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施潤蒨 |
---|---|
論文名稱: |
宋代黑胎龍泉瓷器初探 A Preliminary Stydy of the Black Clay Longquan Celadon of the So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5 |
中文關鍵詞: | 宋代 、龍泉 、青瓷 、黑胎龍泉 |
英文關鍵詞: | Song Dynasty, Longquan, Celadon, Black Clay Longqua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7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龍泉窯位於浙江省南部,與南方的越窯、景德鎮窯、建窯,以及北方的定窯、耀州窯、磁州窯、鈞窯並稱為中國八大瓷窯體系,它融合匯集南、北方的陶瓷技藝,並加以改革創新,除了大量生產銷售國內外的商品瓷,更為南宋朝廷生產品質精美的御用瓷,瓷器製作技術之高超,冠絕古今,享譽中外。
根據考古發掘報告與陶瓷研究資料顯示,龍泉窯創燒於北宋,南宋晚期為鼎盛期,所生產的黑胎厚釉與白胎厚釉青瓷為兩種優質極品,尤其宋代黑胎龍泉瓷器數量稀少珍貴,外觀特徵與南宋官窯極為相似,兩者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耐人尋味。
1960年以來,考古學家對龍泉窯遺址進行多次調查發掘,並發表許多相關的文章,只可惜生產黑胎瓷器的窯址嚴重被盜掘,堆積層破壞殆盡,每每提及黑胎龍泉瓷器,大都只是點到為止的隻字片語,內容極其有限,使得宋代黑胎龍泉瓷器的研究長期處於曖昧不明的階段。
筆者一年多來不斷蒐羅龍泉窯的相關資料,嘗試整理多位學者的研究觀點,致力從宋代龍泉窯的燒製歷史、演化過程、胎釉分析、造型風格、製作技術、科學檢測等多方面來研究宋代黑胎龍泉瓷器,期能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勾勒出宋代黑胎龍泉瓷器較為完整的面貌。
The Longquan Kiln,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Zhejia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famous eight kilns in Chinaese history, such as the South Yue Kiln, Jingdezhen Kiln, Jian Kiln, and the North Ding Kiln, Yaozhou Kiln, Cizhou Kiln, Jun Kiln. Besides integrateing the technologies of producing porcelain from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the Longquan Kiln innovated the technology. The mass production of porcelain goods in the Longquan Kiln was not only sold at home and abroad, but produced exquisite porcelain for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court. Since then the porcelain production in the Longquan Kiln is sensational for Chinese and the foreign countries till now.
According to the archaeological reports and the research data, Longquan Kiln was set off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had its heyday i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t produced two elegant types of nonpareil: one was the black clay / thick glaze celadon, and the other was the white clay / thick glaze one. And the number of the black clay Longquan celadon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preciously scarce. What is wondering is that the features and appearance of the black clay Longquan celadon of the Song Dynasty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Guanyao celadon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it is thought-provoking at that point.
Since 1960, the archaeologists have excava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sites of Longquan Kiln several times, and have published many related articles. Unfortunately, the sites that produced the black clay celadon were illegally seriously dug by thieves, and the accumulations of cultural relics were badly damaged. Thus, even the scholars intended to refer to the black clay Longquan celadon, they failed to offer sufficient information but only a brief note or letter in stead. This has cast a shadow persistently on the study of the black clay Longquan celadon of the Song Dynasty.
I had constantly collecte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ongquan Kiln for more than one year, and tried to collate many scholars’ points of view. In my essay, I am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black clay Longquan celadon of the Song Dynasty from the history, the analysis of clay and glaze, the technologies, etc.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hopefull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lack clay Longquan celadon of the Song Dynasty can be improved.
