2000)。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上冊)》(臺北,臺灣中華,1980)。
貳、期刊論文
李奕興著,〈臺灣傳統建築彩繪〉,《臺灣文獻》第61卷第2期,2010年6月。
廖倫光、張泓斌著(閩客有別.老屋與古厝-客家與閩南建築的差異與影響),《新北好客都》第25期,2015年4月。
韓興興著〈客居流變:自原鄉至臺灣-從臺灣中部地區談臺灣客家建築的變化與特徵〉,《新北好客都》第25期,2015年4月。
羅烈師著,〈客家聚落的歷史與再現:臺灣新竹六張犁的當代鉅變〉,《全球客家研究》第4期,2015年。
蔡淵洯著,〈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1983年6月。
參、學位論文
徐國庭著,《粵籍書師邱鎮邦彩繪之研究》(新北市: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型藝術路研究所古蹟藝術修護組碩士論文,2009)。
張惇惠著,《古籍中禮制等級與住屋規制之研究》(桃園縣: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9)。
張智凱著,《臺灣客家地區傳統建築裝飾藝術之研究》(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羅玉伶著,《當代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之地景變遷與認同(1971-2013)》(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