一、古代文獻
春秋,管仲,《管子》
戰國,荀況,《荀子》
漢代,戴聖,《禮記》
漢代,劉向,《說苑》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
唐代,陸羽,《茶經》
宋代,朱彧,《萍洲可談》
宋代,熊克,《中興小紀》
宋代,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宋代,潛說友撰;清代,汪遠孫校補,《咸淳臨安志》
南宋,葉寘,《坦齋筆衡》
南宋,顧文薦,《負喧雜錄》
南宋,莊綽,《雞肋編》
元代,脱脱,《宋史》
元代,汪大淵,《島夷志略》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
明代,高濂,《遵生八牋》
明代,陸容,《菽園雜記》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
清代,梁同書,《古窯器考》
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
清代,徐松,《宋會要輯稿》
清代,寂園叟,《匋雅》
清代,顧國詔,《龍泉縣志》
二、專書
王光堯(2004),中國古代官窯制度,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中國矽酸鹽學會(1982),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國家博物館(2006),宋韻——四川窖藏文物輯粹,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白明(2007),片面之瓷,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史樹青主編(2007),宋元瓷器鑑定二十講,長春市:吉林出版集團。
朱伯謙(1990),朱伯謙論文集,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
地球出版社編譯小組(1979),世界陶瓷II 中國,台北市:地球出版社有限公司。
李科友、吳水存點校整理(1993),古瓷鑑定指南(二編),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
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1990),中國科學技術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紀賢(1998),中國陶瓷名品珍賞叢書——宋元青瓷,上海:上海出版社。
李柏霖(2005),鑑識龍泉瓷,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李剛(1990),古瓷新探,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剛主編(1999),青瓷風韻——永恆的千峰翠色,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李剛主編(2006),千峰翠色——浙江青瓷風韻,香港: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輝柄(2005),中國瓷器鑑定基礎,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汪慶正主編(1989),簡明陶瓷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2004),南宋官窯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2007),陶瓷百問,杭州:杭州出版社。
青瓷風韻編輯委員會(1999),青瓷風韻——永恆的千峰翠色,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5),龍泉東區窯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浙江省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7),浙江省博物館,香港: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
浙江省輕工業廳(1989),龍泉青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許之衡(1992),飲流齋說瓷,合肥:黃山書社。
陶青山(1987初版、1989再版),中國陶藝鑑賞,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陳萬里(1990),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香港: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
章鴻釗(1927),石雅,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
馮先銘(1996),古陶瓷鑑真,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
馮先銘主編(1998),中國古陶瓷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
馮先銘(2000),中國古陶瓷文獻集釋(上),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曾凡(2001),福建陶瓷考古概論,福州市: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曾肅良(2005),宋代耀州青瓷研究,台北市:三藝文化。
葉文程(1988),中國古外銷瓷研究論文集,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
葉英挺、華雨農(2005),發現:大明處州龍泉官窯,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葉英挺(2006),青瓷風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楊家駱主編(1974),藝術叢編第一集,陶瓷譜錄(上冊),台北:世界書局。
鄒麗娜(2007),中國瓷文化,北京市:時事出版社。
熊寥(1993),中國陶瓷美術史,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
熊寥、熊微(2006),中國陶瓷古籍集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劉良佑(1987),陶藝學,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潘嘉來、宋建功(2006),中國傳統瓷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謝明良(2007),中國陶瓷史論集,台北市:允晨文化。
薛瑞芳(2003),釉藥學,台北縣: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嚴一萍續編(1975),美術叢書29 六集,台北縣:藝文印書館。
羅時武(2006),陶瓷研究——從技術到藝術的探究,南昌市:江西美術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浙江工作隊(1981),浙江龍泉縣安福龍泉窯址發掘簡報,考古,NO.177,頁504-510。
王霞(2005),宋明清仿製三代青銅禮器原因考,中原文物,NO.5,頁37-60+71。
朴外鍾(1991),浙江龍泉青瓷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江淑玲(1999),恢復歷史名窯龍泉窯——龍泉窯專家朱伯謙訪談,藝術家,NO.289,頁314-315。
牟永抗、任世龍(1986),官、哥簡論,湖南考古輯刊,NO.3,頁252-260。
任榮興(1995),宋元時期中國瓷器外銷述略,史林,NO.3,頁42-46。
宋玉傳、楊惠康、余忠詳、王建中(1981),青瓷釉的試驗研究,硅酸鹽通報,NO.4,頁54-58。
阮平爾(1987),南宋官窯新探,東南文化,NO.2,頁83-87。
冷東(1999),中國瓷器在東南亞的傳播,東南亞縱橫,NO.1,頁31-35。
沈岳明(2006),素燒與多次上釉小議,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206-210。
呂悅(2006),龍泉溪口窯黑胎青瓷的初探,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245-254。
余家棟、余江安(2002),從江西出土龍泉釉青瓷看贛浙地區窯業的淵源關係,中國古陶瓷研究,NO.8,頁1-9。
李立恆(2006),把過去帶到現在的力量——由文物符號學看瓷器密碼對龍泉青瓷的詮釋,,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276-284。
李紅霞(2006),德符之思,收藏家,NO.5,頁16-18。
李剛(1990),古瓷新探,東南文化,NO.5,頁383-390。
李剛(1996),宋代官窯探索,東南文化,NO.1,頁106-112。
李剛(1997),修內司官窯質疑,南方文物,NO.4,頁57-62。
李剛(1999),南宋官窯斷想,南方文物,NO.2,頁71-79。
李剛(2003),縱筆探源龍泉窯(上),典藏古美術,NO.129,頁70-74。
李剛(2003),縱筆探源龍泉窯(中),典藏古美術,NO.130,頁75-80。
李剛(2003),縱筆探源龍泉窯(下),典藏古美術,NO.131,頁66-72。
李剛(2004),龍泉窯縱筆,東方博物,NO.1,頁29-40。
李剛(2004),古代龍窯研究,東方博物,NO.3,頁16-23。
李剛(2005),製瓷工藝偶記,東方博物,NO.14,頁6-17。
李剛(2006),中國古代外銷青瓷管窺,東方博物,NO. 21,頁25-35。
李剛(2007),識瓷五箋(上),典藏古美術,NO.182,頁84-92。
李剛(2007),識瓷五箋(下),典藏古美術,NO.183,頁98-103。
李家治、張志剛、鄧澤群、陳士萍(1997),杭州古中河南段採集之瓷片、窯具的工藝及燒製地點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NO.3,頁72-81。
李輝柄(2005),中國瓷器的時代特徵——兩宋時期的瓷器,鑑藏標準,NO.129,頁180-191。
李躍亮(2006),龍泉青瓷的釉色與文化內涵,裝飾,NO.7,頁25。
吳雋、李家治(1998),微量元素在某些青瓷判別中的應用,建築材料學報,NO.4,頁42-45。
吳越濱(2006),浙江青瓷色釉工藝史考,裝飾,NO.7,頁24。
周仁、張福康、鄭永圃(1973),龍泉歷代青瓷燒製工藝的科學總結,考古學報,NO.38,頁131-154+154_1+155-156。
周少華(1999),宋代龍泉青瓷釉的再認識,中國陶瓷,NO.4,頁36-39。
周少華、梁寶鎏(2002),從工藝學的角度探討「越窯」黑胎厚釉青瓷與南宋官窯的關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NO.5,頁256-266。
周麗麗(2006),關於龍泉青瓷幾個問題的認識,東南文化,NO.3,頁71-77。
周覺民(2002),龍泉青瓷造型與裝飾,景德鎮陶瓷,NO.2,頁14-20。
金祖明(1962),龍泉溪口青瓷窯址調查紀略,考古,NO.74,頁535-538。
林桂枝(2006),福建墓葬出土的龍泉窯瓷器,福建文博,NO.57,頁53-55。
胡小兵、秦厚威(2006)~淺談南宋龍泉青瓷工藝成就
胡小麗(1994),從文獻看古代飲茶風尚對茶具色澤的影響,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NO.1,頁150-151。
胡省三(1989),略談古代龍泉青瓷的形成條件及燒造工藝,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NO.1,頁59-63。
胡繼根(2002),越窯與龍泉窯的比較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NO.5,頁186-187。
宣炳善(1998),玉器與中國傳統文化,世界文化,NO.4,頁9-11。
段曉莉(2004),淺談龍泉青瓷的造型藝術,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NO.4,頁39-40。
浙江省龍泉市青瓷研究所(1998),龍泉青瓷選登,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NO.2,頁81。
浙江省龍泉市青瓷研究所(1998),龍泉青瓷,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NO.2,頁82。
高阿申(2004),同李輝柄先生商榷 汝窯即汴京官窯論悖于事實(上),收藏家,NO.3,頁21-30。
索宗劍(2000),青瓷之史研究,陶瓷學報,NO.4,頁39-45。
許之衡著、涂重陽注(1995),《飲流齋說瓷》詳注,景德鎮陶瓷,NO.2,頁50-62。
莊良有(1995),越窯對其他瓷窯在造型與裝飾上的影響,文博,NO.6,頁107-109。
陸明華(2007),明代龍泉官用青瓷問題探索——上海博物館相關藏品的辨識與研究,文物,NO.5,頁67-77。
張文崟(1990),福建南平市發現宋至明龍泉窯瓷器,考古,NO.279,頁1140+1139。
張燕(1999),論中國玉器的形而上意義及其衍變,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NO.4,頁60-64。
張錯(2003),青峰綠成碧玉——從越窯到龍泉,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NO.121,頁24-30。
畢南海(1997),陶瓷器物造型與各種因素的關係,河北陶瓷,NO.1,頁24-31。
黃海燕(2006),韻外之致——品味宋代瓷器,裝飾,NO.5,頁115。
黃勝(2007),論宋代青瓷的美學品格,美術觀察,NO.2,頁112。
郭守齡(2004),中國青瓷與韓國高麗青瓷比較研究,北京市: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郭強(2000),龍泉青瓷釉的仿制實驗,陶瓷研究,NO.3,頁20-23。
郭演儀、鄒繹如(1992),古代龍泉青瓷和瓷石,考古,NO.295,頁375-381。
馮小琦(2006),試論龍泉窯與越窯、官窯、景德鎮窯的關係,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231-244。
馮敏(2002),汝瓷及其仿製品微觀結構的初步研究,中國古陶瓷研究,NO.8,頁223-229。
游佳(2006),紫金土與龍泉青瓷,裝飾,NO.9,頁26。
曾肅良(1988),中屯出士印、劃紋青瓷片,故宮文物月刊,NO.63,頁86-91。
森達也(2002),元代龍泉窯的分期研究,故宮學術季刊,NO.1,頁19-47+146。
湯蘇嬰(1993),龍泉瓦窯垟黑胎類產品及相關問題,考古,NO.314,頁1031-1035。
葉文程、芮國耀(1987),宋元時期龍泉青瓷的外銷及其有關問題的探討,海交史研究,NO.12,頁1-11。
葉宏明(1984),南宋龍泉青瓷的研究,考古學集刊,NO.4,頁342-371+378。
葉宏明、葉國珍、葉培華、周紹達、沈世耕、胡兆雄(1998),宋代龍泉青瓷工藝恢復研究,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NO.4,頁385-392。
葉宏明、葉國珍、葉培華、周紹達、沈世耕、胡兆雄(1999),宋代龍泉青瓷工藝恢復研究,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NO.1,頁95-101。
葉宏明、李國楨、郭演儀、周紹達、葉培華、胡兆雄、沈世耕、葉國珍、曹鶴嗚、程朱海(1999),宋代龍泉青瓷的研究,陶瓷學報,NO.2,頁8-22。
葉宏明、葉國珍、胡兆雄、周紹達、沈世耕、葉培華、夏侯文、袁敏智、程朱海(2004),宋代龍泉青瓷名窯恢復的研究,考古學集刊,NO.14,頁465-488。
葉佩蘭(1982),清代「龍泉窯系」青瓷,故宮博物院院刊,NO.2,頁59-61。
葉佩蘭(2006),從故宮幾件帶紀年款的龍泉窯系青瓷探討龍泉窯青瓷的下限問題,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271-275。
葉英挺(2007),南宋龍泉窯青瓷的支釘現象,收藏家,NO.5,頁47-50。
葉碧泉(2006),南宋龍泉窯黑胎青瓷及之我見,收藏家,NO.8,頁69-70。
楊玉敏(2002),常州博物館藏龍泉窯瓷器研究,東南文化,NO.7,頁85-87。
楊清欽(2001),滑潤光生與玉侔 青爐峙立厭鼎鼐——略談巧奪天工的龍泉窯青瓷,典藏古美術,NO.100,頁114-116。
董亮、董偉(2006),中國歷代瓷窯興衰原因探析,中國陶瓷,NO.7,頁77-79。
鄒翠梅、曹敬莊、潘秋揚((1999),湖南攸縣出土龍泉青瓷,湖南考古輯刊,NO.0,頁150-152。
熊櫻菲、何文權、李戈揚、楊冠富、吳秋華(2004),歷代龍泉青瓷釉的初步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NO.2,頁45-50。
樊力(1998),論屈家岭文化青龍泉二期類型,考古,NO.374,頁76-89。
蔡乃武(1999),98龍泉窯青瓷國際研討會述要,文物,NO.4,頁96-98。
蔡玫芬(1999),南宋 龍泉窯 翠青五管瓶,故宮文物月刊,NO.200,頁112。
蔡琴(2000),探看龍泉窯鼎盛期的藝術特色——從「浙江文物精華展」談起,典藏藝術雜誌,NO.89,頁206-209。
蔡毅(2006),略論南北方青瓷之異同,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505-513。
緊水灘工程考古隊浙江組(1981),山頭窯與大白岸——龍泉東區窯址發掘報告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NO.1,頁130-172。
黎道綱(1999),為何中東稱龍泉窯瓷為馬都八瓷,海交史研究,NO.35,頁48-51。
劉偉(2006),談元龍泉對宋龍泉青瓷的繼承與發展,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265-270。
劉毅(2002),論窯系,中國古陶瓷研究,NO.8,頁155-166。
劉曉斌(1991),宋元龍泉青瓷外銷探析,南方文物,NO.4,頁114-117。
劉濤(1999),古瓷仿玉說,景德鎮陶瓷,NO.4,頁28-32。
盧泰康(2002),龍泉窯青瓷藝術及其風格特徵(上)——青翠瑩潤的宋代龍泉窯,陶藝,NO.37,頁90-93。
盧泰康(2003),龍泉青瓷藝術及其風格特徵(下)——元明時期的龍泉窯,陶藝,NO.38,頁96-99。
錢潮(1998),景德鎮傳統製瓷工藝考察,文物世界,NO.2,頁72-76。
閻麗、朱順龍(2006),古陶瓷顯微科技氣泡測定初探——以龍泉窯青瓷研究為例,中國古陶瓷研究,NO.12,頁547-557。
羅宏杰、高力明、陳顯求、李家治(1995),浙江部分古瓷胎稀土元素分布特徵的研究,硅酸鹽學報,NO.3,頁347-350。
鐘琦(2006),龍泉窯下限年代考,收藏界,NO.6,頁74-76。
鐘琦(2007),龍泉窯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收藏界,NO.3,頁63。
寶邁藝術中心(2001),「如玉似水,千峰翠色」龍泉青瓷之美,中國文物世界,NO.185,頁108-109。
四、圖錄
朱伯謙主編(1998),龍泉窯青瓷,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李輝柄主編(1996),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兩宋瓷器(下),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輝柄主編(2001),中國陶瓷全集7 宋(上),台北縣:錦繡。
李輝柄主編(2001),中國陶瓷全集8 宋(下),台北縣:錦繡。
浙江攝影出版社、浙江省文物局編(1998),中國龍泉青瓷,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1962),故宮藏瓷 龍泉窯,香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故宮博物院(1974),故宮宋瓷圖錄 龍泉窯 哥窯 及其他各窯,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葉英挺(2005),梅子初青:龍泉窯青瓷圖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